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正定县新安镇吴兴小学丁颜利
批评是思想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正确地运用这一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班主任所面对的是天真活泼但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学生,要使批评达到一定的效果,就要同他们心理相融、感情相通。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分析和研究被批评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特点,掌握批评的艺术,将各种消极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中,规范学生的言行,净化学生的心灵,塑造民族的美好未来。
一、掌握事实是批评的首要前提
毛泽东说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所以,一切批评都必须建立在充分掌握事实的基础之上,使批评不会让学生觉得是空穴来风。有的学生为了避免老师对他的“惩罚”,往往不承认自己的错。如果老师没有事实根据,空讲几句批评的话就达不到矫正的效果,反而让其觉得可以瞒天过海,反复犯错,甚至是变本加厉。教师只有掌握了事情发展的前因后果,批评才会有针对性,其效果才会更好,学生才会心服口服。
二、尊重和爱护学生的自尊心是批评的核心
现在的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也有部分学生是在单亲家庭中成长,他们有着非常强烈的自尊心。后进生的自尊心更是强于其他学生,实际上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仍有上进要求,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帮助。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得不到别人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因此,在批评学生的时候既要讲原则,不迁就其错误的思想行为,又要讲感情,尊重他们的自尊心。被批评的学生就会从心底里感激你对他的关心和爱护,并努力地去做好。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样,我们的批评效果也就达到了。
三、对事不对人是批评的关键
在现实中,许多班主任批评学生时,总会把这个学生以前所做过的错事一起提出来,并经常武断地说这个学生的不好。这样做往往会适得其反。这次犯错误是因为这件事,与以前的事无关,与学生这个人的品德也没关系,可我们硬是要把以前的旧事提出来。这样,学生就会觉得你这个班主任不喜欢他,有的学生甚至认为是在报复他,因此学生的逆反心理就出现了:我就是要惹事生非,看你老师能耐我何。所以,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要多留个心眼,只对其事而不对其人。
总之,批评有法,但无定法,有一点是我们教育者必须恪守的,这就是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尽管我们的批评未必会有切肤之痛的深刻,但只要能从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最终会领悟到老师的用意,从而更加努力地规范自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