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菁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大阿中心小学341600
摘要:理论知识来源于社会实践,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就不能脱离实际,语文学习也不例外。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学已经脱离了生活,失去了她的魅力。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要渗透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也可以学习语文。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可通过观察生活、再现生活、体验生活等,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关键词:语文思考教学生活
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一、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
语文是人文精神重要的载体之一。语文课大量的是感情强烈、形象鲜活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内容必须十分关注形象的感悟、情境的感染、审美的感化、心灵的感动,需要植入现实的生活。以往的语文教学,没有注入现实的生活,没有注意欣赏事物,没有思考事物的本质,没有对话的自由平等,没有有创意的教学,没有丰富的创造力,只有无可奈何的听从。这样的课堂没有将教育与生活相关联,只注重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只是片面地教教学内容,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角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学习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重点关注学生的生活,将语文教学的道路生活化。在教学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观察生活。教学内容中一些人和事的理解与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相对片面,甚至会出现些许的偏差。有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不太关注的,教学时应教导学生再留心观察,通过观察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训练语言文字,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全面了解教学内容,还可以理解教学内容的深意,而且充实了学生的生活,学生也兴趣盎然。在讲课的时候也该联系生活的实际事物,让学生们观察细致,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生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重现生活。课程内的教学内容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想象成现实事物,从而更加直观地观察事物。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中学习的模式,学生对教学内容里的有些内容相对比较陌生,给学生的学习制造了障碍。教学时应借助于创设情境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注意力高度集中,充分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教学内容情境化就可以将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也可以更加理解内容,而且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想象力,锻炼了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3.体验生活。教学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映射和总结,总能在其中找到关联生活的切入点。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学情境,把教学内容情境重现,也将客观情境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置身其中,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全身心地感悟。在教学内容上要多联系生活,再教学生想象一下自己是内容里的主人公、置身于场景中或者是内容重现的客观观众,能让学生们对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感悟更深,也使他们更加热爱世间万物和生活。
二、生活中孕育教学
学习最终的目的不是达到真正理解,而是能将所学内容学以致用,尤其是灵活、具有创造性地运用,这才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而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方法就是实践,是延伸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我们应凭借课外实践,指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1.联系学校生活。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平台,这个平台上发生的故事可以延伸到学生的学习中来。学校里的一些事物应该公开,让学生们能够了解,让学生们去说、去讲,从而使学生们以这种方式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联系社会生活。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社会是一个大家庭,更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平台,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来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文字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作为教师,我们可以以很多形式来使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首先,开展有利于学生自主的活动,然后留心发现校外的教育资源,你会发现这也是十分丰富的。
3.联系家庭生活。学生从家庭里会获得很多知识,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主要场所,父母是儿童的启蒙老师。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色巧妙设计语文教学。将平时的教学内容和家长们的身份等相结合,使教学内容鲜活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得到家长们的赞赏。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而语文教学生活化克服了这种方式的弊端,优化了教师的教学过程,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才能真正意义上升华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