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帝国主义论研究

国外帝国主义论研究

论文摘要

“帝国主义”一词由来已久。一百年前,帝国主义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者们与反马克思主义及各种机会主义、改良主义、修正主义者激烈争论的焦点。帝国主义相关理论从20世纪初至今,探讨不断,内容不断更新。帝国主义理论内容丰富,并且与国际形势有着紧密联系,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著述在当时错综复杂的世界形势下应运而生。他们针对帝国主义列强发动战争的原因、帝国主义的特征、帝国主义的实质等世界各国特别是无产阶级关注的问题进行阐述,他们在研究、分析、吸收和批判下完成了这些著作,为无产阶级指明了方向。如今,在世界纷繁复杂的21世纪,“新帝国主义”仍是东西方国家理论界争论的一个焦点,尤其在西方学术界,更是左翼关注的焦点。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通过对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帝国主义理论进行梳理,对帝国主义产生、发展、现状的内在基本规律进行了再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所阐发的左翼学者对新帝国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及其表现形态、意识形态进行全面系统的阐释,并通过对传统帝国主义与新帝国主义之间的差异与本质比较分析,从深层次上剖析了经济帝国主义、军事帝国主义、政治帝国主义、文化帝国主义等新帝国主义的表现形式,特别是对以新帝国主义的典型代表——美国帝国主义从其产生、特点及兴衰与终结进行批判分析,揭示了新帝国主义的发展趋势及必将衰落的原因。论文指出,新帝国主义与传统帝国主义相比,新帝国主义更具垄断性、排他性、侵略性与扩张性,但帝国主义终究是要走向衰落的。在此基础上,对异质性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创新体系、异质性的外交战略进行归纳提炼后,提出了中国应对新帝国主义挑战的现实选择。中国在复杂的国际格局变动下,要继续发展经济,增强国力。要加强国际间合作,提高应对威胁和挑战的能力;要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民族发展进步。保持大国的心态,要有大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以及政治、外交影响力。这样,中国才能获得真正的国际地位,才能在国际舞台上真正发挥重大作用,中国的和平发展才能真正有保证,中华民族追求的真正的公平、公正、和平的美好生活才会在不久的将来实现!本文共有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结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章,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论。主要是对考茨基、列宁、布哈林、卢森堡关于帝国主义论的研究分析和解读,对帝国主义的含义、帝国主义本质、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以及对帝国主义未来的预测等问题的解读。梳理了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帝国主义论,为研究新帝国主义理论提供科学的指导。第三章,论述了西方新帝国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本章对霍布森与希法亭为代表的古典帝国主义论进行分析,对21世纪以大卫·哈维、艾伦·伍德、迈克尔·哈特和安东尼奥·奈格里为代表的新帝国主义理论的解析,以此,对新帝国主义与传统帝国主义从涵义、特点、实质进行了比较分析。第四章,现代帝国主义表现形态及其实质之分析。本章对经济帝国主义、军事帝国主义、政治帝国主义、文化帝国主义等四种新帝国主义的表现形态进行详细分析。论文论述了经济帝国主义在虚拟经济领域及实体经济领域的表现。军事帝国主义表现在军事同盟与军事联合、军事实力的扩张以及发动的战争。政治帝国主义则是新帝国主义国家进行的政治输出及谋求霸权,谋求建立少数发达国家主导的所谓国际“新”秩序。文化帝国主义表现在文化输出,包括理论与大众文化,“软实力”的侵略。第五章,现代西方自由主义的帝国主义典型意识形态理论及其批判。政治文化支配着人类政治行为,政治文化的核心就是意识形态。西方国家为了论证自己在政治、经济、文化帝国主义的实践合法性,进行了理论上的论证与辩护,为帝国主义存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理论上的论证和说明,本章对历史终结论、民主和平论、霸权稳定论、普世价值论、人权无国界论等西方典型的帝国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进行了分析与批判,并揭露其实质所在。第六章,作为典型帝国主义的美国帝国主义进行分析。一部分国内外学者认为所谓的新帝国主义就是指美国,本文把美国为作为新帝国主义的典型代表来对待,而不是全部。论文对美帝国主义的产生、特点以及其面临的问题和必将衰落的原因进行阐释分析。第七章,新帝国主义与中国的战略抉择。中国的外交理念与新帝国主义国家有许多差异,中国遵循与时俱进、独立自主,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在新帝国主义的制约下,要增强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保持大国心态。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s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结构
  • 1.4 研究方法和特色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的帝国主义论
  • 2.1 考茨基的帝国主义论
  • 2.1.1 何为“帝国主义”
  • 2.1.2 考茨基帝国主义的本质论
  • 2.1.3 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理论
  • 2.1.4 布哈林对“超帝国主义”的批判
  • 2.1.5 列宁对“超帝国主义”的批判
  • 2.2 列宁的帝国主义论
  • 2.2.1 列宁的帝国主义本质论
  • 2.2.2 列宁的帝国主义特征论
  • 2.2.3 帝国主义与战争
  • 2.2.4 关于帝国主义未来之判断
  • 2.3 布哈林的帝国主义论
  • 2.3.1 “政策”论帝国主义理论
  • 2.3.2 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理论
  • 2.3.3 国家政权与帝国主义
  • 2.3.4 帝国主义生成的必然性
  • 2.3.5 帝国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
  • 2.4 卢森堡的帝国主义论
  • 2.4.1 关于“第三”市场理论
  • 2.4.2 关于帝国主义阐述
  • 2.4.3 关于帝国主义未来之判断
  • 第3章 西方新帝国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3.1 古典帝国主义论
  • 3.1.1 霍布森:“消费不足”与帝国主义
  • 3.1.2 希法亭:金融资本“帝国主义”理论
  • 3.2 21 世纪帝国主义理论的新探索
  • 3.2.1 大卫?哈维的资本帝国主义理论
  • 3.2.2 埃伦·M.伍德的资本帝国主义理论
  • 3.2.3 麦克尔·哈特与安东尼奥·奈格里的资本帝国主义理论
  • 3.3 新帝国主义与传统帝国主义之比较分析
  • 3.3.1 新帝国主义的涵义
  • 3.3.2 新、旧帝国主义的差异
  • 3.3.3 新、旧帝国主义的共同实质
  • 第4章 当代帝国主义表现形态及其实质
  • 4.1 经济帝国主义
  • 4.1.1 经济帝国主义在虚拟经济领域的表现形态
  • 4.1.2 经济帝国主义在实体经济领域的表现形态
  • 4.2 军事帝国主义
  • 4.2.1 军事同盟与军事联合
  • 4.2.2 军事硬实力的强化
  • 4.2.3 战争——军事帝国主义的极端表现
  • 4.3 政治帝国主义
  • 4.3.1 新帝国主义的政治输出与谋求霸权
  • 4.3.2 新帝国主义与国际政治旧秩序
  • 4.4 文化帝国主义
  • 4.4.1 文化帝国主义的含义
  • 4.4.2 文化帝国主义的表现及实质
  • 4.4.3 冷战前后西方文化帝国主义的嬗变
  • 第5章 现代西方自由主义的帝国主义典型意识形态理论及其批判
  • 5.1 历史终结论
  • 5.1.1 历史终结论的提出
  • 5.1.2 历史终结论的理论来源及其实质
  • 5.1.3 西方学者对历史终结论的批判
  • 5.2 民主和平论
  • 5.2.1 民主和平论主要观点
  • 5.2.2 民主和平论的理论渊源及产生背景
  • 5.2.3 民主和平论的实质
  • 5.3 霸权稳定论
  • 5.3.1 霸权稳定论的概念及其背景
  • 5.3.2 霸权稳定论的主要观点
  • 5.3.3 对霸权稳定论的批判
  • 5.3.4 霸权稳定论的实质
  • 5.4 普世价值论
  • 5.4.1 普世价值的内涵
  • 5.4.2 普世价值论的工具——民主
  • 5.4.3 新帝国主义普世价值论的实质
  • 5.5 人权无国界论
  • 5.5.1 “人权”与“国界”的涵义
  • 5.5.2 人权无国界论的干涉主义实质
  • 第6章 典型帝国主义——美国帝国主义批判
  • 6.1 美国帝国主义的产生
  • 6.1.1 美国帝国主义产生的背景
  • 6.1.2 美国帝国主义产生的思想根源
  • 6.2 美国帝国主义的特点
  • 6.2.1 冷战前美国帝国主义特点
  • 6.2.2 冷战期间美国帝国主义特点
  • 6.2.3 冷战后美帝国主义特点
  • 6.3 美国帝国主义的兴衰与终结
  • 6.3.1 战后美国帝国主义的国际实践
  • 6.3.2 美国帝国主义面临的问题
  • 6.3.3 美国帝国主义发展趋势
  • 第7章 新帝国主义国际背景下的中国发展战略抉择
  • 7.1 中国国际关系理论视阈中的新帝国主义
  • 7.1.1 异质性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创新体系
  • 7.1.2 异质性的外交战略
  • 7.2 中国应对新帝国主义的实践选择
  • 7.2.1 新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展的遏制战略
  • 7.2.2 中国的国际战略转型
  • 7.2.3 中国应对帝国主义演变战略的总体对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金融资本与“新帝国主义”批判——基于列宁“帝国主义论”之阐释[J]. 国外社会科学前沿 2020(01)
    • [2].文本、历史和价值:《帝国主义论》对“金融资本”的批判审视[J].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3].驳西方“中国新帝国主义论”[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0(05)
    • [4].从列宁《帝国主义论》看美国涉华舆论的本质[J]. 文化与传播 2020(03)
    • [5].从《帝国主义论》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20(05)
    • [6].近40年来国内外学界对列宁帝国主义论的研究述评[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8(03)
    • [7].回顾与前瞻:列宁帝国主义论研究三十年[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8(07)
    • [8].正确认识全球化时代两大社会制度及其相互关系——基于列宁《帝国主义论》时代困境的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 2017(03)
    • [9].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当代价值[J]. 改革与开放 2017(16)
    • [10].百岁著作《帝国主义论》[J]. 新湘评论 2016(17)
    • [11].对列宁《帝国主义论》的辩证认识[J].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5(05)
    • [12].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当代沉思[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13(06)
    • [13].帝国主义论的当代沉思——兼评“新帝国主义论”“后帝国主义论”与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关系[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3(05)
    • [14].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视域中的列宁《帝国主义论》[J]. 人民论坛 2016(17)
    • [15].从《帝国主义论》看当今资本主义的发展[J]. 文教资料 2011(19)
    • [16].论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当代意义——纪念列宁诞辰150周年[J]. 北方论丛 2020(04)
    • [17].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哲学逻辑及其当代价值[J].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 2018(07)
    • [18].无产阶级革命的双重危机及当代启示——纪念《帝国主义论》发表100周年[J]. 武陵学刊 2016(04)
    • [19].论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当代解释力[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6(08)
    • [20].浅析列宁得出“帝国主义论”的原因[J]. 长江丛刊 2019(11)
    • [21].列宁帝国主义论的逻辑整体性分析及其当代解释[J]. 理论月刊 2019(03)
    • [22].垄断的发展与当代资本主义危机的加剧[J]. 宁夏党校学报 2018(02)
    • [23].“新帝国主义论”的理论主题[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8(06)
    • [24].王文:“债权帝国主义论”不值一驳[J]. 红旗文稿 2018(06)
    • [25].批判与辩护:列宁帝国主义论研究面面观[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4(03)
    • [26].“新帝国主义论”批判性考察——以大卫·哈维为例[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27].重新审视列宁帝国主义论及其当代价值[J]. 长江丛刊 2016(23)
    • [28].《帝国主义论》与现时代——纪念列宁诞辰140周年[J]. 中华魂 2010(05)
    • [29].破除阅读的传统模式,回归文本的真实语境——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再理解[J]. 社会主义研究 2011(05)
    • [30].“纪念列宁《帝国主义论》出版100周年”征稿启事[J].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6(01)

    标签:;  ;  ;  ;  ;  

    国外帝国主义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