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万农民自己造城变市民(论文文献综述)
朱晓军[1](2022)在《中国农民城》文中指出2019年9月,浙江龙港市正式挂牌成立,实现了从中国第一座"农民城"到全国首个"镇改市"的历史性跨越。朱晓军将目光聚焦于这座奇迹之城,历时两年,对龙港"造城者"群体进行了深入采访与书写。从一路带领龙港发展的陈定模、李其铁,到进城创业一心创造财富的陈智慧、杨恩柱……《中国农民城》用一个个人物揭开龙港成长之谜,在呈现个体命运的同时,尽显龙港在历史发展中的风起云涌。朱晓军用朴素的创作风格和真诚的叙事力量谱写了龙港传奇,细致而宏观,轻盈而厚重,龙港这座城在他笔下发出了别样光芒。
宋秀雯[2](2020)在《撤镇设市背景下龙港市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完善研究》文中提出龙港作为全国第一个“镇改市”,在转型时期,随着农民变市民,公共需求开始呈现多样化趋势,医疗卫生、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公共问题层出不穷,龙港市政府加快完善公共服务职能迫在眉睫。同时,加快完善龙港市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也是龙港市顺利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建成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生城市的必要环节。本论文的理论基础是新公共服务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来进行研究。通过对查阅的文献、访谈的记录和收集的问卷进行整理分析,对龙港市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进行重新定位。对标新定位、新要求,深入分析在撤镇设市的背景下,龙港市干部队伍素质和服务理念、财政资金在公共服务的投入、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种类、供给客体需求、供给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总结得出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理念转变上有所力不从心;除政府之外,条件具备、可以委托成为供给主体的社会组织、独立个人还较少;事权与财权不匹配,财政投入精准性不高;没有健全的供给决策机制等。本论文除结合理论外,还借鉴了其他地区在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上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从而在服务理念、供给主体、财政投入、完善机制等方面得出对龙港政府完善公共服务职能的建议。对龙港市政府完善公共服务职能的建议主要有:实施放管服相结合的新模式,树立“以民为本”的执政观,转变并加强服务理念;创新“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个人参与供给,完善合作供给网络来实现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完善需求管理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实现公共服务财政资金占比增加;建立考核、外部监督、问责机制,强化内外监督管理,实现公共服务机制的不断完善。本论文认为,“撤镇设市”在全国仅有一例,并且龙港“撤镇设市”至今历时不长,学术界对这方面的系统研究非常少。因此,本次研究没有很多可借鉴的研究成果,研究的广度、深度、全面性都会有所欠缺。但仍希望本论文能给更多人带来启发,并参与到对龙港市公共服务发展的研究当中,为龙港市加快撤镇设市转型提出更多建设性的建议。
王洪江[3](2017)在《政策科学视野中的新型城镇化:目标、网络及其工具选择》文中提出新型城镇化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又是受到政府有力引导的政策过程。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基本完成,新型城镇化上升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以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有效实现成为焦点,实质上就是如何有效执行新型城镇化政策。所以,新型城镇化应有政策科学理论视角的观察与研究,重点解决四个问题:新型城镇化究竟是什么?新型城镇化要实现什么?新型城镇化靠什么实现?新型城镇化怎么实现?也就是影响新型城镇化实现的关键变量:新型城镇化本身及其环境,新型城镇化的政策目标、政策网络、政策工具的选择,运用比较研究、系统研究、定性与定量研究结合等研究方法,对这些变量进行深入解析,才能提出有效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政策建议。第一,新型城镇化的理解。政策问题是政策分析的起点。认清新型城镇化的实质是理解所有问题的出发点。新型城镇化的理解应跳出新就是好,旧就是不好的简单主观思维,类型学解释更适合于新型城镇化,在世界城市化类型与自身发展阶段的历史坐标中,按照快速城市化与资源配置方式之间关系的类型区分标准,中国城市化是除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化以外的一种新类型,即新型城镇化是中国体制渐进转型与城市化重叠型的城市化,是政府主导下的渐进性城镇化,“求稳”是其内在特征,转型的路径依赖使得城镇化带有很深的历史制度烙印。中国目前正处于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的新阶段,最大环境变量就是经济新常态,新型城镇化需要适应经济新常态带来的变化,促进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财政基础转型,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提高城市化质量。第二,新型城镇化政策目标。目标是衡量政策成功或者失败的重要标准,任何政策都可以通过设定合适目标、解释目标调节政策实现的实际难度。新型城镇化的实现某种意义上就是政策目标的实现。通常政策目标分为实质性目标和工具性目标。根据以上新型城镇化的理解,实质性目标在中国毫无疑问应该深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重要应该体现效率、稳定、正义等理念。效率是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城镇化本身就是效率提高的表现,稳定是新型城镇化特征决定的重要约束,正义则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保障和根本追求,包含了诸多理念。工具性目标是有助于实质性目标实现的条件,最重要的是预算约束目标,对新型城镇化而言,市民化成本的预算支出是重中之重,直接影响地方政府行为。第三,新型城镇化政策网络。城镇化主要利益相关主体相互依赖,参考罗茨的经典分类,新型城镇化过程已经形成由政策社群、府际网络、专业网络、生产者网络和议题网络共同构成的政策网络,网络间的互动,尤其是行动者利益、意见的协调综合直接影响新型城镇化进程。具体的城镇化政策有效执行、目标的实现都依赖这个网络,而网络结构互动则受到政策目标的导引。提高新型城镇化政策的执行水平,必须从开放网络、打破固化网络联结等入手改进政策网络的有效管理。第四,新型城镇化政策工具。基于权变的理念,新型城镇化政策执行实质就是新型城镇化政策工具的选择过程。把豪利特等人对政策工具的经典分法与新型城镇化具体特点结合,构设新型城镇化的政策“工具箱”。而对这些工具的选择有传统工具、修正工具、制度主义、公共选择、政策网络等五种典型的研究途径,通过这些观点的融合,归纳出影响政策工具选择的关键因素:政策及其目标、工具本身的特点、工具应用的背景、政策网络和社会环境,基于这些要素,再结合历史发展过程以及目前发展现实有针对性优化选择政策工具,重点在于坚持市场政策工具优先原则,“稳定”的政策工具与工具的稳定,构建促进财政基础转型的工具组合,通过改进政策网络管理提高工具效率等等,以顺利实现新型城镇化。
周荣怀[4](2017)在《我国农地征收补偿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德·索托认为,农民往往拥有比较丰富的资产,农民不是缺少资本而是缺少一套使资产转化为资本的产权制度。[1]对大多数农民来说,最大的资产就是农地和农房。当前农村政策制度变迁的特定时空环境中农民现实和潜在利益大幅增加,现行农地征收补偿存在的问题与当前农村政策红利趋势相背而行,补偿不合理等问题与中央持续强烈关注“三农”政策不相符。换句话说当前农村政策给予农民利益,农地征收系政府通过征收农民土地而获取巨额的财政收入,且农民彻底失去农村政策红利,进一步凸显了传统农地征收补偿政策的不合理性,加深了失地农民与政府之间的尖锐矛盾。农地征收补偿政策面临前所未有的现实困境,这些困境倒逼改革和完善现行农地征收补偿制度,本文试图探索政府与农民“双赢”的农地征收补偿权利配置模式,共分五部分展开: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近年来农村政策呈现出的特点,现行农地征收政策导致问题进一步凸显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方法。第二部分提出农地征收补偿存在的问题,包括补偿标准不合理,征收耕地、农房、宅基地等普遍过低,区域差异明显,安置方式单一,政府与农民利益失衡,补偿对象范围不明确等。第三部分是问题原因分析,结合当前农村政策、农地征收区域农村实际经济发展、农地农房价值状况,认为现行农地征收补偿政策与当前农村政策变化趋势未契合,政府角色错位,法律未明确集体成员资格的取得与丧失标准,专门规范农地征收补偿的法律规范缺位。第四部分是国内经验借鉴,介绍城中村改造中的市场运作模式,江苏海门“保权让利”模式,水利建设领域移民安置模式。这些模式对离市场较近的农地征收区域具有可比性。第五部分是农地征收补偿中保障农民权益的路径选择,限制公权保障私权,提出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市场化征收、赋予农民安置方式选择权和诉权、明确保留农村籍公职人员土地权益,从法律制度上解决农地征收补偿问题。
涂俊[5](2017)在《庙会文化与空间形态研究 ——以陕西地区为例》文中认为当前我国正值城市化发展重要时期,面临农业现代化转型及后工业化发展之际,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发生了转变,农耕时代流行的传统庙会及其环境正发生着变化,庙会的文化生态环境呈现两极分化状态:一是过度利用和开发带来的原生态的缺失,造成社群文化基因断裂;一是让位于市场经济使庙会的场所空间不被重视而面临消亡,文化多样性由此消失,文化的生态平衡将被打破。以宗族、血缘为纽带的传统村落环境中,长期以农业社会生活为背景的庙会文化环境也遭到人为破坏,同时对以庙会为载体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研究与探索如何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发展是当今的时代任务。本论文以此为目标,通过综述形式从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方向对庙会及其相关理论性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汲取庙会文化发展脉络,分析和定位研究方向及范畴;首先从庙会的起源和发展、价值观念、庙会文化功能等几方面综合分析阐述庙会的历史演进与空间发展脉络;其次运用交叉学科理论分析庙会文化生态关系及其生态适应,宏观上把脉庙会与人居环境关系,解析庙会宗教空间的环境意象与活动空间场所精神;第三分析庙会空间形态的要素关系,从物质与非物质空间要素解析庙会空间环境,再从空间结构与功能深入分析,功能空间如何更好地为庙会活动服务;第四,庙会传承和发展问题。面对城镇化发展引发对当代庙会的发展方向,更好地利用庙会空间形态来传承其文化,保护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空间,留住城市与乡村的文脉肌理、传承民间的记忆。因此,论文共同探讨以下几个问题:1.庙会文化的历史演进历程2.文化生态环境与场所精神构筑3.庙会空间形态要素关系及构成4.庙会空间组合与环境和谐设计5.庙会空间功能如何服务人群需要6.建筑空间意象与历史文脉继承7.庙会文化空间价值取向及价值标准8.陕西庙会传承与发展方向9.庙会文化空间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为了更好的解决以上几个问题,文章将在整体上对庙会文化生态环境的进行梳理,通过庙会空间结构、组合、功能空间设计的实证分析,对庙会空间环境与形态进行深层分析,寻找庙会活动空间功能的优化设计思路,以完善城乡公共空间体系,揭示传统庙会环境对当前城乡建设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力量;希望本研究能够使传统庙会在新时期建设中寻找更适宜的发展,以期促进庙会文化的持久传承。
张书成[6](2016)在《新中国城市化政策演化进程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从中国城市化的相关政策入手,归纳解读了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并进行了政策评价。本论文按照“历史与现实归纳、实证分析、理论建设、政策思路”的逻辑图谱,使全文研究建立在中国过去的政策运行事实与当前的国情之上,最后基于数据分析与理论建设得出政策建议,在研究范式上属于针对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本研究表为城市化政策研究,实为以政策为观察对象,深入探究中国城市化的深层机理与成败得失,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的路径与问题,最后以城市发展理论建设与政策建议为落脚点。全文关注政府在城市化进程方面制定了什么样的政策,为什么有这样的政策,做与不做会有什么样的不同,为什么不选择另外的政策方向,原因和结果分别是什么,以及政府在城市化政策上以后的思路与发展路径。全文在整体上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以历史的眼光,对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总体概述,并探讨其中所蕴含的政治经济学原理。该部分重点阐释了本文的“卖点”,即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区别于近代城市化与国外城市化的革新之处,以及背后的政治经济学逻辑。第二部分是新中国城市化政策演化进程的内容分析,是全文的基础性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新中国城市化政策的历史演化路线。本部分所得出的结论奠定了整个论文的基调,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化模式由“功利型城市化”朝着更加关注“人”的方向发展,政策内容呈现出逐渐由服从政治,到以经济为中心,再转向以社会、人文为中心的转变。第三部分是在演化进程分析的基础上,对政策内容的评价研究探索,得出了以“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为主要指标的评价体系,并重点阐释了人文指标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最后总结了相关政策对新中国城市化带来的“得”与“失”。第四部分是对未来中国城市化政策制定的一些思考与建议,特别是对“十三五”期间中国城市化政策的制定提出了看法。该部分指出,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前30年的“服务政治”阶段和改革开放后35年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阶段后,未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应该更加注重制度建设与人文建设。最后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五个维度给出了中国城市化政策制定的基本思路。简言之,本研究呈现出了一幅中国城市化历史、现状及未来的发展图景,通过了解以前的城市化是什么样,现在的城市化是什么样,探究未来的城市化应该是什么样。
吴碧波[7](2016)在《中国农村就地城镇化模式选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正处工业化、城镇加快期,国情决定部分农民必然就地城镇化,而实际情况决定了一些具体的就地城镇化模式,就地城镇化不同模式的选择是丰富新型城镇化内涵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响应国家党委政府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城乡统筹号召的需要,研究意义重大。迄今为止,对中国农村就地城镇化还缺少清晰的理论分析,缺少模式选择的理论或范式总结,虽然学界试图对就地城镇化做出划分,但大城市论、中等城市论和小城市论只不过是从规模上做出的分类,农业推动、工业推动和服务业推动等也是从产业视角做出的分类,等等对中国农村就地城镇化模式选择的特殊性明显不足。“中国农村就地城镇化模式选择研究”包括两重含义,第一是研究中国就地城镇化战略,第二是探索就地城镇化的模式选择。第一重含义,以往的研究涉及比较多,鉴于大批量农民工城市的无法融入,本论文认为中国国情决定部分农民必然就地城镇化。而对于第二重含义,以往的研究并不多,本人认为实际情况决定了一些具体的就地城镇化模式,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条件应采取多种的、有差别的城镇化模式。但究竟应该怎样评价当前就地城镇化的各种模式?这正是本论文所要探讨的。农村就地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剖析模式选择的独特性,更加尊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有效促进了政府、企业、民众等的良性互动,以实现农村发展和城镇化的公平正义。通过理论论证、实际考察、案列分析、经验借鉴等,本论文得出如下几点基本结论:中国正处工业化、城镇加快期,国情决定部分农民必然就地城镇化;中国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决定了一些具体的就地城镇化模式;不同模式有不同的特点、不同成本和适应性,必须科学合理选择;就地城镇化必然面临诸多问题,遵循规律应因地制宜、逐步推进;政府政策是城镇化重要内生变量,但必须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当地非农化或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就地城镇化的支撑。
马光川[8](2016)在《城乡社会福利的一元演进研究 ——以WF市ZSY“村改居”实践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福利成为普遍关注、民生诉求日益多元背景下,城乡社会福利整合研究面临着精确定义福利内涵、创新技术分析路线、生成性建构城乡福利整合逻辑与机制的新课题。本文于城乡社会福利制度一体化与福利体系的普遍整合两种传统研究范式之外寻求解决方案。案例社区为典型的村居改制的KW模式为管窥城乡福利制度的一元整合提供了一个适切的案例。城乡分割是当前中国社会的最突出特征,构成了中国城乡社会福利制度冲撞、整合问题的全部理解与说明。论文通过“村改居”实例剖析城乡福利制度的分割、整合,生成性建构中国城乡社会福利制度演进的逻辑与机制,对有序推进中国社会福利制度一元整合,全面推进中国城乡社会结构转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通过案例社区的“村改居”实践,论文客观刻画了城乡分割背景下社会福利制度的冲撞、博弈,为城乡社会福利一元整合树立了一种理想模型与成功样板,为我国城乡社会福利制度的融合提供了模式借鉴与经验参考。论文把社会福利界定为一切有助于人的可行能力增长的项目、待遇、服务、制度或理念,视可行能力的增长为福利的本质,既是对福利社会学研究领域及其研究内容的有益拓展,又是对当下民生诉求多元化的一个理论回应。论文使用“制度阀”新概念,概括、表征并进一步突显城乡二元制度在社会秩序维持、利益资源分配以及社会行为选择等方面的关键作用机制。在村落边界不断突破,村落及其居民可行能力提升的同时,城乡分割福利制度的桎梏作用日益突出,“制度阀”效应机制显性化。论文从建构主义者那里采借了“冲撞”一词,用以生成性建构城乡福利制度由分割到整合的瞬时博弈,并对该进程做了辩证性刻画。论文生成性建构了城乡社会福利一元整合的进程与机制。论文以案例社区村居改制的长时段考察为时间脉络,以村落边界的突破与村落及其居民可行能力的拓展为研究主线展开。案例社区由远郊村到近郊村、由近郊村到“城中村”直至完成撤村改居,最终完成了村居改制。中国城乡福利制度由分割到一元整合的进程伴生于案例社区随城市蔓延向中心城区的位移,村落边界淡化、消弭同时又是村落及其居民可行能力增长的过程。村落在自然景观上已经完全融入城市中心区域;自然边界也早已被突破,集体经济大发展并成立了集团公司,从业结构发生变化且全体居民从事非农产业;文化的、社会的、心理的边界的突破打开了曾经的壁障。然而,有限型变并未根本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阀”效应。研究发现,案例社区的“村改居”进程是城乡分割的社会福利制度急剧冲撞与全面整合的过程,但“村改居”不是福利制度一元整合的终结——而只是一个开放式的节点。论文发现,社会福利制度变革、特征与演进走向内嵌于城乡二元制度的分割、整合路径,“籍”“权”媾和越来越成为城乡福利一元整合的桎梏,严重影响了村落及其居民可行能力的增长。城乡福利制度冲撞是当前福利制度整合的实践特征,多重逻辑主体博弈是其最主要的生成机制。“村改居”是福利制度一元整合的开放式终结,后集体经济时代的新建股份经济合作社在继续发挥社区公共服务职能的同时,面临着组织效率不高的福利功能发挥最大化的难题。论文按总—分—总结构展开。第一部分,论文长时段剖析了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福利制度的形成、固化与发展,指出城乡二元制度是城乡之间人为设置的一种制度阀,在中国城乡福利制度变革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秩序、调节与选择作用机制。第二部分,以案例社区“村改居”实践生成性建构了城乡二元社会福利制度的博弈与整合。第三部分,论文挖掘了“村改居”进程中社会福利制度整合演进的制度背景与制度逻辑,剖析了“村改居”城乡福利制度一元整合的开放式终结特性,并进一步探究了新建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后集体经济时代福利最大化难题。
赵海峰[9](2015)在《哈尔滨市道外区集体土地征收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章基于农村集体土地制度和集体土地征收相关理论阐述为基础,以农村集体土地征收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哈尔滨市道外区团结镇农村集体土地征收研究为案例载体,首先科学阐述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的相关理论,梳理我国的土地制度和征收现状,其次结合实际案例,研究了哈尔滨市农村集体土地征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介绍哈尔滨市道外区团结镇基本情况的背景下,对哈尔滨市农村集体土地征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如区级政府土地发展观念缺失,哈尔滨市集体土地征收的程序不完善,土地征收过程群众冲突较多,集体土地征收的补偿机制不合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缺失等问题。文章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分析了区级政府土地征收的动因分析、利益关联、角色困境、农村传统土地思想的负面影响、集体土地的征收法理依据缺失、土地征收过程中存在非法行为、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缺失、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力度不强和失地农民的的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文章最后提出了哈尔滨市农村集体土地征收的合理对策,重点研究了转变政府土地利用和发展观念,整顿集体土地征收的利益链条,完善集体土地征收的法律要素,坚决打击非法占地、暴力拆迁和非法套取补偿款等行为,规范土地征收的程序机制,完善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机制,加大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力度等方面的措施和方式,为哈尔滨市农村集体土地征收的现实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现实帮助。
陈晓燕[10](2015)在《企业制造城镇的政治逻辑 ——以山西Y镇为例》文中提出自古以来,良性的政治生态一直是各社会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其中政治关系的构建是政治生态建设的核心内容。良好的政治关系有助于政治生态的优化,异化的政治关系必然导致政治生态的恶化。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一些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各主体间围绕利益的分配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利益博弈,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各主体间拥有资源优势的不对等,导致利益分配结果的不公平,少数群体攫取了大部分利益,多数群体则被边缘化,成为了改革成本的负担者。在一些利益矛盾与纠纷较多的资源型地区,利益关系的扭曲直接导致了政治生态的畸形,影响了地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通过分析利益相关主体的政治行为,揭示资源型地区政治关系形成的内在机理对于探寻资源型地区政治生态的建设路径,实现资源型地区政治生态的良性运转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论文将研究个案——“企业制造城镇”置于资源型地区特殊政治生态的背景下,采用新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以政企关系的互动为视角和研究主轴,综合运用实地研究、文献研究和个案研究的研究方法,从农民、政府、企业三个层面论述和分析了企业制造城镇的政治逻辑,展现了资源型地区各利益相关主体围绕资源、权力与利益展开的博弈过程,揭示了资源、权力与制度等变量与政治关系形塑之间的关联性。本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构成。导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缘起和意义,重点介绍了与本项研究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本文的问题意识、研究假设、研究方法以及样本概况等。正文包括五个章节的内容,围绕着“企业为什么制造城镇”这样一个问题意识,从农民、企业与政府三个主体层面,按照企业制造城镇发生发展的历时性演变脉络,论述了企业制造城镇的政治逻辑。第一章从政府、企业与社会三个层面介绍和分析了资源型地区的政治生态环境,认为企业制造城镇并非偶然现象,其与资源型地区特殊的政治生态有密切关联,是当地政府与企业为了调和与社会的矛盾而采取的矫正措施之一。第二章从农民主体层面分析了企业制造城镇的动因,认为企业制造城镇的直接动因是“农民选企业家治镇”。通过从纵向上对县、乡、村三个区域经济状况的比较以及从横向上对同一场域富裕群体与贫困群体生活状态的比较,分析了贫困镇农民集体行动的逻辑,提出“农民选企业家治镇”是资源收益分配中被边缘化群体企图分享资源收益的一种方式,反映了资源型地区农民的“共富逻辑”。第三章从政府主体层面分析了企业制造城镇的动因,指出政府是推动企业制造城镇的关键力量,体现了压力型体制下县乡政府缓解地方治理危机,获取治理政绩和自我利益的政治动因。第四章从企业主体层面分析了企业制造城镇的动因,认为企业制造城镇是企业基于成本最小化前提下对农民和政府行为选择的回应,体现了资源型地区权力配置资源过程中企业的行为逻辑。第五章论述和分析了企业制造城镇的结果以及对该地区政治关系的影响。通过论述企业危机及企业造城失败的困局对地方治理与政治关系的影响,指出了企业的限度以及政治主体间混乱的角色关系与企业造城失败之间的内在关联。在对企业制造城镇个案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最后本文提出了几点结论:是产权制度缺陷是导致政治关系异化的主要因素。产权制度是调节相关主体间利益关系的重要规范,但由于现有产权制度不完善,产权保护机制不健全导致了企业对政府权力的依附,政治逻辑取代市场逻辑成为了资源型企业的主要行为准则,企业制造城镇就是企业遵循政治逻辑的一个表象。二是企业制造城镇无法实现共同富裕。在资源收益分配不均衡引发社会冲突和不满的背景下,非制度化、排斥民众参与和忽视市场逻辑的“城镇化建设”无法实现贫困地区共同富裕的目标。三是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既需要政府的引导,更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不尊重市场规律,违背企业意愿的转型发展不具有可持续性。
二、千万农民自己造城变市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千万农民自己造城变市民(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民城(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苍凉方岩下 |
1 |
2 |
3 |
4 |
第二章江南垟的“猴子” |
1 |
2 |
3 |
4 |
5 |
第三章九人班底 |
1 |
2 |
3 |
4 |
5 |
第四章对岸是天堂 |
1 |
2 |
3 |
4 |
第五章让百姓都知道 |
1 |
2 |
3 |
4 |
第六章穷而强悍的陈家堡 |
1 |
2 |
3 |
4 |
5 |
第七章挑战的最终是自己 |
1 |
2 |
3 |
第八章屋顶的钟楼 |
1 |
2 |
3 |
第九章先干起来再说 |
1 |
2 |
第十章退地风波 |
1 |
2 |
3 |
第十一章由波谷到波峰 |
1 |
2 |
3 |
4 |
第十二章十万引擎推动下 |
1 |
2 |
3 |
第十三章落地就要生根 |
1 |
2 |
3 |
第十四章飞起来的翘头鸟 |
1 |
2 |
3 |
第十五章连出两张错牌 |
1 |
2 |
3 |
4 |
第十六章龙港是艘船 |
1 |
2 |
3 |
尾声 |
(2)撤镇设市背景下龙港市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完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内研究概况 |
1.2.2 国外研究概况 |
1.2.3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 |
2.1 相关概念 |
2.1.1 新型城镇化 |
2.1.2 新型设市模式-镇改县级市 |
2.1.3 公共服务职能 |
2.2 本论文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三章 龙港撤镇设市历程及公共服务职能现状 |
3.1 龙港改革发展历程 |
3.1.1 龙港三次跨越转变 |
3.1.2 近年来龙港对“撤镇设市”的探索 |
3.1.3 龙港公共服务的现状 |
3.2 新型设市模式对龙港市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提出的新要求 |
3.2.1 树立精准高效服务理念 |
3.2.2 搭建多元供给主体网络 |
3.2.3 改革创新供给模式 |
第四章 龙港市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调查问卷分析 |
4.2 龙港市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存在的问题 |
4.2.1 干部队伍素质能力与新型设市模式不匹配 |
4.2.2 公共服务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
4.2.3 服务供给主体还停留在“镇一级”的单一模式 |
4.2.4 不能满足设市以后供给客体倍增的多方需求 |
4.2.5 缺乏长期、科学、有效的供给方式 |
4.3 龙港市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政府服务理念转变力不从心 |
4.3.2 政府以外的供给主体参与还较少 |
4.3.3 财政投入精准性不高 |
4.3.4 还未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机制 |
第五章 其他地区完善公共服务职能的经验及启发 |
5.1 其他地区完善公共服务职能的的经验 |
5.1.1 上海市引进社会公益性组织为公共服务供给主体 |
5.1.2 江苏省政府构建公共服务供给全覆盖体系 |
5.1.3 深圳市创新建设信息惠民公共服务平台 |
5.2 其他地区完善公共服务职能经验带来的启发 |
第六章 龙港市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完善建议 |
6.1 转变并加强服务理念 |
6.1.1 新模式的转变——放管服相结合模式 |
6.1.2 树立“以民为本”的执政观 |
6.2 实现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 |
6.2.1 创新“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 |
6.2.2 积极培育与发展社会组织 |
6.2.3 发动公民参与服务供给 |
6.2.4 完善合作供给网络 |
6.3 增加公共服务财政投入比重 |
6.3.1 完善公共服务需求管理体系 |
6.3.2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
6.4 健全完善政府公共服务机制 |
6.4.1 强化内部管理——建立考核机制 |
6.4.2 强化外部监督——建立外部监督机制 |
6.4.3 用好倒逼手段——健全问责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龙港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及公共服务群众满意度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政策科学视野中的新型城镇化:目标、网络及其工具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选题意义 |
二、基本概念辨析与界定 |
(一) 城市与城镇 |
(二) 城市化与城镇化 |
(三) 新型城镇化 |
(四) 政策目标 |
(五) 政策网络 |
(六) 政策工具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论文可能创新与局限 |
(一) 论文的创新点 |
(二) 论文的局限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其文献评述 |
一、城市化理论 |
(一) 城市化演变的客观规律认识 |
(二) 城市化过程中的政府行为 |
(三) 城市化资源集聚与利用 |
(四) 城市化过程中人口的流动 |
(五) 城市化形态的物理呈现 |
二、中国城市化政策述评 |
(一) 新型城镇化理论 |
(二) 城市化的中国政策 |
三、政策网络理论 |
(一) 政策网络理论发展源流 |
(二) 政策网络类型及其管理等研究 |
四、政策工具理论 |
(一) 政策工具分类的研究 |
(二) 政策工具选择的研究 |
五、政策执行理论的研究进路 |
第三章 新型城镇化究竟新在哪 |
一、当前中国城镇化究竟是否构成一种新的类型? |
(一) 世界城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城镇化类型 |
(二) 中国城镇化属于新的类型何以可能? |
二、在城市化历史坐标中定位中国新型城镇化 |
(一) 新型城镇化是体制渐进转型与快速城市化重叠型城市化 |
(二) 新型城镇化是注重城市化质量提升的“新”阶段 |
三、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型城镇化 |
(一) 经济新常态要求新型城镇化的常态化 |
(二) 经济新常态要求新型城镇化应有新作为 |
第四章 新型城镇化的政策目标论析 |
一、新型城镇化政策及其目标:基于规划的分析 |
二、新型城镇化政策的实质性目标 |
(一) 正义: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保障和根本追求 |
(二) 效率: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 |
(三) 稳定:新型城镇化特征决定的重要约束 |
三、新型城镇化政策的工具性目标 |
第五章 新型城镇化的政策网络分析 |
一、政策网络理论在中国是否适用 |
二、政策网络理论在新型城镇化政策领域的适用性 |
三、新型城镇化过程的政策网络类型与结构 |
(一) 新型城镇化的政策社群 |
(二) 新型城镇化的府际网络 |
(三) 新型城镇化的生产者网络 |
(四) 新型城镇化的专业网络 |
(五) 新型城镇化的议题网络 |
四、不断调适新型城镇化的政策网络互动结构 |
(一) 政策社群与府际网络之间的互动结构改进 |
(二) 改变府际网络和生产者网络联盟及其与其它网络的互动结构 |
(三) 充分发挥专业网络等作用的同时改善网络结构互动多样性 |
第六章 新型城镇化的政策工具选择 |
一、新型城镇化领域的政策“工具箱” |
(一) 强制性工具 |
(二) 利益诱导型政策工具 |
(三) 信息型政策工具 |
(四) 自愿型政策工具 |
二、影响新型城镇化政策工具选择的因素 |
(一) 新型城镇化政策的执行实质就是政策工具选择过程 |
(二) 影响新型城镇化政策工具选择的要素图谱 |
三、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政策工具优化 |
(一) 市场化政策工具优先是城市化的客观规律 |
(二) 新型城镇化目标要求“稳定”的政策工具与工具的稳定 |
(三) 建立有利于新型城镇化财政新基础形成的政策工具组合 |
(四) 不断改进新型城镇化政策网络管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我国农地征收补偿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2 当前农地征收补偿存在的问题 |
2.1 补偿不合理 |
2.1.1 补偿安置标准普遍不高 |
2.1.2 区域差异明显 |
2.2 政府未提供多元化的安置方式 |
2.3 政府与农民利益严重失衡 |
2.4 补偿款分配范围不明确 |
2.4.1 国家层面未明确规范 |
2.4.2 地方层面规范有缺陷 |
3 当前农地征收补偿问题的成因分析 |
3.1 现行农地征收补偿政策与目前农村政策变化趋势未契合 |
3.2 农地征收补偿中政府角色严重错位 |
3.3 集体成员资格的取得与丧失不明确 |
3.4 专门规范农地征收补偿的法律规范缺位 |
4 国内相关经验借鉴及启示 |
4.1 武汉转权让利模式 |
4.2 郑州公平补偿模式 |
4.3 江苏海门保权让利模式 |
4.4 水利工程领域中的移民安置模式 |
5 农地征收补偿中保障农民权益的路径选择 |
5.1 明确市场化征收补偿 |
5.2 赋予农民安置方式选择权 |
5.3 充实农村集体成员资格 |
5.4 加快农地征收补偿的立法保障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庙会文化与空间形态研究 ——以陕西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背景 |
1.1.1 问题提出 |
1.1.2 当前形势 |
1.1.3 庙会现状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进程 |
1.3 研究视角和内容 |
1.3.1 研究的理论 |
1.3.2 研究的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1.3.4 研究的内容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2 庙会文化空间及历史演进 |
2.1 庙会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
2.1.1 萌芽期(原始社会时期) |
2.1.2 雏形期(夏商周时期) |
2.1.3 形成期(秦汉时期) |
2.1.4 发展期(三国两晋至唐) |
2.1.5 鼎盛期(宋至明清) |
2.2 宗教文化信仰与祭祀空间变化 |
2.2.1 原始宗教观念与祭礼场所 |
2.2.2 儒家价值观念与祭祀场所 |
2.2.3 道家价值观念与祭祀场所 |
2.2.4 佛教价值观念与祭祀场所 |
2.3 庙会综合功能与文化空间形成 |
2.3.1 文化传承功能 |
2.3.2 社会伦理功能 |
2.3.3 经济运营功能 |
2.3.4 文化空间形成 |
本章小结 |
3 庙会空间环境与生态适应性分析 |
3.1“人居环境学”视野下的庙会空间关系 |
3.1.1 庙会空间环境与人居环境各要素关系 |
3.1.2 庙会空间形态与人居环境系统关系 |
3.2 庙会生态适应性及影响因子 |
3.2.1 综合环境与庙会区域的划分 |
3.2.2 自然环境对庙会类型的影响 |
3.2.3 地理分布与庙会系列的构成 |
3.2.4 农耕节气对庙会周期的影响 |
3.2.5 社会转型与庙会文化模式 |
3.2.6 产业结构与庙会经济模式 |
3.3 庙会宗教空间的环境意象 |
3.3.1 宇宙生态观念 |
3.3.2 天人合一思想 |
3.4 庙会活动空间的场所精神 |
3.4.1 宗教仪式与大众心理 |
3.4.2 农业习俗与农业生活 |
3.4.3 场所传说与诉求关系 |
3.4.4 娱乐文化与狂欢精神 |
本章小结 |
4 庙会空间形态的综合构架 |
4.1 要素分析 |
4.1.1 要素构成 |
4.1.2 要素转化 |
4.2 庙会的自然环境 |
4.2.1 寺庙选址环境 |
4.2.2 庙会分布环境 |
4.3 庙会的人工环境 |
4.3.1 宗教建筑的空间关系 |
4.3.2 庙会环境与聚落关系 |
4.4 庙会的时空环境 |
4.4.1 共时性庙会环境 |
4.4.2 历时性庙会环境 |
4.5 价值取向和价值体系要素 |
4.5.1 向往自然的价值取向 |
4.5.2 追求人文环境的价值取向 |
4.5.3 庙会文化空间的价值体系要素 |
本章小结 |
5 陕西地区庙会空间结构与功能 |
5.1 宗教活动空间构成 |
5.1.1 宗教祭拜行为空间 |
5.1.2 寺庙建筑庭院空间营建 |
5.2 世俗活动空间构成 |
5.2.1 庙前区开放空间 |
5.2.2 街道及派生空间 |
5.2.3 广场与街道空间 |
5.3 空间规模与功能组合 |
5.3.1 空间规模组合形式 |
5.3.2 功能空间组合形式 |
5.3.3 功能空间的时空组合 |
本章小结 |
6 陕西庙会空间功能布局分析 |
6.1 空间行为与功能 |
6.1.1 庙会的空间行为分析 |
6.1.2 庙会活动行为调查分析 |
6.1.3 公共空间的功能调查分析 |
6.2 空间划分与功能 |
6.2.1 娱乐(观演)空间环境分析 |
6.2.2 休闲空间环境分析 |
6.2.3 商业空间环境分析 |
6.2.4 空间功能布局要求 |
6.3 空间优化与设计 |
6.3.1 休闲娱乐空间优化与设计 |
6.3.2 商业空间功能优化与设计 |
6.3.3 庙会空间发展的设计原则 |
6.3.4 新型庙会空间营建模式 |
本章小结 |
7 当代陕西庙会文化空间传承与发展 |
7.1 陕西庙会文化空间现状分析 |
7.1.1 陕西庙会文化空间特征 |
7.1.2 陕西庙会案例分析 |
7.2 陕西庙会文化遗产资源与保护 |
7.2.1 庙会与文化遗产的保护 |
7.2.2 庙会与历史环境的保护 |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论文的要点 |
8.2 结论:庙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问题 |
8.2.1 文化遗产保护级别和内容 |
8.2.2 新型庙会空间环境营建模式 |
8.2.3 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庙会发展 |
8.3 展望:庙会研究对乡村建设理论的支持 |
8.3.1 庙会文化生态对传统村落的保护 |
8.3.2 庙会文化空间对特色小镇的影响 |
8.3.3 庙会资源整合对当地文化软实力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相关成果 |
(6)新中国城市化政策演化进程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标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标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
1.2.1 城市化与城镇化 |
1.2.2 城市化政策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假设与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与可行性分析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5 研究创新与可能的不足 |
1.5.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1.5.2 本研究可能的不足 |
2 中国城市化进程概述及其政治经济学原理 |
2.1 中国城市化进程概述 |
2.1.1 新中国成立以前城市化进程概述 |
2.1.2 新中国成立以后城市化进程概述 |
2.2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政治经济学 |
2.2.1 城市化进程中的政府行为 |
2.2.2 城市化进程的政治经济学原理解读 |
2.3 新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革新之处 |
2.3.1 城市化与现代化的辩证关系 |
2.3.2 现代城市化新于近代城市化的地方 |
2.4 本章小结 |
3 新中国城市化相关政策的内容分析 |
3.1 城市化政策内容分析方法介绍 |
3.2 城市化政策内容分析方法设计 |
3.2.1 城市化相关政策文本与数据来源 |
3.2.2 建立政策关键词表与标准化编码 |
3.2.3 内容分析可靠性检验 |
3.3 城市化政策文本的数量与内容结构分析 |
3.3.1 选取分析单元建立政策样本库 |
3.3.2 城市化相关政策数量与内容结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内容分析的新中国城市化政策演化进程(1949-2014 年) |
4.1 改革开放前30 年中国城市化政策演化进程分析 |
4.1.1 1949 -1958 年:建立工业基础 |
4.1.2 1958 -1978 年:服从政治运动 |
4.2 改革开放后35 年中国城市化政策演化进程分析 |
4.2.1 1978 -1996 年:经济体制改革 |
4.2.2 1996 -2012 年:全面经济建设 |
4.3 中共十八大后提出新型城镇化战略 |
4.3.1 从“传统城市化”到“新型城镇化” |
4.3.2 从“土地城镇化”到“人的城镇化”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国城市化政策的评价机制与要素研究 |
5.1 城市化政策的评价机理 |
5.1.1 政府目标决定城市化发展的路径与结果 |
5.1.2 城市化政策的评价目标与原则 |
5.1.3 城市化政策运行的影响因素 |
5.2 中国城市化政策评价的系统分析 |
5.2.1 政策内含的政府行为 |
5.2.2 政策反映的价值取向 |
5.3 中国城市化政策评价的实证分析 |
5.3.1 城市化政策评价的实证方法探索 |
5.3.2 中国城市化政策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 |
5.4 中国城市化政策的得失与初步总体评价 |
5.4.1 我国城市化政策带来的成就 |
5.4.2 我国城市化政策存在的问题 |
5.5 本章小结 |
6 转型期中国城市化政策制定的基本思路 |
6.1 国外城市化进程中政府行为的借鉴与启示 |
6.2 中国城市化及其政策演变所处阶段的基本判断 |
6.2.1 城市的功能内涵与政府职能转变 |
6.2.2 当前中国城市化所处的阶段 |
6.2.3 “社会与人文”作为政策未来趋势 |
6.3 中国城市化政策制定的基本思路 |
6.3.1 政治层面加强制度建设 |
6.3.2 经济层面坚持创新驱动 |
6.3.3 社会层面关注城乡民生 |
6.3.4 人文层面建设文化城市 |
6.3.5 生态层面注重环境保护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尚需深化研究的问题 |
7.3 第三个“三十年”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7)中国农村就地城镇化模式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四节 研究方法、思路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和特色 |
第二章 中国农村就地城镇化模式选择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就地城镇化相关理论简介 |
第二节 就地城镇化相关概念及划分 |
第三节 就地城镇化的逻辑关系 |
第三章 中国农村就地城镇化模式选择的必然性 |
第一节 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逐年增加 |
第二节 大中城市吸纳劳动力能力有限 |
第三节 农民异地转移意愿逐渐减弱 |
第四节 就地城镇化推进的作用和意义 |
第四章 中国农村就地城镇化模式选择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就地城镇化模式选择思路 |
第二节 房地产商开发模式 |
第三节 企业发展带动模式 |
第四节 集中居住或项目统筹模式 |
第五节 村集体筹资建设模式 |
第六节 政府保障性住房模式 |
第七节 偏远农区(中心村)建设模式 |
第八节 慈善组织资助模式 |
第五章 中国农村就地城镇化模式选择的配套制度 |
第一节 完善失地农民就业制度 |
第二节 健全农地股份合作制度 |
第三节 建设“村改居”社区制度 |
第四节 增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
第五节 创新“互联网+农产品”流通制度 |
第六节 统筹城乡户籍制度 |
第六章 中国农村就地城镇化模式选择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外城镇化历程和特点 |
第二节 国外城镇化模式的比较 |
第三节 国外城镇化的发展经验与启示 |
第七章 中国农村就地城镇化模式选择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政府政策有效导向 |
第二节 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
第三节 创新投融资渠道 |
第四节 推动产业与城镇互动 |
第五节 实施推进模式差异化 |
第六节 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
第八章 基本结论和研究趋向 |
第一节 基本结论 |
第二节 研究趋向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致谢 |
(8)城乡社会福利的一元演进研究 ——以WF市ZSY“村改居”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一) 研究的缘起 |
(二) 研究的意义 |
二、主要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 论文主要研究方法 |
(二) 论文主要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主要分析视角 |
第一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西方学者的经典研究 |
二、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研究视角与个案选取的典型性 |
一、制度分析的视角 |
二、个案选取的典型意涵 |
第二章 城乡社会福利的制度惯性与型变 |
第一节 城乡社会福利制度分割的路径依赖 |
一、城乡分治的形成与固化 |
二、“籍”“权”媾和是城乡制度分割的实质 |
第二节 城乡分割社会福利结构的新发展 |
一、二元福利制度的路径依赖 |
二、城乡劳动力流动与城乡分割福利制度的型变 |
第三章 城市蔓延与村落可行能力的增长 |
第一节 城市蔓延与城乡福利制度分割的深化 |
一、城市蔓延与WF城市发展 |
二、城市规划理念定性城市发展格局 |
第二节 案例社区的边界突破与可行能力的增长 |
一、案例社区向中心城区的位移及其自然边界的突破 |
二、案例社区经济社会的边界突破与可行能力的增长 |
第四章 城乡福利制度的冲撞整合:ZSY“村改居”实践 |
第一节 案例社区城中村改造与城乡社会福利制度的有限整合 |
一、地权博弈:城中村改造的角力关键 |
二、一村一策:城中村改造的“籍”“权”博弈主策略 |
第二节 案例社区的村居改制实践与城乡社会福利制度的全面冲撞 |
一、集体资产改制的KW模式及其非彻底性 |
二、城乡社会福利制度整合的KW经验及其权宜过渡 |
第五章 城乡社会福利一元整合的制度逻辑 |
第一节 城乡社会福利变革的制度背景与多重主体博弈 |
一、城乡社会福利变革的制度背景分析 |
二、社会福利一元整合的多重逻辑主体制度博弈 |
第二节 组织机构变迁及其福利功能分析 |
一、新建股份经济合作社及其组织效率 |
二、从“二元社区”到“敦睦他者” |
第六章 结论 |
一、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变革、特征内嵌于城乡二元制度的分割、整合路径 |
二、多重逻辑主体博弈是城乡社会福利制度冲撞、博弈的生成机制 |
三、后集体经济时代的新建股份经济合作社面临福利功能发挥最大化难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关于ZSY河村部分区域的搬迁实施方案 |
附录二:XSY居委会“城中村”改造实施办法 |
附录三:ZSY社区居委会(原ZSY河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实施细则 |
附件四:ZSY社区居民委员会(原ZSY河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股东资格界定办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哈尔滨市道外区集体土地征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价 |
1.3 研究方法、目标及内容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目标 |
1.3.3 内容框架 |
第2章 哈尔滨道外区农村集体土地征收现状分析 |
2.1 道外区团结镇农村集体土地征收现状 |
2.1.1 道外区现状情况与发展机遇 |
2.1.2 道外区团结镇现状及发展规划 |
2.1.3 道外区团结镇2010年至2014年征地情况汇总 |
2.2 区级政府土地发展观念缺失 |
2.2.1 传统土地发展模式的旧理念影响土地财政依赖性强 |
2.2.2 政绩观的缺失 |
2.3 集体土地征收的程序不完善 |
2.3.1 征收程序不合理 |
2.3.2 征地监管机制不健全 |
2.4 土地征收过程中群众冲突较多 |
2.5 征地补偿机制尚存漏洞 |
2.5.1 哈尔滨集体土地征收政策主要方向 |
2.5.2 哈尔滨市集体土地征收价格计算方法易引发矛盾 |
2.6 农民集体保障的缺失 |
第3章 哈尔滨道外区集体土地征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1 道外区政府的土地征收动因分析、利益关联和角色困境 |
3.1.1 道外区政府的征地动因分析 |
3.1.2 道外区政府、用地企业和被征地农民利益关联 |
3.1.3 道外区级政府的角色困境 |
3.2 传统土地思想的负面影响 |
3.3 集体土地的征收法理依据缺失 |
3.4 土地征收过程中的非法行为 |
3.4.1 审批程序不规范 |
3.4.2 民主程序不合理公共利益概念模糊 |
3.4.3 非法套取补偿款行为严重 |
3.5 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缺失 |
3.5.1 所有权主体模糊不清 |
3.5.2 产权流转制度不健全 |
3.6 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力度不强 |
3.7 失地农民的的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 |
第4章 哈尔滨道外区集体土地征收对策建议 |
4.1 转变市区政府土地利用和发展观念 |
4.1.1 树立科学的土地利用理念 |
4.1.2 树立各级领导干部正确的执政观 |
4.1.3 切实落实现有的领导干部考核制度 |
4.2 切断集体土地征收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链条 |
4.2.1 要确保征收相关法律的执行畅通 |
4.2.2 构建哈尔滨市公平交易的土地市场 |
4.2.3 坚决打击非法占地、暴力拆迁和非法套取补偿款 |
4.3 完善集体土地征收的法律要素 |
4.3.1 规范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 |
4.3.2 探索哈尔滨商业开发与公共利益在土地征收中的区别 |
4.4 规范土地征收的程序机制 |
4.4.1 提高征地程序的公开性保障失地农民的参与权 |
4.4.2 完善集体土地征用程序加强征地的民主性 |
4.5 完善哈尔滨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机制 |
4.5.1 修订现有哈尔滨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方式 |
4.5.2 制定规范的补偿程序 |
4.5.3 明确合理的补偿标准 |
4.5.4 扩大补偿的范围 |
4.5.5 严格落实国家省补偿政策 |
4.6 加大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力度 |
4.6.1 确定适当的安置方式 |
4.6.2 扩展就业安置的渠道 |
4.6.3 健全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10)企业制造城镇的政治逻辑 ——以山西Y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城镇化推进模式的研究综述 |
(二) 政企关系的研究综述 |
(三) 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综述 |
(四) 对已有相关研究的评论 |
三、问题意识和研究假设 |
(一) 问题意识 |
(二) 研究假设 |
四、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一) 研究方法 |
(二) 资料来源 |
五、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论文结构 |
六、关键词的界定和样本概况 |
(一) 关键词的界定 |
(二) 样本概况 |
七、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研究不足 |
第一章 资源开发与利益主体的行为逻辑 |
1.1 资源政策与政府的治理逻辑 |
1.1.1 “有水快流”:能源短缺与政策激励 |
1.1.2 “产权改革”:发展困境与制度变迁 |
1.1.3 “以煤补农”:治理危机与理性选择 |
1.2 资源暴利与企业的发展逻辑 |
1.2.1 资源暴利与寻租获利 |
1.2.2 “企社冲突”与村企共建 |
1.2.3 政府引导与企业扶贫开发 |
1.3 资源分配与弱者的共富逻辑 |
1.3.1 资源开发与贫富分化 |
1.3.2 产权制度缺陷与弱势群体被边缘化 |
1.3.3 暴力抗争与民主合作:共富理念下弱势群体的行为反应 |
1.4 小结 |
第二章 选企业家治镇:农民的集体行动 |
2.1 资源、财富与贫困 |
2.1.1 “因煤而兴”的富裕县 |
2.1.2 “因煤暴富”的企业家 |
2.1.3 “因煤而困”的农民 |
2.2 选企业家治村:农民脱贫的行为逻辑 |
2.2.1 劝企业家当政:村干部的共富期望 |
2.2.2 选企业家治村:村民的共富逻辑 |
2.3 选企业家治镇:民主效应的扩散与全镇农民的回应 |
2.3.1 “企业家当政”的扩散效应 |
2.3.2 改变贫困与共同富裕:农民选企业家治镇的动因 |
2.4 小结 |
第三章 引企业进镇:县乡政府的治理逻辑 |
3.1 以情引资:利益驱动下乡镇官员的行为逻辑 |
3.1.1 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资本 |
3.1.2 民营企业家的乡土情结 |
3.1.3 “以煤补农”的政策机遇 |
3.1.4 以情引资与劝“企”回乡:乡镇官员的行为逻辑 |
3.2 以权换资:财政短缺背景下乡镇政府的理性选择 |
3.2.1 吃饭财政与乡镇政府的权力限度 |
3.2.2 “引企进镇”破解乡镇发展困境 |
3.2.3 共享权力与分享利益:乡镇政府的理性选择 |
3.3 以权获利:压力型体制下县级政府的策略行政 |
3.3.1 非均衡经济与“让企业扶贫” |
3.3.2 政绩压力与“让企业参与” |
3.3.3 发展困境与“让企业转型” |
3.3.4 行政干预与以权获利:县级政府的策略行政 |
3.4 小结 |
第四章 制造城镇:多元主体作用下的企业回应 |
4.1 做慈善与公益:道德感召与承担社会责任 |
4.1.1 做慈善:民主选举与道德感召的合力 |
4.1.2 行公益:退耕还林与输血式扶贫 |
4.1.3 社会责任负担与企业扶贫困惑 |
4.2 建立农业公司:政策激励与企业的政治回应 |
4.2.1 政府干预与企业的政治回应 |
4.2.2 农业政策与企业的政治敏感性 |
4.2.3 建立农业公司:多元主体需求与企业的回应 |
4.3 再造“华西”:企业制造的“大同社会” |
4.3.1 现代化小镇 |
4.3.2 现代化农业 |
4.3.3 现代化农民 |
4.4 制造城镇:在市场逻辑和政治逻辑中寻找均衡 |
4.4.1 企业的市场逻辑 |
4.4.2 企业的政治逻辑 |
4.4.3 多元利益主体的诉求与均衡化选择 |
4.5 小结 |
第五章 企业限度与政治关系重构 |
5.1 企业限度:资金断链与企业家命运 |
5.1.1 煤炭价格下滑与企业资金断链 |
5.1.2 企业负债与重组 |
5.1.3 企业家身陷囹囵 |
5.2 企业造城的结果:“烂尾”城镇 |
5.2.1 未建成的小镇 |
5.2.2 未完成的农业项目 |
5.2.3 重返贫困的农民 |
5.3 企业“退出”与政治关系的重构 |
5.3.1 企业困境与企社冲突 |
5.3.2 企业“退出”与政府的治理危机 |
5.3.3 企业困境与政企联盟的解体 |
5.4 企业的限度:企业性质与企业造城的悖论与张力 |
5.4.1 企业经营与企业造城的悖论 |
5.4.2 企业家族式管理与企业造城的张力 |
5.4.3 现代化企业文化与传统农村文化的张力 |
5.5 小结 |
结论与讨论 |
一、结论 |
(一) 产权制度缺陷是导致政治关系异化的主要因素 |
(二) 企业制造城镇无法实现“共同富裕” |
(三) 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应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
二、讨论 |
(一) 在资源开发、利用和分配中如何界定各政治主体的职责? |
(二) 如何防止资源型欠发达地区现代化进程的“中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承诺书 |
四、千万农民自己造城变市民(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民城[J]. 朱晓军. 江南, 2022(01)
- [2]撤镇设市背景下龙港市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完善研究[D]. 宋秀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3]政策科学视野中的新型城镇化:目标、网络及其工具选择[D]. 王洪江.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1)
- [4]我国农地征收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 周荣怀. 重庆大学, 2017(06)
- [5]庙会文化与空间形态研究 ——以陕西地区为例[D]. 涂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6)
- [6]新中国城市化政策演化进程与评价研究[D]. 张书成.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8)
- [7]中国农村就地城镇化模式选择研究[D]. 吴碧波. 中央财经大学, 2016(11)
- [8]城乡社会福利的一元演进研究 ——以WF市ZSY“村改居”实践为例[D]. 马光川. 山东大学, 2016(09)
- [9]哈尔滨市道外区集体土地征收对策研究[D]. 赵海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03)
- [10]企业制造城镇的政治逻辑 ——以山西Y镇为例[D]. 陈晓燕. 山西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