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剧场与实体 ——从“泛公共化”背景下出发的公共艺术狭隘观

互动、剧场与实体 ——从“泛公共化”背景下出发的公共艺术狭隘观

论文摘要

当下关于公共艺术的理论探讨基本都围绕着民主空间与权力意志、公共艺术与当代文化关系等宏观问题展开,公共艺术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一直没有取得学术共识;而现实局面是公共艺术成为了当代艺术的商业附庸和噱头,伪劣公共艺术的泛滥和公共艺术的社会认知度不明朗化。公共艺术理论进展甚微,且理念滞后,它没有对中国城市设计与规划起到应有的学术依据和指导作用,低估了新时期的公众素质和精神需求。概念重塑具备了强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出于对现实情境和学科自身的考量,在审慎观望其它学术成果之后,本文提出了一种比较激进的整合性观点——狭隘观——公共艺术之所以为公共艺术必须同时具备三大要素:互动性,在地性和长久性。互动性讲求互动、参与、趣味、分享和启迪性,突破传统城市雕塑以纪念和象征主义为主的贫瘠单调的艺术语言,这是公共艺术的表象特征;在地性强调“在场”和“剧场感”,强调“非此地不可,非此地不同”的不可复制性,它拒绝宣教主张融入,将艺术介入空间转变为艺术契合空间,这是公共艺术的场所特征;长久性指的是公共艺术必须是以长期驻放为目的实体的造型艺术,这就与众多现当代风格艺术做出了区别和澄清,因为公共艺术不是一个风格问题,更趋向一个历史概念,这是公共艺术的属性特征。狭隘观不仅是名词概念的规划,而是一个系统的相对闭合的理论,对一系列相关环节都进行了推演和论证。在创作方法论方面它鼓励精英主义和先锋美学,在教育领域、当代艺术经营和城市改造领域也都开创了自己的社会学特色。总之,公共艺术的狭隘观实际上是反狭隘的狭隘观,它抵制城市趋同化和公共空间功利化,预示了公共艺术与城市空间结合的多元化趋势,它将泛泛化的公共艺术凝聚成一个拳头,试图质问和颠覆各种固有的价值观和偏见,旨于丰富当代公共艺术理论研究,开阔解决都市文化中美学人类学问题的思路。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公共艺术概述及狭隘观的概念阐释
  • 1.1 理论背景与缘起
  • 1.2 对狭隘观的具体阐释
  • 1.2.1 互动性
  • 1.2.2 在地性
  • 1.2.3 长久性
  • 第二章 例举、解析与佐证
  • 2.1 疯狂的包裹
  • 2.2 《哈里波特舅舅家的屋子》与《填字游戏公寓大楼》
  • 2.3 望穿秋水——巨型望远镜
  • 2.4 大师们的公共艺术之旅
  • 2.5 最牛的公共艺术
  • 2.6 从椅子到凳子
  • 2.7 小结
  • 第三章 狭隘观的方法论意义
  • 3.1 公共艺术的创作需要私密性和精英美学
  • 3.2 狭隘观丰富了公共艺术的创作方法论
  • 第四章 狭隘观的社会学意义
  • 4.1 促进教育理念的革变
  • 4.2 开启艺术经营新领域
  • 4.3 从城市看未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互动、剧场与实体 ——从“泛公共化”背景下出发的公共艺术狭隘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