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微生物优势下不同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比较与研究

不同微生物优势下不同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比较与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国家对环保事业的重视和不断投入,各地的污水处理厂相继投产运营。这一批新建的污水处理厂虽然拥有崭新的在线仪器,但却缺乏对在线仪器的统一管理系统和处理效果评价系统。就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而言,其运行的功能好坏、发展趋势判断、恢复功能确认等,最好的判断依据就是直接对活性污泥主体微生物进行功能判断,这就是最有效和最可靠的判断方法。但是在实践运用中,这方面的研究不多,由于涉及学科关于微生物学。使得环境专业人员在理解、掌握和综合分析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通过对现有在稳定运行的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池体,在氧化沟,三沟式氧化沟,BAF,Cass工艺下,通过设定不同微生物占优的情况下,研究各种微生物占优的情况下对生物反应池处理效果的影响。利用长期收集到的日分析数据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对四种城市污水处理中工艺过程的池体的原生动物优势池体和后生动物优势池体进行分析,包括氧化沟、三沟式氧化沟、Cass工艺和BAF工艺四种工艺。研究中发现工艺而言四种工艺各有优劣,每种工艺都比较容易稳定在原后生动物之间某个数量平衡的区间,造成的是每种工艺对某种物质的去除率会相对比较高、稳定性也会很好,但是同时对其他物质就会出现比较低的处理效果也会很一般。氧化沟强化的是化学需氧量和悬浮物的去除,三沟式氧化沟强化的是化学需氧量、悬浮物和氨氮的去除,Cass工艺强化的是悬浮物和总磷的去除,而BAF的生物曝气池最大的优点就是占地面积小。就处理效果而言,在后生动物占优势下的工艺池体对氨氮的去除率能保持95 %以上。而原生动物占优势下的工艺池体对氨氮的去除率只能保持在80 %以上。区分原后生动物,在80-95 %之间多为原生动物占优势,而95 %以上的多是后生动物占优势。活性污泥法的后生动物占优势池体基本都能保持在80 %以上的化学需氧量去除率,而原生动物占优势的池体能只能保持65 %以上。所以要是化学需氧量去除率在65-80 %之间的多是原生动物占优势,而80 %以上的话就要镜检之才能区分。而对于生物膜法的池体从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都是保持50-90 %之间,很难由此区分原后生动物。要从总磷的去除率去区分原后生动物的话基本上不大可能。从几种工艺上来看都不难看出:虽然菌体对总磷有去除效果,但是出水的总磷浓度都比较稳定在1.0mg/L左右,进水总磷越高去除效果越好。同时要从悬浮物的去除率去区分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的话基本上不大可能。不过从数据可以明显看出来:活性污泥法对悬浮物的去除率都能保持在80 %以上,而生物膜法对悬浮物的去除率只能保持在40-80%之间。要从pH去区分原后生动物的话基本上不大可能。原后生动物基本都喜欢生活在pH6.5-7.5之间中性的环境。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活性污泥法与其它处理方法的比较
  • 1.2.2 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的适应性
  • 1.2.3 活性污泥性状分析法的困难与机遇
  • 第二章 微生物的特征、分类、观察方法和优势设定
  • 2.1 微生物的特征
  • 2.2 原生动物
  • 2.2.1 原后生动物分类
  • 2.2.2 原生动物的增长和环境条件
  • 2.2.3 代表性原生动物特征
  • 2.3 微型后生动物
  • 2.3.1 代表性后生动物特征
  • 2.3.2 后生动物观察与活性污泥功能性状的关系
  • 2.3.3 后生动物中种类间差异
  • 2.4 活性污泥显微镜观察样品的制作
  • 2.5 观察原后生动物和观察细菌的区别
  • 2.6 活性污泥系统中原后生动物的分类方法
  • 2.7 微生物条件设定
  • 2.7.1 原生动物代表
  • 2.7.2 后生动物代表
  • 2.7.3 寡毛虫
  • 2.8 寡毛虫
  • 2.9 镜检动物优势设定
  • 第三章 不同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研究
  • 3.1 活性污泥法
  • 3.1.1 氧化沟工艺
  • 3.1.2 三沟式氧化沟
  • 3.1.3 CASS 工艺
  • 3.2 生物膜法
  • 3.2.1 BAF 工艺
  • 第四章 在不同工艺下同种优势菌体条件下对主要检测物的影响
  • 4.1 同种优势菌体下几种工艺池体对氨氮处理效果
  • 4.2 同种优势菌体下几种工艺池体对总磷处理效果
  • 4.3 同种优势菌体下几种工艺池体对悬浮物处理效果
  • 4.4 同种优势菌体下几种工艺池体对化学需氧量处理效果
  • 4.5 同种优势菌体下几种工艺池体对 pH 处理效果
  • 4.6 本章总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原后生动物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指示作用[J]. 广东化工 2010(11)
    • [2].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防治实用新技术专题讲座 第九篇 常见后生动物类寄生虫病的防治实用新方法[J]. 渔业致富指南 2010(11)
    • [3].利用微型后生动物进行污泥原位减量的试验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4(01)
    • [4].中国和瑞典科学家在贵州发现的八臂仙母虫是已知的最古老后生动物宏体化石[J]. 生物学教学 2012(05)
    • [5].微型后生动物污泥减量技术研究[J]. 市政技术 2008(01)
    • [6].污水处理系统中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的作用研究[J].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8(05)
    • [7].受污染水源水生物处理中微型后生动物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08(12)
    • [8].后生动物线粒体基因组基因次序重组规律分析[J]. 干旱区研究 2014(02)
    • [9].中国元古宙主要生物演化事件[J].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7(01)
    • [10].动态·简讯[J]. 广东农业科学 2012(09)
    • [11].饮食限制延长寿命的遗传机制[J]. 遗传 2011(11)
    • [12].寒武纪早期海洋阶段性氧化驱动早期后生动物多样化进程[J]. 地球科学 2018(11)
    • [13].世界石炭纪生物礁发育基本特征[J]. 古地理学报 2010(02)
    • [14].基因[J]. 生物进化 2008(03)
    • [15].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沼液养殖微藻的影响[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4(01)
    • [16].化石[J]. 生物进化 2016(03)
    • [17].BmCycH蛋白的表达分析与细胞定位[J]. 畜牧与兽医 2012(S1)
    • [18].涡虫的基因沉默作用[J]. 生物技术通报 2013(03)
    • [19].生物产纤维素酶研究进展[J].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08(12)
    • [20].豫西寒武纪叠层石演化特征及其与后生动物的耦合关系[J]. 现代地质 2017(01)
    • [21].寒武纪大爆发——早期后生动物辐射之谜:序言[J]. 古生物学报 2017(04)
    • [22].山东费县白垩纪末期卞桥组的湖相灰岩[J].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6(04)
    • [23].显生宙碳循环异常环境的地球生物学过程研究[J]. 科技资讯 2016(21)
    • [24].癌症的远古性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J]. 肿瘤 2011(01)
    • [25].陡山沱期动物原肠胚化石的真实属性[J]. 科技导报 2011(26)
    • [26].利用微生物“吃”净一池水[J]. 园林 2008(06)
    • [27].进化吧! 人类![J]. 课堂内外(初中版) 2019(Z2)
    • [28].后生动物非编码保守元件[J]. 遗传 2013(01)
    • [29].应用抑藻因子调控藻类生长的技术初探[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3(07)
    • [30].动物名片[J]. 小学时代 2016(25)

    标签:;  ;  ;  

    不同微生物优势下不同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比较与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