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北低潜山前第三系煤成气储层地质研究

孤北低潜山前第三系煤成气储层地质研究

论文摘要

济阳坳陷天然气储层主要集中在中浅层,孤北低潜山煤成气田的发现标志着济阳坳陷深层天然气勘探的重大突破,对其储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岩心观察入手,通过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粒度分析、X射线衍射粘土矿物分析和包裹体测试技术等多项室内测试分析,结合测井、录井等资料,对孤北低潜山二叠系煤成气储层的沉积相类型及空间展布规律、成岩作用及其演化特征、储集空间类型、次生孔隙成因机理及储层物性的控制因素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研究取得以下认识:(1)二叠系的上、下石盒子组是孤北低潜山煤成气的主要储集段,发育河流-三角洲的沉积相,可分为四个亚相,九个微相类型。有利储层主要分布在河流相中的河道沉积和三角洲相中的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等砂体厚度大、粒度粗、分选较好等物性条件较好的沉积相带中。(2)成岩作用强烈,成岩阶段进入晚成岩A-B亚期,对压实、胶结、交代和溶蚀等成岩作用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划分出强压实固结成岩相、强溶蚀成岩相、碳酸盐强胶结交代成岩相和破碎裂缝成岩相四个成岩相带,提出了研究区内砂岩的成岩演化模式。(3)二叠系储层属于低孔低渗致密储层,溶蚀次生孔隙是主要的储集空间类型,约占总储集空间的80%左右。大气淡水淋滤作用和煤系地层中有机质演化形成的酸性水的溶蚀作用是该区次生孔隙的主要成因。在成岩作用,沉积相,构造和流体等因素的共同因素影响下,次生孔隙主要发育在河道沉积和三角洲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相中、不整合面附近、近煤系的碎屑岩储层以及微裂隙发育区。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的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煤成气储层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内目的层目前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主要工作量及研究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构造及演化特征
  • 2.2 上古生界地层发育特征
  • 2.2.1 区域地层发育特征
  • 2.2.2 孤北地区上古生界地层发育特征
  • 第3章 孤北低潜山储层沉积相研究
  • 3.1 基本岩相类型
  • 3.1.1 基本岩相的划分
  • 3.1.2 基本岩相特征描述
  • 3.2 沉积微相的划分及其特征
  • 3.2.1 河流相
  • 3.2.2 三角洲相
  • 3.3 沉积相带展布
  • 3.3.1 剖面相分析
  • 3.3.2 平面相展布
  • 3.3.3 研究区沉积演化
  • 第4章 孤北低潜山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 4.1 岩石学特征
  • 4.1.1 储层岩石成分和结构特征
  • 4.1.2 储层砂岩类型
  • 4.2 主要的成岩作用类型及其特征
  • 4.2.1 压实压溶作用
  • 4.2.2 碎屑颗粒的粘土化
  • 4.2.3 胶结作用
  • 4.2.4 交代作用
  • 4.2.5 溶蚀作用
  • 4.3 成岩相的划分
  • 4.3.1 成岩相划分及其特征
  • 4.3.2 成岩相展布特征
  • 4.4 储层岩石的成岩演化
  • 4.4.1 流体包裹体分析研究
  • 4.4.2 成岩演化历史
  • 第5章 孤北低潜山储层特征分析
  • 5.1 储集空间类型
  • 5.1.1 孔隙
  • 5.1.2 微裂缝(隙)
  • 5.2 储层物性特征分析
  • 5.2.1 孔隙度和渗透率特征
  • 5.2.2 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关系
  • 第6章 次生孔隙成因分析及储层控制因素
  • 6.1 次生孔隙成因讨论
  • 6.2 控制本区储层发育的因素
  • 6.2.1 沉积相对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
  • 6.2.2 成岩作用对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
  • 6.2.3 构造对储层的控制作用
  • 6.2.4 流体对储层的控制作用
  • 6.3 储层预测
  • 6.4 煤成气富集层控制因素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孤北低潜山前第三系煤成气储层地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