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死亡教育”三题(论文文献综述)
刘聪[1](2021)在《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研究》文中指出近些年来,青少年不珍视生命的事件屡屡发生,青少年的自杀率逐年增加,个别青少年心理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对待自己和他人的认识不正确,严重时可能会发生恶劣影响的犯罪事件。这不仅体现教育过程中生命教育的缺失,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诸如此类的社会问题频发,表明生命教育开展不足的问题亟待解决。在传统教育模式中,较注重的是学生学习成绩的体现,而生命教育的目的注重培养学生对生命的体验,促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生物学在实施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具备一定的学科优势,因此本文将以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为依托,探索在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本文将生命教育分为基础生命教育、生命健康教育、生命安全教育、死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感恩生命教育六部分内容。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教育实验法、访谈法。本文在生命教育理论基础上,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笔者任教地区5所初级中学七年级、八年级学生生命意识的具体情况,对调查结果进行归纳、整理、统计、分析,发现初中生物生命教育的渗透情况不容乐观。结合学生特点、教学实际,挖掘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适宜渗透生命教育的课程,确定在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环节,通过一年时间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开展生命理念教育实践,采用同一问卷进行后测,对初中学生实施生命教育前后的效果进行对比,使用SPSS软件分析数据,利用配对t检验去研究调查数据的差异性可知:18组配对数据中有17组配对数据会呈现出显着差异(p<0.05),表明了初中阶段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可行性和效果的显着性。同时采用访谈提纲对学生进行访谈,验证生命教育的有效性。总结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措施。在教学过程中默转潜移地渗透生命教育,学生能够形成最基本的生命意识,重视健康,正视死亡,学会感恩,形成乐观态度,积极面对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朱冰[2](2020)在《当代大学生生命意义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命意义是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存在的价值统一体,关乎生命个体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是一个人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与不竭动力。生命意义教育是塑造教育对象生命价值观的教育活动,旨在引导教育对象认知和探索生命的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与理想信念。生命意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必要手段。加强大学生生命意义教育将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意义观、健全的个人品格与高层次的理想追求。坚持“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坚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学任务,就应当做好大学生生命意义教育工作,这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保障,也是大学生追寻和献身“中国梦”的现实基础。人类漫长发展历史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产,当代大学生生命意义教育应当博采众长,充分挖掘、借鉴和利用现有思想理论资源。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指导地位,将马克思主义“本质”学说作为生命意义教育的前提,将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作为生命意义教育的归宿。其次,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借鉴儒家“立德、立功、立言”的生命价值追求和道家“超脱、逍遥”的生命价值理念。最后,学习和参考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优秀理论,借鉴人本主义哲学“以人为中心”的生命意义观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自我实现”的生命意义观。在经济繁荣、思想多元的当代社会,大学生裹挟于消费主义、虚无主义社会思潮的洪流之中,不可避免带有功利化、虚无化的现代化倾向,出现生命意义缺失、生命态度消极、生命追求偏差等现实问题。面对这些现代性社会思潮带来的不良影响与大学生群体现实存在的生命价值观问题,应当从完善理论和强化实践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优化和完善当代大学生生命意义教育内容,将生命认知作为生命意义教育的基础内容,将生命情感作为生命意义教育的关键内容,将生命信念作为生命意义教育的核心内容;另一方面,通过深化生命意义课程体系构建、探索生命意义教育模式创新、推动生命意义教育环境优化,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生命认知、激发大学生生命热情、厘正大学生理想追求。
石涛[3](2019)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研究 ——以山西省偏关县S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人是教育的出发点,教育以育人为根本目的。一方面,面对着实际生活中青少年群体对自己生命的不珍惜、对他人生命的不尊重、对异类生命的不重视等现象频发;另一方面,在传统的“应试教育”导向下,教育目的的“异化”,使得我们的教育只关注眼前的成绩而忽视了学生长远的生命发展,部分学生的生命意识淡薄、生存能力欠缺、生命价值观念出现偏差。教育应该不断促进生命的发展、提高生命的质量、丰富生命的内涵。初中阶段是生命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进行生命教育的关键时期,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珍爱生命”赫然在列,新时代国家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也将“生命教育”放在了突出位置。本文就是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为突破口,研究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生命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提高生命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生命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以调查研究为主,结合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依据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生命教育内容的逻辑脉络,参考生命教育领域相关专家的观点,将生命发展划分为“生命意识”、“生存能力”、“生命价值”三个维度,并根据教育活动的结构,分别编制了调查问卷,对山西省偏关县S中学的306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就生命教育的相关问题对学校的四位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进行了访谈,了解被访对象对生命教育的基本认识和相关看法,更深入地挖掘相关资料;最后对收集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初中生整体生命发展良好,不同性别、来自不同地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生命发展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差异不太明显;差异主要体现在不同年级之间,随着年级的升高,发展越来越好。值得肯定的是,学校以及教师已经认识到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并且组织开展了相关的生命教育活动,师生对新教材中生命教育内容的满意度比较高。但是尚未形成系统的生命教育体系,具体而言,主要存在以下这些问题:(1)学校对生命教育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主要表现为重“安全教育”、轻“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活动开展较少,形式相对单一。(2)教师对生命教育的研究不够深入,生命教育资源意识不强,生命教育课堂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没有充分的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3)学校、家庭、社会还没有形成生命教育的“合力”。为此,针对初中生生命发展现状以及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导向,突出生命价值教育、着力加强生命意识教育、切实提高生存能力教育,注重生命发展的整体性和阶段性特征,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统一。(2)学校及教育管理部门要站在战略高度来认识和规划生命教育。(3)教师应该加强对生命教育的研究,切实提高生命教育教学能力。
王其非[4](2019)在《初中生生命教育的小组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命教育一直是我们国家教育的薄弱环节,甚至长久以来是被忽视的,但事实上生命教育不仅是其它教育的基础,而且是所有教育的最终目的,旨在发展人们终极关怀的教育观念,是在深刻考虑到人类的生命本源前提上展开的,契合人们发展的需要,是一种多方位、多层次的人本教育。在我国现阶段的时代背景下,生命教育的起步较晚,发展缓慢,大众对生命教育的认识水平十分有限,导致生命教育的责任长期以来仅由学校单一主体来承担。而当前学校在生命教育中往往更多地侧重于对中学生实行道德教育,强调道德渲染与感化,这种方式无法真正触及生命教育的本质,也很难再实践中让学生真正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本文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探求咸阳市第二初级中学学生命教育的现状,研究发现,样本校初中生的生命教育相对缺失,并从初中生生命教育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层面进行分析,发现样本学校初中生在生理层面对生命概念、死亡意义、青春期生理及安区知识涉猎较少;心理层面,自我满意度、自我悦纳度、自信心方面都处于较低水平;社会层面上,对自我价值取向判定、未来的人生规划也存在认知不足。除此之外,家庭、学校的支持、关心、参与度不足,社区内外的资源利用度不足。社会实践是生命的表现形式之一,生命教育的过程更需要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完成。社会工作是以系统的理论为指导,运用专业手段进行助人自助的一门科学,其人本主义的价值理念与多样化的工作手段,在生命教育活动中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且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与生命教育的理念高度融合,也符合生命教育特征。目前国内外社会工作学科体系中,已经有众多学者将生命教育提上重要议程,且在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中,生命教育也成为了机构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探求咸阳市第二初级中学学生命教育的现状,并以此作为立足点,通过小组工作来展开初中生生命教育的实践探索,深入探索社会工作之于生命教育的可行性和优势性。本文大致有四个部分,首先导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其理论和实践依据,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思路等;其次是针对初中生生命教育的现状、问题和需求所做的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然后是社会工作对初中生生命教育的实际介入;最后是根据社会工作的结果进行的反思、总结与建议。
王莎莎[5](2018)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中生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受到巨大的冲击,生命价值观教育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生命价值观教育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仍有着诸多的问题。运用调查分析的方法,设计《高中思想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调查问卷》对高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存在以下问题:生命价值观教育目标不明确、生命价值观教育任务不清晰、课堂教学活动成效不明显、教学评价方式过于单一。通过深入地分析,对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主客观两方面进行探讨。主观方面,主要是教师的教学观念略显滞后、教师的知识水平有待提高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客观方面,主要是学校的课程重视力度不够以及社会环境中不当的价值导向。为了走出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困境,提出了以下的实施对策:首先,明确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教学目标,即了解认识生命价值观、培养善待生命的能力、树立价值创造与实现的目标;其次,把握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教学任务,即研读生命价值观教育的课标、挖掘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教材、利用生命价值观教育的课程资源;再次,创设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教学活动,即强化生命价值观教育主体的课堂活动、落实生命价值观教育行为的课业活动、开展生命价值观教育实践的社会活动;然后,完善生命价值观教育的评价体系,即建构生命价值观教育的评价任务、采取合乎生命价值观教育的评价方式、创新生命价值观教育的评价手段;最后,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素养,即树立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正确理念、拓展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理论视野。同时,深入开展生命价值观教育的课例研究,以《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三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为例开展课堂教学。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认为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应多元统一、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方式应灵活多变、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应层次分明、生命价值观教育的评价应注重发展。
许琪梅[6](2016)在《当代大学生死亡观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升,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然而,社会上开始逐步蔓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一些人的精神世界也开始变得贫瘠。现实生活中,部分人开始忘记“死亡”这一生命的必然终点,并对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感到迷茫,这其中包括部分缺乏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和丰富的生活经验的大学生。由于大学生漠视生命和自杀等现象的时有发生,社会各界开始广泛关注大学生死亡观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同时,由于现代高校对大学生死亡观教育的关注度不够,死亡观教育在高校中表现出缺失化、零散化和表面化等表征,这些表征加剧了大学生死亡观的异化。由此可见,高校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的死亡观教育,以便引导大学生正视死亡、敬畏生命并珍惜生命。基于这一点,本文通过对传统死亡观、马克思主义关于死亡的思想、死亡观教育的内容以及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进行研究,进一步探究死亡观教育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理论联系;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考察我国大学生死亡观及死亡观教育的现状,并据此对当代大学生死亡观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为当代大学生死亡观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和意义、国内外相关联性问题的研究,阐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的基本思路以及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大学生死亡观教育相关理论概述。这一部分在围绕死亡观的内涵、传统死亡观和马克思主义关于死亡的思想展开论述之后,将死亡观教育引出,并详细阐述了死亡观教育的意涵、内容和意义。第三部分,死亡观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一部分,主要对当代大学生死亡观教育的理论依据,以及死亡观教育和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理论关联展开了阐述。第四部分,当代大学生死亡观及死亡观教育的现状考察。在该部分,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了大学生的死亡观及死亡观教育现状,并据此对当代大学生死亡观存在问题的原因和高校死亡观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第五部分,当代大学生死亡观教育的对策探究。主要是从当代大学生死亡观教育的目标、原则和方法途径这三方面出发,阐述如何解决大学生死亡观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张伟华[7](2013)在《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生死观的文本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技术理性泛滥开始,哲学对人的启示让位于技术对人的牵引。人们在技术的麻痹下,沉浸在物质丰富的表面繁荣中,主体性逐渐被消解,变为“单向度的人”。教育危机的深刻社会根源就是技术社会所造成的人之异化。在技术统治下,人们对象化、标准化、功能化的的思维方式被一劳永逸的照搬到教育领域,学生相应的成了加工对象,教育的人性关怀逐渐暗淡。学校里学生缺少奋斗目标、混沌度日的现象以及暴力血腥事件的发生暴露了学生生的迷茫和死的困惑,也说明理应帮助学生发现人生意义、追求人生价值的教育没有完成它理应承担的责任。如何使教育回归本源,完成其应有价值诉求,帮助学生重塑人生意义是关乎教育发展前途的核心所在。从生死学的角度讲,“教人如何应对死亡,就是教人生活”,生与死作为辩证存在的一体两面,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生死观是在生死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生死关系的考量,而生死观教育就是通过这种关系的权衡而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由生观死可知生命的有限性,因此人就会积极筹划人生、追求超越、正视死亡;由死观生可知生命的整体性,因此人就不会停留在暂时的欢乐或者痛苦、成功或者失败。将由生观死和由死观生结合起来看待生命,这就是恩格斯所说的辩证的生死观,也正是现代的生死观教育所应该采取的方向。关于“生”,中国传统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儒家文化在其人性论基础上,将人的生死看做自然而然的事情,将命运看做天定和人为共同作用的结果,它的生死观从整体上呈现出三个特点:理性主义的死亡观、乐天知命的命运观、道德至上的生命观。道家崇尚自然无为的哲学理念,其生死观表现为生命本位的生命观、死生齐一的死亡观和逍遥超越的境界观。因此,现代的生死观教育可以借助儒家生死观,倡导学生树立价值生命,借助道家生死观,呼吁学生呵护自然生命。但从整体上而言,中国文化重视生死的社会性和人文性,忽视生死的个体性和自然性,单方面就生论生,无法构成辩证的生死观教育。关于“死”,西方哲学有深刻的研究。西方的死亡哲学在经历了‘死亡的诧异’、‘死亡的渴望’、‘死亡的漠视’三个阶段后,进入代表历史最高认识的的‘死亡的直面’阶段,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可以算是关于生死哲学的巅峰之作。在海氏哲学观照下,先行到死可以解除生的迷茫,向死而在可以消散死的困惑。在面对终点而存在的过程中,个体从“人们”的庇护中清醒过来,努力追求生命的最大可能性。因此,现代的而生死观教育可以在海氏由死观生的基础上,让学生树立终点意识,在有限性的警醒下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但从整体而言,西方生死哲学过分重视生死的个体性,忽视其社会性。因此单独的西方生死哲学也构不成辩证的生死观教育。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生”的熏陶和西方哲学“死”的审视,以生死一体两面为哲学起点,引导学生由生观死,由死观生,将落脚点放在生上,即是辩证的生死观教育。在传统文化限制下,目前在我国进行生死观教育的最佳途径是语文教科书的文本渗透。然而,笔者通过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进行文本分析,发现文本呈现出儒家生死观的特点,课改后传统生死观的缺点有了适当改正,但对西方生死观的智慧借鉴不足,单方面的强调了生死的社会性和人文性,对个体性和自然性有所忽视,而且很少从生死的双向关系审视生命。因此并不能实现辩证的生死观教育。在未来的课程内容修改中,可以适当强调生命的自然性和个体性特点,并有意识的协调生死观的双向视角。
刘星[8](2013)在《死亡意识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思想水平开始逐渐提高,社会在关注及重视生命教育的同时,死亡教育也成了其关注的焦点。因为生与死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如恩格斯所说:“生就意味着死。”人们在大谈生命教育的同时,死亡意识教育自然成为了不能避免的部分,因为死亡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人生环节,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开的人生结局。我国对死亡问题的认识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都在回避这个问题的讨论,导致与死亡相关的教育与国外相比相对滞后。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与国外各种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人们开始意识到对死亡问题有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将直接影响到人们有没有一种完整、科学的死亡观,将直接影响到人们能否以死亡作为人生价值与意义思考的背景和平台去衡量生命的力度与深度。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带给人们科学认知的前提下,人们开始抛开对死亡的成见,并不断推进对死亡认识的加深,我国的死亡教育也开始迈出了艰难的步伐。死亡意识教育作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新的领域,既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内容内含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丰富与发展死亡意识教育,不仅是每个人对死亡能有一个不恐惧,不回避的正确态度的先决条件,更是促使人们坦然地面对死亡,把死亡作为一个人生问题来思考,从而能够珍惜时间,珍重生命,敢于不断探索出生的意义,追求出生命价值的重要基础。
刘璐[9](2011)在《死亡,生命教育中不可回避的课题 ——以苏州莲花中学为例的死亡态度与死亡教育需求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死亡”在我国属于禁忌回避话题,也造成了我们在大力推行生命教育的同时忽略了死亡教育。生与死乃是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死亡是生命的必然结局。开展死亡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认清死亡的现象及本质,积极预防和应对各种死亡事件,从而更加珍惜热爱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人生价值。这点与生命教育的出发点不谋而合,因而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生命教育的另一种表现及实践形式。为了更好的开展死亡教育,必须先了解青少年对待死亡的态度。本文选取苏州莲花学校初中部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编制问卷调查其死亡态度的维度及其死亡教育需求,并分析影响其死亡态度的相关因素。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选题的依据和开展死亡教育的意义,对相关概念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叙述了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案,包括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和研究目的。第三部分为研究结果分析,从个人背景和环境经验两方面分别统计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分析研究对象的死亡态度维度,其基本资料中各变量是否对被试的死亡态度产生了显着性影响,并研究被试的死亡教育需求。第四部分为本文的研究结论与相关思考。
牛国兴[10](2011)在《我国青少年的生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在我国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轻生、自杀现象屡见不鲜,伤人、他杀事件时有发生,另外,青少年群体中心理疾病患者以及有潜在心理问题者亦是数不胜数。这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和问题底下埋藏的是青少年生命品质低下、精神生活空虚、生存质量降低等深层次发展危机。因而,针对青少年恐惧死亡、曲解死亡、轻视生命以及其生存质量不断降低的现实,对其进行生死教育已迫在眉睫。生死教育又称死亡教育,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最初是为了消除死亡焦虑和死亡恐惧,随着其理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逐渐拓展到一些与生命和死亡相关的领域。我国学者于20世纪90年代将其引进,并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了“生死教育”这一说法。概括而言,生死教育是一种向人们传授生与死的相关知识,教人积极思考和正确处理与死亡相关的问题,帮助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促使人实现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教育。如今在国外一些国家和地区,生死教育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业已建立了从小学到大学、从儿童到成人、从家庭到社区的死亡教育体系。几乎所有在学的青少年都要或多或少的接受一些与生命和死亡相关的教育。然而在我国,青少年的生死教育则多局限于理论研究层面,进入到具体实践层面的则是凤毛麟角。这种实践层面的缺位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它关涉到青少年的成长,关涉到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正是基于以上的这些问题和背景,我对青少年生死教育这一课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大量收集资料和进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撰写了本文。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尝试构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青少年生死教育理论,并结合我国相关现状,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青少年生死教育实施构想。以期引起部分研究者的共鸣,力求对我国青少年生存质量的改善和生命品质的提高做出一定的贡献。本文共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本文的引论。介绍了研究的缘起、目的、相关研究综述、研究的重点难点、研究的意义和方法。第二部分,从分析当前存在于青少年生存和发展中的问题入手,结合实地问卷调查和访谈所得结果,提出青少年生死教育实施的紧迫性和功能。第三部分,以中西死亡学、生死学和中国传统生死智慧为理论来源,从价值取向、目标和内容等方面尝试建构青少年生死教育的理论。第四部分,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青少年生死教育实践发展进行了简要分析,并结合我国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从中得出了一些借鉴和启示。第五部分,结合青少年发展中的问题,根据上文所构建的理论框架,从实施的原则、方法和渠道等方面对我国青少年生死教育的实施策略做了构想,并分析了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二、“死亡教育”三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死亡教育”三题(论文提纲范文)
(1)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基础生命教育 |
1.3.2 生命健康教育 |
1.3.3 生命安全教育 |
1.3.4 死亡教育 |
1.3.5 心理健康教育 |
1.3.6 感恩生命教育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问卷调查法 |
1.5.3 教育实验法 |
1.5.4 访谈法 |
1.6 数据分析方法 |
第二章 生命教育概述 |
2.1 生命教育的概念 |
2.2 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 |
2.2.1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
2.2.2 生命哲学思想 |
2.2.3 素质教育思想 |
2.2.4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的要求 |
第三章 初中学生生命意识的调查及分析 |
3.1 调查对象及调查内容 |
3.1.1 调查对象 |
3.1.2 调查内容 |
3.2 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四章 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实施 |
4.1 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关生命教育的素材 |
4.2 在教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环节 |
4.3 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课堂教学实例 |
第五章 生命教育实践结果及分析 |
5.1 调查问卷结果及分析 |
5.2 访谈结果及分析 |
第六章 结语及反思 |
6.1 结语 |
6.2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初中学生生命意识调查问卷 |
附录B 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 |
附录C 设计一个旅行小药箱的药物清单 |
附录D 生命教育实践效果访谈提纲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2)当代大学生生命意义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一、大学生生命意义教育的内涵与价值 |
(一)生命意义教育的内涵 |
(二)生命意义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三)大学生生命意义教育的价值 |
二、大学生生命意义教育的理论根基与思想借鉴 |
(一)生命意义教育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借鉴 |
(二)生命意义教育对于儒家、道家的思想借鉴 |
(三)生命意义教育对于西方人本主义的思想借鉴 |
三、大学生生命意义的现状与问题 |
(一)生命认知总体清晰,部分存在意义缺失 |
(二)生命态度总体乐观,部分存在消极倾向 |
(三)理想目标总体明确,部分存在追求偏差 |
四、当代大学生生命意义教育的内容优化 |
(一)将生命认知作为生命意义教育的基础内容 |
(二)将生命情感作为生命意义教育的关键内容 |
(三)将生命信念作为生命意义教育的核心内容 |
五、大学生生命意义教育的实践路径 |
(一)深化生命意义课程体系构建,完善大学生生命认知 |
(二)探索生命意义教育模式创新,激发大学生生命热情 |
(三)推动生命意义教育环境优化,厘正大学生理想追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研究 ——以山西省偏关县S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国家政策 |
1.1.2 现实关注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理论意义 |
1.3.3 实践意义 |
2 研究现状述评 |
2.1 国外生命教育的发展 |
2.1.1 美国的生命教育 |
2.1.2 英国的生命教育 |
2.1.3 日本的生命教育 |
2.1.4 其它西方国家的生命教育 |
2.2 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生命教育的发展 |
2.2.1 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 |
2.2.2 香港地区的生命教育 |
2.3 我国内地生命教育的发展 |
2.3.1 关于生命教育理论的研究 |
2.3.2 关于生命教育实践的研究 |
2.4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生命教育的研究 |
3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3.1 概念界定 |
3.1.1 生命与教育 |
3.1.2 生命教育 |
3.1.3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生命教育 |
3.2 理论基础 |
3.2.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哲学 |
3.2.2 西方教育领域关注生命的思想 |
3.2.3 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其学习理论 |
3.2.4 初中生身心发展特征 |
4 研究设计与过程 |
4.1 研究目标 |
4.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4.2.1 研究思路 |
4.2.2 研究方法 |
4.3 研究对象 |
4.4 研究工具 |
4.4.1 问卷设计 |
4.4.2 问卷细目表及赋分标准 |
4.4.3 信效度分析 |
4.4.4 访谈提纲 |
4.5 研究实施 |
4.6 数据资料分析方法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初中生生命发展整体状况分析 |
5.1.1 初中生不同性别生命发展状况 |
5.1.2 初中生不同地区生命发展状况 |
5.1.3 初中生不同家庭生命发展状况 |
5.1.4 初中生不同年级生命发展状况 |
5.2 初中生生命发展具体情况分析 |
5.2.1 生命意识发展情况分析 |
5.2.2 生存能力发展情况分析 |
5.2.3 生命价值发展情况分析 |
5.3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实施现状分析 |
5.3.1 学校对生命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 |
5.3.2 家庭在生命教育中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
5.3.3 教师对生命教育的了解不够深入 |
5.3.4 生命教育课堂教学还需要改进 |
5.3.5 总体来看,对新教材中生命教育内容的满意度比较高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应遵循学生生命发展的基本特点 |
6.2.2 学校要系统规划本校的生命教育 |
6.2.3 教师应该加强生命教育研究,提高生命教育教学能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初中生生命教育的小组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依据 |
1.3.1 理论依据 |
1.3.2 现实依据 |
1.4 文献综述 |
1.4.1 核心概念界定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国外研究现状 |
1.4.4 已有研究评述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初中生生命教育的现状与需求 |
2.1 初中生生命教育现状调查 |
2.1.1 样本校介绍 |
2.1.2 初中生生命教育现状 |
2.2 生命教育存在问题及成因 |
2.2.1 存在问题 |
2.2.2 原因分析 |
2.3 初中生生命教育的需求 |
2.3.1 生理教育需求 |
2.3.2 精神教育需求 |
2.3.3 社会教育需求 |
第三章 初中生生命教育的小组工作实践 |
3.1 小组工作的介入策略与目标 |
3.1.1 介入策略 |
3.1.2 介入目标 |
3.2 小组工作的筹划与实施 |
3.2.1 小组工作筹划 |
3.2.2 小组工作方案 |
3.2.3 小组工作实施 |
3.3 小组工作评估 |
3.3.1 过程评估 |
3.3.2 效果评估 |
3.3.3 工作者自评 |
第四章 小组工作介入初中生生命教育的反思与建议 |
4.1 研究反思 |
4.1.1 小组工作介入初中生生命教育的有效性反思 |
4.1.2 小组工作介入初中生生命教育的现实性反思 |
4.1.3 需求视角下的初中生生命教育反思 |
4.2 对策建议 |
4.2.1 秉承发展、预防和干预相结合的生命教育理念 |
4.2.2 形塑认识、体验和实践相结合的生命教育原则 |
4.2.3 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生命教育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高中思想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相关概述 |
第一节 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涵 |
一、生命教育 |
二、生命价值观教育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 |
第二节 高中思想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与意义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内容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高中思想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问卷与样本情况 |
二、调查方法 |
三、调查结果 |
第二节 高中思想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生命价值观教育目标不够明确 |
二、生命价值观教育任务不太清晰 |
三、课堂教学活动成效仍有欠缺 |
四、教学评价方式过于单一 |
五、政治教师重视力度不够 |
第三节 高中思想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主观原因 |
二、客观原因 |
第三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
第一节 明确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教学目标 |
一、了解认识生命价值观 |
二、培养善待生命的能力 |
三、树立价值创造与实现的目标 |
第二节 把握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教学任务 |
一、研读生命价值观教育的课标 |
二、挖掘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教材 |
三、利用生命价值观教育的课程资源 |
第三节 创设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教学活动 |
一、强化生命价值观教育主体的课堂活动 |
二、落实生命价值观教育行为的课业活动 |
三、开展生命价值观教育实践的社会活动 |
第四节 完善生命价值观教育的评价体系 |
一、建构生命价值观教育的评价任务 |
二、采取合乎生命价值观教育的评价方式 |
三、创新生命价值观教育的评价手段 |
第五节 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素养 |
一、树立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正确理念 |
二、拓展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理论视野 |
第四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课例及反思 |
第一节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课例 |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
二、教学目标 |
三、教学重难点 |
四、教学方法 |
五、教学过程 |
第二节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反思 |
一、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目标明确多元 |
二、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方式灵活多变 |
三、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层次分明 |
四、生命价值观教育的评价注重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调查问卷 |
附录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访谈提纲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当代大学生死亡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0.2 相关文献综述 |
0.2.1 国外关于死亡观教育相关问题研究述评 |
0.2.2 国内关于死亡观教育相关问题研究述评 |
0.3 研究的基本思路 |
0.4 研究的主要方法 |
0.4.1 文献研究法 |
0.4.2 问卷调查法 |
0.4.3 描述性研究法 |
0.5 创新与不足 |
0.5.1 主要的创新 |
0.5.2 存在的不足 |
1. 大学生死亡观教育相关理论概述 |
1.1 死亡观相关理论概述 |
1.1.1 死亡及死亡观的意涵 |
1.1.2 传统死亡观 |
1.1.3 马克思主义关于死亡的思想 |
1.2 死亡观教育相关理论概述 |
1.2.1 死亡观教育的意涵 |
1.2.2 死亡观教育的内容 |
1.2.3 死亡观教育的意义 |
2. 死亡观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2.1 当代大学生死亡观教育的理论依据 |
2.1.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 |
2.1.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1.3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理论 |
2.2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与死亡观教育的精神共鸣 |
2.2.1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与死亡观教育的契合性 |
2.2.2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对死亡观教育的有效性 |
2.2.3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国情境的适应性 |
3. 当代大学生死亡观及死亡观教育的现状考察 |
3.1 当代大学生死亡观现状的实证分析 |
3.1.1 调查对象与方法 |
3.1.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1.3 总结与思考 |
3.2 当代大学生死亡观存在问题的原因 |
3.2.1 抗挫能力差 |
3.2.2 生命情感缺失 |
3.2.3 生存信念危机 |
3.3 当代大学生死亡观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教育观念片面 |
3.3.2 教育内容单一 |
3.3.3 教育形式不足 |
3.3.4 教育资源匮乏 |
4. 当代大学生死亡观教育的对策探究 |
4.1 当代大学生死亡观教育的独特性 |
4.2 当代大学生死亡观教育的基本目标 |
4.2.1 正视死亡——提高大学生对死亡观的认知 |
4.2.2 珍惜生命——培养大学生科学合理的死亡观 |
4.2.3 升华价值——引导大学生找寻生命意义 |
4.3 当代大学生死亡观教育的基本原则 |
4.3.1 主体性原则 |
4.3.2 渗透性原则 |
4.3.3 科学性原则 |
4.3.4 体验性原则 |
4.4 当代大学生死亡观教育的实施 |
4.4.1 以主体性为理论核心,转变教育观念 |
4.4.2 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展开死亡教育 |
4.4.3 以生命体验和心理辅导为两翼,体验生命价值 |
4.4.4 以学校、家庭、社会为合力支撑,构筑立体生命网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当代大学生死亡观教育状况调査问卷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7)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生死观的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一、绪论 |
(一) 问题提出 |
1. “生”的迷茫 |
2. “死”的困惑 |
3. 教育的现实需要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 相关研究综述 |
1. 相关概念辨析 |
(1) 生命教育 |
(2) 死亡教育 |
(3) 生死教育 |
(4) 三个概念在大陆的使用情况 |
2. 生死观教育 |
(1) 生死观教育在内地发展的阶段 |
(2) 生死观教育的目的 |
(3) 生死观教育的途径 |
(4) 途径反思 |
(四) 思路和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设计 |
(1) 理论基础 |
(2) 分析设计 |
二、生死观及其教育意义 |
(一) 中国传统生死观 |
1. 儒家生死观 |
(1) 理性主义的死亡观 |
(2) 乐天知命的命运观 |
(3) 道德至上的生命观 |
2. 道家生死观 |
(1) 生命本位的生命观 |
(2) 死生齐一的死亡观 |
(3) 逍遥超越的境界观 |
(二) 中国传统生死观的教育价值 |
1. 道家生死观:呵护自然生命 |
2. 儒家生死观:成就价值生命 |
(三) 西方生死观 |
1. 西方生死观发展概述 |
2. 西方现代生死观详解 |
(1) 此在 |
(2) 此在如何在 |
(3) 向死而在 |
(四) 西方死亡观的教育价值 |
1. 以先行到死的态度解除生的迷茫 |
2. 以向死而在的方式消散死的困惑 |
三、生死观文本分析框架的设定 |
(一) 分析维度及其操作标准 |
(二) 分析类目 |
(三) 统计方法 |
四、生死观的文本分析结果 |
(一) 数据统计 |
1. 单元主题 |
2. 单元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
3. 综合性学习活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
4. 文章主旨 |
5. 课文内容 |
(二) 数据分析 |
1. 生命的三个层次均得到体现 |
(1) 呈现内容 |
(2) 呈现方式 |
2. 生死的社会性远高于个体性 |
3. 生死的人文性远重于自然性 |
4. “生”的视角独占鳌头 |
5. “向死而生”凤毛麟角 |
6. 课改后生与死的双向视角稍有平衡 |
五、教科书的生死观:思考与建议 |
(一) 弥补生死认知中自然性的不足 |
(二) 平衡生死观的双向视角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8)死亡意识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死亡意识的内涵解读 |
第一节 “死亡”的初步认知 |
第二节 “死亡意识”的意蕴 |
第三节 中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死亡观 |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死亡的认识 |
二、西方哲学思想视阈下的死亡认知 |
三、马克思主义的死亡观 |
第二章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死亡意识教育的意义 |
第一节 死亡意识教育之诠释 |
一、死亡意识教育的渊源探讨 |
二、死亡意识教育的含义 |
三、死亡意识教育与生命教育的互渗 |
第二节 死亡意识教育缺失的表现 |
一、死亡意识教育观念的片面化 |
二、死亡意识教育内容的简单化 |
第三节 现实教育中死亡意识教育缺失的原因 |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
二、死亡意识教育的滞后 |
第四节 死亡意识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
一、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二、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树立正确的死亡观 |
三、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意义的弘扬 |
第三章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死亡意识教育体系的建构 |
第一节 树立死亡意识教育的理念 |
一、以马克思主义死亡观作为死亡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 |
二、以提高生命价值作为死亡意识教育的价值取向 |
三、以“生命在场”作为死亡意识教育的主要方式 |
第二节 确立死亡意识教育的原则 |
一、本土化原则 |
二、层次化原则 |
第三节 建构死亡意识教育的途径 |
一、构建死亡意识教育体系 |
二、濒临死亡的体验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死亡,生命教育中不可回避的课题 ——以苏州莲花中学为例的死亡态度与死亡教育需求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死亡教育 |
1.2.2 死亡态度 |
1.2.3 死亡态度量表 |
1.3 创新与不足之处 |
2 研究方案设计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方法 |
2.4 研究工具 |
3 研究结果分析 |
3.1 研究对象基本资料 |
3.1.1 个人背景资料 |
3.1.2 环境经验资料 |
3.2 死亡态度 |
3.2.1 调查对象的死亡态度 |
3.2.2 影响死亡态度的相关因素分析 |
3.3 死亡教育需求 |
4 研究结论 |
4.1 死亡态度 |
4.2 影响死亡态度的因素 |
4.3 死亡教育需求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后记 |
(10)我国青少年的生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缘起 |
1.1.1 研究死亡及其相关课题的价值 |
1.1.2 我国青少年的生存质量令人担忧 |
1.1.3 我国青少年亟待接受生死教育 |
1.1.4 我国青少年生死教育实践的缺位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理论意义 |
1.3.3 实践价值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我国青少年生死教育实施的紧迫性和功能 |
2.1 我国青少年生存问题扫描 |
2.2 青少年生死教育实施的必要性 |
2.2.1 青少年的生存境遇和状况需要生死教育 |
2.2.2 青少年对待生死问题的态度亟待进行生死教育 |
2.2.3 当前青少年教育中死亡及相关课题的缺失 |
2.2.4 当前青少年教育中死亡及相关课题的不可回避性 |
2.3 青少年对生死教育的需求与认可 |
2.3.1 青少年对生死教育的需求 |
2.3.2 青少年对生死教育的认可 |
2.4 青少年生死教育的功能 |
2.4.1 青少年生死教育的个体功能 |
2.4.2 青少年生死教育的社会功能 |
第三章 我国青少年生死教育的理论构建 |
3.1 相关概念厘定 |
3.1.1 青少年 |
3.1.2 生死教育 |
3.2 搜寻我国青少年生死教育的理论来源 |
3.2.1 死亡学与死亡哲学 |
3.2.2 生死学与生死哲学 |
3.2.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智慧 |
3.3 建构我国青少年生死教育的价值取向 |
3.4 确定我国青少年生死教育的目标 |
3.5 选择我国青少年生死教育的内容 |
第四章 青少年生死教育发展状况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
4.1 国外地区青少年生死教育的发展概况 |
4.1.1 美国 |
4.1.2 日本 |
4.1.3 欧洲国家 |
4.2 我国台湾地区青少年生死教育的发展概况 |
4.3 我国大陆地区青少年生死教育的发展概况 |
4.3.1 来自于家庭中的生死教育 |
4.3.2 来自于日常生活中的生死教育 |
4.3.3 来自于学校教育中的生死教育 |
4.3.4 其他有关生死教育的尝试 |
4.4 国内外生死教育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4.4.1 端正对待生死教育的态度 |
4.4.2 国家和政府高度重视 |
4.4.3 理论为先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4.4.4 成立生死教育研究和推进组织机构 |
4.4.5 培训生死教育师资,开发相关课程与教学资源 |
4.4.6 多种途径推展生死教育 |
第五章 我国青少年的生死教育实施构想 |
5.1 所遵循的原则 |
5.1.1 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原则 |
5.1.2 认知与体验相结合原则 |
5.1.3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
5.1.4 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原则 |
5.2 可选用的方法 |
5.3 应开通的渠道 |
5.3.1 家庭教育 |
5.3.2 社会教育 |
5.3.3 学校教育 |
5.4 需注意的问题 |
5.4.1 改变人们传统观念,获得社会和政府支持 |
5.4.2 把握青少年生死教育的真正意涵——“由死观生” |
5.4.3 注重研发青少年生死教育课程和教材 |
5.4.4 加强青少年生死教育专业人员队伍的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青少年对生死教育的态度调查问卷 |
附录B: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死亡教育”三题(论文参考文献)
- [1]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研究[D]. 刘聪. 长春师范大学, 2021
- [2]当代大学生生命意义教育研究[D]. 朱冰.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研究 ——以山西省偏关县S中学为例[D]. 石涛.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4]初中生生命教育的小组工作研究[D]. 王其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9)
- [5]高中思想政治课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D]. 王莎莎. 江苏师范大学, 2018(12)
- [6]当代大学生死亡观教育研究[D]. 许琪梅. 西南财经大学, 2016(04)
- [7]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生死观的文本分析[D]. 张伟华. 浙江师范大学, 2013(04)
- [8]死亡意识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 刘星. 湖南师范大学, 2013(S1)
- [9]死亡,生命教育中不可回避的课题 ——以苏州莲花中学为例的死亡态度与死亡教育需求调查[D]. 刘璐. 苏州大学, 2011(06)
- [10]我国青少年的生死教育研究[D]. 牛国兴. 河南师范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