电力行业激励机制研究

电力行业激励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是在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形成的。作为传统的垄断行业,电力行业是我国十五、十一五期间改革的焦点行业之一。从2002年正式实施《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总体目标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健全电价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电力发展,推进全国联网,构建政府监管下的政企分开、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从生产过程上可以把电力行业分为发电、输配电、售电三个环节。目前,电力行业体制改革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行业的结构性拆分已经完成,发电环节已经引入竞争,电力紧张局面得到缓解。输配电环节和售电环节还是处于垄断状态,政府对这两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规制管理。但是,从现在的发展情况看,电力行业体制改革不尽如人意,进展缓慢,各环节面临的困难很多:发电环节存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受控制,上网电价定价机制存在诸多问题;输配电环节存在激励机制不到位,电网可靠性和安全性严重滞后,投资缺乏资金等问题;售电环节存在销售价格定价机制不能反映激励机制要求的问题。诸多问题的关键原因之一在于激励机制设计不合理。本文主要运用激励规制理论分析了我国电力行业的改革模式。电力行业的三个主要环节,即发电、输配电和售电端,都有着区别于其它环节的显著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本文分别展开分析,力求提出解决各个环节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的一些思路和政策主张,为我国对电力行业实施有效规制提供理论依据。 发电端最大的困难在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上网电价定价问题。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被规制者边际成本和固定成本是私人信息,本文运用Jean-Jacques Laffont和Dayid Martimort(2002)里的类型依赖理论建立了激励规制模型分析最优投资规模,并得出了一般性的结论,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只要规制者将发电的投资规模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就可以达到社会最优状态。为解决发电行业准入的逆向选择问题,本文提出通过公开的投资规模信号进行甄别,鼓励效率高的投资商进入发电行业。同时,根据目前我国在发电环节实行两部制电价政策的实际情况,指出两部制电价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用拍卖的方式对两部制电价政策进行改进。目前我国现行的两部制电价政策可能会导致投资过量,利用招标拍卖方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文章架构
  • 1.3 理论工具与方法论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2 激励规制理论综述
  • 2.1 传统规制理论存在的主要缺陷
  • 2.2 激励规制理论的发展历程
  • 2.3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激励规制机制的设计
  • 2.4 激励规制理论的应用
  • 2.4.1 价格上限规制
  • 2.4.2 标尺竞争
  • 2.5 国内激励规制理论现状
  • 3 中国电力行业现状分析
  • 3.1 电力行业概况
  • 3.1.1 电力行业发展迅速
  • 3.1.2 电力行业需求巨大
  • 3.1.3 电力行业效率低下
  • 3.2 电力行业体制改革现状
  • 3.2.1 电力行业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 3.2.2 电力行业投资体制改革
  • 3.2.3 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中的难点及成因
  • 3.2.4 煤电之间的矛盾
  • 4 发电端激励问题分析
  • 4.1 发电端现状
  • 4.1.1 发电行业现状
  • 4.1.2 发电端电价改革综述
  • 4.2 激励规制理论在电厂投资行为中的应用
  • 4.2.1 最优投资规模
  • 4.2.2 激励机制设计
  • 4.3 激励规制理论在发电端市场竞价行为中的应用
  • 4.4 两部制电价政策的优缺点及改进措施
  • 4.4.1 两部制电价机制
  • 4.4.2 两部制电价机制的优点
  • 4.4.3 两部制电价机制的缺点
  • 4.4.4 两部制电价机制的改进措施
  • 5 输配电激励问题研究
  • 5.1 输配电行业的现状
  • 5.1.1 输配电行业的现状
  • 5.1.2 输配电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 5.2 输配电行业改革的主要模式
  • 5.3 输电网络竞争和垄断的比较分析
  • 5.3.1 市场化竞争方式
  • 5.3.2 垄断经营方式
  • 5.3.3 比较分析
  • 5.4 输配电行业改革的激励机制分析
  • 5.4.1 能力的信息约束
  • 5.4.2 努力的信息约束
  • 5.5 输配电网络接入价格激励机制分析
  • 5.5.1 输配电环节的接入定价的相关理论
  • 5.5.2 电力行业中接入价格理论
  • 6 售电端激励机制研究
  • 6.1 售电端现状及存在问题
  • 6.2 售电端激励机制研究
  • 6.2.1 转移支付的定价机制
  • 6.2.2 不允许转移支付的定价机制
  • 7 电力监管体系
  • 7.1 我国电力监管体系的缺陷
  • 7.1.1 电力法规不健全,监管无规可循
  • 7.1.2 监管职能的“错位”与“缺位”
  • 7.1.3 监管方式调整滞后
  • 7.1.4 存在规制收买
  • 7.2 建立适应激励机制要求的电力监管体系
  • 7.2.1 电力监管机构的设置和属性
  • 7.2.2 我国电力监管模式的定位
  • 7.2.3 监管职能
  • 7.2.4 建立激励性价格监管制度
  • 7.2.5 现阶段中国激励监管制度建议
  • 7.2.6 规制收买问题的一些思考
  • 8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两部制电价制度的相关分析与改进策略[J]. 时代金融 2015(35)
    • [2].提高两部制电价营销收益[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11(20)
    • [3].基于两部制电价降低鄂钢电网总电费的方案[J]. 鄂钢科技 2013(02)
    • [4].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民生采暖型燃煤背压机组两部制电价有关事项的通知[J]. 山东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9(28)
    • [5].两部制电价激励下的家庭储能优化配置及经济性分析[J]. 中国科技论文 2018(11)
    • [6].燃气电厂在两部制电价下的运行发电与经营管理对策[J]. 企业管理 2017(S1)
    • [7].再谈两部制电价与变压器经济运行[J]. 价值工程 2012(30)
    • [8].大宗工业用户基本电费计收及注意事项[J]. 农村电工 2019(04)
    • [9].两部制电价下的城市轨道交通主变压器容量估算与选型方法[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9(11)
    • [10].两种输电定价机制下输电公司年收入波动风险分析[J]. 电力建设 2016(07)
    • [11].两部制电价中约定最大需量的选择[J]. 电力需求侧管理 2012(04)
    • [12].两部制电价的经济效应及其机制优化设计[J]. 价格月刊 2013(12)
    • [13].四川煤电问题或成未来电力困境[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18(28)
    • [14].《能源研究与信息》2019年总目次[J]. 能源研究与信息 2019(04)
    • [15].电力动态[J]. 大众用电 2016(08)
    • [16].关于基本电费收取方法的探讨[J]. 民营科技 2014(11)
    • [17].改进北京两部制电价实行情况研究[J]. 科技风 2014(15)
    • [18].天津市“新版”节能条例向市民征求意见[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1(04)
    • [19].落实电力优惠政策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J]. 中国价格监管与反垄断 2020(05)
    • [20].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电价机制及对策研究分析[J]. 水电与新能源 2020(10)
    • [21].完善我国两部制电价的策略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 2013(08)
    • [22].电力“减负大餐”惠及约190万家湘企[J]. 大众用电 2020(04)
    • [23].两部制电价的经济效应及其机制优化设计探究[J]. 中国电业(技术版) 2014(12)
    • [24].关于基本电费收取方法的思考[J]. 决策探索(下半月) 2010(07)
    • [25].居民与工业销售电价交叉补贴的实证分析[J]. 硅谷 2009(18)
    • [26].两部制电价制度与改进策略[J]. 粤港澳市场与价格 2008(09)
    • [27].煤矿变电站的经济性与安全性分析[J]. 煤 2018(06)
    • [28].实施两部制电价客户基本电费计收释疑[J]. 农村电工 2018(07)
    • [29].地方动态[J]. 汽车纵横 2018(09)
    • [30].部委新政[J]. 能源研究与利用 2016(04)

    标签:;  ;  ;  

    电力行业激励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