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黄矮病毒运动蛋白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基础

大麦黄矮病毒运动蛋白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基础

论文摘要

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 BYDV)是黄症病毒属(Luteovirus)的代表成员,该病毒依靠介体蚜虫传播、扩散而引起大麦、小麦、燕麦等多种禾谷类作物的黄矮病[1]。病毒在植物体内的传播需要17 kDa的运动蛋白(movement protein,MP)。本论文主要开展了两方面的研究:1.BYDV-MP的生化特性研究。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30a-MP,转化表达菌株BL21(DE3)pLysS,0.4 mM IPTG诱导得到与组氨酸标签的的融合蛋白,分子量约20kDa的MP。Western-blot检测到两条带,20 kDa和40 kDa,推测40 kDa是MP的同源二聚体,对20 kDa的MP切胶回收、透析纯化复性,同样检测到两条带,证实了MP的体外二聚化。构建酵母穿梭载体pGADT7-MP,进行自激活和毒性检测后,将pGADT7-MP、pGBKT7-MP共转化酵母AH109感受态细胞,铺在SD/-Leu/-Trp/-Ade/-His选择性培养基上,检测到相互作用的发生。利用酵母双杂交实验得出的结果与原核表达结果一致。表明MP可以在体内形成同源二聚体。2.利用转基因技术研究BYDV-MP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前期研究表明:MP的N端含有4个α-螺旋,使运动蛋白可以定位于核膜,C端富含精氨酸,有非特异的ssRNA结合活性。为了确定MP的关键功能域,设计引物分别扩增出MP,NMP(1-250 bp),CMP(250-500 bp)构建含有CaMV的35S强启动子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后flowral-dip法转化拟南芥,筛选PCR鉴定后得到转基因系。统计植株的的生长发育情况后,发现转GFP:MP的植株开花时间推迟,平均比野生型晚10天,转CMP的植株次之。推测GFP:MP、CMP在植物体内影响了植物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而CDC48在拟南芥芽、根、花的伸长细胞以及生长点细胞中均高度表达,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CDC48到转基因植株中的表达水平降低。对CDC48拟南芥T-DNA插入突变体(cdc48)的生长实验表明:CDC48的抑制或下调表达导致拟南芥植株发育迟缓。这进一步暗示了MP可能通过抑制CDC48的表达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论文目录

  • 致谢
  • 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大麦黄矮病毒概述
  • 1.1 大麦黄矮病毒的形态、结构及分类
  • 1.2 大麦黄矮病毒的基因组及产物的功能
  • 1.3 大麦黄矮病毒运动蛋白的功能
  • 1.4 大麦黄矮病毒运动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 1.5 大麦黄矮病毒运动蛋白介导的抗病性
  • 2. 植物的转基因技术
  • 2.1 生物学方法
  • 2.1.1 农杆菌介导法
  • 2.1.2 花粉管通道法
  • 2.1.3 子房注射法
  • 2.2 物理法
  • 2.2.1 基因枪法
  • 2.2.2 超声波介导法
  • 2.3 拟南芥的花序浸染法
  • 3. 引言
  • 第二章 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蛋白诱导表达
  • 1. 材料
  • 1.1 常规菌种
  • 1.2 载体
  • 1.3 试剂
  • 1.4 常用培养基和溶液的配制
  • 1.4.1 载体构建
  • 1.4.2 蛋白诱导表达及检测
  • 2. 方法
  • 2.1 制备目的基因MP
  • 2.1.1 BYDV-GAV-MP 基因的克隆
  • 2.1.2 纯化,回收目的基因
  • 2.1.3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目的基因及回收
  • 2.2 制备质粒pET30a
  • 2.2.1 限制性双酶切
  • 2.2.2 电泳检测
  • 2.2.3 异丙醇沉淀回收质粒片段
  • 2.3 重组载体pET30a-MP 的构建
  • 2.3.1 目的基因和载体连接
  • 2.3.2 连接体系转化大肠杆菌 DH10B
  • 2.3.3 菌落PCR 检测
  • 2.3.4 鉴定重组质粒pET30a-MP
  • 2.4 重组质粒 pET30a-MP 转化表达菌株 BL21(DE3)pLysS
  • 2.4.1 制备BL21(DE3)pLysS 感受态细胞
  • 2.4.2 质粒pET30a-MP 热激法转化BL21(DE3)pLysS
  • 2.4.3 菌落PCR 检测
  • 2.5 蛋白诱导表达
  • 2.5.1 IPTG 诱导蛋白表达
  • 2.5.2 SDS-PAGE
  • 2.5.3 Western-blot
  • 2.6 蛋白回收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 3.2 MP 蛋白与组氨酸标签的融合表达
  • 3.3 Western-blot
  • 3.4 蛋白回收
  • 4. 小结与讨论
  • 4.1 小结
  • 4.2 讨论
  • 第三章 酵母双杂交验证MP 二聚化
  • 1. 材料
  • 1.1 酵母菌株和载体
  • 1.2 试剂
  • 2. 方法
  • 2.1 溶液的配制
  • 2.2 目的基因制备
  • 2.2.1 PCR 扩增目的基因
  • 2.2.2 回收目的基因
  • 2.2.3 限制性酶切目的基因
  • 2.3 载体制备
  • 2.3.1 质粒 pGADT7 转化大肠杆菌 DH10B
  • 2.3.2 质粒提取pGADT7
  • 2.3.3 酶切载体pGADT7
  • 2.4 重组载体构建
  • 2.4.1 连接
  • 2.4.2 转化大肠杆菌 DH10B
  • 2.4.3 菌落PCR
  • 2.4.4 质粒PCR 和酶切检测
  • 2.5 质粒自激活和毒性检测
  • 2.5.1 酵母感受态细胞制备
  • 2.5.2 PEG/LiAC 法转化酵母细胞
  • 2.5.3 自激活和毒性检测
  • 2.6 共转化酵母细胞AH109
  • 2.6.1 质粒共转化酵母细胞
  • 2.6.2 互作验证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酵母穿梭载体构建
  • 3.2 MP 自身互作的酵母双杂交验证
  • 3.2.1 含BD 载体的毒性与自激活检测
  • 3.2.2 含AD 载体的毒性和自激活检测
  • 3.2.3 共转化酵母细胞
  • 4. 小结与讨论
  • 4.1 小结
  • 4.2 讨论
  • 第四章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1. 材料
  • 1.1 载体
  • 1.2 试剂
  • 2. 方法
  • 2.1 中间载体pRNAi69 的构建
  • 2.1.1 目的基因制备
  • 2.1.2 pRNAi69 制备
  • 2.1.3 重组载体构建(MP、NMP、CMP)
  • 2.1.4 重组载体构建(pRNAi69-GFP:MP)
  • 2.2 植物表达载体p27 的构建
  • 2.2.1 目的片段制备
  • 2.2.2 p27 制备
  • 2.2.3 植物表达重组载体构建
  • 2.3 转化农杆菌GV3101
  • 2.3.1 制备农杆菌感受态细胞
  • 2.3.2 冻融法转化农杆菌
  • 2.3.3 菌落PCR 检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中间载体pRNAi69 构建
  • 3.2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 3.3 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MP 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的分子与生理学分析
  • 1. 材料
  • 2. 方法
  • 2.1 拟南芥花序浸染Floral Dip 法转化拟南芥
  • 2.1.1 拟南芥的种植
  • 2.1.2 Floral dip 法转化拟南芥
  • 2.2 转基因植株的筛选
  • 2.3 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 2.3.1 植物DNA 提取及PCR 鉴定
  • 2.3.2 植物RNA 提取及PCR 鉴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转基因植株筛选
  • 3.2 转基因植株鉴定
  • 3.2.1 DNA 提取及PCR 检测
  • 3.2.2 RNA 提取及RT-PCR
  • 3.3 植株生长实验
  • 3.3.1 转基因植株的生长差异
  • 3.3.2 CDC48 突变体的生长差异
  • 3.4 CDC48 在不同转基因系中的表达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4.1 小结
  • 4.2 讨论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 [1].33份燕麦种质田间抗蚜性和抗大麦黄矮病毒评价[J]. 草业科学 2019(12)
    • [2].大麦黄矮病毒运动蛋白情况的初级探索[J]. 吉林农业 2018(02)
    • [3].大麦黄矮病毒运动蛋白基因克隆及原核表达[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23)
    • [4].大麦黄矮病毒-GAV在燕麦植株体内运动规律的初步研究[J]. 植物病理学报 2009(03)
    • [5].青海省小麦种质资源对大麦黄矮病毒的抗性鉴定[J]. 植物保护学报 2017(02)
    • [6].大麦黄矮病毒PAV株系的CP与GFP融合基因的构建和表达[J]. 植物病理学报 2010(05)
    • [7].麦类品种与种质资源对大麦黄矮病毒GAV的田间抗性鉴定[J]. 植物保护学报 2014(05)
    • [8].大麦黄矮病毒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 南方农业学报 2018(09)
    • [9].大麦黄矮病毒运动蛋白在烟草中的瞬时表达[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06)
    • [10].大麦黄矮病毒运动蛋白在烟草中的瞬时表达(摘要)(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0(01)
    • [11].蚜虫及大麦黄矮病毒诱导小麦对后期禾谷缢管蚜酶活性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 2019(05)
    • [12].大麦黄矮病毒运动蛋白核定位信号对PVX病毒运动的影响[J]. 病毒学报 2012(01)
    • [13].具双T-DNA区的大麦黄矮病毒复制酶基因RNAi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英文)[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8(06)
    • [14].大麦黄矮病毒运动蛋白形成同型二聚体的功能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19)
    • [15].大麦黄矮病毒GPV株系基因组末端序列的克隆和分析[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9(01)
    • [16].大麦黄矮病毒运动蛋白形成同型二聚体的功能研究(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1(06)
    • [17].25份青稞品种对大麦黄矮病毒的抗性鉴定与评价[J]. 安徽农业科学 2019(07)
    • [18].大麦黄矮病毒株系间分子变异与系统进化关系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1(03)
    • [19].应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转大麦黄矮病毒GPV株系复制酶基因ORF1的小麦植株[J]. 植物病理学报 2008(06)
    • [20].病毒抑制剂对小麦黄矮病防治效果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36)
    • [21].几种药剂对小麦黄矮病的防治效果[J]. 麦类作物学报 2009(05)
    • [22].大麦黄矮病毒PAV青海分离物运动蛋白抗血清制备及其与同属BYDVs的血清学关系[J]. 植物病理学报 2020(02)
    • [23].兼抗麦长管蚜和大麦黄矮病毒的小麦种质田间鉴定筛选[J]. 植物保护学报 2014(06)
    • [24].应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转大麦黄矮病毒GPV株系复制酶基因ORF2小麦植株[J]. 植物保护 2008(05)
    • [25].大麦黄矮病毒蚜传蛋白中蚜传功能位点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11(08)
    • [26].大麦黄矮病毒运动蛋白及其介导的小麦抗病性研究进展[J]. 麦类作物学报 2010(01)
    • [27].231份麦类种质资源对大麦黄矮病毒的田间抗性鉴定[J]. 植物保护学报 2018(03)
    • [28].大麦黄矮病毒侵染对燕麦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 草地学报 2020(04)
    • [29].取食感染大麦黄矮病毒小麦后麦二叉蚜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变化[J]. 植物保护学报 2019(03)
    • [30].我国不同地区麦蚜携带BYDV-GAV比率的差异[J]. 植物保护 2012(02)

    标签:;  ;  ;  ;  ;  

    大麦黄矮病毒运动蛋白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基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