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丽陕西省吴堡县教研室718200
中学语文审美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新课标教科书中的课文,是本着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纳世界文化精华的宗旨,精心挑选出来的精华文章的荟萃。新教材在选文上,注重选文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注意选取人文内涵丰富、底蕴深厚的文学作品,绝大多数是名家名篇。新《大纲》明确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新教科书中大量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选文中有许多美的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生动教材,同时也为语文教学审美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一、在教学中,可充分运用直观原则,首先创设审美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沿着作者思路,捕捉作品的艺术形象,在身临其境中受到感染。
审美教学情境可将客观场景、主观意景、教学气氛、师生情绪熔为一炉,再现课文描绘的情景。如教朱自清《春》一文时,可通过朗读、运用示意图、幻灯、粉笔画、语言描述、播入录音等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也可选择关于“春草”、“春花”、“春风”、“春雨”、“闹春”的图片或动画,辅以音乐制成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被朱自清笔下展现的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春景所感染,在动心动情中感受到缕缕和熙的春风、醉人的春意、勃勃的生机,让学生全身心感受春之韵、春之美,从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之情。
二、可以妙语导入新课,创造一个美好的氛围。
如在教学《苏州园林》时,可以这样设计导语:“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同学们,你们到过苏州园林吗?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跟随叶圣陶先生到苏州园林去潇洒走一回。”这样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学习兴趣自然就随之而来了。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感受美。
例如《巴东三峡》教学时,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三峡音乐风光片,简介三峡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将瞿塘峡的雄奇壮美、巫峡的幽深秀丽、西陵峡的险峻神奇一一展现在学生眼前,身临其境般感受长江三峡的美;接着聆听歌曲《长江之歌》,体味音乐那磅礴的气势,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待学生情绪高涨之际,教师趁势提问:“同学们知道长江三峡大坝的情况吗?”无数双手纷纷举起……在讨论、交流中,拓展思维,课内外内容联系起来了,不知不觉中将三峡自然美的熏陶引向了建设新中国的行动的情感共鸣。
四、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验表演成功的喜悦和学习快乐,体现良好的人文素养。
童话单元教学中,可以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例如《犟龟》教学时,首先播放《龟兔赛跑》的动画片,然后让学生们扮演童话中不同的角色,如小乌龟、蜘蛛、蜗牛、壁虎、乌鸦等等(课前学生充分预习准备),上台表演《犟龟》参加“有史以来最热闹的婚礼”一路上的经历。在妙趣横生、生动活泼的课本剧表演中,激活了课堂教与学的气氛,在轻松、愉快的背景音乐伴奏下,学生们通过亲自扮演童话角色,理解了课文内容,了解了童话特点,感受到了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从而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了作者不同凡响、富有创意的主题:认识乌龟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精神的人文内涵,掌握正确评价自己或他人的客观标准和方式,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审美观点。
五、以声情并茂的朗读教学使学生获得音韵美的享受。
朗读在语文教学的美育渗透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地道的朗读是一种语言美,它首先体现在吐字清晰、语句流畅。教师范读应该运用语调、停顿、轻重、缓急、语气、韵律、抑扬顿挫等朗读技巧,达到表情达意的效果。此外,要想读出文章的内蕴情感,还必须把握文章的朗读基调。如鲁彦《听潮》一文感情富于变化,一至四自然段为叙事语调,海睡图则为舒缓、柔和的抒情语调,海醒图、海怒图则是激昂、奋进的语调,最后一段,作者直抒胸臆,抒发了他溺爱大海的感情,语调舒缓、满怀深情。反复朗读课文中语言、情节,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大海,读者和作者的感情才能交融在一起,这时美感就自然产生了。
六、通过对比阅读教学,体味诗歌美。
清代王国维先生说得好:“一切景语皆情语。”古代诗词语言极度凝练,所蕴涵的人文内涵却极其丰富。例如教学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时,品味全曲仅二十八个字,却描写了富有特征性的十种景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一个人物:断肠人。按照我国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那么,“枯藤老树昏鸦”点染出来的“哀景”,正与“小桥流水人家”展示出来的“乐景”形成极为鲜明的对照,思及此,怎能不令人愁肠寸断呢?景景相连,物物含情,情景交融,臻于化境。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从悠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四个意象,却道出了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漂流到孤岛上的千千万万同胞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乡愁不可比拟的广度、深度。
对比阅读《天净沙·秋思》和《乡愁》,古代与现代,时空的跨越,共同的主题“乡愁”,不一样的内涵和人文底蕴。
总之,只要我们遵循美学规律,完全可以达到语文教学新《大纲》指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