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物象词语研究

汉语物象词语研究

论文摘要

物象词语是汉语中极具形象色彩的一种词汇类聚,是从“形状相似”来命名的一类名词性词语。物象词语一般是比喻造词的结果,如“鸡冠花”、“鹅卵石”等;也有通过直接转义来指称事物或现象的,如“箭头”(符号)、“霸王鞭”(植物)等。文章以物象词语为研究对象,对从《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选取的4264条词语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探讨,以期揭示物象词语的一系列基本特征。从整体上来看,物象词语有四个特点:(1)具象性,即以具象喻具象,呈现事物具体的形状特征;(2)常用性,即多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联,使用频率较高;(3)能产性,即某些物象语素能够构成一个同素词族,涉及诸多语义类别;(4)认知性,即有助于人们对词语的理解和使用。物象词语的研究历史很早。中国训诂学历来重视阐释事物或现象的“得名之由”,其中不少就属于物象词语理据的考释,他们常用“象形”以揭示其命名的实质。20世纪50年代以来,汉语词汇学得以真正地创立;而物象词语的研究,伴随着汉语造词法及词义的研究而展开,并取得一系列的成果。物象词语命名取象是丰富而多彩的,形成了以自然界、人体、人造物构成的开放的参照系,形成的词语涉及天文、地理等25个语义类别。其取象特点有:(1)命名取象角度的单一性;(2)命名取象的理据性与任意性;(3)命名取象相似的程度性。物象词语包括物象词和一定数量的物象语,其结构关系较为复杂。物象词中包含单纯词、合成词;物象语包含类成语、一般固定语;而古今物象词语的结构关系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此外,不少物象词语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表现出不一致性,并造成了多义现象。物象词语的比喻类型与一般比喻句有一定差异。物象词中,喻词一般不出现,因而缺少明喻式。而物象语中,有些带有喻词,存在明喻式。物象词语的词义构成包括理性义和色彩义。根据能否从语素义的组合中索解词义,物象词语的词义分为直接性与间接性。词义的直接性即从语素与语素的加合义就可看出词义,而词义的间接性是指对词义的把握,不能完全凭借对语素义的分析。物象词语词义的间接性的产生原因主要有:(1)物象词语词义的间接性与隐性论域相关;(2)物象词语词义的间接性与语素高度凝练相关;(3)物象词语词义的间接性与词外理据相关;(4)物象词语词义的间接性与“喻中套喻”相关。物象词语也具有丰富的色彩义,主要表现为形象色彩、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方言色彩、文化色彩、时代色彩、外来色彩等。此外,视点、论域与物象词语的多义、同义现象也有很大关系。需要注意的是,物象词语鲜明的形象感,与形状隐含义素的凸现密切相关;若某物象语素具有一定的构词频率,还可形成一个比喻义项。物象词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词汇类聚,而这个类聚中又有一些更小的类聚,如:同义物象词语类聚、同素逆序物象词语类聚、同素族物象词语类聚、同名异指物象词语类聚、缩略物象词语类聚等。物象词语的生成动因与比喻词汇化。物象词语的生成动因是复杂的,其主要有:(1)形象性的需要;(2)其他特殊性指称的需要;(3)双音化的驱动;(4)其他原因。物象词语的生成存在着深层的内在机制,因为造词活动并不单纯是人们的一种主观随意行为,它涉及到物象词语生成的客观基础及其主观条件。而物象词语的词汇化,可从历时与共时角度来考察,历时的考察是分析研究短语或分句是如何逐步演变或凝练为词语的过程,而共时的考察主要是分析概念范畴的内部形式及词汇化的程度差异等。物象词语的释义有其自身特点。《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释义模式基本是一致的,但也有某种差异。据考察发现,《汉语大词典》在释义术语、例证、释义语言及义项分合等方面,还存在商榷之处;而《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由于经多次修订,其释义在各个方面都取得可喜的成果。物象词语不惟汉语中存在,英语中也有。汉英词汇的比较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汉语物象词语的基本特征。从《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中选取的461条英语物象词语来看,汉英物象词语在取象特点及结构关系上存在异同。从取象上看,汉英物象词语取象不同,但所指称对象可相同;或汉英物象词语取象相同,所指称对象也相同;另外,汉英物象词语还表现出不对称性,即汉语中是物象词语的而英语中不是,或英语中是物象词语的而汉语中不是。在结构关系上,汉语物象词语一般为复合式词语,另有少数是派生式及重叠式词语,也有极少数单纯词;而英语物象词语中,复合式不占主导地位,不少是由单纯词直接转义而来的。物象词语的研究还仅仅是一个开始,文章只是从某些方面对其进行初步探讨,其中还有很多深层次的内容有待今后进一步发掘。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物象词语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类聚
  • 一、引言
  • 二、物象词语的界定
  • 三、物象词语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类聚
  • 第二节 物象词语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一、传统训诂学对物象词语的研究
  • 二、20 世纪以来学界对物象词语的研究
  • 第三节 物象词语研究的目标与方法
  • 一、物象词语的研究目标
  • 二、物象词语的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物象词语的选取标准与语料来源
  • 一、物象词语的选取标准
  • 二、物象词语的语料来源
  • 第二章 物象词语命名取象特点与语义类别
  • 第一节 物象词语命名取象特点
  • 一、物象词语命名取象特点
  • 二、物象词语命名取象的参照物
  • 第二节 物象词语的语义类别
  • 一、物象词语的语义分类依据
  • 二、物象词语的语义类别概况
  • 第三章 物象词语结构关系研究
  • 第一节 物象词的结构关系
  • 一、单纯词的类型
  • 二、合成词的类型
  • 第二节 物象语的结构关系
  • 一、类成语的结构关系
  • 二、一般固定语的结构关系
  • 第三节 古今物象词语的结构关系比较
  • 第四节 物象词语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一致性与不一致性
  • 一、物象词语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一致性
  • 二、物象词语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不一致性
  • 第四章 物象词语与比喻造词(语)的类型
  • 第一节 物象词与比喻造词类型
  • 第二节 物象语与比喻造语类型
  • 一、类成语的比喻造语类型
  • 二、一般固定语的比喻造语类型
  • 第五章 物象词语的词义分析
  • 第一节 物象词语理性义的直接性与间接性
  • 一、物象词语理性义的直接性
  • 二、物象词语理性义的间接性
  • 第二节 物象词语色彩义的多样性
  • 一、形象色彩
  • 二、感情色彩
  • 三、语体色彩
  • 四、方言色彩
  • 五、文化色彩
  • 六、时代色彩
  • 七、外来色彩
  • 第三节 视点、论域与物象词语的多义、同义现象
  • 一、视点与物象词语的多义性、同义性及丰富性
  • 二、论域与物象词语的多义性、同义性
  • 第四节 古今物象词语的义项数比较
  • 第六章 物象词语的语素义分析
  • 第一节 物象词语的形状隐含义素凸现
  • 第二节 单音节物象语素比喻义的形成
  • 一、单音节物象语素比喻义形成的条件
  • 二、单音节物象语素比喻义的隐退
  • 第七章 物象词语类聚研究
  • 第一节 同义物象词语类聚研究
  • 一、同义物象词的构成情况
  • 二、同义物象词的类型
  • 第二节 同素逆序物象词语类聚研究
  • 一、同素逆序物象词的词义类型
  • 二、同素逆序物象词的语法结构
  • 三、同素逆序物象词的感情色彩
  • 四、同素逆序物象词的年代分布
  • 第三节 同素族物象词语类聚研究
  • 一、同素族物象词语中的物象语素位置分布
  • 二、同素族物象词语的语义类别
  • 第四节 同名异指物象词语类聚研究
  • 一、同名异指的是不同的事物
  • 二、同名异指的是同一事物的整体与部分
  • 三、同名异指的是互相关联的不同事物
  • 第五节 缩略物象词语类聚研究
  • 一、释义中有标注的缩略物象词语
  • 二、释义中无标注的缩略物象词语
  • 三、缩略物象词语产生的动因、机制
  • 四、区分缩略与扩展的必要性
  • 第八章 物象词语的生成动因与比喻词汇化
  • 第一节 汉语物象词语的生成动因与机制
  • 一、物象词语的生成动因
  • 二、物象词语的生成机制
  • 三、物象词语生成中的几个问题
  • 第二节 物象词语与比喻词汇化
  • 一、物象词语的历时词汇化
  • 二、物象词语的共时词汇化
  • 第九章 汉语物象词语的释义研究
  • 第一节 《汉大》物象词语释义研究
  • 一、《汉大》物象词语释义模式
  • 二、《汉大》物象词语释义术语
  • 三、《汉大》物象词语释义与例证
  • 四、《汉大》物象词语释义(语言)存在问题
  • 第二节 《现汉》与《汉大》物象词语释义的比较研究
  • 一、《现汉》与《汉大》物象词语释义模式的比较
  • 二、《现汉》与《汉大》物象词语释义术语的比较
  • 三、《现汉》与《汉大》物象词语释义的例证比较
  • 四、《现汉》物象词语释义(语言)的修订成果
  • 第十章 汉英物象词语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汉英物象词语的取象特点比较
  • 一、汉英物象词语取象不同,但所指称对象相同
  • 二、汉英物象词语取象相同,所指称对象也相同
  • 三、汉英物象词语的不对称性
  • 第二节 汉英物象词语结构关系的比较
  • 一、汉英物象词语复合式结构的比较
  • 二、汉英物象词语的单纯词比较
  • 第十一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论著
  • 后记
  • 详细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 [1].“寓物取象,寓物取象”探析[J]. 明日风尚 2017(08)
    • [2].取象于人的植物名词研究[J].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5(01)
    • [3].试论汉语玉石及玉器命名取象选择规律[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5)
    • [4].甲骨文象形字取象角度及特点分析[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11)
    • [5].语义取象对词义演变的影响——以“首、头”为例[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0(05)
    • [6].论中国岩画的取象规则[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
    • [7].民国《云阳县志·方言》植物类名物词命名取象探析[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2(05)
    • [8].语义取象对词义组合与发展的影响[J]. 大理学院学报 2011(07)
    • [9].语义取象对词义演变的影响——以“牙、齿”为例[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6)
    • [10].从“阅本明象”到“取象审美”——谈历史课本阅读的三个阶段[J].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1(09)
    • [11].王筠“取象解字”对《说文》“因形说义”的纠正[J]. 中国文字研究 2009(00)
    • [12].典型取象,打造精品[J]. 中华诗词 2015(03)
    • [13].病机十九条取象运数观[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18)
    • [14].梁耀作品赏析[J]. 南方文坛 2015(02)
    • [15].东巴文字的多维取象构形艺术与应用[J]. 包装世界 2015(02)
    • [16].王筠汉字取象贯通古今考[J]. 汉字文化 2009(03)
    • [17].甲骨文象形动物字的取象特征分析[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23)
    • [18].《说文》缶、寳、勹(抱)、保、匏、浮语源探讨[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02)
    • [19].释清华简《筮法》的几处文字与卦爻取象[J]. 周易研究 2015(02)
    • [20].关于“取象”思维——以范宽《溪山行旅图》为例[J]. 现代装饰(理论) 2014(02)
    • [21].中医取象运数之数的内涵考察[J]. 医学争鸣 2014(03)
    • [22].诗人的画家视角与诗中画意的建构——以“凝情取象”、“随物赋形”为例[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 [23].六朝送别诗“感物取象”探论[J]. 北方论丛 2013(03)
    • [24].论中医“象”思维(二)[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07)
    • [25].取象 意象 境象——书法“象”论美学刍议[J]. 中国书法 2018(16)
    • [26].论《易经》取象尽意的形象思维方式[J]. 北方文学 2018(06)
    • [27].“德”字形义溯源[J]. 殷都学刊 2010(01)
    • [28].“立象尽意”思维下的“兴必取象”与“歌诗必类”[J]. 名作欣赏 2018(32)
    • [29].《易》与《诗》功能的对应[J]. 文学界(理论版) 2011(04)
    • [30].逼迫字语源深层信息解读[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10(05)

    标签:;  ;  ;  ;  ;  ;  

    汉语物象词语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