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复合与协同作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隧道工程,复合支护结构,协同作用,支护承载能力曲线
复合与协同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孙振宇,张顶立,侯艳娟[1](2019)在《隧道复合支护结构协同作用的力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复合支护结构中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的作用关系是隧道支护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对复合支护结构的协同作用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其协同作用的叁种模式并进行解析,建立基于支护承载能力曲线的隧道复合支护结构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表明: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的荷载分担比与二者相对刚度有关,同时受支护时机和空间位置等因素共同影响;复合支护结构的力学行为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采用非等强支护设计可提高结构整体受力性能;初期支护作为主承载结构、二次衬砌作为安全储备的通常设计理念是完全可行的;支护结构最不利位置并非位于围岩变形最大处,而应采用不同的内力组合方式通过支护承载能力曲线确定。本文计算方法成功应用于贺街隧道,研究成果可为支护结构体系的定量设计和准确检算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铁道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郝云彬,相兴伟,周宇芳,夏文水[2](2019)在《复合无硫抑制剂对中华管鞭虾中多酚氧化酶的协同作用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抑制虾类黑变的发生,研发无硫复合抑制剂协同防黑变技术。通过优化无硫复合抑制剂主要成分对中华管鞭虾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PPO)的抑制作用,并从抑制类型、抑制剂分子结构以及动力学模型出发,分析推断抑制交互作用的机理。结果表明,柠檬酸、抗坏血酸、4-己基间苯二酚(4-Hexylresorcinol,4-HR)有极显着的抑制作用,部分抑制剂之间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当4-HR、抗坏血酸、柠檬酸、EDTA-2Na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 46~0. 68、0. 01~0. 018、4. 85~7. 20、1. 58~2. 90 mg/mL时,酶活抑制率达60%以上; 4种抑制剂均对酶促反应有延滞作用,均表现为竞争性抑制类型,均可与PPO的双铜活性中心结合;在复合抑制剂中,4-HR起主导抑制效果,一定浓度的柠檬酸、抗坏血酸、EDTA-2Na可协同提高抑制效果。该研究为无硫复合抑制剂在海水虾捕捞与加工过程中的应用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9年19期)
刘誉繁[3](2019)在《高压均质协同脂肪酸复合作用调控大米淀粉消化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米淀粉是人类主食大米中的主要成分,其多为快消化淀粉,人体吸收后会产生高血糖应答,增加糖尿病、肥胖症等慢性代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本论文针对现代营养健康膳食的发展趋势以及淀粉消化性能在营养功能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采用高压均质加工技术协同脂肪酸复合方法调控大米淀粉的消化性能。在系统探讨高压均质条件对大米淀粉多尺度结构和消化性能影响的基础之上,利用高压均质促进大米淀粉与不同结构脂肪酸发生复合作用,探究在剪切力场作用下,大米淀粉-脂肪酸复合物多尺度结构演变与消化性能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为高压均质协同脂肪酸复合技术应用于构建具有特定慢消化和抗消化性能的大米淀粉-脂肪酸复合物提供理论依据。在高压均质处理过程中,大米淀粉分子链受到剪切力的作用一方面发生断裂,使平均分子量和均方旋转半径均减小,α-1,6糖苷键比例明显下降,直链淀粉含量升高,原有的氢键结合方式、螺旋结构和有序化结构受到破坏,向无定形结构转变;另一方面,处于无定形状态自由度较高的分子链又会发生重新排列,借助氢键等相互作用形成新的单螺旋结构、双螺旋结构和有序结构。从而阻碍和屏蔽淀粉酶在淀粉分子中的迁移速率和作用位点,导致大米淀粉的快消化性淀粉(RDS)含量减少,抗消化性淀粉(RS)含量增加。低均质次数及高均质压力,或高均质次数及低均质压力条件下,都有利于大米淀粉分子链的有序化排列,促进RS的生成。当均质条件为150MPa×1(压力×次数)时,大米淀粉分子的有序化程度最高,其抗消化性能也达到最高。利用高压均质在150MPa×1条件下制备大米淀粉-饱和脂肪酸复合物,并结合现代分析技术系统探讨其结构和消化性能。研究结果显示,随着饱和脂肪酸添加量的增加,大米淀粉与饱和脂肪酸复合物的复合率、表面有序程度、单螺旋结构含量、相对结晶度和有序化程度不断增加,由无定形结构逐渐转向结晶层和无定形层交错排列的结构。当添加量相同时,随着碳链长度的增加,虽然饱和脂肪酸与大米淀粉的复合率降低,但复合物的表面有序程度和单螺旋结构含量不断增加,螺旋结构由V7型向V6型转变;相对结晶度逐渐提高,由Ⅱ_b型向Ⅱ_a型结构形态转变;分子有序化程度不断增大,无定形结构含量不断降低,由无定形结构逐渐转向结晶层和无定形层交错排列的结构。与均质处理大米淀粉相比,饱和脂肪酸碳链的增长或添加量的增加,均会使大米淀粉-饱和脂肪酸复合物的快消化性淀粉(RDS)含量不断降低,慢消化性淀粉(SDS)和抗消化性淀粉(RS)含量不断增加。进一步系统研究利用高压均质技术促进大米淀粉与不同结构和添加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进行复合及对复合物结构和消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高压均质制备的大米淀粉-不饱和脂肪酸复合物主要是以Ⅱ_a型结构形态为主。随着不饱和脂肪酸添加量的增加,大米淀粉-不饱和脂肪酸的复合率和多尺度结构的变化趋势与饱和脂肪酸复合物一致。而当添加量相同时,碳链越长的不饱和脂肪酸与大米淀粉的复合率越低,但其复合物的表面短程有序程度、单螺旋结构含量、相对结晶度和有序化程度越高,无定形结构不断降低;反式单不饱和脂肪酸与大米淀粉复合物的复合率、表面短程有序程度、单螺旋结构含量、相对结晶度和有序化结构均高于顺式不饱和脂肪酸复合物;多不饱和脂肪酸与大米淀粉复合物的复合率、单螺旋结构含量和相对结晶度最低,但其表面短程有序程度、双螺旋结构含量及有序结构含量却最高,导致其结构更加接近于结晶层与无定形层交错排列的方式。与均质处理大米淀粉相比,不饱和脂肪酸分子的引入显着提高大米淀粉的SDS和RS含量,添加量的增加会使这种变化趋势越加明显,而不同结构脂肪酸与大米淀粉复合物的抗消化性能大小次序则为: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反式单不饱和脂肪酸>顺式单不饱和脂肪酸。在明晰了高压均质和脂肪酸复合作用诱导大米淀粉多尺度结构和消化性能演变的基础之上,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揭示影响高压均质及脂肪酸复合作用调控大米淀粉消化性能的关键因素,并建立了相关物理模型,从分子水平上阐明了高压均质条件、脂肪酸结构和添加量与大米淀粉多尺度结构和消化性能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为新型淀粉类营养健康食品的创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Haroon,Ur,Rasheed[4](2019)在《协同光催化活性与可见光响应:复合材料对活性氧的巩固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今,盐酸四环素(TC)被认为是一种新出现关注的化合物(CECs)。盐酸四环素(TC)由于其持久性引起了人类和生态的持续关注。近年来,金属-有机框架MOFs具有微孔结构和持有较大的毛孔在环境净化领域具有潜在应用。而碳气凝胶(CA)由于其比表面积大、密度低、热稳定性好、无毒等优点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本论文围绕MOFs和CA材料的合成开展了相关催化剂的合成研究,并进行了光催化降解盐酸四环素的研究。本文在低温下合成了MIL-100(Fe)并分别与Fe_3O_4和CA复合。获得的MIL-100(Fe)、MIL-100(Fe)@Fe_3O_4,MIL-100(Fe)@CA和MIL-100@Fe_3O_4/CA做为光催化剂,用于从水中去除TC。结果表明,MIL-100(Fe)降解TC的活性高达85%,高于MIL-100(Fe)@Fe_3O_4(42%)。活性提高的原因在于其高的比表面积(389 m~2g~(-1)),较小的孔径(2.4纳米),较小的孔体积(0.319 m~3 g~(-1)),电子和孔穴分离效率高和较低带隙(1.76 eV)。CA与MIL-100(Fe)@Fe_3O_4的耦合大大加快了光生电荷载体的传输,并将MIL-100(Fe)@Fe_3O_4的性能提高了1.6倍。此外,由于Fe_3O_4的添加,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可回收性都得到了提高,有利于环境友好型的水净化工艺。当今世界,利用异质结光催化剂进行去污成为一种更有前途的方法。本文在不使用NH_3.H_2O的情况下合成了α-Fe_2O_3,并在不涉及高温焙烧的情况下,获得了复合材料(α-Fe_2O_3@CN)。对复合材料进行XRD、FT-IR、SEM、DRS、XPS和PL了表征,以确定α-Fe_2O_3的带隙、官能团、球面结构、吸收可见光的能力,元素(Fe,O,C,和N)的检测及电荷分离能力。结果表明,α-Fe_2O_3和CN的适当配比增强了带隙,加快了TC的光降解速率。与纯α-Fe_2O_3和CN相比,复合α-Fe_2O_3@CN在可见光谱下表现出更有效的光催化降解TC效率。当α-Fe_2O_3与适当含量的CN,即α-Fe_2O_3@1.5CN得到了去除效率的明显增强,因为α-Fe_2O_3在CN纳米片上的分布更好,因此具有最高的去除率,从而导致ROS(O_2~-and~·OH自由基)物种的产生,降低了电子和空穴复合率展现出潜在的环境应用前景。本文以ZIF-8为前驱体和CN通过简单的热分解策略合成了ZnO@CN纳米复合材料。利用制备的光催化剂对制药行业最常用的环境污染物-抗生素盐酸四环素(TC)进行了光降解研究,并对其形态和理化学参数进行了研究。对样品进行了XRD、FT-IR、SEM、DRS、XPS和PL等表征。不同的分析技术表明样品为窄带隙、六边形纳米螺帽结构、稳定性高、对可见光的吸收能力强及高吸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ZnO和CN的平衡比在电荷分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提供了可见光照下光催化降解的标准的带隙。与纯ZnO和CN相比,复合材料ZnO@CN-2对TC的降解具有更有效的光催化活性。ZnO@CN-2纳米复合材料中光降解速度分别为CN的2.77倍,ZnO的1.51倍。ZnO@CN-2在可见光照射下对TC氧化的光降解效果较好,得到了比单纯ZnO与CN更好的光降解效果。循环过程研究了材料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经过五次重复利用后,降解速率无明显变化。此外,CN与ZnO的耦合通过提供活性位点促进了光降解现象,产生了丰富的氧种类,并抑制了电子和空穴的复合,从而在太阳光谱下对TC有更好的降解活性。(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9-04-01)
李梦雪[5](2019)在《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高效持久抗菌特性及其协同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耐药菌问题日益严重,迫切需要开发出新的抗菌药物。为避免反复投加短效抗菌材料而引起耐药菌的出现,高效持久抗菌材料的开发迫在眉睫。有机抗菌剂针对性强,但易分解以及可能引起耐药菌的问题。无机抗菌剂具有安全持久、抗菌广谱性的特点,但针对性较弱。根据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抗菌材料,可以弥补单一抗菌剂的不足、充分发挥各自抗菌剂的优点并形成互补的思路,本论文利用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s)层板阳离子、层间阴离子和层板氧化的可调控性,使无机过渡金属、有机抗生素、无机金属氧化物分别与无机LDHs通过简易方法复合。利用EA、XRD、FTIR和TEM/HRTEM对其相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探索LDHs基纳米复合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高效持久抗菌效果、生物相容性及其协同抗菌机制。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过渡金属M(Zn、Cu、Mn、Ni、Co)以不同的金属摩尔比(M:Al=2:1或3:1)替代类似水镁石MgAl-LDH层板中的Mg(M2A1和M3Al)。结果表明,M2A1和M3A1有明确的LDHs结构。椭球状、球状和棒状结构的Mn2Al和Mn3Al以及棒状结构的Cu2A1和 Cu3A1 具有独特的形貌。~200-1500μg/mL Cu2A1、Zn2Al、Ni2Al、Co2A1、Mn2Al 和Mn3Al具有≥50%抗菌性。Zn、Cu、Ni和Mn系LDHs对真核细胞有≥50%毒性。2.不同量的有机抗生素盘尼西林G(PG)与Zn2Al-LDH进行组装(PG/LDH),PG大部分粘附在Zn2Al-LDH表面,少量的随意插入Zn2Al-LDH层板间。PG/LDH中PG和Zn2+的释放曲线是典型的快速释放,然后持续缓慢释放。与单独的PG和原始的LDHs相比,适当的PG/LDH组合物能协同提高对大肠杆菌的抑制能力,且PG/LDH的抑菌活性可维持10天,显着延长了相同条件下单独的PG仅1天的抗菌效果。同时保持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性能。3.以LDHs为前驱体,水热调控层板,得到含单金属氧化物LDHs纳米复合材料(MO/LDHs)。在 200℃ 2h,ZnO/LDHs 可以从 ZnAl-LDH 转变为晶体 ZnO 和 ZnAl2O4在Zn5(OH)8(NO3)2·2H2O层板上的具有~30nm均匀ZnO的纳米颗粒(Zn3Al-200-2)。Mn3Al-200-2和Zn3Al-200-2抑制了细菌的生长。Zn3Al-200-2纳米复合物在100-300μg/mL具有高效达到4天的抗菌性能。4.水热调控LDHs层板,同时改变层板上Zn2+与Cu2+比例,合成含双金属氧化物LDHs纳米复合材料(ZnxCu3_xO/LDH,x=0,1,2)。掺Zn2+的Zn2CuO/LDH和ZnCu20/LDH改变了 Cu30/LDH的棒状结构,形成片状结构。通过抗菌性能比较,~250μg/mL Cu3A1-200-2能够达到≥50%72h的持久抗菌性,ZnCu2Al-200-2在175μμg/mL达到≥50%抗菌性。5.LDHs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简易快捷,掺杂金属氧化物(MO/LDH和ZnxCu3_xO/LDH)有利于高效抗菌性能的体现,掺杂有机抗生素(PG/LDH)有利于持久抗菌性能的体现。其高效持久抗菌的机制主要是由于无机过渡金属离子、有机抗生素和无机金属氧化物的ROS与无机LDHs吸附的协同作用。随着LDHs的浓度增加,LDHs吸附的作用可能会比金属离子、有机抗生素、ROS的作用稍强。本文的研究结果揭示了简易制备调控的LDHs基纳米复合材料具有高效持久的抗菌性能,为进一步研究具有经济型LDHs基材料在避免耐药菌方面的工作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积累了一些实验经验。(本文来源于《上海大学》期刊2019-03-01)
徐小革,乘舟越洋,朱一民,陆占国,孙长胜[6](2019)在《复合捕收剂在铁矿石反浮选中的协同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升齐大山铁矿浮选指标,研制出一种高效既含N-H又含O-H基团的新型捕收剂DJW-II,用于齐大山铁矿磁选混合精矿反浮选脱硅研究,并考察了JW系列辅助捕收剂对浮选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浮选温度21℃,pH值为9.0,捕收剂DJW-II粗选用量125 g/t、精选用量50 g/t,辅助捕收剂JW-4用量0.6 g/t,抑制剂羧甲基淀粉钠用量250 g/t的条件下,采用1粗1精的浮选流程得到产率50.98%、精矿铁品位68.08%、铁回收率69.85%的精矿。添加辅助捕收剂可以改善浮选过程所产生泡沫的体积、半衰期及泡沫黏度,进而提高浮选指标。构建了所采用辅助捕收剂JW-4的主要成分、水分子及Ca2+离子、Cl-离子的结构,通过Materials Studio软件构建泡沫膜结构的分子模型,并采用Forcite模块,对构建的分子模型进行结构优化及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加入辅助捕收剂后,捕收剂分子的活性基团与中间的水分子的吸附更为紧密,与气泡性能测试中加入辅助捕收剂后泡沫黏度变大的结果相吻合。(本文来源于《金属矿山》期刊2019年02期)
王磊,张学鹏,薛蓉,刘环宇,孟磊[7](2019)在《纳米材料复合泡沫缓速酸协同增效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增加酸化压裂过程中酸液的刻蚀距离,增强作业效果,由纳米SiO_2和表面活性剂YEP-1和20%HCl制备了高效纳米泡沫缓速酸体系,研究纳米材料的表面性能、粒径等因素对表面活性剂在盐酸溶液中发泡性能的影响,测试了复合酸液体系的酸岩反应动力学参数和溶蚀速率。结果表明,采用粒径为20 nm的亲水型SiO_2纳米材料作为稳泡剂效果最佳,并使用两性表面活性剂YFP-1作为起泡剂,当SiO_2和YFP-1的质量分数分别为体系总质量0.5%和1.0%时,酸液起泡体积明显减小,泡沫更加致密,半衰期显着增大,复合酸液体系配比为20%HCl+1.0%YFP-1+0.5%SiO_2时,显着降低了岩芯动态溶蚀速率,为实现深部酸化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9年02期)
吴依韵,彭勇,谢训,汪馗,高广军[8](2018)在《短碳纤维与连续碳纤维对3D打印制尼龙基复合材料的协同增强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研究短碳纤维与连续碳纤维对尼龙基复合材料在准静态与动态下的协同增强作用。此复合材料通过3D打印制成,包含短碳纤维增强层与连续碳纤维增强层。首先对连续碳纤维丝束和短碳纤维增强尼龙丝束进行了形态学,热学与力学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堆迭顺序与应变率对3D打印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短碳纤维和连续碳纤维对复合材料的协同增强在拉伸强度方面的影响优于单独的短碳纤维或连续碳纤维的增强作用,但就弹性模量而言,这种优势却不明显。其次,当打印材料内连续碳纤维增强层(CCFRL)分布得越分散时,其拉伸性能越高。具体来说,拥有更多短碳纤维增强层(SCFRL)间界面与SCFRL/CCFRL界面的复合材料表现出了更好的力学性能,这是由于这两种界面的强度高于CCFRLs间界面。层间强度测试结果也佐证了这个结论。再次,打印复合材料强度随应变率增大而增高,断裂韧性随应变率增大而减弱。最后,本文采用混合定律研究了短碳纤维与连续碳纤维协同增强复合材料(S&CCFRP)的力学行为。所有实验数据均落于计算所得的理论上下界限值内,但由于连续碳纤维沿拉伸方向排列,实验结果较接近模型预测上限。(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期刊2018-11-23)
张涵,徐高原,冯爱国,申铉日,王佳媚[9](2018)在《聚赖氨酸复合涂膜协同气调包装对金鲳鱼保鲜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聚赖氨酸(?-PL)与海藻酸钠复合成膜,研究复合涂膜协同气调包装对金鲳鱼冷藏保鲜作用。通过菌落总数、色泽、p H、水分含量、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值、挥发性盐基氮值(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变化,分析金鲳鱼冷藏期间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经ε-PL复合涂膜的金鲳鱼冷藏9 d后,菌落总数为5.34 lg(CFU/g),TVB-N和TBA值分别为12.42mg/100 g和0.422 mg/100 g,属于一级鲜度。未经涂膜处理组样品在冷藏5 d后出现腐败现象,菌落总数和TVB-N值分达7.54 lg(CFU/g)和13.65 mg/100 g,TBA值达0.969 mg/100 g。可见,ε-PL复合涂膜协同气调包装能有效抑制冷藏金鲳鱼中微生物生长,维持良好的品质,可将金鲳鱼冷藏期延长至9 d以上。(本文来源于《食品科技》期刊2018年11期)
宋享桦,谭勇,刘俊岩,刘燕,马桂宁[10](2019)在《拉拔作用下锚杆复合土钉支护协同作用细观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锚杆复合土钉墙支护以机动灵活、支护能力强、工期短、造价低等特点被广泛运用,但是对此支护形式的机制研究,一直落后于工程实践。基于PFC3D离散元数值模拟并结合室内模型试验,从细观层面探究砂土颗粒的位移场、运动轨迹、锚杆抗拔力、土体孔隙率以及剪应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锚杆拉拔过程中,锚板直径越大,其竖向影响范围越大,并呈现出具有收敛性的喇叭口状位移场;锚杆和土钉之间的砂土颗粒以旋转移动和平行滑移为主,可划分为3个区域,但每一区域内颗粒的主要运动形式又不尽相同;在砂土中,当钉锚间距为两倍锚板直径时,锚杆复合土钉协同支护达到最佳效果;同时,在此过程中土体会出现明显的剪胀与剪缩现象,孔隙率变化呈正弦式波动曲线,并且在钉锚协同支护中,最小的孔隙率发生在土钉周围区域;颗粒间的挤压作用和颗粒运动受到土钉阻挡,共同加强了锚杆复合土钉之间的协同作用。该研究成果可为完善锚杆复合土钉支护设计理论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复合与协同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抑制虾类黑变的发生,研发无硫复合抑制剂协同防黑变技术。通过优化无硫复合抑制剂主要成分对中华管鞭虾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PPO)的抑制作用,并从抑制类型、抑制剂分子结构以及动力学模型出发,分析推断抑制交互作用的机理。结果表明,柠檬酸、抗坏血酸、4-己基间苯二酚(4-Hexylresorcinol,4-HR)有极显着的抑制作用,部分抑制剂之间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当4-HR、抗坏血酸、柠檬酸、EDTA-2Na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 46~0. 68、0. 01~0. 018、4. 85~7. 20、1. 58~2. 90 mg/mL时,酶活抑制率达60%以上; 4种抑制剂均对酶促反应有延滞作用,均表现为竞争性抑制类型,均可与PPO的双铜活性中心结合;在复合抑制剂中,4-HR起主导抑制效果,一定浓度的柠檬酸、抗坏血酸、EDTA-2Na可协同提高抑制效果。该研究为无硫复合抑制剂在海水虾捕捞与加工过程中的应用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复合与协同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1].孙振宇,张顶立,侯艳娟.隧道复合支护结构协同作用的力学特性研究[J].铁道学报.2019
[2].郝云彬,相兴伟,周宇芳,夏文水.复合无硫抑制剂对中华管鞭虾中多酚氧化酶的协同作用机理[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
[3].刘誉繁.高压均质协同脂肪酸复合作用调控大米淀粉消化性能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4].Haroon,Ur,Rasheed.协同光催化活性与可见光响应:复合材料对活性氧的巩固作用[D].江苏大学.2019
[5].李梦雪.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高效持久抗菌特性及其协同作用机制[D].上海大学.2019
[6].徐小革,乘舟越洋,朱一民,陆占国,孙长胜.复合捕收剂在铁矿石反浮选中的协同作用[J].金属矿山.2019
[7].王磊,张学鹏,薛蓉,刘环宇,孟磊.纳米材料复合泡沫缓速酸协同增效作用的研究[J].应用化工.2019
[8].吴依韵,彭勇,谢训,汪馗,高广军.短碳纤维与连续碳纤维对3D打印制尼龙基复合材料的协同增强作用[C].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2018
[9].张涵,徐高原,冯爱国,申铉日,王佳媚.聚赖氨酸复合涂膜协同气调包装对金鲳鱼保鲜作用研究[J].食品科技.2018
[10].宋享桦,谭勇,刘俊岩,刘燕,马桂宁.拉拔作用下锚杆复合土钉支护协同作用细观机制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