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学校的特色化教育教学改革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刘骜,杨晓莉,刘彦力[1](2021)在《城乡人口结构变化下农村小学布局优化研究》文中认为文章通过对新城镇化带来的城乡人口结构变化进行分析,从教育体系建构、规划布局结构、建筑空间设计三个层级,研究农村寄宿制小学、小规模小学、更新撤点老校三个教育服务类型的布局优化策略,探讨教育资源合理调配模式,促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
孙梦阳[2](2021)在《中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职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改善和保障民生工作,始终是党和政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问题呈现出一种递进状态的由低到高的三个层面:基本生计状态、基本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基本生存线以上的社会福利状况。义务教育作为一种民众基本生计状态的底线,经历了由普及到基本均衡,目前正处于向优质均衡发展迈进的关键阶段。从义务教育的公益性等基本属性和政府职能解决市场失灵和促进公平的主要作用来看,推进义务教育发展,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政府职能应当给予保障并推动的重要事业。从现有的理论研究来看,从教育学视角出发,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甚多,且在均衡体系指标构建等实证层面上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从政治学视角出发,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及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职能研究还不够深入。基于此,本文从政治学视角切入,首先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职能展开理论研究,试图构建关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问题的政治学理论基本框架体系。其次,对中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职能问题进行历史和实践考察分析,在总结面临困境和发展思路的基础上,加之对国外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的实践努力和效果进行梳理,进而对中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职能问题提出优化建议。基于上述思路,本文的研究从两条路径展开。第一条路径:构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研究的理论体系。首先,本文提出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的三个基本政治学维度,即政府权力(以政府职能为体现)、受教育权(以义务教育发展中的主体权益为体现)及二者之间的正向联结。进而深入阐释了现代治理理论、责任政府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法治政府理论,以及以上理论在政府推进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的应用,从而明确政府职能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应具备的四个政治属性,即现代性、责任性、服务性和法治性。其次,在构建起理论体系后,本文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职能轨迹进行了历史回溯。由于大部分地区的义务教育正处于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过渡的阶段,因此历史回溯主要分为基本均衡和优质均衡两个阶段展开。基本均衡阶段的历史回溯具体分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萌芽期、推进期和达标期,优质均衡阶段的历史回溯视角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较早,并且体系建设相对较为完整的地区切入,以考察其政府职能与行动在推进义务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示范作用。最后,在政府职能的不断演变中,本文总结出了其演变的基本逻辑。逻辑起点,即寻求政治与教育之间共同的价值取向,包括政府职能与社会职能的重新分工和以标准化治理体系代替权力话语体系。逻辑路向,即通过完善政府职能分工和强化政府序列的垂直管理,实现政府职能的合理有序履行。逻辑主旨,即实现办好人民满意的义务教育,实现政府职能与民众需求的良性互动。除此之外,还从政府职能的历史考察中总结了经验,看到了包括义务教育“公民”同招背景下的均衡和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评价标准等不同层面的悖论关系和现实关系。进而在对多角度问题与困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的反思,包括中央政府职能视角的缺失和地方政府职能行动的自我保护,继而引发了本文对义务教育“善治”的再探和对民主决策机制构建的深入考量。第二条路径:通过调研分析和比较分析,对中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的设定与发挥问题进行实践考察。首先,在调研分析中,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义务教育评估情况,选取了上海、天津、长春和贵阳四个区位不同,且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度不尽相同的城市,通过问卷调研和访谈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当前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发挥作用的不同方面进行了现实考察。围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现状情况,针对教师主体和家长主体展开了问卷调研,围绕政策和职能的具体内容方面针对政府工作人员及义务教育学校负责人等主体展开了访谈调研,围绕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的现实诉求方面针对义务教育办学主体及学生、家长主体等开展了访谈调研。通过对调研反馈结果的汇总与分析,总结出政府职能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以及存在的微观问题。其次,在比较分析中,选取了芬兰、美国、英国三个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稍有差异,但总体处于良好发展趋势之中的代表国家,通过梳理其政府在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职能发挥的不同侧重点,如芬兰的中央政府主导型、美国的地方政府主导型以及英国的独立督导型义务教育发展方式,辨别其中可参考的有益借鉴,扩大我国政府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职能调适的参考范围。在综合以上两条路径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履行与调整的路径优化建议。具体从五个维度展开。一是,通过对善治和理性思维的探讨,实现政府主导下义务教育相关政策工具的有效运用。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政策工具可主要分为,社会化工具,具有灵活性特征、宣传性工具,具有引导性特征、制度性工具,具有规范性特征、激励性工具,具有有效性特征。各级政府应综合考量对不同类型政策工具的选择与应用,将政策工具中的灵活性、宣传性、规范性以及正向激励性有效地激发出来,以保障所用政策工具能够有针对性地可持续发挥作用。二是,对各级政府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的职能分工进行了调整与归纳,明确了各级政府职能的重点内容。应突出中央政府职能中的理性引导和科学规划,引导民众正确理解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引导各级政府与社会实现良好互动,科学规划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准入标准,并探讨将教师纳入国家公务员系统统一管理的可能性、科学规划城乡义务教育的协同发展,重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造血机制”建设,激活农村地区自主发展的内生动力。应强化省级政府职能中的政策落实和系统规划,关注国家政策在地方应用上契合性和有效性、关注省级以下各级政府职能的结构调整,推动各级政府财权与事权相对应、关注省级政府间关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资源合作与协同优势互补。强化市级政府职能中的信息收集与趋势化分析,重视对各类义务教育发展信息的收集,成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的信息传导者,向上提供发展思路,向下提供关涉发展布局与调整的实践信息及反馈。突出县级政府职能中的创新发展与布局优化,关注对义务教育办学模式的合作创新、关注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布局的合理规划、关注对随迁子女等弱势群体入学就读的保障工作。各级政府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除需积极发挥社会保障职能外,也需要对财政职能进行一定的调整。将关涉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人才资源、硬件设施、生活保障等方面的财政保障职能上移,集中由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按比例承担,在减轻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的同时,进一步理顺了机制,增强了有效性。市级政府承担市域范围内教师工资绩效的差额补助部分,能够切实缓解因区域工资待遇差距而引起的教师频繁流动的问题。县级政府承担本区域内,已有义务教育学校的生均经费支出,以及新建义务教育学校的各项支出,并统筹区域内政府购买义务教育服务支出。三是,通过对各部门在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职能的清晰界定,推进义务教育协同治理机制的有效完善。涉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时,应给予文教办、教委、教育局等教育职能部门相对集中的统筹调配权限,其他各职能部门,如发改、工商、组织宣传、人社、乡村振兴发展及公安等部门有效配合、协同推进,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各环节的高效运转。同时,正确引导社会力量协同参与义务教育事业,扩大优质义务教育资源的供给范围,多视角下共同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四是,完善义务教育民主决策机制,以实现义务教育事业发展中自由与秩序的有效构建。由政府主导,扩大义务教育决策参与主体,如引导社会组织、媒体、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主体有序地加入到义务教育民主决策中来。同时丰富义务教育民主决策的制度体系,如建立和完善第三方议事制度、专家顾问议事制度、学科专业建议制度以及教育咨询制度等。通过政府的组织与协调,畅通多视角下的交流渠道,充分吸纳多方力量的有效建议,不断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的民主环节,推进治理效能的进一步发挥。五是,通过构建由政府监督、社会监督和法律监督组成的全方位、多主体的综合性监督体系,在各领域事业的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下,内外结合,共同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在内部监督体系的构建上,各级政府之间要建立良好的监督反馈机制,实现政府间的有效交流。同时,加强部门间的协同监督,围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点和矛盾点,各职能部门分领域、有针对性地对教育部门实施监督,形成合力,促进义务教育各领域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在外部监督体系的构建上,给予社会义务教育各参与主体充分表达需求和诉求的权限,并推动问责机制进一步补充与完善,将表达和回应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监督机制的有效实施,能够推动义务教育领域各项事务,在法治化的轨道上科学、自主、可持续地运行。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两会中提出,“教育的使命是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实际上,从国家多年的义务教育发展实践来看,政府职能设定和调整的目标是实现义务教育各参与主体在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均衡”。在此目标指引下,本文希望能够通过多视角切入分析,明确在民主政治体系构建中各级政府应发挥的作用和履行的职能,以从根本上推动民主决策、共同参与、协同发展和依法行政、依法执教的实现。
杨哲[3](2021)在《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空间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振兴,教育先行。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教育的振兴,农村小规模学校作为乡村教育体系的“神经末梢”,牵动着乡村教育的整体发展。将教学空间与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系起来,二者间的碰撞,使我们对农村小规模学校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教学空间是“教学”与“空间”的综合体,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与环境不同,环境强调主体,而空间更强调界限,空而有界是空间的本质。教学主要指学校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本研究认为,教学空间是指师生在学校开展的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活动的各种共存性关系的总和,具有空间物理性和教学育人性。论文按照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空间的现状分析、问题成因及优化建议三部分展开。本研究主要采用非参与式观察法,观察了四所农村小规模学校,一所是平原地区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另外三所是山区的农村小规模学校。首先,运用SWOT模型对四所农村小规模学校进行了总体分析;其次,具体描绘了教室教学空间和非教室教学空间的现状,教室教学空间分为普通教室教学空间和专用教室教学空间,非教室教学空间分为走廊教学空间和庭院教学空间。通过分析现状,发现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空间存在教学空间利用率低、功能单一、缺少教育意蕴和乡土元素等问题。深究原因,教学空间不是孤立存在的,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空间存在的种种问题与学校建设标准化导致的“千校一面”,学校教育缺乏特色,处于“悬浮无根”的状态以及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留不下来”三方面有关。这些问题都是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路上的绊脚石,是造成农村小规模学校“小而弱”的原因之一。因此,针对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空间存在的问题,提出四条优化建议,一综合利用教学空间,让“没用”变“有用”;二灵活布局教学空间:让“有用”变“多用”;三发挥教学空间教育性:让教育随处可见;四拓展学校教学空间:让乡村文化融入学校。由于各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习俗以及地理位置等方面不同,因此,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空间的优化没有固定的模式与标准,适合本校的即为最优。
梁炜莹[4](2020)在《未来中学特色课程教育空间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中学教育体制的改革发展,国内普通中学课程体系逐步形成了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组成的“三级课程体系”。自此,地方和学校选修课逐渐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出现在各中学的课程教学计划当中。这类具备地方特色、校本特色以及具有一定活动课程性质的中学选修课程,俗称为中学特色课程。然而,传统中学对于校园教育空间的设计,仍停留在以国家课程授受为教育目标的应试教育体系层面内。随着近年来中学特色课程受重视程度的提升和开展规模的逐步扩大,传统的中学教学用房空间愈发无法适应中学特色课程不断创新的教学模式和不断改良的教学内容。在此背景下,传统中学校园纷纷针对新开设的特色课程,调整和改造原有的教学用房空间。新建的中学校园,也纷纷针对未来可能开展的特色课程内容,采用更具创新适应性的教育空间设计。针对中学特色课程开展的教育空间设计,逐渐成为近年来各中学校园教育空间设计的热点。论文在实地调研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和总结了当前中学特色课程的主流开课类型和授课模式,并提出对应类型课程所需要的空间功能和环境氛围。在问题导向下,论文由整体到局部,从校园总体空间组织、平面功能组织、教学空间单元具体布局和校园公共空间设计等多个层面,逐层分析针对特色课程开展需求,未来中学校园需要准备怎样的教学空间和教育环境,并通过建筑学的设计手段,去满足功能的需求、营造合适的氛围。论文最后通过具体的项目实践,作为理论的践行和检验,将中学特色课程教育空间设计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具体实践当中,并总结设计要点和设计趋势,供未来更多相似的项目参考。
童怡[5](2020)在《新高考政策对县级高中教育改革影响的研究 ——以湖北省T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务院于2014年颁布《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这标志着我国新一轮改革正式启动,上海、浙江试点城市已经顺利完成新政策后第一次高考,湖北作为第三批已于2018年开始实施新高考政策。为了应对新高考政策,各学校需要加大教师资源储备,丰富教师数量提高质量,完善走班教学管理流程,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学生个人档案,完善职业规划课程以及扩大学校教学设施面积,增加新的教室实验室等。从而通过改革高考方式、分类考试,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推动高中教学改革。但是通过研究发现,县级高中在改革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大多数地区教师资源不充足,对新高考制度理解不充分,走班教学管理混乱,资金严重短缺从而导致政策效果不尽人意。查阅相关资料发现,针对县级高中应对新政策的有关论文也较少,目前研究尚不充足。因此,本文根据新高考综合改革要求,参考试点地区县级高中的经验与做法,探索分析政策在中部县级及以下城市高中教育改革的实施现状与出现问题,提出一些建议措施,从而更好地推进新高考政策。通过研究发现,县级政府应当加强顶层设计,积极出台配套管理措施,落实专班专人实施点对点帮助,细化分管部门与责任人,加强政策宣传,开启民智,加大资金保障力度,推动新政策在县级城市的有效开展。同时县级高中改善办学条件,加大教学改革资金投入,扩建教室实验室面积,搭建综合素质教育平台,创新教学管理方式,加大育人方式改革力度。联合政府学校老师多方面力量共同推进县级高中教育改革的顺利过渡。
曹远航[6](2020)在《基层政府教育精准扶贫政策执行问题研究 ——以河南省T县为例》文中提出面对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脱贫攻坚的新阶段,教育精准扶贫既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其中,基层政府政策执行作为教育精准扶贫的关键环节,直接关乎着教育精准扶贫政策的实际效果。因此,有必要对基层政府教育精准扶贫政策执行的实际样态、所存问题和其深层次原因,以及优化路径进行深入探究。本文以公共选择理论、政策执行理论等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焦点团体访谈法,并使用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探讨T县教育精准扶贫政策执行过程。通过研究分析发现,样本县在教育精准扶贫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着政策执行选择不定、执行人员认知偏差与负荷过重、执行对象抉择徘徊、执行空间受限等问题。为进一步剖析上述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结合编码分析与材料互证,发现“执行目标与资源的短板”、“执行机构与人员的堵塞”、“考核机制的弱化”以及“执行环境的复杂”,加上各因素之间的连环效应,共同导致基层政府政策执行问题的产生。根据问题及归因分析,提出了改进基层教育精准扶贫政策执行的对策建议:一是完善政策内容,强化基层政策执行资源管理;二是优化主体行为,整合基层政策执行机关权责;三是健全评估指标,构建教育精准扶贫评估机制;四是改善基层环境,营造基层政策执行良好生态。
颜伟佳[7](2020)在《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伴随对学生综合发展重视程度的提升,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直接影响着农村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农村教育的整体质量,关系到素质教育是否可以在整个农村地区实现有效普及和贯彻落实。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消除过去陈旧落后的教育理念,同时改变过于机械性和单一化的教学方法,让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满足每个小学生的成长需要,更好的适应农村小学教育的改革发展。本文将着重就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化实践策略进行探究。
景石红[8](2020)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育人方法与路径研究》文中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近年来,高职教育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同时显现出重视技术技能教育,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这是由于文化育人意识薄弱造成的。高职教育要提升人才质量就要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既重视技术也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致力于培养符合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本文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阐述了文化、校园文化、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文化育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育人的内涵。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历史演进从萌芽产生阶段、初步探索阶段、规范化建设阶段、规模化发展阶段、内涵式提升阶段五个方面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分析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育人的职业性、实践性、地方性、创新性特点。第二,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育人工作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文化育人理念与实践进一步深化、文化育人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校园文化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但还存在格式化、割裂化、功利化的倾向,究其原因,是由于社会环境、高职教育“重技能、轻人文”、高职教师和学生的特点等方面造成的。第三,阐述了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方法构建。笔者认为,应当树立科学的办学方向,把握好立德树人主线;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转变观念,以人为本;创新管理模式,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教师队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从而专业渗透,管理融入;要打造具有高职特色的环境文化、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重视学生的实践体验和文化熏陶。第四,阐述了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科学路径思考。从文化育人和技能育人有机结合、实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对接、强化学生综合素养日常养成教育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说明。
孟晶[9](2020)在《济宁市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现状和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从2001年新课改以来,国家逐步探索构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努力使课程建设更开放,更有活力。因而,三级课程中的校本课程因其更有弹性,学校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能更好的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而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随着国家对语文学科的重视程度增强,语文校本课程逐渐成为学校彰显自己特色,打造自己学校品牌、教师进行专业研究,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学生获得更丰富的语文知识,提高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保证开发并实施的语文校本课程的质量,是所有学校面临的一个课题。本文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法,深入一线,调查了济宁市部分学校的语文校本课程的现状,并对教师,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得了相关数据并逐一分析了济宁市小学语文课程在开发,实施,评价,教师角色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济宁市很多学校已经开始重视并努力建设高质量的语文校本课程,结合新的课程改革,大胆创新,力图将它作为打造为自己特色名片的途径之一,开发意识不断增强,开设形式不断丰富,教师参与度有所提高,评价方式努力创新,教学效果显着,有了一定的发展,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好评。但是目前还存在着学校间开发的差距较大,尤其是农村地区,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更是滞后,开发内容单一,雷同多,缺少本校的特色,实施过程中缺乏相关的制度规范,开设比较随意,没有系统的教材,对学生的评价不充分,教师缺少反思和培训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通过分析数据,查阅资料,反思,从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和评价三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发展策略。本文认为,济宁各小学应该结合济宁本地的实际情况,以及学校的自身办学条件,学生的需求爱好等,开发个性化,目的性强的语文校本课程。课程内容要不断创新,古典诗词,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等优秀的文学作品,济宁本地的民俗文化,社区性资源都可以作为开发的内容来源,课程设置的形式应该丰富多样。在实施中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规范课程的安排,课堂的开展,教师的授课行为,并提供一些保障资源,保证课程的课时,上课效果。在评价方面,要努力丰富评价方式,采取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建设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书面评价,口头评价互相补充,学生自评,互评,师评均有所体现,进而提高评价的效果。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开展讲座,专家视频,自学和集体学习相结合,提高他们参与的意识和水平。而教师本身也要加强学习,多反思,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从而共同推动济宁市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发展。
石鹤文[10](2020)在《北京市民办学校“武术进校园”的实施状况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武术是我们的历史使命,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武术,其技击功能、竞技功能和文化功能等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国家正大力支持学校开展武术教育,希望传统武术文化能得到大力弘扬,满足国民武术健身的需求,将“武术进校园”活动普及到民办学校中去,本文从历史、现状和未来三个维度,探究了民办学校的社会地位、办学体制、功能与作用,自1982年国家印发《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的报告》中提到“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的声明,至今已有38年的发展历程,在中国,民办学校不再是“拾遗补缺”的地位了,对民办学校地位的认知问题是影响民办学校发展的关键。现如今,民办学校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着,国家的发展,人文环境的变化影响了家长对社会教育模式的新要求和新期待。大量关于“民办学校发展”的研究表明,民办学校的发展是教育发展进程的必然产物,民办学校是对教育事业的有益补充,与公立学校地位“并重”,应坚持“并存、并容、并重”的原则,互促进、同发展,积极响应文化自信的精神。武术进入民办学校,应充分发挥民办学校的自身特点:拓宽教育渠道、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率、满足社会多层面选择教育的需求。本文以“民办学校‘武术进校园’的实施状况与对策研究”为题,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及SWOT分析法对“民办学校武术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从民办学校的现实状态、发展环境、自身优势等方面进行思考,提出武术教育在民办学校的实施对策,让武术教育能够在民办学校有更好的发展。研究结论如下:1.民办学校自身情况各具差异,在武术的课程设置上也有所不同,调查发现若增加武术专业课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使学生在对武术产生兴趣以及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之上提高其武术专业水平的素质。所以设立专业课对民办学校发展“武术进校园”具有重要作用及推动意义。2.民办学校在武术教育过程中,更加侧重于动作技术的传授,但也要组织不同学段的学生学习武术文化理论。让学生了解武术历史故事,学习武术知识,制定与各个学段相符合的武术理论内容,形成系统的教学大纲,并相应的安排理论学习课时,从而提升学生对武术的认知度和热衷度,有助于校园武术的推广。3.民办学校中武术教师的数量是保障武术教育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师资充足有助于提升武术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要想武术在学校可持续发展需保证学校的师资充足,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进行武术在校园的持续发展。4.民办学校在普及武术教育过程中,应重视教学设施对习武的重要性,调整对武术教育资源投入比例,推动校园武术的有效发展。
二、农村学校的特色化教育教学改革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学校的特色化教育教学改革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城乡人口结构变化下农村小学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组建教育服务体系层级,构成一体化管理机制 |
1.1 优化层级联系网络,推动教育质量空间分布均衡化 |
1.2 利用“互联网+”平台,推进“教共体”建设 |
2 优化规划空间结构布局 |
2.1 科学预测区域发展趋势,动态调整城乡教育均衡布局 |
2.2 合理控制空间布点,严守学校规模底线标准 |
2.3 考虑农村小学布点组群合作,优化教育协同服务范围 |
3 优化建筑空间设计布局 |
3.1 规范寄宿制小学建设,提升中心学校品质 |
3.1.1 加强寄宿制小学规范化建设 |
3.1.2 功能空间设计革新 |
3.1.3 建筑空间归属感提升 |
3.2 构建特色化小规模小学,增强教学点生存力 |
3.2.1 探索农村儿童的教育模式,传承地方文化特色 |
3.2.2 集约化校区布局,社校协同互助 |
3.3 更新撤点老校,盘活农村闲置教育资源 |
结语 |
(2)中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相关概念界定 |
(二)政府职能的相关概念界定 |
二、政府职能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系 |
(一)政府相关职能设定体现了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理念和目标 |
(二)中央政府承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的规划和保障等职能 |
(三)地方政府承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的管理和发展等职能 |
三、理论基础 |
(一)治理现代化理论 |
(二)责任政府理论 |
(三)服务型政府理论 |
(四)法治政府理论 |
第二章 中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的历史考察与经验总结 |
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的历史演变 |
(一)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时期的政府职能考察 |
(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时期的政府职能考察 |
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演变的基本逻辑 |
(一)逻辑起点:寻求政治与教育之间共同的价值取向 |
(二)逻辑路向:完善职能分工和强化垂直监管 |
(三)逻辑旨归:办好人民满意的义务教育 |
三、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发挥的经验与启示 |
(一)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与优质均衡的协同发展 |
(二)政府职能让渡与管理补位 |
(三)政府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多元评价视角的探索 |
第三章 中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的实践考察 |
一、样本选取原则与考察方式概述 |
(一)实践考察的样本选取原则 |
(二)实践考察方式与内容概述 |
二、调研结果分析 |
(一)面向教师主体围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现状的问卷调研 |
(二)面向家长主体围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现状的问卷调研 |
(三)围绕国家政策和政府职能内容方面的访谈调研 |
(四)围绕对义务教育发展情况反馈方面的访谈调研 |
三、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履行成效 |
(一)中央政府主导强化人力资源储备及社会制度保障 |
(二)地方政府职能从直接管理转向服务合作 |
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履行存在的微观问题 |
(一)教育职能的发挥过多依赖于经济建设的成果 |
(二)政府目前实施教师交流政策的局限性 |
(三)义务教育发展中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需要政府牵引与调适 |
(四)不同模式办学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共享机制尚未构建完成 |
第四章 中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存在的困境及原因 |
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存在的困境 |
(一)中央政府宏观职能与微观职能出现交叉 |
(二)省级政府统筹职能落实不到位 |
(三)市级政府职能不够明晰 |
(四)县级政府职能没有完全发挥 |
二、政府职能困境存在的原因分析 |
(一)中央政府职能的顶层设计视角存在缺失 |
(二)地方政府职能受到现实因素影响 |
三、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发挥及转变的思路 |
(一)探索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的“善治”思路 |
(二)重视民主决策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 |
第五章 中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履行的路径优化研究 |
一、域外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履行模式 |
(一)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中央政府主导型模式的特点与评介:以芬兰为例 |
(二)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主导型模式的特点与评介:以美国为例 |
(三)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独立督导型模式的特点及评介:以英国为例 |
二、中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履行的路径优化 |
(一)善治与理性思维:义务教育政策工具的有效运用 |
(二)发挥结构功能作用:各级政府职能内容的优化 |
(三)融合与协作:义务教育协同治理机制的有效完善 |
(四)自由与秩序环境的有效构建:民主决策的有效推进 |
(五)保障与反馈机制的畅通:“督学”与“督政”双向强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空间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陷入困境 |
(二)教学空间是教育发展的新要素 |
(三)教学空间带给农村小规模学校新活力 |
二、文献综述 |
(一)教学空间国外研究综述 |
(二)教学空间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概念界定 |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 |
(二)教学空间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空间的现状分析 |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总体分析 |
(一)齐文化风采的桐林小学 |
(二)群山里的农村小规模学校 |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室教学空间分析 |
(一)普通教室教学空间 |
(二)专用教室教学空间 |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非教室教学空间分析 |
(一)走廊教学空间 |
(二)庭院教学空间 |
第二章 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空间的问题及成因 |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空间存在的问题 |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空间利用率低 |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空间功能单一 |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空间缺少教育意蕴 |
(四)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空间缺少乡土元素 |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空间的问题成因分析 |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遵循标准化 |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缺乏特色化 |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化 |
第三章 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空间的优化建议 |
一、综合利用教学空间:“没用”变“有用” |
二、灵活布局教学空间:“有用”变“多用” |
三、发挥教学空间育人性:让教育随处可见 |
四、积极拓展教学空间:乡村文化融入学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未来中学特色课程教育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必要性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必要性 |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2.1 研究的对象 |
1.2.2 研究的范围和边界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的方法 |
1.5.2 研究的框架 |
第二章 国内中学特色课程开展需求及对教育空间的适应性要求 |
2.1 特色课程的开展趋势与用房需求 |
2.1.1 特色课程的开展趋势 |
2.1.2 特色课程的用房需求 |
2.1.3 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对相关教学用房的配比要求 |
2.1.4 特色课程专用用房设计要求的空白 |
2.2 中学特色化教育对教育空间的设计需求 |
2.2.1 满足课程授课形式的多元化需求 |
2.2.2 教育空间的开放化、灵活性需求 |
2.2.3 教育空间组织的高效化需求 |
2.2.4 未来中学特色课程教育空间的设计趋势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中学特色课程授课空间的实地调研与分析 |
3.1 调研工作内容 |
3.2 实地调研对象的选取 |
3.3 调研对象的特色课程设置情况 |
3.3.1 调研对象的特色课程开课情况 |
3.3.2 调研对象的访谈情况总结 |
3.4 特色课程教育空间需求的问卷调研 |
3.4.1 问卷调研的内容和对象 |
3.4.2 调研问卷的设计 |
3.4.3 问卷调研结果的统计和分析 |
3.5 调研对象的教育空间使用现状 |
3.5.1 实地调研的基本情况 |
3.5.2 实地调研现场情况总结 |
3.6 调研总体情况的总结与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适应中学特色课程开展的校园建筑布局 |
4.1 常见的中学校园总体布局 |
4.1.1 离散型布局 |
4.1.2 串联型布局 |
4.1.3 集聚型布局 |
4.1.4 垂直复合型布局 |
4.2 中学校园常见的单体平面布局及其创新设计 |
4.2.1 板式平面的创新设计 |
4.2.2 折线式平面的创新设计 |
4.2.3 中庭式平面的创新设计 |
4.2.4 合院式平面的创新设计 |
4.2.5 锯齿式平面的创新设计 |
4.3 适应中学特色课程开展的校园建筑布局 |
4.3.1 公共空间串联布局缩短走班距离 |
4.3.2 营造纵向多元空间提高利用效率 |
4.3.3 学习组团平面提供共享空间 |
4.3.4 适应特色课程开展的未来校园空间规划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适应中学特色课程教育的教学空间布局 |
5.1 从行政班教室到走班教室 |
5.1.1 传统普通教室的设计要求 |
5.1.2 适应走班功能的教室设计 |
5.2 科学技术类教学用房的特色化设计 |
5.2.1 传统科学类专用教室的设计要求 |
5.2.2 实验教室、辅助用房与办公用房的混合布局 |
5.2.3 实验教室的多元化布局 |
5.2.4 地理教室的独立设置和特色化设计 |
5.2.5 科技教室和科技活动室的功能创新 |
5.3 艺术文化类特色课程教学空间设计 |
5.3.1 传统艺术文化类专用教室的设计要求 |
5.3.2 国学特色课程的教学空间设计 |
5.3.3 绘画美术空间和工艺美术空间的分区设计 |
5.3.4 音乐教室、舞蹈教室的多功能复合 |
5.3.5 根据办学条件补充设置乐器教室 |
5.4 生活健康类特色课程空间 |
5.4.1 传统生活健康类公共教学用房的设计要求 |
5.4.2 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空间 |
5.4.3 生命教育组团空间概念的引入 |
5.4.4 阅读特色课的开展空间 |
5.5 多功能教学用房的创新设计 |
5.5.1 传统合班教室、多功能教室空间的设计要求 |
5.5.2 微格教室概念的引入和应用 |
5.5.3 调整阶梯教室的起坡位置 |
5.5.4 风雨操场的特色设计和多功能运用 |
5.5.5 多功能教学用房的开放化设计 |
5.6 中学特色课程教学用房的设计要点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适应中学特色课程模式的教育公共空间氛围营造 |
6.1 教育公共空间的特色化设计策略 |
6.1.1 门厅、架空层的混合功能利用 |
6.1.2 结合公共阶梯的开放空间设计 |
6.1.3 学习组团式布局的公共空间设计利用 |
6.1.4 模糊教室空间与公共空间之间的边界 |
6.1.5 交通空间的装饰设计和扩大利用 |
6.1.6 半地下空间、下沉庭院、屋顶平台的利用 |
6.1.7 边角空间的利用 |
6.2 适应特色课程开展的教育空间氛围营造手法 |
6.2.1 校园风格及色彩系统的设计 |
6.2.2 校园特色文化空间的打造 |
6.2.3 校园特色课程成果的展示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适应特色课程开展的未来教育空间设计实践 |
7.1 DW学校概念性方案设计 |
7.1.1 项目概况及设计需求 |
7.1.2 平面布局设计分析 |
7.2 SM实验中学“未来学校”教学空间改造设计 |
7.2.1 项目概况及设计需求 |
7.2.2 特色空间改造设计 |
7.3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实地调研访谈内容 |
附录二 教师问卷内容 |
附录三 学生问卷内容 |
附录四 实地调研案例现场情况记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5)新高考政策对县级高中教育改革影响的研究 ——以湖北省T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新高考政策 |
1.2.2 县级高中 |
1.3 研究现状 |
1.3.1 高考政策改革相关研究 |
1.3.2 关于新高考政策的价值取向以及要求 |
1.3.3 试点高中教育改革出现问题以及相应应对措施 |
1.3.4 针对县级高中教育改革的研究 |
1.3.5 国外研究现状 |
1.3.6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新高考政策与高中教育改革趋势 |
2.1 高考综合改革出台的背景 |
2.2 新高考政策的特点 |
2.3 高中教育改革趋势与要求 |
2.3.1 教师资源储备管理 |
2.3.2 选课走班管理 |
2.3.3 学科课程管理 |
2.3.4 综合评价要求 |
2.3.5 学校教务管理 |
第三章 部分试点城市高中应对教育改革的经验 |
3.1 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上海、浙江的实施情况 |
3.1.1 试点地区高考综合改革的成效 |
3.1.2 试点地区高考综合改革后出现的问题 |
3.2 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上海、浙江高中学校的应对举措 |
3.2.1 学科均衡与选课走班管理方面 |
3.2.2 教师资源补充与平衡方面 |
3.2.3 教务与综合评价管理方面 |
第四章 新高考政策对县级高中教育改革影响现状分析 |
4.1 调研的研究设计 |
4.1.1 研究对象 |
4.1.2 研究方法 |
4.2 县级高中推进新高考政策初步对策 |
4.2.1 县级高考综合改革政策的学习情况 |
4.2.2 对新高考政策改革采取的初步应对措施 |
4.3 县级高中推进新高考政策实施现状 |
4.3.1 教师储备方面 |
4.3.2 选课走班管理 |
4.3.3 学科课程安排 |
4.3.4 综合评价方面 |
4.3.5 学校教务教学管理 |
第五章 县级高中适应新高考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县级高中推进新高考政策出现的问题 |
5.1.1 教师资源储备方面 |
5.1.2 选课走班管理 |
5.1.3 学科课程安排 |
5.1.4 综合评价方面 |
5.1.5 学校教务教学管理 |
5.2 县级高中推动新高考政策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
5.2.1 县级学生综合素质相对较弱 |
5.2.2 教师福利保障较低,专项培训少 |
5.2.3 基础配套设施不足,多样化教学无法达成 |
5.2.4 债务繁重,正常教学经费难以保证 |
5.2.5 地理位置较为偏远,教育观念传统老旧 |
第六章 应对新高考政策的对策建议 |
6.1 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树立优先发展教育理念 |
6.1.1 细化分工,落实顶层设计 |
6.1.2 保障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
6.1.3 确立目标,落实督导检查 |
6.2 学校应重视教育政策改革,落实政策实施 |
6.2.1 落实培训保障,完善教师队伍建设 |
6.2.2 提高教学质量,创建学校特色化教育 |
6.2.3 建立协同机制,大力补齐自身短板 |
6.3 教师应完善自身素养,顺应新政策 |
6.3.1 转变思维定式,提升自我认知与素养 |
6.3.2 优化课堂教育,积极主动探索高考改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基层政府教育精准扶贫政策执行问题研究 ——以河南省T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三)对国内外研究的述评 |
四、核心概念 |
(一)基层政府 |
(二)教育精准扶贫 |
(三)教育政策执行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理论基础 |
(一)公共选择理论 |
(二)政策执行理论 |
二、研究对象 |
(一)实地调查中的样本县 |
(二)实地调查中的样本镇及村 |
(三)实地调查中的访谈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一)数据收集的方法 |
(二)数据分析的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第三章 我国及河南省教育扶贫政策演进与执行现状 |
一、我国教育扶贫政策的历史演进与实践历程 |
(一)教育扶贫政策初始阶段(1949-1977) |
(二)教育扶贫政策启动阶段(1978-2000) |
(三)教育扶贫政策体系化与规模化发展阶段(2001-2012) |
(四)教育扶贫政策内涵提升与精准实践阶段(2013-2020) |
二、河南省及样本县教育精准扶贫政策执行现状 |
(一)河南省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及执行现状 |
(二)样本县教育精准扶贫路径及具体措施 |
(三)样本县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成效及经验 |
第四章 基层政府教育精准扶贫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 |
一、“航标分殊”:基层政府政策执行选择不定问题 |
(一)“扶教”还是“扶钱” |
(二)“扶教”还是“扶心” |
二、“舵手劳顿”:基层干部的认知偏差与负担问题 |
(一)基层政策执行人员的认知偏差 |
(二)基层政策执行人员的负荷过重 |
三、“船员摇摆”:基层政策执行对象抉择徘徊问题 |
(一)政策边缘人之间“争贫”频发 |
(二)贫困生与农村学生“难舍难分” |
四、“航线蜿蜒”:基层政府政策执行空间受限问题 |
(一)基层政策执行的可持续性不足 |
(二)基层政策执行的可延展性受限 |
第五章 基层政府教育精准扶贫政策执行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一、目标与资源的短板“削弱”基层政策执行的顺畅度 |
(一)执行目标的冲突与短视 |
(二)执行资源的短缺与失衡 |
二、机构与人员的堵塞“束缚”基层政策执行的内生力 |
(一)纵向部门信息传递弱化 |
(二)横向部门职能划分模糊 |
(三)执行人员自身素养欠缺 |
三、考核机制的弱化“阻碍”基层政策执行的实效性 |
(一)考核指标内容不完善 |
(二)考核机制独立性欠缺 |
四、执行环境的复杂“加剧”基层政策执行的挑战度 |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积淀 |
(二)基层社会环境的转型 |
(三)基层教育环境的挑战 |
第六章 基层政府教育精准扶贫政策执行的对策建议 |
一、完善政策内容,强化基层政策执行资源管理 |
(一)调整目标,完善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内容 |
(二)加强供给,高效使用基层政策执行资源 |
二、优化主体行为,整合基层政策执行机关权责 |
(一)提升认知,优化基层政策执行人员行为 |
(二)塑造形象,整合基层政策执行机关权责 |
三、健全考核指标,构建基层政策考核评估机制 |
(一)完善指标,充实教育精准扶贫考核内容 |
(二)凸显特色,构建教育精准扶贫考核机制 |
四、改善基层环境,营造基层政策执行良好生态 |
(一)改善环境,助力基层政策执行顺利展开 |
(二)建设智库,树立基层政策执行经验典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访谈对象信息表 |
附录B 基层政策执行过程的开放式编码及范畴化 |
附录C 基层政策执行过程的核心编码(三级)节点分布 |
附录D 基层政策执行过程的主轴编码(二级)节点分布 |
附录E 访谈提纲 |
(一)县教育局相关领导访谈提纲 |
(二)乡镇政府工作人员及中心校长访谈提纲 |
(三)村一级干部访谈提纲 |
(四)学校校长及教师访谈提纲 |
(五)贫困户及非贫困户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育人方法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概况 |
(二)国外研究概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 |
(一)系统研究高职院校文化育人路径问题 |
(二)有针对性地研究高职院校文化育人路径问题 |
(三)研究角度新颖 |
第二章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概述 |
一、相关概念 |
(一)校园文化 |
(二)文化育人 |
二、我国高职教育的历史演进 |
(一)萌芽产生阶段(1866-1977 年) |
(二)初步探索阶段(1978-1991 年) |
(三)规范化建设阶段(1992-1998 年) |
(四)规模化发展阶段(1999-2005 年) |
(五)内涵式提升阶段(2006-至今) |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育人的特点 |
(一)职业性 |
(二)实践性 |
(三)地方性 |
(四)创新性 |
第三章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现状与原因分析 |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育人工作取得的成效 |
(一)文化育人理念与实践进一步深化 |
(二)文化育人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 |
(三)校园文化的功能进一步发挥 |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育人存在的问题 |
(一)格式化倾向 |
(二)割裂化倾向 |
(三)功利化倾向 |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育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格式化倾向的原因分析 |
(二)割裂化倾向的原因分析 |
(三)功利化倾向的原因分析 |
第四章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方法构建 |
一、转变观念,以人为本 |
(一)树立科学的办学方向,把握好立德树人主线 |
(二)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二、专业渗透,管理融入 |
(一)创新管理模式 |
(二)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 |
(三)提升教师队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
三、实践体验,文化熏陶 |
第五章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科学路径思考 |
一、文化育人和技能育人有机结合 |
(一)将课堂教学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 |
(二)文化育人与职业技能训练相结合 |
二、实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对接 |
(一)培育工匠精神 |
(二)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实践主线 |
(三)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构建具有职业人文特色的校园文化 |
三、强化学生综合素养日常养成教育 |
(一)重视教育非功利性,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
(二)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
(三)促使校园文化活动职业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期刊论文类 |
三、其他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9)济宁市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现状和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一)新课标的要求 |
(二)课堂教学存在不足 |
(三)打造特色化教育的需要 |
(四)济宁地区的实际需求 |
(五)落实山东省关于课后服务相关文件的要求 |
二、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探索 |
(二)国内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探索 |
(三)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 |
四、核心概念 |
(一)校本课程 |
(二)语文校本课程 |
(三)校本课程开发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调查问卷法 |
(三)访谈法 |
六、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第一章 济宁市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现状调查设计 |
一、问卷设计 |
(一)标题 |
(二)前言 |
(三)指导语 |
(四)问题 |
(五)结束语 |
二、访谈提纲 |
三、问卷分发与回收 |
第二章 济宁市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现状调查分析 |
一、调查数据分析 |
(一)济宁市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情况分析 |
(二)教师调查问卷分析 |
(三)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
二、访谈结果分析 |
第三章 济宁市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建设成绩与问题 |
一、济宁市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建设取得的成绩 |
(一)重视建设高质量的小学语文校本课程 |
(二)开发形式不断创新丰富 |
(三)教师参与意识较强 |
(四)努力探索评价方式 |
(五)教学效果显着 |
(六)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 |
二、济宁市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理论指导缺乏 |
(二)学校差异化明显 |
(三)内容雷同,罕见特色 |
(四)课堂教学模式单一 |
(五)课程实施不到位 |
(六)评价体系缺乏 |
(七)教师能力有待提高 |
第四章 济宁市小学语文校本课程优化发展策略 |
一、济宁市小学语文校本课程优化发展的基础 |
(一)小学语文校本课程优化发展的政策依据-新课标 |
(二)济宁市小学语文校本课程优化发展的现实基础 |
二、济宁市小学语文校本课程主要环节的优化发展策略 |
(一)济宁市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化发展策略 |
(二)济宁市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实施过程的优化发展策略 |
(三)济宁市小学语文校本课程评价的优化发展策略 |
三、济宁市小学语文校本课程教师的优化发展策略 |
(一)强化理论学习 |
(二)注重反思 |
四、济宁市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学校的优化发展策略 |
(一)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
(二)发挥团队的合作 |
(三)建立教师激励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Ⅰ |
附录Ⅱ |
附录Ⅲ |
(10)北京市民办学校“武术进校园”的实施状况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任务 |
1.4 研究综述 |
1.4.1 民办学校发展环境的相关研究 |
1.4.2 民办学校办学特色的相关研究 |
1.4.3 民办学校师资队伍的相关研究 |
1.4.4 武术进校园的相关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实地考察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数据统计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民办学校的发展历程与生存状态 |
3.1.1 民办学校创立的历史背景 |
3.1.2 民办学校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
3.1.3 民办学校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解析 |
3.2 “武术进校园”与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
3.2.1 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
3.2.2 学校武术教育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
3.2.3 武术教育提升民办学校办学质量的理论探讨 |
3.3 现状调查:北京地区民办学校武术教育的开展状况 |
3.3.1 武术教学的组织形式 |
3.3.2 武术教学的基本内容 |
3.3.3 体育(武术)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 |
3.3.4 学校对武术的重视程度 |
3.3.5 武术教育的发展空间还有很大的余量需要填补 |
3.4 民办学校“武术进校园”活动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 |
3.4.1 优势:学校办学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
3.4.2 劣势:师资力量薄弱和资金投入不足 |
3.4.3 机遇:国家利好政策出台和武术国际化进程的推进 |
3.4.4 挑战:学生习武成效和发展前途关系校园武术教育的成败 |
4 结论与对策 |
4.1 结论 |
4.2 对策 |
4.2.1 提高教学质量,扩大宣传力度 |
4.2.2 加强师资建设,稳定教师队伍 |
4.2.3 优化教育模式,保证持续发展 |
4.2.4 增强学校互动,突出办学特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四、农村学校的特色化教育教学改革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城乡人口结构变化下农村小学布局优化研究[J]. 刘骜,杨晓莉,刘彦力. 建筑与文化, 2021(10)
- [2]中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 孙梦阳.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3]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空间的优化研究[D]. 杨哲.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4]未来中学特色课程教育空间设计研究[D]. 梁炜莹.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新高考政策对县级高中教育改革影响的研究 ——以湖北省T县为例[D]. 童怡. 广西大学, 2020(07)
- [6]基层政府教育精准扶贫政策执行问题研究 ——以河南省T县为例[D]. 曹远航. 河南大学, 2020(02)
- [7]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化研究[J]. 颜伟佳. 文理导航(下旬), 2020(06)
- [8]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育人方法与路径研究[D]. 景石红.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9]济宁市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现状和发展策略研究[D]. 孟晶.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10]北京市民办学校“武术进校园”的实施状况与对策研究[D]. 石鹤文. 首都体育学院,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