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公诉案件被害人的诉讼地位

试论公诉案件被害人的诉讼地位

论文摘要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开始对人类自身的各种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在这种背景下,刑事诉讼中处于被忽略、被遗忘状态的被害人,渐渐进入社会公众的视野,并在被害人权利运动和被害入学研究的双重推动下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20世纪中叶以后,被害入在刑事程序中诉讼地位的提高,诉讼权利的扩大已经逐渐成为国际刑事诉讼制度发展的一大趋势。在此趋势的影响下,国外许多国家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被害人权益的保护,我国则于1996年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将被害人的诉讼地位由原先的诉讼参与人提升为诉讼当事人。被害人的此种当事人定位,虽然受到了部分学者的高度评价,并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它却存在一系列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基于此种认识,本文围绕被害人的诉讼地位进行了一次力所能及的研究和探讨,以期能够引起人们对被害人这一特殊群体更多的关心和注视。全文三万余字,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被害人的概念及其角色演变。该部分首先对被害人的概念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进行了厘清。其后,在对被害人概念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被害人所具有的五个特征,即合法权益的被害性、权益被侵的直接性、纠纷解决的参与性、陈述内容的证据性和诉讼结果的相关性。最后,本文对人类历史各个时期被害人所扮演的不同角色进行了一番考察。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被害人的诉讼地位经历了一个由高到低,然后又重新回升的过程。在此回升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认识到,自国家开始介入私人纠纷之后,被害人与犯罪人矛盾的解决便已渐渐纳入了法律的作用领域,因而被害人诉讼地位的提高也应当有个“度”的把握,而非任意上升,它需要在一定诉讼制度的框架内得以理清和界定。第二部分,国外被害人诉讼地位的比较考察。在此部分,笔者选取了大陆法系的法国、德国,英美法系的英国、美国作为考察对象,对此四国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分别进行了介绍。法国在其立法中设立了民事当事人制度,被害人在遭受犯罪侵害后,可以通过向刑事法院提出赔偿请求来启动公诉程序。在德国,被害人则可通过附带诉讼这一特殊的诉讼形式参与到公诉案件的审理中,实现对诉讼结局的影响。英美两国的被害人虽在诉讼中处于证人地位,但其却享有较为广泛的诉讼权利。最后,本文对两大法系国家被害人在诉讼地位问题上的异同点进行了简要的小结。第三部分,我国公诉案件被害人诉讼地位的变迁及其反思。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时,我国将被害人的诉讼地位由当初的诉讼参与人提升为现在的诉讼当事人,并相应地赋予了被害人一些新的诉讼权利。此举对于被害人走出边缘化地位,重新回归公众目光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种当事人定位却存在不少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并在如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该定位与公诉案件性质相背离,可能影响公诉职权的正常行使;被害人作为当事人缺乏实质权利的支撑,在实践中面临“虚名化”的困境;被害人身担当事人和证人两种诉讼角色,内在冲突难以调和;此种定位还可能破坏诉讼结构,造成诉讼秩序混乱。第四部分,公诉案件被害人诉讼地位的界定及其权益保障。在对被害人诉讼地位界定前,本文先对被害人与被告人、被害人与公诉机关这两种诉讼关系进行了必要的明晰。然后,在此基础上对被害人在公诉案件中应具有何种地位展开了认识。通过对被害人与当事人、被害人与证人的角色对比,可以发现:被害人具有某种程度的“当事性”,却并非当事人;具有一定的“证人性”,却并不是一般的证人。被害人的“当事性"和“证人性”彼此渗透,互相融合,形成了被害人的独特属性,故我们将其定位为特殊的诉讼参与人。当然,任何定位都是需要通过相关的权利和制度来实现的。要维护被害人的此种定位,就必须对其诉讼权益予以保障,故而有必要采取如下一些措施来巩固其地位:充分保障被害人知情权行使;有效保证委托代理权实现;以“强制起诉”取代“公诉转自诉”;完善现行的被害人赔偿制度;建立我国的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被害人的概念及其角色演变
  • (一) 被害人的概念厘清
  • 1. 被害人概念的内涵
  • 2. 被害人概念的外延
  • (二) 被害人的特征分析
  • 1. 合法权益的被害性
  • 2. 权益被侵的直接性
  • 3. 纠纷解决的参与性
  • 4. 陈述内容的证据性
  • 5. 诉讼结果的利害性
  • (三) 被害人的角色演变
  • 1. 作为“受害复仇者”的被害人
  • 2. 作为“犯罪控诉者”的被害人
  • 3. 作为“诉讼旁落者”的被害人
  • 4. 作为“地位回升者”的被害人
  • 二、国外被害人诉讼地位的比较考察
  • (一) 大陆法系国家
  • 1. 法国被害人的诉讼地位
  • 2. 德国被害人的诉讼地位
  • (二) 英美法系国家
  • 1. 英国被害人的诉讼地位
  • 2. 美国被害人的诉讼地位
  • (三) 考察小结
  • 三、我国公诉案件被害人诉讼地位的变迁及其反思
  • (一) 我国被害人诉讼地位的变迁
  • 1. 1979年《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 2. 1996年《刑事诉讼法》的变化
  • (二) 当前被害人诉讼地位的反思
  • 1. 与公诉案件性质相背离,影响公诉职权正常行使
  • 2. 缺乏实质权利支撑,定位面临“虚名化”困境
  • 3. 被害人身担双重角色,内在冲突难以调和
  • 4. 可能破坏诉讼结构,造成诉讼秩序混乱
  • 四、公诉案件被害人诉讼地位的界定及其权益保障
  • (一) 对两种诉讼关系的认识
  • 1. 被害人与被告人的关系
  • 2. 被害人与公诉机关的关系
  • (二) 公诉案件被害人诉讼地位的界定
  • (三) 公诉案件被害人诉讼权益的保障
  • 1. 充分保障被害人知情权行使
  • 2. 有效保证委托代理权实现
  • 3. 以“强制起诉”取代“公诉转自诉”
  • 4. 完善现行的被害人赔偿制度
  • 5. 建立我国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被害人诉讼地位探究[J]. 智富时代 2017(08)
    • [2].刑事被害人诉讼地位的历史和域外考察[J]. 中国检察官 2011(19)
    • [3].对我国被害人诉讼地位之反思与展望[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2)
    • [4].试述被害人诉讼地位的提高[J]. 魅力中国 2010(12)
    • [5].我国刑事被害人诉讼地位及权利现状研究[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9(09)
    • [6].刑事诉讼中被害人诉讼地位之微探[J]. 法制与社会 2011(17)
    • [7].浅析被害人诉讼地位与权利保障[J]. 中国检察官 2014(03)
    • [8].刑事被害人诉讼地位的理论探讨[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 2012(01)
    • [9].从被害人诉讼地位的变迁谈国家补偿制度[J]. 改革与开放 2013(08)
    • [10].我国被害人诉讼地位的现实缺陷与完善[J].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09(07)
    • [11].浅议公诉环节如何保障被害人诉讼地位[J]. 法制与经济(中旬) 2011(11)
    • [12].关于刑事和解制度若干问题探讨[J]. 法制与经济(中旬) 2011(12)
    • [13].浅析刑事被害人诉讼地位与权利[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 [14].论刑事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及其理论基础[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1(02)
    • [15].刑事被害人诉讼地位的合理界定及权利救济[J].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0(04)
    • [16].我国被害人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河北法学 2009(05)
    • [17].被害人诉讼地位的合理界定[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5)
    • [18].论被害人在程序法上的地位与完善[J]. 中国律师 2012(04)
    • [19].论被害人的确认[J].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2(01)
    • [20].民事赔偿与刑事责任[J]. 人民检察 2008(13)
    • [21].刑事被害人参与量刑问题研究[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1(05)
    • [22].刑事被害人参与量刑问题研究[J]. 法治论坛 2011(03)
    • [23].“胡斌案”量刑问题的理论质疑[J]. 前沿 2010(09)
    • [24].刑事被害人程序权利的缺失与平衡[J]. 传承 2011(16)

    标签:;  ;  ;  

    试论公诉案件被害人的诉讼地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