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角模态论文-董云涛,李宗华,陈雨生

转角模态论文-董云涛,李宗华,陈雨生

导读:本文包含了转角模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工隧洞,转角模态,小波分析,识别

转角模态论文文献综述

董云涛,李宗华,陈雨生[1](2019)在《应用于隧洞工程损伤识别的转角模态小波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含有损伤的水工隧洞结构为研究对象,在考虑地基对隧洞结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二维弹性地基隧洞模型,利用有限元法分析隧洞结构的振动特性,通过计算得到隧洞的转角模态。以dbN小波为母小波,并采用小波分析对模态参数进行连续小波变换,用单元的尺寸减小来模拟隧洞的局部损伤,进而对其进行识别,计算表明小波系数模极大值的突变位置与损伤位置相吻合。基于转角模态的小波分析方法可以较好识别出隧洞结构的损伤位置,对于单个或者多个结构损伤位置都具有较好的识别准确性。(本文来源于《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2019》期刊2019-10-23)

钱骥,杨金川,李长春,张俊波[2](2018)在《基于导波模态转角的钢绞线张拉力计算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超声导波在钢绞线中传播受钢绞线张拉力影响特性,提出了一种钢绞线张拉力计算方法。以直径15.2 mm七芯钢绞线为例,理论推导了单根钢丝受不同边界约束条件下纵向导波频散曲线;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导波在单根钢丝及有张力钢绞线中传播过程;分析了引起模态变化的原因及受张拉力影响下模态转角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钢丝表面位移约束刚度增大,一阶纵向导波频散曲线整体向高频位置偏移,且小波数部分向高频偏移更为明显,从而在频率300 k Hz附近形成模态转角;钢绞线在不同张拉力条件下,其一阶纵向导波模态转角主要受钢丝间的切向摩擦力影响;考虑钢绞线螺距及摩擦系数影响的钢绞线张拉力与导波模态转角之间吻合幂函数关系。(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11期)

杜金鑫[3](2015)在《钢框架结构梁柱结点振型转角试验模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各行各业的迅速发展,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的模态分析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机械行业、航空航天、大型建筑结构工程等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在现有的试验模态分析技术中,越来越重视对振型转角的研究了。通常在分析结构的振型时,考虑较多的是结构的振型频率和振型平移,而对于振型转角的研究不是很多,实际上结构的振型转角是结构振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实际研究中有很多方面的应用。因此,如何通过试验模态分析得到结构的振型转角,也就成为了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文中首先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框架的有限元模型,使用ABAQUS的模态分析功能得到框架数值模型的前两阶振型,并输出框架的振型频率、结点振型位移和结点振型转角。框架的有限元分析结果可以对接下来的试验模态分析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然后用钢制构件拼接而成的框架模型进行试验模态分析。利用DH-5922动态型号分析系统进行试验,在试验框架上合理布置传感器,用力锤对框架施加激励,通过DHDAS动态信号采集分析系统的试验模态分析功能进行频响分析,输出得到框架的振型信息。包括振型频率和测点处的振型位移。再然后根据梁柱单元位移模式,进行框架结构梁柱振型曲线拟合,建立相关方程组,将侧点出的振型位移代入方程组进行计算,可以得到框架梁柱结点振型转角。将计算得到的梁柱结点振型转角值与数值分析得到的理论值进行对比,验证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最后,分析了试验方法和所得结论的不足,对下一步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5-05-01)

管德清,汤博文,荣政[4](2014)在《基于转角模态小波神经网络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小波分析为基础,结合神经网络技术,研究了结构的损伤识别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转角模态小波神经网络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采用有限元理论,运用Lanczos法,分析结构的损伤,得到了结构的转角模态参数。然后,对其模态参数进行连续小波变换,得出了小波系数图,由小波系数模极大值可判断结构损伤的位置。利用BP神经网络模拟小波系数模极大值与损伤程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从而由网络的输出结果可识别结构的损伤程度。通过对一简支梁的损伤识别计算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可供结构损伤诊断的工程应用参考。(本文来源于《交通科学与工程》期刊2014年01期)

董兴建,孟光[5](2013)在《一种转角动柔度间接测量技术及在实验模态综合法中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将谐波集中力矩等效为谐波集中力系,用转角的数值微分公式构造一种全新的转角动柔度间接测量技术,克服实验模态综合法中转角难测量与集中力矩难加载的困难。该间接测量技术无需附加任何质量块与施加集中力矩及集中力系,只需几次锤击实验或扫频实验,即可将集中力矩作用下的转角动柔度用集中力作用下的平动动柔度线性表示。将转角动柔度的间接测量技术应用于基于定频剩余动柔度的实验模态综合法中,数值实验表明,该转角动柔度间接测量技术切实可行,能有效解决实验模态综合法中界面自由度不匹配问题,可提高实验模态综合法精度及可靠性。(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3年05期)

王成强,陈怀海,姜双燕,樊向党[6](2009)在《基于转角模态曲率的损伤识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测量得到的模态参数,应用中心差分法求取振型曲率,用损伤前后同一位置的振型曲率变化作为结构损伤的识别指标。采用有限元方法,通过数值仿真,对不同位置发生损伤前后的悬臂梁进行仿真计算,得到其模态参数。利用构造的损伤识别指标对结构损伤情况进行识别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特别提出了利用角位移模态曲率变化来识别损伤位置。仿真算例表明:利用角位移模态曲率比平动位移模态曲率识别损伤的效果更好,精度更高。(本文来源于《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管德清,黄燕[7](2008)在《基于转角模态小波变换的平面框架裂缝识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有限元分析含裂缝平面框架的模态参数为基础,建立了基于转角模态小波变换识别平面框架裂缝的方法.利用Mexh小波对框架的转角模态进行小波变换,通过小波系数模极大值点来识别裂缝的位置.以一层平面框架为例,分别建立了框架梁含有裂缝、框架柱含有裂缝、框架梁和柱均含有裂缝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转角模态小波变换来识别平面框架裂缝的位置.数值计算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对平面框架基本振型和转角模态小波变换识别裂缝的比较发现,转角模态小波变换方法识别框架结构裂缝更为准确、有效.(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3期)

管德清,黄燕[8](2008)在《基于转角模态小波分析的弹性地基梁损伤识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转角模态小波变换研究了带刚度下降段的弹性地基梁损伤识别问题,提出了采用文克尔地基力学模型,用等效刚度代替梁内损伤段的刚度,通过有限元计算求解损伤梁的转角模态参数,来识别梁内刚度下降段位置的方法。以两端简支弹性地基梁为例,分别考虑了梁单独损伤、弹簧单独损伤、梁和弹簧同时损伤且损伤位置不同的叁种情况,通过建立带损伤段梁的有限元模型,用Lanczos法对结构的转角模态进行了计算分析;再应用mexh小波对其进行连续小波变换,通过小波系数模极大值点判断梁内刚度下降段的位置。数值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研究对工程结构损伤诊断的应用具有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08年05期)

管德清,蒋欣[9](2007)在《基于转角模态小波变换的连续梁损伤识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采用基本振型进行小波变换识别连续梁支座附近损伤的困难,提出了运用转角模态小波变换识别损伤的方法.该方法在对连续梁转角模态进行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用墨西哥帽小波做连续小波变换,并由多尺度小波分析确定损伤位置,由低尺度上的小波系数模极大值识别相对损伤程度,由小波系数线特征确定损伤类型.通过对一具有离散裂缝、裂缝群和局部刚度下降叁类损伤的连续梁做数值计算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对连续梁损伤识别的工程应用具有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7年04期)

郭站岐,马强[10](2007)在《设置加强措施的转角窗剪力墙结构模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开设转角窗对剪力墙结构性能影响的研究甚少及设计人员对于这种设置转角窗的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偏于保守等实际情况,用有限元程序对几种加强方案的开设转角窗剪力墙结构进行模态分析,研究不同加强方案下结构对地震载荷的反应,得到的结论可供相关设计人员参考。(本文来源于《煤炭技术》期刊2007年07期)

转角模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超声导波在钢绞线中传播受钢绞线张拉力影响特性,提出了一种钢绞线张拉力计算方法。以直径15.2 mm七芯钢绞线为例,理论推导了单根钢丝受不同边界约束条件下纵向导波频散曲线;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导波在单根钢丝及有张力钢绞线中传播过程;分析了引起模态变化的原因及受张拉力影响下模态转角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钢丝表面位移约束刚度增大,一阶纵向导波频散曲线整体向高频位置偏移,且小波数部分向高频偏移更为明显,从而在频率300 k Hz附近形成模态转角;钢绞线在不同张拉力条件下,其一阶纵向导波模态转角主要受钢丝间的切向摩擦力影响;考虑钢绞线螺距及摩擦系数影响的钢绞线张拉力与导波模态转角之间吻合幂函数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转角模态论文参考文献

[1].董云涛,李宗华,陈雨生.应用于隧洞工程损伤识别的转角模态小波分析[C].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2019.2019

[2].钱骥,杨金川,李长春,张俊波.基于导波模态转角的钢绞线张拉力计算方法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3].杜金鑫.钢框架结构梁柱结点振型转角试验模态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5

[4].管德清,汤博文,荣政.基于转角模态小波神经网络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4

[5].董兴建,孟光.一种转角动柔度间接测量技术及在实验模态综合法中应用[J].振动与冲击.2013

[6].王成强,陈怀海,姜双燕,樊向党.基于转角模态曲率的损伤识别研究[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09

[7].管德清,黄燕.基于转角模态小波变换的平面框架裂缝识别研究[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8].管德清,黄燕.基于转角模态小波分析的弹性地基梁损伤识别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8

[9].管德清,蒋欣.基于转角模态小波变换的连续梁损伤识别研究[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10].郭站岐,马强.设置加强措施的转角窗剪力墙结构模态分析[J].煤炭技术.2007

标签:;  ;  ;  ;  

转角模态论文-董云涛,李宗华,陈雨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