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通过对肥胖症的实验研究[1],发现一种由脂肪组织分泌的类似细胞因子样的蛋白类激素-瘦素(leptin),其进入下丘脑与其特异性靶向受体(ob-R)相互作用发生结合进而调控摄食信号与脂肪代谢,从而调控机体的能量平衡。目前,有实验研究发现[2-4],瘦素表达广泛分布在机体多个系统和器官,参与调控内分泌、免疫、造血及消化等多个系统,因而其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多功能的神经免疫调节激素。另外,瘦素及其瘦素受体可以在多种不同的肿瘤细胞中表达,并且其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及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5]。瘦素及其受体可以对肿瘤转移及化疗药物耐药性的产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6]。但是,对于瘦素在胃肠道肿瘤发生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作用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研究的目的在于1.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胃癌及结肠癌组织中瘦素及受体表达分布进行检测,并用半定量方法计算瘦素和瘦素受体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2.采用RT-PCR、原位RT-PCR方法对胃癌及结肠癌组织和细胞中瘦素mRNA、瘦素受体异构体ob-Ra, ob-Rb mRNA的表达进行了检测;3.采用MTT法、流式细胞计检测了外源性瘦素对胃腺癌人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和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旨在明确结肠癌与胃癌组织中瘦素的表达、来源及作用,从而为进一步探讨瘦素在结肠癌和胃癌发生过程中的发挥的生物学效应,通过阻断瘦素对治疗胃癌和结肠癌提供理论支持。第一部分瘦素及瘦素受体表达及意义[摘要]目的:检测瘦素及其受体在人胃肠道肿瘤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不同临床分期胃肠道肿瘤组织中瘦素及其受体表达的情况,进而初步判断瘦素对于胃肠道肿瘤的可能作用与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方法:本组病例包括90例胃癌,其中50例肠型胃癌组织、40例弥漫型胃癌组织,收集结肠癌标本70例,并收集40例肠上皮化生组织、90例不典型增生组织(其中轻、中、重度各30例)。另用免疫组化法及组织原位RT-PCR法检测瘦素及其受体在胃肠道肿瘤组织的表达部位,并计算其阳性细胞率及半定量分析来进行分类。对其中60例临床病例资料完整者给予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的确定。结果:82.9%肠上皮化生、84.3%轻度不典型增生、86.5%中度不典型增生、94.3%重度不典型增生、94.5%肠型胃癌、33.4%弥漫型胃癌组织具有瘦素和瘦素受体蛋白的双重表达,其中在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与肠型胃癌组织之间,轻、中以及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之间瘦素的双重表达阳性率均无明显差异,但是,对于肠型胃癌组织双重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弥漫型胃癌组织(x2=37.022,P<0.001)。瘦素在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未分化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7%、87.73%、86.21%、77.27%、74.10%;瘦素受体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4.52%、87.17%、80.17%、76.67%、74.20%。通过统计学处理后,瘦素及瘦素受体在结肠癌中的表达率和结肠癌的病理类型之间均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肠型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存在瘦素和瘦素受体的高频率表达,可能以自分泌调节形式在肠型胃癌的演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第二部分瘦素对胃肠道癌细胞株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摘要】目的:研究瘦素对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及结肠癌细胞株HT-29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外源性瘦素对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1及结肠癌细胞株HT-29细胞生长、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1.应用浓度为0,5ng/ml,50ng/ml,100ng/ml,200ng/ml的瘦素具有刺激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1及结肠癌细胞株HT-29生长的作用;2.5ng/ml,50ng/ml,100ng/ml,200ng/ml的外源性瘦素作用72h对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和结肠癌细胞株HT-29的细胞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细胞株SGC7901与细胞株HT-29在200ng/ml外源性瘦素作用下其抑制细胞的效应最为明显。结论:在一定浓度和作用时间范围内外源性瘦素具有刺激胃腺癌细胞株及结肠癌细胞株生长的作用,而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或抑制肿瘤细胞发生凋亡是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第三部分瘦素mRNA在胃肠道癌组织中的表达目的:研究胃腺癌及结肠癌组织中是否具有瘦素mRNA的表达,明确胃腺癌细胞是否存在瘦素自分泌调节现象和具有合成内源性瘦素的能力。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30例胃腺癌组织及30例结肠癌组织标本中瘦素mRNA的表达。结果:30例胃腺癌组织及30例结肠癌组织标本瘦素mRNA表达均为阳性。结论:胃肠道肿瘤细胞自身具有合成和分泌内源性瘦素的功能,存在瘦素自分泌调节现象,可视为胃肠道源性瘦素在胃肠道肿瘤组织中的“异位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