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代阻燃剂的化学表征及氧化降解的基础研究

溴代阻燃剂的化学表征及氧化降解的基础研究

论文摘要

溴系阻燃剂多溴二苯醚(PBDEs)和多溴联苯(PBBs)是一类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由于它们和PCBs等具有相似的结构,许多类似于二噁英的致毒机制已经被发现。目前,PBDEs已被认为是普遍存在的环境污染物,对其环境问题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环境科学的一大热点。本论文以这两类化合物作为研究对象,对它们在环境中的迁移行为、环境样品中的检测方法以及环境消减技术进行了基础研究。首先,针对PBBs和PBDEs这类强疏水性化合物,跟据非线性色谱理论,结合土壤柱的峰型规律和保留规律,通过土壤色谱柱技术,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土壤/水分配系数的方法。并根据该法首次对六个PBBs的吸附等温线和Koc值进行了测定。同时采用气相色谱技术,以DDT为参考化合物,测定了六个PBBs和二十个PBDEs的正辛醇/空气分配系数和饱和蒸汽压。其次,系统研究了分子连接性指数与PBDEs、PBBs环境理化参数的关联关系,并建立了预测模型,对PBDEs、PBBs组分中未知的一些理化参数进行了初步估测。第三,通过五次程升条件,准确获取了40个PBDEs组分的保留方程;根据提出的相对保留指数Pi对不同程升条件下预测的保留时间进行校正,使预测偏差小于2s;同时应用QSRR于PBDEs保留值的预测,首次系统地考察了分子连接性指数与A,B值之间的相关性,建立了分子结构-色谱保留之间很好的关联关系,并利用此关系对目前得不到分析标准的剩余83个PBDEs异构体进行了预测,这对环境样品中分析PBDEs组分是非常有益的。最后,根据传统的湿式氧化技术,在温和条件下(130-150℃),探讨了THF作为共氧化剂对十溴联苯醚降解水平的影响。发展了一种快速去除PBDEs的共氧化降解方法。

论文目录

  • 摘 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多溴联苯醚和多溴联苯简介
  • 1.2.1 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
  • 1.2.2 应用
  • 1.2.3 毒性
  • 1.2.4 PBDEs 的污染水平及趋势
  • 1.2.4.1 PBDEs 的污染状况
  • 1.2.4.2 PBDEs 污染的变化趋势
  • 1.2.5 PBDEs 的污染来源
  • 1.2.5.1 环境中PBDEs 的污染源
  • 1.2.5.2 人体中PBDEs 的来源
  • 1.2.5.2.1 饮食摄入
  • 1.2.5.2.2 呼吸摄入
  • 1.2.5.2.3 母乳是婴儿摄入PBDEs 的主要来源
  • 1.2.6 PBDEs 的环境行为
  • 1.2.6.1 PBDEs 在大气中的迁移
  • 1.2.6.2 PBDEs 在水和底泥中的迁移
  • 1.2.6.3 PBDEs 在生物体中的环境行为
  • 1.2.7 分析方法
  • 1.2.7.1 提取纯化
  • 1.2.7.2 分离分析
  • 1.2.7.2.1 GC 分析
  • 1.2.7.2.2 检测器
  • 1.2.8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3 PBDEs 的降解
  • 1.4 有机污染物常用的环境理化参数
  • 1.4.1 土壤吸附系数
  • 1.4.2 正辛醇/水分配系数
  • 1.4.3 水溶解度
  • 1.4.4 亨利定律常数和蒸汽压
  • 1.4.5 正辛醇/空气分配系数
  • 1.4.6 生物富集因子
  • 1.5 本课题的提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PBBs 等强疏水性化合物土壤/水分配系数的快速测定
  • 2.1 引言
  • 2.2 理论与方法
  • 2.2.1 土壤柱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合物的吸附等温线
  • 2.2.2 EMG 模型
  • 2.3 材料与实验方法
  • 2.3.1 仪器与试剂
  • 2.3.2 色谱柱的制备
  • 2.3.3 实验方法
  • 2.3.4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色谱柱性能的考察
  • 2.4.2 非平衡的考察
  • 2.4.3 土壤柱保留参数的获得
  • 2.4.4 土壤柱峰形参数σ,τ的获取
  • 2.4.5 脉冲进样法测定吸附等温线的验证
  • 2.4.6 PBBs 吸附等温线的测定
  • 2.4.6.1 多个等度条件下保留方程a、c 参数的获取
  • 2.4.6.2 峰形参数σ,τ的变化规律
  • 2.4.6.2.1 单一PBB 组分不同等度条件下峰形参数的σ,τ变化规律
  • 2.4.6.2.2 多个PBBs 组分不同等度条件下峰形参数的σ,τ变化化律
  • 2.4.6.3 色谱图的仿真
  • 2.4.7 SCLC 法和RP-HPLC 法的比较
  • 2.4.8 PBBs 和PCBs 的结构与Koc 值得关系
  • 2.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气相色谱法测定PBBs 和PBDEs 的正辛醇-空气分配系数和蒸汽压
  • 3.1 引言
  • 3.2 气相色谱法测定正辛醇-空气分配系数
  • 3.2.1 理论背景
  • 3.2.2 实验部分
  • 3.2.2.1 仪器和试剂
  • 3.2.2.2 实验方法
  • 3.2.3 结果与讨论
  • 3.2.3.1 GC 法测定PBBs、PBDEs 的正辛醇-空气分配系数
  • 3.2.3.2 GC 法测定正辛醇-空气分配系数的校正
  • 3.2.4 小结
  • 3.3 气相色谱测定饱和蒸汽压
  • 3.3.1 理论背景
  • 3.3.2 实验部分
  • 3.3.2.1 仪器和试剂
  • 3.3.2.2 实验方法
  • 3.3.3 结果与讨论
  • 3.3.3.1 GC 法测定PBBs和PBDEs 的蒸汽压
  • 3.3.3.2 GC 法测定蒸汽压的校正
  • 3.3.3.3 Antoine 方程参数的回归
  • 3.3.4 小结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拓扑学方法预测PBBs和PBDEs的环境理化参数
  • 4.1 引言
  • 4.2 理论背景
  • 4.3 分子拓扑法预测正辛醇/空气分配系数
  • 4.3.1 实验部分
  • 4.3.1.1 试剂
  • 4.3.1.2 仪器
  • 4.3.1.3 色谱操作条件
  • 4.3.1.4 数据与方法
  • 4.3.2 结果与讨论
  • OA 的预测'>4.3.2.1 一阶拓扑指数用于logKOA的预测
  • OA 的预测'>4.3.2.2 多阶拓扑指数用于logKOA的预测
  • 4.3.3 小结
  • 4.4 分子拓扑法预测蒸汽压
  • 4.4.1 实验部分
  • 4.4.1.1 主要试剂
  • 4.4.1.2 主要仪器
  • 4.4.1.3 色谱操作条件
  • 4.4.1.4 数据处理
  • 4.4.2 结果与讨论
  • 4.4.2.1 一阶拓扑指数用于logP的预测
  • 4.4.2.2 多阶拓扑指数用于logP 的预测
  • 4.4.3 小结
  • 4.5 分子拓扑法预测正辛醇/水分配系数
  • 4.5.1 数据和方法
  • 4.5.1.1 数据
  • 4.5.1.2 方法
  • 4.5.2 结果与讨论
  • 4.5.2.1 一阶拓扑指数用于logKow 的预测
  • 4.5.2.2 多阶拓扑指数用于logKow 的预测
  • 4.5.3 小结
  • 4.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PBDEs 跟踪监测方法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理论背景
  • 5.2.1 气相色谱保留方程
  • 5.2.2 任意程序升温条件下的保留值预测
  • 5.3 实验部分
  • 5.3.1 仪器与试剂
  • 5.3.1.1 仪器
  • 5.3.1.2 试剂
  • 5.3.2 实验方法
  • 5.3.2.1 色谱条件
  • 5.3.2.2 混合PBDEs 组分的识别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多个程升条件下保留方程A、B 参数的获取
  • 5.4.2 程升条件得到的A、B 参数用于任意程序升温条件下的保留值预测
  • 5.4.3 相对保留时间(RRT)的考察
  • 5.5 QSRR 应用于PBDEs 保留值的预测
  • 5.5.1 分子连接性指数与A、B 保留值的相关性
  • 5.5.2 预测A、B 保留值的验证
  • 5.5.3 小结
  • 5.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湿式共氧化法降解多溴联苯醚的基础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材料和试剂
  • 6.2.2 实验仪器
  • 6.2.3 DecoBDE 溶液的配制
  • 6.2.4 实验操作
  • 6.3 分析方法
  • 6.3.1 气相色谱分析
  • 6.3.2 离子色谱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空白实验
  • 6.4.1.1 不加四氢呋喃(THF)的空白实验
  • 6.4.1.2 不加DecoBDE 的空白实验
  • 6.4.2 温度对DecoBDE共氧化反应的影响
  • 6.4.3 四氢呋喃对DecoBDE 共氧化反应的影响
  • 6.4.4 反应时间对DecoBDE 共氧化反应的影响
  • 2的量对DecoBDE 共氧化反应的影响'>6.4.5 NaNO2的量对DecoBDE 共氧化反应的影响
  • 6.4.6 降解产物的定性分析
  • 6.5 展望
  • 6.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发表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同时分析沉积物中6种溴代阻燃剂[J]. 中国环境监测 2020(04)
    • [2].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15种新型溴代阻燃剂的方法研究[J].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9(10)
    • [3].典型地区大气中多溴联苯醚和新型溴代阻燃剂的水平及组成分布[J]. 环境科学 2014(04)
    • [4].气质联用测定胶州湾北岸潮间带底泥中的新型溴代阻燃剂[J]. 环境化学 2015(02)
    • [5].气相色谱-负离子化学电离源质谱法分析污水中溴代阻燃剂[J].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9(01)
    • [6].沉积物中溴代阻燃剂的污染现状及分析去除方法的研究进展[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8(05)
    • [7].溴代阻燃剂微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J]. 科技信息 2012(27)
    • [8].环境样品中三种新型溴代阻燃剂的分析测定[J]. 环境化学 2009(06)
    • [9].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土壤中溴代阻燃剂的方法[J]. 环境化学 2008(05)
    • [10].溴代阻燃剂与甲状腺素运载蛋白相互作用的非变性电喷雾质谱研究[J]. 分析测试学报 2018(05)
    • [11].溴代阻燃剂TBBPA最新研究进展[J]. 环境工程 2016(04)
    • [12].北京市居民膳食中新型溴代阻燃剂暴露水平研究[J]. 卫生研究 2016(03)
    • [13].4种典型溴代阻燃剂对离体条件下罗非鱼肝脏抗氧化系统影响的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14(11)
    • [14].太原市PM_(2.5)中溴代阻燃剂的污染特征及人体暴露水平[J]. 生态毒理学报 2016(02)
    • [15].纳米零价铁还原溴代阻燃剂的进展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7(10)
    • [16].典型持久性污染物溴代阻燃剂化学结构研究[J]. 今日消防 2019(10)
    • [17].溴代阻燃剂的环境危害[J]. 广东化工 2011(08)
    • [18].环境中“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质谱分析[J].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09(01)
    • [19].溴代阻燃剂微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J]. 微生物学通报 2010(07)
    • [20].多溴联苯的污染来源、分析方法和环境污染特征[J]. 化学进展 2014(08)
    • [21].微波辅助离子液体分散液-液微萃取DART-Orbitrap质谱法测定环境水中的溴代阻燃剂[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8(09)
    • [22].中国大气环境中溴代阻燃剂污染特征研究进展[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6(03)
    • [23].溴代阻燃剂环境污染及毒性研究进展[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4(11)
    • [24].室内环境中的有机磷酸酯及环境毒理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5(10)
    • [25].电子拆解区家禽中溴代阻燃剂的污染特征[J]. 环境科学学报 2016(09)
    • [26].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溴代阻燃剂[J]. 中国环境监测 2013(04)
    • [27].全自动在线固相萃取-液质联用测定水中两类溴代阻燃剂[J]. 环境化学 2014(03)
    • [28].四溴双酚A对鼠的毒理性研究进展[J].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 [29].重金属和溴代阻燃剂复合污染对小白菜的生物效应[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8(01)
    • [30].我国3个城市人体血清中新型溴代阻燃剂水平趋势及分布特征[J]. 环境科学 2018(03)

    标签:;  ;  ;  ;  ;  

    溴代阻燃剂的化学表征及氧化降解的基础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