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闵浦大桥边跨是由外包混凝土的型钢弦杆主梁、钢竖腹杆、钢斜腹杆、钢斜撑杆、预应力混凝土横梁与混凝土桥面板形成一体,构成了一种新颖的板桁结构体系—复合结构桁架体系。这种结构体系在国内外还未见到应用报道,也无设计标准可供参考,桥梁工作者急需全面了解其特性。本文以上海闵浦大桥为研究背景,运用通用有限元分析程序ANSYS,分别建立整体有限元模型、节段梁有限元模型和边跨下弦节点有限元模型,进行受力分析,并针对节点受力设计了试验方案。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钢结构上、下弦杆和斜撑应力水平较低,竖腹杆和斜腹杆应力水平较高,最大应力出现在与墩顶杆件相邻杆件内,节段梁混凝土应力分布较为均匀,桁架杆件与混凝土交界面处出现应力集中现象。节点板应力在竖腹杆与斜腹杆夹角板边缘处较大,竖腹杆、斜腹杆、斜撑应力状态不均匀,钢杆件存在较大的弯矩。由焊钉受力的计算结果可以分析得到,节点板上焊钉受力不均,焊钉受力较大的位置集中在主要传力方向前三排位置。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1.1 斜拉桥的发展和历史1.1.1 斜拉桥的历史1.1.2 国外斜拉桥发展现状1.1.3 国内斜拉桥发展现状1.1.4 斜拉桥发展的原因1.2 结合梁斜拉桥综述1.2.1 概述1.2.2 结合梁斜拉桥的分类1.2.3 结合梁斜拉桥的发展历程1.2.4 结合梁斜拉桥的特点1.3 本文的工程背景1.4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1.4.1 本文研究的意义1.4.2 本文研究的内容第2章 斜拉桥结构有限元分析基本理论2.1 桥梁结构的数值分析方法2.1.1 概述2.1.2 桥梁结构建模与离散2.1.3 材料和截面特性的描述2.1.4 边界条件的模拟2.1.5 荷载的模拟2.2 斜拉桥有限位移理论2.2.1 桥梁结构几何非线性计算理论2.2.2 斜拉桥有限位移理论分析2.3 桥梁结构几何非线性分析的有限元法2.3.1 变形体的运动描述2.3.2 总体拉格朗日列式法(T.L列式法)2.3.3 更新的拉格朗日列式法(U.L 列式法)2.4 非线性方程的求解2.4.1 求解方法简介2.4.2 直接求解法2.4.3 增量法2.4.4 Newton-Raphson法2.4.5 收敛准则2.5 本章小结第3章 闵浦大桥整体受力性能分析3.1 闵浦大桥结构简介3.1.1 结构概述3.1.2 边跨主梁结构3.1.3 中跨主梁结构3.1.4 桥塔和斜拉索结构3.1.5 边墩、辅助墩结构3.2 整体模型有限元分析3.2.1 材料属性和有限元模型所采用单元简介3.2.2 荷载与约束条件3.2.3 整体有限元模型3.2.4 整体有限元模型受力分析3.3 节段梁模型有限元分析3.3.1 材料属性和有限元模型所采用单元3.3.2 荷载与约束条件3.3.3 节段梁有限元模型3.3.4 节段梁恒载及施工荷载作用分析3.4 本章小结第4章 闵浦大桥节点受力性能分析4.1 概述4.2 节点有限元模型的建立4.2.1 材料属性和有限元模型所采用单元简介4.2.2 节点位置及受力大小4.2.3 节点有限元模型4.3 节点受力性能分析4.3.1 钢结构受力性能分析4.3.2 混凝土受力性能分析4.3.3 焊钉受力性能分析4.4 本章小结第5章 闵浦大桥节点模型试验设计5.1 试验设计5.1.1 试验目的及试件模型选取依据5.1.2 试件构造及试验加载方案5.1.3 试验测试方案5.2 节点试验模型的建立5.3 节点试验模型在1.0倍设计荷载下受力分析5.3.1 钢结构受力性能分析5.3.2 混凝土受力性能分析5.3.3 焊钉受力性能分析5.4 节点试验模型在1.7倍设计荷载下受力分析5.4.1 钢结构受力性能分析5.4.2 混凝土受力性能分析5.4.3 焊钉受力性能分析5.5 本章小结结论参考文献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板桁体系论文; 结合梁论文; 斜拉桥论文; 有限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