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彩霞(卫辉市高级中学,河南新乡453100)
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语言去传授科学知识,开发学生智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如果能运用具体生动、形象鲜明、准确精炼的语言,不仅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表现力,给学生以极大的享受,进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教学语言要具有专业性
生动形象的专业语言,是最令人深思、最能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的语言,语文教师如能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应用,就能使语言充满魅力、富有启发性;就能启迪学生的思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作为专门和语言打交道的语文教师,对其语言水平的要求应当比其他教师的语言要求更严。由教学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特点与风格。教学语言属于专业语言,是教师在教学的具体条件下使用的语言,它包括是在有明确的教学任务,采用一定的方法,针对特定的教学对象,在有限的时间内,使用规定的教材达到一定的预想结果的活动。教学语言既不同于哲学、政治和自然科学的用语,也不同于音乐、电影等文学艺术用语,它既不是纯粹性的书面语言,也不是普通的日常用语。而是多种语言风格的融汇,是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语文教学语言的专业性,要求语文教师表达时富有情趣,善于使用一些典故、成语、比喻,穿插一些风趣机敏的话,以增添语言的感染力和情感色彩。在表达时善于形容,绘声绘色,充分发挥语言的直观性和形象感以唤起学生的表象,使学生容易理解学习的内容。
二、教学语言要具有艺术性
语文教学语言艺术,就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审美性原则,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把语文知识和信息正确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的语言技能活动,也是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掌握的一门技术。
人们利用语言进行交际,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工具。它是教师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开发学生智力,启迪学生心灵,进行思想教育,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手段。教师工作不同于其他工作的特点之一,就是教师把自己内在的知识和意向外化为语言、动作、表情等活动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借助于自己的语言表达来完成任务,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学是一项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优劣,影响着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智力开发的效果。一个受学生欢迎的教师,除了具有丰富的经验、渊博的学识外,教学语言的精练、形象、生动和富有趣味性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成功的教学与教师的语言功力有很大的关系。为此,有些教师努力把数学家的逻辑严谨、演说家的论证雄辩、艺术家的情感丰富集于一身,呕心沥血,执着地追求教学语言艺术,建立自己的教学语言艺术风格,并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教学语言要具有统一性
语文教学不仅有人文性的任务,还有工具性的任务。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是语言的两个方面,内容决定语言的形式,形式随着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有了内容才可能有与之相适应的形式。学生读书,首先感受的是文字语言,只有读懂了语言的意思,才会读透整篇文章的人文内涵。理解了语言内容,还要从语言文字表达的角度,对文本做进一步的阅读,了解作者是怎样选择材料、组织材料的,然后了解作者又是怎样布局谋篇的。只有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到全面的理解,才能说基本上实现了阅读教学的目标,做到了文字和内涵的统一。虽然教学的性质有所区别,但还是要遵循共同的教学目的,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并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教学的。教学语言要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和教育性。
四、教学语言要生动并有启发性
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生动、含蓄、充满启发情趣的魅力的语言,往往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启迪学生的思路,激发他们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表达看法,唤起他们的求知欲,进而获得知识和发展智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启发性的语言,创设问题的情境去激发学生的好奇之心,用语言把学生打动。为此,教师课前要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去思考。在讲课时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深入浅出,多用疑问性提问、铺垫性提问、疏导性提问,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受到启迪,探求并掌握新知识。
教学语言的生动性要求教师表达时要富有情趣,善于使用一些成语典故,穿插一些幽默风趣的话题,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讲解时适时使用谈话法,抓住难点和关键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所说的语言也要有直观性、感染力和情感色彩,启发学生进行思维。
五、教学语言要规范有逻辑性
科学知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它本身有严密的逻辑性。这就要求传授科学知识的教学语言必须也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做到简洁明快,层次分明,使学生听起来思路清晰。规范就是要求教师讲课的语言要句句紧扣,密切联系,抓住重点,层次清楚,围绕中心,具有严密的逻辑力量,不能词不达意,语句不通,同时还要做到规范和精炼相统一。语言的精炼,要求教师要对教材的书面语言进行提炼和加工,抛弃可有可无的东西。
总之,新课程标准已经指出了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性。优美的语言必能激励学生的学习。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讲究课堂语言的艺术性,加强语言修养,做到语言的形象生动,充满感召力和感染力,带有启发性和趣味性,使整个课堂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