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课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反思

高中语文新课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反思

黄华平广西北流市实验中学537400

【摘要】通过探究高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提出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在语文课堂灵活应用信息技术,恰当整合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使信息技术充分为高中语文教学服务,全面促进高中语文课堂新型学习环境的形成,更好实现高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语文;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1-121-01

在目前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已经有部分教师开始借助信息技术进行课程的讲授,利用信息技术的辅助提升教学质量,使得信息技术成为新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语文教师提出一定要求,在这种不同于传统�n堂的教学模式下,部分教师可能会产生不适应的情绪,尤其是年龄较大的教师。

一、灵活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

转变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观是实现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融合的第一步。在这种要求下,教师应该以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新课标语文教学,灵活自如掌握相关信息技术的使用,才能正确引导学生进行高中语文的学习。在教师具备灵活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后,才可以从多方面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第一点,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已经对于学习有了较为深入了解,学习的技巧也已经掌握较多,但同时,由于连续多年的学习,不免对于学习产生疲软心理,因此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教师如何再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是首要考虑的问题。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劝学》一文时,提及文言文的讲解,学生会感到非常枯燥无趣,教师在传统课堂使用的方法也不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但是通过将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堂有机融合,将使问题得以有效解决。教师在讲解文章前播放朗诵视频,让学生体会朗诵的情感蕴含,将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之后通过PPT为学生教授文章出现的背景和内容,调动学生积极性;在其中穿插展示相关历史知识小问题,并将重要知识点特别标注,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不至于完全不感兴趣进而走神。因此,教师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可以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点,运用信息技术增强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有些文章的内容并不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并不能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如果仅仅依靠传统板书的形式,教师无法将文章情感准确传达给学生,而使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亲临作者的生活,体验作者的经历。例如苏教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的生活经历是绝大部分同学没有经受过的,如果单纯对文章进行讲解,学生并不能深刻体会作者的感情。而如果在课上播放一段关于海伦・凯勒的纪录片,在网络上搜索相关名人对于文章的评价,更能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看待这篇文章,让学生感悟作者一生的不易和坚持,将使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和自身精神境界得以提高。

第三点,锻炼学生搜索能力。在新课标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搜索信息和整合信息的能力有了具体要求。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培养学生搜索资源的能力,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和语文课堂的融合并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任务,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进来,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学生对于信息的搜索整合能力。例如在学习苏教版《我有一个梦想》之前,让学生自行搜索作者马丁・路德・金的生平,这次演讲全文的中英文版本,以及这次演讲发表后产生的影响等,借助网络等信息技术平台,锻炼学生对于未知知识的自主搜索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

二、恰当整合,避免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冲突

灵活的将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相结合,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意义重大。但同时教师也必须恰当整合信息技术下的语文教学,不至于让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之间产生过大分歧或冲突。而其中最有可能出现的矛盾有两点:学生面对大量资源感到迷茫,以及信息技术的使用减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首先,信息技术的载体无论是网络还是其他,都包含巨量的信息源,学生在搜索相关内容时会发现,从文章的作者简介到作者的日常生平,以及作者生活琐事应有尽有。这样丰富的知识固然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但同时也不可避免使学生陷入迷茫,实际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学生并不能很好把握重点需要寻找的内容,不利于学生发现存在的问题。因此,教师针对这种情况要做到恰当引导学生进行搜索,发布具体任务给学生完成,将范围缩小,例如查找文章创作背景及作者经历等。

其次,要避免信息技术语文课堂上师生交流的减少。在应用信息技术的高中语文课堂上,很容易出现教学课件占据课堂,教师只顾按照课件进行说明,使得师生交流变得微乎其微。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教师理解使用信息技术的目的和意义,正确定位,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工具进行教学,教师不能完全按照预定课件讲解,要根据实际情况与学生进行互动,真正实现信息技术应用的价值。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其持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应该遵循这一要求。以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之所以遭到诟病,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在运用的过程中违背了“学生主体性”原则,没能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没能很好地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有的甚至仍然停留在“电灌”的初级阶段。因此,只有立足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原则,以信息技术为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开展,将信息技术化的课堂由“技”的层面进一步上升至“艺”的高度,做到“技艺兼顾”,才能实现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的高效融合,使信息技术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我国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和不断革新下,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技的载体,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教学当中。而作为高中学习基础的语文学科,更需要重视信息技术的灵活应用与恰当整合,促进高中语文课堂新型学习环境的形成,更好实现高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标签:;  ;  ;  

高中语文新课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反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