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乙烯受体调控规律的研究

番茄乙烯受体调控规律的研究

论文摘要

为了探索乙烯受体基因家族成员LeETR1或LeETR2对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tum)各表现型的调控规律,实验室前期构建了含有3’-端非编码区和35SCaMV启动子的反义LeETR1和LeETR2序列,以含反义LeETR1或LeETR2的表达载体转化番茄B1纯系,转化子经过多代筛选和鉴定,得到两个转基因株系ale1和ale2。将ale1与ale2杂交,得到杂交dale。本研究以ale1,ale2和dale作为对象,经过标记基因NPTⅡPCR、反义序列PCR和标记基因GUS活性鉴定证明转入反义序列的稳定遗传。对各株系生长发育、衰老脱落、果实成熟等乙烯相关表现型、以及组织的乙烯结合能力等进行了系统比较。结果如下:1.ale1表达使自然光照下生长的植株明显矮化,显著增强叶柄上位性生长,花序轴缩短,开花期和座果期都推迟,开花数和座果率下降,畸形果率上升。这些性状提示LeETR1在番茄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过程都有重要的调控作用。ale2只表现出微弱的叶柄上位性生长等部分乙烯反应。dale表现型与ale1基本一致,没有特别增强的表现型,说明LeETR1与LeETR2同时缺失并没有比单一缺失产生更高的乙烯敏感性或更强的乙烯反应;LeETR2在番茄生长发育的调控上可能没有特别明确的功能分工,它可能只是对包括LeETR1在内的其它受体成员起辅助调控作用。2.无论是在叶子还是果实中,对照株系的乙烯结合能力要普遍高于转基因株系,说明转基因株系的乙烯受体表达数量要低于对照株系。在叶子的乙烯结合方面,各个株系叶子的乙烯结合能力没有体现差异性,而在果实乙烯结合能力方面,转基因株系间乙烯结合能力具有显著差异,说明乙烯受体LeETR1和LeETR2在叶子中的表达量占叶子总的受体的表达量比例不大,在果实中乙烯受体LeETR1和LeETR2对受体表达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双突变体dale的乙烯结合能力与ale1和ale2类似,推测也存在乙烯受体家族成员间的特定时间和组织特异性地补偿作用。3.ale1表现出最明显的器官衰老和脱落加速,对乙烯作用抑制剂敏感性也更高,但ale2在花朵衰老上没有明显的表现,说明乙烯受体LeETRI和LeETR2对器官脱落的调控功能冗余,但也有作用程度的差异,在花朵衰老调控方面,LeETR1可能起了重要作用,而LeETR2可能没有直接的意义;dale叶柄脱落速度明显比ale1和ale2都快,说明dale在器官脱落区乙烯敏感性比ale1和ale2更强。这种结果提示LeETR1和LeETR2在调控器官脱落上既有功能冗余还可能存在功能叠加效果,两者同时缺失比单独缺失产生的乙烯敏感性更强,两者同时存在则可能对抑制乙烯诱导的脱落作用比单独存在时更强。4.转基因株系果实的单果重要比对照株系果实明显加重,果实形状要比对照株系更加宽扁。在成熟过程中,转基因株系果实的硬度、黏着性和弹性明显要低于对照株系。转基因株系果实的颜色要比对照株系更红,在BK+10以后趋于一致。在可溶性固形物和电导率上,ale1株系的含量要高于ale2株系,dale株系和对照株系。在酸含量方面,转基因株系的含量均要显著高于对照株系。在货架寿命上,转基因株系要比对照株系短。说明反义LeETR1和反义LeETR2果实及双突变体反义转基因果实成熟速度显著加快。这提示乙烯受体差异调控果实的成熟进程,除了前人已经明确的NR(LeETR3)外,LeETR1和LeETR2也与果实成熟有密切的关系,其中以LeETR1的调控效应较为明显。5.番茄乙烯受体LeETR1与LeETR2在不同组织中可能存在不同的相互关系。LeETR1在番茄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平衡乙烯反应可能具有特别重要的功能地位。番茄乙烯受体家族各个成员都有其独特的表达特点,它们分别缺失或者表达减少都产生了明显的具有时空特异性的乙烯反应表现型。但是大量的证据表明,各个受体之间不是简单的独立存在关系,它们组成了由复杂的分工合作关系联接起来的统一体。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插图和附表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项目来源与目的意义
  • 1.1.1 项目来源
  • 1.1.2 项目的目的意义
  • 1.2 乙烯的生理作用
  • 1.2.1 乙烯调节种子萌发
  • 1.2.2 乙烯调控根、茎和叶生长
  • 1.2.3 乙烯增加雌花率
  • 1.2.4 乙烯促进器官衰老与脱落
  • 1.2.5 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 1.2.6 乙烯调控胁迫反应
  • 1.3 乙烯生物合成的调控
  • 1.3.1 乙烯的生物合成
  • 1.3.2 乙烯生物合成中的关键酶
  • 1.4 乙烯信号转导研究进展
  • 1.4.1 前言
  • 1.4.2 乙烯反应突变体类型
  • 1.4.3 乙烯受体的结构
  • 1.4.4 乙烯受体作用的负调控模型及乙烯受体信号链成员
  • 1.4.5 乙烯受体信号链与其它信号链之间的互作
  • 1.4.6 展望
  • 1.5 乙烯抑制剂研究进展
  • 1.5.1 乙烯合成抑制剂
  • 1.5.2 乙烯作用抑制剂
  • 1.5.3 其它乙烯抑制剂
  • 1.5.4 小结
  • 1.6 番茄果实品质研究进展
  • 1.6.1 干物质含量
  • 1.6.2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 1.6.3 糖分
  • 1.6.4 酸
  • 1.6.5 糖酸比
  • 1.6.6 色素
  • 1.6.7 挥发性物质
  • 1.6.8 其它因素
  • 1.7 乙烯诱导基因表达研究进展
  • 1.7.1 乙烯对成熟相关基因的诱导
  • 1.7.2 乙烯对基于Cf基因的过敏性坏死的调控
  • 1.7.3 乙烯对玉米籽粒的发育调控
  • 1.8 本项研究工作基础与目标
  • 第二章 反义LeETR1和LeETR2转基因番茄株系及其双突变体株系的遗传鉴定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标记基因NPTⅡ PCR鉴定
  • 2.2.2 反义序列的PCR鉴定
  • 2.2.3 β-葡萄糖苷酸酶(GUS)活性鉴定
  • 2.3 结果
  • 2.3.1 标记基因NPTⅡ PCR扩增结果
  • 2.3.2 反义序列的PCR扩增结果
  • 2.3.3 β-葡萄糖苷酸酶(GUS)活性鉴定结果
  • 2.4 结论
  • 第三章 反义LeETR1和LeETR2转基因番茄生长发育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2 方法
  • 3.2.3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乙烯受体基因反义表达对株高的影响
  • 3.3.2 叶柄上位生长特性
  • 3.3.3 花序发育特征
  • 3.3.4 开花期和座果率的变化
  • 3.4 讨论
  • 第四章 反义LeETR1和LeETE2转基因番茄乙烯结合能力测定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
  • 4.2.2 方法
  • 4.2.3 数据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4 讨论
  • 第五章 乙烯抑制剂对反义LeETR1和LeETR2转基因番茄的影响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叶柄外植体脱落试验处理方法
  • 5.2.2 花外植体衰老试验处理方法
  • 5.2.3 果实外植体衰老试验处理方法
  • 2处理方法'>5.2.4 AVG和CoCl2处理方法
  • 5.2.5 数据分析
  • 5.3 结果
  • 5.3.1 叶柄外植体脱落
  • 5.3.2 花朵衰老特征
  • 5.3.3 果实衰老特征
  • 5.4 讨论
  • 第六章 反义LeETR1和LeETR2转基因番茄果实品质特性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2.1 材料
  • 6.2.2 方法
  • 6.2.3 数据分析
  • 6.3 结果分析
  • 6.3.1 单果重和果实轴径比
  • 6.3.2 硬度、黏着性和弹性
  • 6.3.3 色泽
  • 6.3.4 色素含量
  • 6.3.5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 6.3.6 总酸含量
  • 6.3.7 Vc含量
  • 6.3.8 总糖含量
  • 6.3.9 电导率测定
  • 6.3.10 pH值
  • 6.3.11 货架寿命
  • 6.4 讨论
  • 第七章 番茄乙烯受体差别调控模型的初步构建
  • 7.1 拟南芥乙烯受体调控模型
  • 7.2 拟南芥乙烯受体调控模型的缺陷
  • 7.3 番茄乙烯受体差别调控模型的初步构建
  • 7.3.1 番茄乙烯受体的时空表达差异
  • 7.3.2 番茄乙烯受体对乙烯合成的调控
  • 7.3.3 番茄乙烯受体对脱落衰老的调控
  • 7.3.4 番茄乙烯受体对植株营养生长表现型的差异调控
  • 7.3.5 番茄乙烯受体对果实成熟及品质调控
  • 7.3.6 总结
  • 第八章 总结及展望
  • 8.1 本论文研究总结
  • 8.2 主要创新成果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番茄乙烯受体调控规律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