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试验主要在课题组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探讨激发子的来源问题。首先,试验选用叶锈菌(Puccinia recondita f.sp.tritici)165的培养液和其夏孢子萌发芽管的研磨液分别注射小麦洛夫林10叶片,观察它们对PAL和POD的诱导活性。发现二者可能不具备可诱导小麦叶片PAL和POD活性明显增强的激发子活性。随后,本试验选用小麦品种洛夫林10与叶锈菌小种165为材料组成亲和组合,从接种后第5天的小麦叶片中提取细胞间隙液(Intercellular washing fluids,IWF),记作IWF165。用IWF165处理小麦洛夫林10悬浮细胞,对处理后不同时间点的悬浮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和DNA电泳,以验证IWF165中是否存在可诱导悬浮细胞产生PCD的激发子,并希望建立一种简便可靠的激发子跟踪方法,为进一步纯化激发子奠定基础。IWF165经硫酸铵分级沉淀去除部分杂蛋白后,进行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柱层析,将对应于各洗脱峰部分的收集液分别处理洛夫林10的健康叶片和悬浮细胞,以PAL、POD和PCD作为评价诱导活性的指标,观察激发子在各峰液中的分布和诱导活性的强弱。在对具有激发子活性的凝胶过滤柱层析的洗脱峰1(F1)进行IEF—PAGE分析后,对其进行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层析,收集对应洗脱峰部分的收集液并脱盐后进行以下处理:(1)处理洛夫林10健康小麦叶片和悬浮细胞,以PAL、POD和PCD为指标检测激发子的活性;(2)进行SDS—PAGE电泳,检测纯化结果并测定激发子的分子量。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小麦—叶锈菌互作过程中激发子是来源于叶锈菌还是来源于小麦或是由二者互作产生,并对其进行纯化,为进一步研究激发子的组成和结构、激发子受体以及侵染信号的转导和防卫基因的表达调控等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试验结果表明:叶锈菌165夏孢子萌发芽管的研磨液和菌的水培液中可能不存在可诱导小麦叶片PAL和POD活性明显增强的激发子物质,然而用IWF165处理小麦叶片和悬浮细胞,发现其不仅可以诱导洛夫林10健康叶片的PAL和POD的活性明显升高,而且还可以诱导小麦悬浮细胞发生PCD,充分证明了IWF165中有激发子物质存在,随后对IWF165中激发子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对IWF165经凝胶过滤后各峰液的活性测定表明:IWF165的峰1、峰2和峰3对PAL和POD两种防卫反应都有一定的诱导活性,其中F1的诱导活性最强,分别是IWF165原液对这两种防卫反应相对诱导活性的129.54%和135.01%。对于小麦悬浮细胞PCD的诱导活性表明:F1对于PCD诱导活性最强,是IWF165原液对PCD相对诱导活性的134.78%,F2的相对诱导活性为30.43%,F3不具备PCD诱导活性。因此进一步的分离纯化以F1为重点展开。 IWF165凝胶过滤层析洗脱峰F1经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层析后分离出两个洗脱峰:峰1(LF1)和峰2(LF2)。它们对于PAL和POD都表现出一定的诱导效应,其中LF1的诱导活性明显高于LF2,但两者都低于IWF165原液的诱导活性。对于小麦悬浮细胞PCD的诱导活性,LF1具有较强的诱导活性,而LF2处理的悬浮细胞中未发现PCD细胞,表明诱发细胞产生PCD的激发子位于LF1中。经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LF1洗脱峰电泳谱带在30kD附近有一条泳带,而LF2的电泳谱带表明在20kD和14kD附近各有一条泳带。将LF1中的电泳纯蛋白质进行了肽指纹图谱分析,并由此进一步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利用本氏烟筛选小麦叶锈菌效应蛋白[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20(01)
- [2].基于转录组测序开发的一个小麦叶锈菌特异分子标记[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0(05)
- [3].叶锈菌侵染的小麦叶片转录组数据分析[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9(04)
- [4].山西省小麦叶锈菌致病类型及毒性监测[J]. 山西农业科学 2017(03)
- [5].小麦叶锈菌特异分子标记建立[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6(04)
- [6].不同培养载体及温度对小麦叶锈菌夏孢子萌发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4(S1)
- [7].小麦叶锈菌休眠与萌发夏孢子的差异表达[J]. 微生物学报 2020(01)
- [8].山东省小麦叶锈菌群体毒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30)
- [9].国际上小麦叶锈菌生理小种鉴别寄主及其小种命名方法[J]. 植物保护 2008(04)
- [10].2011-2012年度中国六省小麦叶锈菌群体毒性分析[J]. 植物病理学报 2015(02)
- [11].2007年陕西、湖北和四川三省小麦叶锈菌苗期毒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17)
- [12].叶锈菌侵染的小麦细胞间隙液中激发子的分离纯化[J]. 中国农业科学 2008(10)
- [13].不同小麦品种叶锈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18(09)
- [14].小麦叶锈菌萌发条件的探索[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4(11)
- [15].小麦叶锈菌生理小种的研究方法[J]. 知识经济 2010(16)
- [16].2009-2011年河南省小麦叶锈菌毒性结构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13(04)
- [17].不同抗性小麦品种受叶锈菌侵染前后防卫酶活性变化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 2012(11)
- [18].基于转录组测序对小麦抗叶锈性相关基因的筛选与分析[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0(01)
- [19].河北省又取得一批植保农药类科研成果[J]. 农药市场信息 2014(11)
- [20].杨树与叶锈菌互作中的细胞程序性死亡[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3(03)
- [21].TaGAD在小麦抵抗叶锈菌侵染中的作用[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8(06)
- [22].IGS在小麦叶锈菌中的多态性分析初探[J]. 华北农学报 2015(05)
- [23].小麦与叶锈菌互作前后基因组甲基化模式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08(04)
- [24].小麦叶锈菌10个候选效应蛋白特点及其qRT-PCR分析[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20(07)
- [25].小麦条锈菌和叶锈菌的复合PCR检测[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0(01)
- [26].小麦Wrab18基因在小麦与叶锈菌互作中的功能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8(02)
- [27].我国部分地区小麦叶锈菌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3(01)
- [28].2009年河北省小麦叶锈菌群体EST-SSR遗传多样性分析[J]. 西北农业学报 2014(02)
- [29].小麦与叶锈菌互作体系中G蛋白α、β亚基的表达及其与抗病蛋白和活性氧代谢的关系[J]. 作物学报 2010(12)
- [30].小麦叶锈菌与近等基因系TcLr41互作的组织病理学变化[J]. 植物保护学报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