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比较“轴心”时代的两位伟大的思想家——中国春秋时期的孔子与希腊古典时期的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以《论语》与《尼各马可伦理学》作为主要研究文本,旨在通过对于二人博大精深的伦理思想进行尝试性的读解,了解中西方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在比较中深化理解,把握中国古典文化的精神,为加强对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研究,微尽绵薄之力。全文有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引言部分提出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理论比较的问题,简要评介国内外学者对于二者伦理思想研究的现状,并对其可比性进行了说明以及对内容结构给出简要纲领。正文部分共分四章:第一章讲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思想的基础。不同之处在于,孔子由“道”而“德”,给出德性伦理的依据;而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建立在目的论基础之上,由此提出“幸福在于德性”的德性伦理学。第二章比较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的的核心内容。两种伦理学说都关注人的整个生活,而非那些特殊事实,两者都关注那些使成为一个好人的品质:“德”与德性。第三章从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人性思想为切入点,继续探讨两种伦理学中,什么才是使一个人成其为人的根据。亚里士多德基于功能论证,而孔子是由孟子的性善论给予补充。第四章在功能论证的基础上,亚里士多德区分理性为实践理性和思辨理性,并将后者的活动作为是最高活动,而孔子及后学则指出了仁的最后阶段——诚,真正成为人的完全实现。两者在形式上相似,但其追求迥异。结语部分总结两位哲学家伦理思想在内容、风格等方面的差异。总而言之,本文比较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思想,意在汲取古人伦理思想精华,从而让我们认识到中西方古典文化差异性与共通性,以深化对中国哲学的理解,也为指导当代中国伦理道德建设提供宝贵的参考与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