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与犯罪:转型期中国农民流动的社会秩序研究

流动与犯罪:转型期中国农民流动的社会秩序研究

论文摘要

流动是历代中国农民生存的策略选择之一。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我国的农民在无法生存的状况下,无不选择投奔他乡,以求生存。与古代和近代的农民流动不同,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民的流动尽管有求取生存之意,但其目的更趋向于利益的最大化,这种流动是结构性流动(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流动)和区域性流动(贫困地区向富裕地区流动)的结合。相同的是,无论古代、近代还是转型期中国农民的流动,都给社会秩序带来一定的冲击,引发社会的不稳定、不和谐,历代的执政者无不对农民流动引发的社会问题采取积极对策,以减缓其所带来的社会不良反应。本论文正是从历代中国农民由于流动而造成的社会失稳的状况考虑出发,对转型期中国农民进城打工而引发的社会犯罪问题进行反思。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为指导,把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对转型期中国农民从“流动”到“打工”,再到“犯罪”的过程作出实证性的考察与分析,最后对农民工犯罪问题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及治理措施。首先,本文运用史实和实证资料来论述和分析历代中国、尤其是20世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流动的状况。其次,通过史实、实证资料的论述,以及调查所得资料显示,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民流动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状况,尤其是城乡二元户籍体制的存在,对农民流动有着巨大影响。这些都给笔者进一步研究农民工犯罪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实证资料,在充分地占有资料和把握农民流动的动态基础上,笔者对农民犯罪的原因作了文化学解释,指出转型期中国农民工犯罪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贫乏所致,更重要的异质文化冲突,即犯罪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冲突造成的。第三,通过对郑州市农民工社会行为活动、思想价值层面的考察以及犯罪农民工的心理分析,概括了转型期中国农民工思想状况的总体特征,最后提出预防和治理的对策思路以及构建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体系。本文的论述有几个突出特点:一是时间连续性强,既有我国古代、近代人口流动的状况,又有20世纪建国初期到80年代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民随着政策变动的流动情况,还有改革开放后农民流动兴盛时的情况。二是覆盖面广。本文的实证调查既有我国的首都北京,又有处于我国南方的广州,还有处于中部的城市郑州。之所以把这三个地区确定为笔者调查研究的地点,是基于我国改革开放后农民的流动趋向性特点,即农民流动是中西部流向中东部、中部部分地区多流向首都北京。三是本文涉及的调查研究在不同层次展开,既有国家政府部门及其调研机构设计和实施的调查,又有国内学者进行的各类调查,还有笔者本人所进行的实证调查。四是资料覆盖面广,可利用性强。这其中既有经典理论作家关于农民流动的动力学理论研究资料,又有国外较有影响力的学者关于农民流动的动力学研究理论和研究模型,还有笔者本人关于农民流动的研究和调查资料。这也是本文之所以只用较少篇幅对中国农民流动的历史与现状进行概括性描述,而把主要笔墨用在农民流动的动因、农民流动的背景、异地的文化冲突、农民工的思想状况、犯罪的预防与对策等问题之上的原因。根据研究思路,除导论外,论文共安排六个章节。首先,论文回顾了历代中国农民流动的状况与流动的背景,讨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民的流动由限制到放开的政策过程,指出这种城乡壁垒的松动不仅促使了农民的流动,同时也为农民在流动中可能会引发的社会问题——犯罪,创造了条件。其次,在经典理论作家和国内外学者对农民流动动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认为中国转型期农民的流动是社会结构调整、社会改革、个人因素等综合作用推动的结果。第三,论文分析了农民流动进城后的犯罪既有历史遗留的制度性因素,同时更是不同环境下的文化冲突造成的,这种文化的冲突是农民进城后的流民意识与主文化的冲突。第四,论文提出对农民工犯罪的控制是减少农民流动、改革城乡二元体制、构建农民工社会支持体系,同时,还必须构筑一定的预防和控制体系,以及加强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完整的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体系。本文力图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首先,本论文拟通过宏观与微观、区域与个人之间的活动考察,努力摸索出一种农民工犯罪的“行动——事件”研究方法。第二,本研究拟突破传统的犯罪“经济决定论”分析模式,建立一种以文化冲突为主导的农民工犯罪原因解释模式。第三,本研究拟以社会学、犯罪学、文化学等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相结合的研究方式,以跨学科全景透视方法探讨农民工从农民到犯罪的演变机制和轨迹,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和对策,试图开拓出一个以多学科相融合的新的研究领域---文化法学或文化犯罪学。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一) 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 (二) 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 (三)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延伸和发展的需要
  • 二、国内外学界对农民工犯罪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 (一) 国外学者对相关问题研究的情况
  • (二) 国内学者对农民流动与农民工、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的研究
  • 三、论文创新之处
  • 四、本论文对核心概念的界定
  • 五、论文的结构框架与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一) 本文的结构框架
  • (二)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一章 流动:历代中国农民生存的道路选择
  • 一、关于流动的理论
  • (一) 关于社会流动的理论
  • (二) 流动人口的模式
  • 二、历代中国农民流动的回顾
  • (一) "无奈的流动"——古代中国农民的流动
  • (二) "被迫的流动"——近代中国农民的流动
  • (三) "锁定的流动"——新中国政策制度下的农民"不动"
  • (四) 从"控制"到"放开":改革开放后农民的流动
  • 三、转型期中国农民流动的状况
  • (一) 转型期中国农民流动的规模
  • (二) 转型期中国农民流动的结构特征
  • (三) 转型期中国农民流动的流向特征
  • 四、转型期中国农民流动的社会评价
  • (一) 转型期中国农民流动的积极意义
  • (二) 转型期中国农民流动的负面效应
  • 第二章 从农民到农民工:转型期中国农民流动的动力学研究
  • 一、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人口流动动因的分析
  • (一) 人口的流动是生产力内部平衡关系的要求
  • (二) 人口的流动是社会化大生产的本性决定的
  • (三) 人口流动是由"推力"和"拉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 (四) 人口流动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推进器"
  • 二、国内外关于人口流动或迁移的动力学理论
  • (一) 国外学者对人口流动或迁移的动力学分析:基于"二元经济结构"下的人口流动模型
  • (二) 国内学者对农民流动的动力学分析
  • 三、我国转型期农民流动的动力因素分析
  • (一) 第一推动力:联产承包责任制
  • (二) 第二推动力:国家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松动
  • (三) 第三推动力:转型期中国农民从生存到发展的追求
  • 第三章 从农民工到犯罪:转型期中国流动农民犯罪的实证调查
  • 一、北京市农民工犯罪的状况及特点
  • (一) 北京市农民工犯罪的总体状况
  • (二) 北京市农民工犯罪的一般性特征
  • (三) 北京市农民工犯罪的类型特征
  • 二、广州市农民工犯罪状况及特点
  • (一) 广州市农民工基本情况
  • (二) 广州市农民工犯罪状况
  • (三) 广州市农民工犯罪的特点
  • 三、郑州市农民工犯罪状况及特点
  • (一) 郑州市农民工犯罪的一般性特征
  • (二) 郑州市农民工犯罪发展趋势
  • (三) 郑州市农民工侵财型犯罪分析
  • 四、转型期中国农民的流动性与犯罪的关系
  • 五、转型期中国农民工犯罪的总体特征
  • (一) 犯罪目的:侵财性
  • (二) 犯罪动因:自救性
  • (三) 犯罪形式:团伙性
  • 第四章 文化冲突下的行为越轨:转型期中国农民工犯罪的文化解释模型
  • 一、关于国内外文化与犯罪的理论回顾
  • (一) 国外有关文化冲突与犯罪理论的研究
  • (二) 国内有关犯罪与文化理论的研究
  • 二、转型期中国农民工犯罪的文化冲突解析
  • (一) 农民工犯罪的文化背景: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
  • (二) 农民工:城市社会中的非正规就业与严重失业群体
  • (三) 农民工犯罪亚文化:文化差异下的流民与流民意识
  • (四) 农民工犯罪:流民意识与主流文化的冲突
  • 第五章:转型期中国农民工犯罪的预防
  • 一、中国农民工犯罪预防的三层次论
  • (一) 国外关于犯罪预防的理论
  • (二) 转型期中国农民工犯罪预防的三层次论
  • 二、转型期中国农民犯罪的第一层次预防
  • (一)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出现的原因
  • (二)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状况分析
  • (三) 坚持城乡统筹,就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
  • 三、中国农民工犯罪的第二层次预防
  • (一) 改革城乡二元户籍体制,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 (二) 构建农民工城市社会的支持体系
  • (三) 创新农民工社会管理体制
  • 四、中国农民工犯罪的第三层次预防
  • (一) 提高控制成本,增强司法机关对农民工犯罪的预防功能
  • (二) 打防控一体化的整体作战机制是预防农民工犯罪的最终手段
  • 第六章 转型期中国农民工的思想状况及思想政治教育策略体系的构建
  • 一、对农民工社会行为活动的考察
  • (一) 对郑州市农民工政治参与情况的调查
  • (二) 对农民工社会交往情况的考察
  • 二、对农民工思想价值层面的考察
  • (一) 社会观念
  • (二) 法制观念
  • (三) 社会利益与社会责任
  • (四) 城市归属感与未来预期、城市适应性
  • (五) 情绪倾向
  • 三、利益剥夺与角色落差:犯罪农民工的心理分析
  • (一) 对犯罪农民工行为越轨的考察
  • (二) 利益剥夺与角色落差:犯罪农民工的心理分析
  • 四、转型期中国农民工的思想状况的总体特征
  • 五、构建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体系
  • (一) 转型期中国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
  • (二) 提高对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 (三) 明确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
  • (四) 优化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 (五) 规范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六) 建立和完善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保障体制
  • 附录:农民工调查提纲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文章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民流动的经济学分析[J]. 农村经济 2012(08)
    • [2].农民流动三十年[J]. 发展 2008(02)
    • [3].农民流动年30[J]. 农村工作通讯 2008(12)
    • [4].城镇化进程中进城农民的教育问题分析[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03)
    • [5].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农民流动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4(02)
    • [6].乡村观察手记(三十一) 农民流动三十年[J]. 中国发展观察 2008(01)
    • [7].我国农民流动为乡村治理带来的问题与挑战[J]. 北京农业 2013(06)
    • [8].传统农区农民离农的三维缘由及因应之道——基于对河南11村的调查[J]. 学术交流 2019(08)
    • [9].社会转型期农民自杀影响因素分析[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 [10].农民流动与地权变动:救灾中的国家治理——两个经典命题的阐释[J].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05)
    • [11].农民流动分化与保持农民工党员先进性[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8(06)
    • [12].农民流动、社会资本与政府治理革新[J]. 广西社会科学 2014(04)
    • [13].论农民流动对村民自治的影响及对策[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01)
    • [14].浅析农民流动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4)
    • [15].河南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 河南农业 2016(33)
    • [16].直面农村现代转型 深化农村历史原型研究——首届世界农村和农民学论坛综述[J]. 中国农村研究 2015(02)
    • [17].中国农民小康之路: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J].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9(05)
    • [18].农民流动:70年历史变迁与未来30年展望[J]. 中国农村观察 2019(05)
    • [19].农民流动与家庭社会资本变迁[J].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2015(03)
    • [20].浅析农民流动务工的社会价值[J].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1)
    • [21].当代农民流动视角下土地流转的演变[J].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02)
    • [22].农民流动背景下的教育问题[J]. 青春岁月 2016(01)
    • [23].基于“发展位”视角的当前农民流动解析[J]. 开发研究 2009(05)
    • [24].农民流动过程中的“群团”现象[J]. 中国乡村建设 2009(02)
    • [25].农民流动的制度惰距特征与制度创新[J]. 安徽农学通报 2008(11)
    • [26].农民流动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影响[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 [27].农民流动背景下的村民自治选举——以河北省保定市为例[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7(01)
    • [28].美丽乡村建设:提升软实力是关键[J]. 政策瞭望 2017(10)
    • [29].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文化内生性建设[J]. 学习论坛 2016(05)
    • [30].论农村留守妻子家庭中的互动仪式[J]. 广东社会科学 2012(04)

    标签:;  ;  ;  ;  ;  

    流动与犯罪:转型期中国农民流动的社会秩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