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融合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融合

(黑龙江省鹤岗市峻德一校)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和小学科学教学开展了融合和结合的教学实验。运用信息技术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能够有效的超越时空的限制,将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学生可以感知的具象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基于此,我们对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融合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策略,提升信息技术课程的小学科学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科学教学;有效融合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概述

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影音影视技术等等。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信息方法将学科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和整合,达到学科的教学任务,寻求全新的教学方式的过程。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主要是依靠教师利用黑板开展现场教学,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情况[1]。伴随着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方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到信息技术课程中,运用网络资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利用网络收集教学信息,将教材中没有的信息制作成教学课件,然后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学习和强化。信息技术具有丰富的网络资源,由于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真实的图像以及色彩给学生带来可视的感觉,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焕发学生的学科思维以及想象力。信息技术作为媒体工具被应用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进而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可以运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将课程组织成一个整体。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着重信息技术和科学教学的有效融合,将信息技术有效应用到小学科学教学课程实践中。

二、小学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融合的具体措施

(一)信息技术导入新课,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探究欲望

教师在导入新课程的环节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是非常关键的,同时也是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这是因为,只要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和小学科学教学的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就会将被动的学习转变成主动的学习方式,甚至会主动探究学习内容,达到乐此不疲甚至是积极探取、丰富教学的地步。因此,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心理特征体现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优势,在导入新课程的环节创建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以此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

以龙教版小学科学《我们的身体》课程教学为例,这章节的内容主要讲述我们人类身体的内部构造,其中有关于人体消化器官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讲,既看不到也感知不到,教学的内容比较抽象。基于此,教师可以将网与本课程有关的视频教学下载并整理出来,这个视频详细的展示了人体的内部构造,食物从嘴巴进入口腔,经过食道、胃、小肠、大肠等多个消化器官,这种可见、直观的教学信息技术影像的使用,使得学生明确消化系统的教学内容,掌握小学科学教学的重点环节。学生在课外的练习和复习中,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在电子白板上的拖拽功能将食道、胃、大肠、小肠进行拼接和挪动,这样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信息技术抽象转化为形象,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精神

在现阶段的小学科学教材和教学课堂中,经常会出现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或者距离学生时代较远的教材内容,学生很难理解教材内容,而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运用信息技术和科学学科进行融合和整合,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教材的不足。教师在讲解复杂的化石、煤炭、石油等形成的过程这些内容时,教师可以适当播放一些化石、煤炭、石油形成的影像资料,这些真实的动画和具象的配音讲解可以让学生直观、形象的学习科学学科知识,更能够促使学生掌握小学科学学科的本质规律。信息技术在模拟复杂的自然现象或者展示出高科技的基础上可以凸显强烈的效果[2]。当学生依靠信息技术观察到自然现象的神奇,学习到人类科学的奥妙时,就会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和科学的精神。除此之外,小学科学课程的拓展部分是可以依靠信息技术来完成的,焕发学生的探究科学的热情,让学生明确生活中科学常在的道理,探索科学本质的精神。

以龙教版小学科学《宇宙》课程教学为例,学生学习这些内容的时候针对“环形山”“射电望远镜”“反射望远镜”“超新星”等内容感觉比较陌生,学生如果观看科学教材是不能理解教学内容的,而且学生很难针对课程产生学习兴趣。如果教师提前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将相关内容进行整理然后展示给学生,这样的话学生的探究欲望就会被焕发出来。教师利用多媒体软件进行小学科学课程讲解,运用动画形式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理论知识。

(三)运用信息技术创建多元化、多角度的交流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精神

信息技术和小学科学融合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的参与课程教学,开放学生的大脑,促进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科学教材中不容易理解和抽象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依靠信息技术转变教学方式,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活动,通过全方位和多角度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发表各自不同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进学生科学学科的信心,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氛围,塑造学生探究科学的能力。将学生的信息技术课堂转化成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引导学生各展其长,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还应该建设微信群、QQ群,科学论坛、科学公众号等,引导学生运用这些平台随时进行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及时进行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养成自主探究和主动学习的良好科学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和小学科学教学深度融合和整合,一方面是教学手段的发展和改革,另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将小学科学实验课程走出教室,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促使学生和现实零距离的接触,将信息化转化成科学知识,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学生的学科智慧。

参考文献

[1]吕海如.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J].散文百家旬刊,2014(1):83-83.

[2]邱廷建.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J].小学教学研究,2016(1):15-18.

标签:;  ;  ;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融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