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社会学范式转型研究:对范式内涵的多层次分析以及对“转型”之含义的阐释

宗教社会学范式转型研究:对范式内涵的多层次分析以及对“转型”之含义的阐释

论文摘要

范式转型是宗教社会学近十几年来的热点之一,随着理性选择范式的兴起,学者们开始探讨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对于宗教社会学这一学科的影响。但是,不同学者的研究更多的是从自己特有的学术训练出发对范式转型进行阐释,这就带来了范式转型问题存在多种理解。因此,从方法论的角度对不同的范式转型思想进行分析就尤为重要。具体而言,本文希望能够回答三个问题:首先,针对目前宗教社会学的“范式转型”概念的混乱,寻找一个基础性的平台将不同的思路予以评价和整合,并以此寻求宗教社会学范式转型的相对准确的界定。其次,在完成第一步的基础上,立足于范式界定的某一层面,探讨新的研究范式和旧有范式的具体内容。第三,立足于第二个问题,试图回答在宗教社会学领域中,新的范式是一种对原有范式的“替代”,“整合”还是仅仅在旧范式的基础上“增添多样化程度”。针对第一个问题,本文借鉴了库恩和马斯特曼的范式学说,分析了沃纳(R.Steve.Warner)、依阿纳康奈(Laurence R.Iannaccone)以及杨凤岗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范式转型思想,将他们的分析分别纳入到了构造范式层面(artifactparadigm),社会学层面(sociological paradigm)以及元哲学(meta-paradigm)层面三种范式层面之中。由此对于宗教社会学的范式转型的不同思想进行了归纳,并赋予了其相对准确的层次定位与定义。针对第二个问题,本文主要关注社会学理论层面上范式转型的具体过程。在社会学理论范式的层面上,依阿纳康奈指出了新范式是理性选择范式,但没有详尽的指出旧范式的具体内容。因此为了回答社会学理论范式层面上的新旧范式的具体内容,本文总结了已有的传统研究,并抽象了结构/制度范式和诠释学范式两大范式。因此,对于第二个问题,本文的分析指出社会学理论范式层面上的范式转型主要是从结构/制度范式和诠释学范式转向理性选择范式。针对第三个问题,本文希望能够探寻新旧范式之间的关系,即转型的具体含义。本文提出了三种假设:多样化、整合性与替代。其分别意味着新范式和旧范式的关系是并列、整合但不完全吸纳以及完全吸纳。在这一部分中,理性选择范式的强势地位决定了多样化假设不成立。而在整合性方面,本文分别从理性选择范式的结构特点和逻辑推论过程两个方面探讨了理性选择范式对于结构/制度分析以及诠释学范式的整合性。但是,由于整合性的结果会引起重复论述的谬误,因此整合性并不能够深化成为一种替代性关系。质言之,理性选择范式对于旧范式在保持一种整合性的同时,却难以将旧范式完全吸纳。至此,本文认为所谓的转型就是指一种新范式对旧范式所具有的整合性趋势。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研究背景以及研究主题
  • 第一节,研究背景
  • (一),社会学研究中的理性选择理论
  • (二),宗教社会学研究的新范式
  • 第二节,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 (一),本研究试图探讨的问题
  • (二),方法论的基本视角
  • (三),本文的论证思路
  • 第二章,"范式"辨析以及宗教社会学的范式转型的层次性问题
  • 第一节,范式概念的模糊性及多层次性
  • (一),库恩的范式概念
  • (二),三种范式——对库恩理论的总结
  • (三),社会学领域内的范式
  • 第二节,关于宗教社会学范式转型的讨论
  • (一),沃纳的范式转型思想
  • (二),依阿纳康奈的范式转型思想
  • (三),杨凤岗的范式转型思想
  • 第三节,范式转型概念的方法论辨析
  • (一),对三种范式转型思路的评价
  • (二),一种反思,世俗化是否是一个范式?
  • (三),进一步需要回答的问题
  • 第三章,宗教社会学范式转型之前的传统理论范式解析
  • 第一节,对宗教社会学研究的界定
  • 第二节,结构/制度分析
  • (一),涂尔干的研究范例
  • (二),马克思的研究范例
  • (三),结构/制度分析的范式特点
  • 第三节,诠释学传统
  • (一),韦伯的解释社会学视角下的宗教研究
  • (二),博格的研究范例:宗教与意义的建构
  • (三),格尔茨:解释性的宗教人类学
  • (四),对诠释学范式的总结
  • 第四章,何谓转型:对宗教社会学范式转型概念的进一步探究
  • 第一节,多样化、整合性与替代(完全整合):对范式转型概念的一种分析
  • 第二节,新范式对旧范式的整合性表现(Ⅰ)
  • (一),理性选择范式的结构特征
  • (二),对结构/制度范式的整合性
  • 第三节,新范式对旧范式的整合性表现(Ⅱ)
  • (一),理性选择范式的逻辑论证过程及其困境
  • (二),从"理性人"到"社会人":理性选择范式的变化及其对困境的挑战
  • (三),"社会人"假说的影响:整合诠释学传统
  • 第四节,新范式能否替代旧范式
  • (一),范式整合的困境与范式替代:本节的论证思路
  • (二),整合旧范式的新范式所面临的困境
  • (三),困境的解决:回到范式的多样化
  • 第五节,结论、反思以及进一步需要回答的问题
  • (一),宗教社会学范式转型的内涵:整合性
  • (二),社会变迁与范式适用:从另外一种视角对宗教社会学范式转换的思考
  • 第五章,全文结论和总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合法性”与“神圣性”的解释——中国宗教社会学核心命题及其四十年演变[J]. 河北学刊 2019(06)
    • [2].艺术编码的社会条件[J]. 新疆艺术(汉文) 2016(05)
    • [3].当代美国宗教社会学思潮的多样化进程——《当代美国宗教社会学理论研究》评介[J]. 社会科学研究 2017(06)
    • [4].宗教社会学两大基本范式考察[J].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03)
    • [5].从宗教社会学新范式看科学与宗教[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6(05)
    • [6].美国宗教社会学发展的三大支柱:专业协会、经验研究与理论自觉[J]. 宗教社会学 2014(00)
    • [7].宗教社会学第二辑[J]. 宗教社会学 2014(00)
    • [8].宗教社会学 第三辑[J]. 宗教社会学 2015(00)
    • [9].第九辑序言[J]. 基督教学术 2011(00)
    • [10].中国经验与本土理论——近年来中国宗教社会学理论热点[J]. 宗教社会学 2017(00)
    • [11].重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宗教社会学[J]. 宗教与民族 2013(00)
    • [12].《宗教社会学》(第一辑)[J]. 世界宗教研究 2013(06)
    • [13].近30年美国宗教社会学的发展情况[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 [14].宗教社会学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 [15].全球性的人口迁移与身份认同:从宗教社会学角度看文明冲突论[J]. 世界宗教文化 2017(03)
    • [16].森林与原野的故事——俄罗斯民间传说(一)[J]. 留学 2020(11)
    • [17].宗教社会学 第五辑[J]. 宗教社会学 2017(00)
    • [18].中国人的“宗教选择”——一个宗教社会学研究课题的思考[J]. 宗教研究 2008(00)
    • [19].宗教社会学在中国语境中的精进与创获——吴军与邵铁峰文章简评[J]. 宗教社会学 2015(00)
    • [20].从范式更替到结构转型:当代中国宗教社会学理论的本土化进程[J]. 世界宗教文化 2015(03)
    • [21].除夕祭祖仪式的衰落及其影响——北方农村除夕祭祖仪式的宗教社会学研究[J]. 山西青年 2018(09)
    • [22].现代经济学在宗教社会学中应用之刍议[J]. 宗教社会学 2016(00)
    • [23].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的功能主义偏向[J]. 宗教社会学 2016(00)
    • [24].2012年宗教社会学教师研修班暨第九届中美欧暑假宗教学高级研讨班综述[J]. 宗教社会学 2013(00)
    • [25].莫尔的宗教身份理论[J]. 宗教学研究 2011(03)
    • [26].征稿函[J]. 宗教社会学 2017(00)
    • [27].征稿函[J]. 宗教社会学 2015(00)
    • [28].“单通道社会”中的暧昧抵抗——对“佛系”现象的宗教社会学考察[J]. 探索与争鸣 2018(04)
    • [29].2016年度的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J]. 宗教社会学 2017(00)
    • [30].罗伯特·贝拉的宗教社会学思想述评[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5)

    标签:;  ;  ;  ;  ;  

    宗教社会学范式转型研究:对范式内涵的多层次分析以及对“转型”之含义的阐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