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我国是举世公认的天然药物大国,拥有丰富的天然药用植物资源和使用中草药治疗肿瘤的悠久历史,在利用中草药筛选抗肿瘤新药中具有明显的优势。青蒿根曾出现在清热解毒法的抗肿瘤药方中,古代医籍、民间验方中亦有单方或复方使用它治疗多种疾病,并可见用其治疗肺癌等癌症的民间案例。但青蒿根的现代研究却鲜有报道,对它的认识也仅建立在民间使用上。本文首次以青蒿根为研究对象,采用本草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病理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对青蒿根的品种问题、原植物和药材的鉴定、主要化学成分和抗肿瘤作用进行了较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本文旨在继承和发扬我国先辈的古验方,挖掘民间药用资源,探索青蒿根的抗肿瘤药用价值,促进黄花蒿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为扩大中药资源、开发新的抗肿瘤药品提供科学依据。(1)本草考证、医方查考和民间用药情况调查的结果表明:明代开始提到的青蒿根主要是来源于青蒿Artemisia apiacea和黄花蒿Artemisia annua的根,因为今用正品青蒿药材来源于黄花蒿,并在全国范围内大量种植,故现在民间多用黄花蒿的根作为青蒿根使用。因此,我们将研究对象锁定为黄花蒿Artemisia annua的根。(2)通过资源调查研究,发现黄花蒿分布甚广,古代药用无明显的道地要求,以前多为野生,现已广泛种植,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具有极大的资源优势,值得挖掘。通过性状和显微鉴别研究,总结出了青蒿根的性状特征和粉末显微特征,为其药材鉴定提供了依据。(3)在化学成分的定性、定量研究方面,本文采用系统预试法对其所含化学成分进行了较全面的预试验;采用将同种植物的不同药用部位即黄花蒿的根(青蒿根)和黄花蒿的地上部分(青蒿)进行对照研究的方法,对青蒿根的挥发油、黄酮、香豆素等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研究,首次建立了青蒿根中挥发油、山柰素、东莨菪内酯的薄层鉴别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对青蒿根中挥发油、黄酮、香豆素类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其中青蒿根总黄酮、总香豆素、山柰素、东莨菪内酯的含量测定方法均为首次建立,挥发油的含量为首次报道,测定结果为:青蒿根含挥发油0.30%、总黄酮0.29%、山柰素0.1643mg/g、总香豆素0.2755%、东莨菪内酯0.3703mg/g:研究结果还显示,黄花蒿的根中不含青蒿素。实验结果丰富了青蒿根的化学成分研究内容,并可为青蒿根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参考,为研究青蒿根药效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奠定了基础。(4)本文首次以抑瘤率为指标对青蒿根进行了抗肿瘤药效学研究及抗肿瘤有效部位的筛选,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初步探索了青蒿根对肿瘤血管影响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青蒿根醇提物及其萃取后剩余部位(水部位)低剂量组对移植性小鼠S180肉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瘤率分别为40.4426%(大于40%)、38.5883%(大于30%),抑瘤效果优于青蒿地上部分醇提物和青蒿琥酯,对荷瘤小鼠的胸腺和脾脏影响均不明显,并且二者均能够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同时,还提示了青蒿根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血管生成相关因子VEGF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血管新生有关。由此可见,青蒿根具有开发研制出抗癌新药的巨大潜力,其抗肿瘤作用值得进行更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