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为了利用飞行能力低的异色瓢虫法国种群合理控制蚜虫对作物的危害,更加有效地发挥其害虫天敌的重要角色,从而为应用于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研究5部分:即异色瓢虫法国种群形态特征的观察,异色瓢虫法国种群初步研究,异色瓢虫法国种群与北京种群个体间的飞行能力比较,异色瓢虫法国种群与北京种群田间飞行距离对比,不同空间水平对异色瓢虫法国种群捕食豆蚜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飞行能力低的异色瓢虫法国种群形态特征的观察,成虫体长500~824 mm ,体宽310~500 mm,体呈卵圆形,半球状拱起,背面光滑无毛,似半粒黄豆大小,背部色泽斑纹变异很大,但鞘翅末端都有一对牙痕,这是异色瓢虫的显著特征。两个地理种群的幼虫及成虫形态特征基本相似。2.北京异色瓢虫种群的产卵量大于飞行能力低的异色瓢虫法国种群,两个种群均随猎物的增加产卵量增加,没有显著性差异。异色瓢虫北京种群平均重量为0.0433±0.113g,而异色瓢虫法国种群的重量为0.0412±0.0087,用t检验进行分析,北京种群与法国种群没有显著性差异,两者总的孵化率也没有显著差异。3.法国种群个体在飞行频次、飞行速度及一次持续飞行距离三方面均显著低于北京种群。两处理间在一次持续飞行时间及飞行平均间隔时间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对于一次持续飞行时间来说,异色瓢虫法国种群个体的飞行时间显著小于北京北京种群,为3.67±0.27 min,仅为后者的7.75 %。与之相反,异色瓢虫法国种群的飞行平均间隔时间为55.08±3.88 min,为北京北京种群的2.9倍。异色瓢虫法国种群个体来说,飞行速度在较低水平大幅震荡,而后突然上扬,在较高的速度水平依然呈现震荡趋势。在10 h以后,其飞行速度下降,后期有所反复,但其飞行速度已经达到试验的最低值。对飞行速度与飞行时间进行回归分析表明,两者之间的回归曲符合双曲线,其回归方程为y = - 0.003x2 + 0.088x + 0.078,Rsq =0.313。北京种群的飞行速度变化也有一定的震荡趋势,但较之异色瓢虫法国种群,其震荡幅度明显减弱。其飞行速度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并持续2-3h。而后在较短的时间范围内快速平稳上升,在达到最大值前,会经历两次平稳震荡。其飞行速度会逐渐下降至早期飞行水平,并逐渐趋于平稳。我们对飞行速度与飞行时间进行回归分析表明,两者之间的回归曲线符合双曲线,其回归方程为y = - 0.051x2 + 1.338x– 3.007,Rsq = 0.817。4.异色瓢虫法国种群与北京种群在飞行距离上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异色瓢虫法国种群的飞行能力明显低于北京的异色瓢虫,法国种群最大飞行距离140cm,最小为3cm,北京种群最大飞行距离480cm,最小距离为13cm。异色瓢虫法国种群在40-80cm范围内收集到的数量最多,距离越远,所收集到瓢虫的数量越来越少,在200-300cm范围内没有收集到异色瓢虫法国种群。而北京种群异色瓢虫在120-150cm范围内收集到的数量最多,随着距离越远收集到的数量越多,120-150cm点以后逐渐平稳。5.研究了异色瓢虫法国种群各龄幼虫及雌、雄成虫对豆蚜的捕食功能。结果表明:各龄幼虫及雌、雄成虫对豆蚜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 II模型,各圆盘方程理论值和实测值拟合较好。飞行能力低的异色瓢虫1—4龄幼虫及成虫的a/Th值大小依次为:4龄>2龄>雄虫>雌虫>3龄幼虫>1龄幼虫。说明飞行能力低的异色瓢虫4龄幼虫、2龄幼虫及成虫对豆蚜有较强的控制能力。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两个种群随机共进化动态[J]. 生物数学学报 2017(02)
- [2].基于辅助种群分类的遗传算法[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2(01)
- [3].创业种群成长动力学模型:建构与分析[J]. 创新与创业管理 2015(02)
- [4].8个猕猴群属于几个种群?[J]. 中学生物教学 2010(04)
- [5].我国冬小麦区菵草种群对甲基二磺隆的抗性水平[J]. 杂草科学 2015(02)
- [6].创业种群的衍生机制——基于三个典型案例的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11(04)
- [7].中国麋鹿种群现状分析及保护对策探讨[J]. 野生动物学报 2020(03)
- [8].中国黑叶猴圈养种群现状分析[J]. 野生动物学报 2014(03)
- [9].基于混沌优化的双种群量子粒子群算法[J]. 信息技术 2013(08)
- [10].不同海拔狼毒种群花性状变异及交配系统特征的研究[J]. 草原与草坪 2020(04)
- [11].校园冬记[J].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2(03)
- [12].具有避难所的两种群合作系统动力学行为研究[J]. 龙岩学院学报 2012(05)
- [13].基于虚拟种群辅助搜索的改进型遗传算法[J]. 计算机科学 2012(S3)
- [14].复合种群中扩散的研究进展[J]. 生态学杂志 2010(05)
- [15].实数编码最优子种群遗传算法及结构优化[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 [16].芦苇种群构件结构及生长分析[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6(12)
- [17].基于独立性的组织种群共生演化稳定性比较研究[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6(08)
- [18].种群连续增长模型的相关问题[J]. 中学生物学 2008(02)
- [19].污染环境下具捕获及扩散的单种群持久性与灭绝性[J].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2)
- [20].破碎生境中缙云卫矛种群生殖值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 2013(06)
- [21].不同土层和水层深度对国内15个杂草稻种群出苗的影响[J]. 江苏农业学报 2011(04)
- [22].捕获对小容量污染环境中一类广义Logistic种群的影响[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0(02)
- [23].我国赛加羚羊种群壮大的主要影响因素[J]. 甘肃畜牧兽医 2016(11)
- [24].构建以人为本的生态课堂——《种群》一课的教学设计[J]. 中学教学参考 2014(05)
- [25].浅谈如何搞好家畜种群选配[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1(02)
- [26].浙皖鄂地区水稻纹枯病菌5个种群的遗传结构分析[J]. 生态学报 2010(20)
- [27].产业种群、产业集群及其演进研究[J]. 生产力研究 2009(05)
- [28].一种改进的双种群遗传算法[J].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08(11)
- [29].鄱阳湖雁鸭类种群状态研究[J]. 农技服务 2017(11)
- [30].禽种群饲养管理的几个注意事项[J]. 现代畜牧科技 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