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啉环取代喜树碱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喹啉环取代喜树碱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论文摘要

喜树碱(Camptothecin, CPT)是从中国本土生植物喜树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独特的五环喹啉生物碱,在抗癌药物发展中是卓越的先导化合物之一,具有优良的抗癌活性。1985年,Hsiang等人发现CPT的主要靶点是DNA拓扑异构酶Ⅰ(topoⅠ),随后,人们也证实CPT能与topoⅠ-DNA复合物进行可逆结合,形成CPT-topoⅠ-DNA三元复合物,并且能稳定此复合物,从而使DNA的进行性解旋终止,最终使癌细胞死亡。如今,已用于临床治疗卵巢和小细胞肺癌的拓扑替康(topotecan)和治疗结肠癌的伊立替康(irinotecan)就是以喜树碱为先导化合物发展而来的衍生物,并且也已获得美国食品管理部门的正式批准。20S构型的喜树碱衍生物的抗癌活性较高,但目前从电子结构水平对其进行构效关系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定量分析此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不仅有利于将来设计、合成新型的高效抗癌喜树碱衍生物,而且也有益于验证和完善已有的作用机理。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通过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采用6-31G(d,p)基组对30个7-甲基亚氨基氧类喜树碱衍生物和11个7,10-位取代喜树碱衍生物的分子构型均进行了结构优化和频率分析,确定了优势构象;在6-311G(d,p)及6-311+G(d,p)基组水平上,分别计算了各自优势构型的单点能,得到的参数主要有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能量、最低空分子轨道(LUMO)能量、分子的偶极距、极化率及原子的净电荷等。通过ChemOffice 8.0软件计算了两个系列化合物的其他描述符,如基于距离的拓扑学参数——Wiener (logW)和Balaban (logB)等。2.利用计算的所有描述符,采用探索法和逐步回归法,对30个7-甲基亚氨基氧类喜树碱衍生物分别进行了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研究,所得到的模型如下:以上两个模型的结果表明:逐步回归所建的模型较好,且其交互检验相关系数远远大于0.5,体现了此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较强的预测能力;从第二个模型中亦可以看出,分子极化率α、E环20-位碳原子、24-位氧原子的净电荷以及喹啉环6-位、13-位碳原子的净电荷是影响此类药物活性的主要因素。3.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对11个7,10-位取代喜树碱衍生物进行了QSAR建模分析,结果如下:此模型体现了良好的稳定性和较强的预测能力;也表明了logB、ΔELH、Q13是影响此类药物活性的主要因素。4.此两个系列化合物的定量构效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分子的体积、取代基的大小以及喹啉环和E环上的局部电荷对此类喜树碱衍生物的抗癌活性影响较大。本文从量化角度对这些影响因素分析所得结果与目前关于CPT作用机理的研究结论相符合。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引言
  • 1.2 喜树碱类化合物简介
  • 1.3 喜树碱类抗癌药物的作用机理
  • 1.4 喜树碱类抗癌药物的构效关系
  • 1.4.1 喹啉环(A/B)
  • 1.4.2 C/D环
  • 1.4.3 E环
  • 1.4.4 D/E环
  • 1.5 喜树碱类抗癌药物的QSAR研究现状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之处
  • 1.6.1 主要工作
  • 1.6.2 创新工作
  • 第二章 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
  • 2.1 量子化学理论
  • 2.1.1 量子化学概述
  • 2.1.2 量子化学理论方法
  • 2.1.3 量子化学研究内容
  • 2.2 密度泛函理论(DFT)
  • 2.3 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
  • 2.3.1 描述符的计算
  • 2.3.2 QSAR模型的建立方法
  • 2.3.3 QSAR模型的验证方法
  • 第三章 7-甲基亚氨基氧类喜树碱衍生物的定量构效关系
  • 3.1 数据选取
  • 3.2 基组的选择
  • 3.3 描述符的计算
  • 3.3.1 量化描述符的计算
  • 3.3.2 其它描述符的计算
  • 3.4 30个化合物的QSAR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 3.4.1 模型的建立
  • 3.4.2 模型的检验
  • 3.4.3 残差分析
  • 3.5 28个化合物的QSAR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 3.5.1 模型的建立及检验
  • 3.5.2 模型的残差分析
  • 3.6 25个化合物的QSAR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 3.6.1 模型的建立及检验
  • 3.6.2 模型的残差分析
  • 3.7 25个化合物的逐步回归研究
  • 3.7.1 模型的建立
  • 3.7.2 模型的检验
  • 3.7.3 模型的残差分析
  • 3.8 结果与讨论
  • 3.8.1 异常值分析
  • 3.8.2 QSAR模型意义的探讨
  • 3.9 结论
  • 第四章 7,10-位取代喜树碱衍生物的定量构效关系
  • 4.1 数据选取
  • 4.2 描述符的筛选及其计算
  • 4.3 7,10-位取代喜树碱衍生物的多元回归研究
  • 4.3.1 模型的建立
  • 4.3.2 留一法检验
  • 4.3.3 残差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5 结论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相关论文文献

    • [1].A环取代喜树碱衍生物抗肿瘤的构效关系[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3(06)
    • [2].新喜树碱衍生物的核磁共振谱分析与结构鉴定[J].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2017(04)
    • [3].喜树碱衍生物的抗肿瘤研究进展[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6(11)
    • [4].高喜树碱衍生物10-羟基-7-甲基-高喜树碱的电喷雾离子阱质谱分析[J]. 药学实践杂志 2013(01)
    • [5].胆酸偶联喜树碱衍生物E2、G2的稳定性研究[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8(05)
    • [6].抗癌药物喜树碱衍生物的研究[J]. 化学教育 2010(10)
    • [7].喜树碱衍生物SN-38对人白血病细胞系HL-60增殖及凋亡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4(06)
    • [8].20-(S)-喜树碱7-C-取代衍生物的合成及杀松材线虫活性研究[J]. 农药学学报 2011(02)
    • [9].项目推介[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8(04)
    • [10].喜树碱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价[J]. 解放军药学学报 2016(03)
    • [11].喹啉环取代喜树碱抗癌活性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J].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 [12].7-(1-酰基哌嗪-4-基)甲基喜树碱衍生物的合成及杀虫活性[J]. 农药学学报 2015(02)
    • [13].喜树碱衍生物抗肿瘤活性定量构效关系的DFT研究[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2(04)
    • [14].影响伊立替康疗效和毒性的遗传因素[J]. 药学研究 2015(01)
    • [15].喜树碱衍生物合成工艺优化与改进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 2008(10)
    • [16].喜树碱衍生物SN—38的电子结构与抗癌活性[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8(05)
    • [17].毛细管区带电泳法研究新型喜树碱衍生物的水解反应[J]. 分析化学 2009(11)
    • [18].喜树碱衍生物CZ48缓释纳米粒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特性考察[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4(19)
    • [19].卢比替康研究进展[J]. 医药导报 2008(02)
    • [20].经皮给药载体载MD-CPT透明质酸纳米乳的细胞吞噬与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14(12)
    • [21].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类抗癌药物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13(01)
    • [22].载MD-CPT透明质酸纳米微乳经皮给药作用于瘢痕修复的研究[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14(02)
    • [23].伊立替康联合化疗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J]. 山西医药杂志 2014(14)
    • [24].20(S)-O-喜树碱肉桂酸酯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J]. 有机化学 2009(05)
    • [25].超声波生物炼制技术综述[J]. 现代化工 2008(S2)

    标签:;  ;  ;  

    喹啉环取代喜树碱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