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艳丽1徐波2(1山东省即墨市中医医院266200;2山东省即墨市人民医院2662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8-0247-02
【摘要】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及有关文献对重症胰腺炎术后的监测、基础、管道护理及营养支持和心理护理等方面进行总结。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外科常见急腹症,易引起全身多脏器功能损害。手术治疗是其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因此,加强术后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1临床资料
资料来源于1999-2008年两院收治患者共37例,男21例,女16例;年龄21~67岁,平均41岁;本组患者均行胰坏死组织清除,胰床引流,胆总管T管引流,胃肠减压。手术后住院时间最长53天,最短17天,平均住院25天;34例痊愈,2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
2护理体会
2.1病情观察及护理。①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变化,当血容量不足和休克时需及时进行积极抗休克治疗。②体温曲线的观察:体温超过39℃或持续低热说明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要主动向医师反映,提高重视,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③呼吸情况:注意呼吸频率和深度,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呼吸频率≥30次/min,应警惕肺部感染,ARDS发生。④尿量及24h出入水量的观察:护理上需要准确记录24h出入水量,防止水电介质酸碱失衡,协助医生分析诊断。并根据病情调节补液速度和量,保证尿量在30ml/h以上。⑤要加强实验室监测项目,及时发现胰外病变和全身病变。⑥多器官功能障碍:树立整体观念,密切监护相关重要器官的功能状态,掌握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判别标准,并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⑦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压疮和肺部感染的发生;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感染。
2.2各种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①胰腺炎术后引流管道较多,应贴上标签,表明引流管名称。了解引流管在腹腔内的位置,做到心中有数。②保持各引流管道固定通畅。严密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每日更换引流袋时注意无菌操作。③保持各引流管周围的皮肤及敷料干净。④胰床灌洗可有效地冲洗,能清除胰腺坏死组织,防止胰床脓肿和胰腺假性囊肿的产生。严格记录腹腔冲洗出入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若有呼吸急促等异常现象,立即暂停冲洗。⑤胃管及胆道引流管的护理:要保证两管的通畅,准确记录出入量,细致观察引流的颜色与量,同时要看护好病人,防止误把引流管拔掉。
2.3营养支持疗法①术后24h给TPN,2周后改TEN、TPN,配置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按一定顺序混合营养液,定期监测电解质、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②TEN从空肠造瘘管滴入,保持瘘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混合营养液应从稀到浓,从少到多,从慢到快的原则,温度保持在36~38℃,滴速60~70滴/min,如有腹胀、腹泻及腹痛时应暂停。③胃肠道功能恢复后可进流质、半流质饮食,以促进消化道功能的恢复。期间应少吃多餐,食物多样化。
2.4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①水电解质紊乱:因禁食、频繁呕吐及胰液渗出等原因引起,护理中应注意患者有无腹胀,手足抽搐,评估四肢肌力,密切监测电解质及血液酸碱度,根据检验结果及时治疗。②消化道出血:这是机体应急及胰腺坏死组织侵袭所致,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配合医生做好相应处理。③急性肾功能衰竭:护理中要保持导尿管通畅,记录每小时尿量,观察尿色,性质,测定尿比重,并及时报告医生做相应处理。④呼吸功能衰竭:护士要为患者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观察患者呼吸频率及深度,监测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及时调整氧流量及吸氧方法,并按医嘱予以糖皮质激素静脉滴注。⑤心力衰竭:50%~60%的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术后出现异常心电图,护理中应观察患者心率及心律的变化,有无双下肢水肿,并记录24小时尿量,监测中心静脉压,控制输液速度。⑥胰周脓肿的护理:密切观察体温,注意有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保持引流管通畅。⑦切口裂开的护理:术后病人应加强营养,给予白蛋白,脂肪乳等深静脉营养,病人要咳嗽、咳痰时用于按压切口进行咳嗽,咳痰防止切口裂开。密切观察伤口情况。此外,临床治疗中要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旅,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
3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心理压力很大,致使病人情绪不稳定,易冲动;有的很快出现焦虑症状,甚至发展为悲观、消沉。护理人员应重视病人的心理需求,针对具体问题作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在尊重病人个性和人格的基础上,耐心倾听,进行心理分析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4健康教育
①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胰腺炎易复发的特点,强调预防复发的重要性。②定期复查,若有不适及时就医。③嘱患者规律饮食,忌暴饮暴食,禁烟、禁酒,不宜过度劳累,避免感冒。④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确保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韩玉霞.重症胰腺炎的术后护理体会[J].西南军医,2007,9(2):111.
[2]关克勤,高增润,韩连壁.重症胰腺炎手术指征和手术方式的探讨[J].中华外科杂志,1998,36(12):744-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