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肥大细胞与炎症性肠病(论文文献综述)
杨惠芳[1](2021)在《PLCG2基因P645L和N798S突变在儿童炎症性肠病中的致病机制初探》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临床上我们发现两例极早发炎症性肠病(very early onset IBD,VEO-IBD)患儿,完善基因测序检查后未发现明确的致病性突变,却发现分别存在磷脂酶Cγ2(phospholipase C gamma 2,PLCG2/PLCγ2)基因Pro645Leu和Asn798Ser突变。因此,本研究拟初步探究PLCG2基因P645L和N798S突变与儿童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及其致病机制。方法:1、建立细胞模型:构建野生型及突变型(P645L、N798S和S707Y突变)PLCG2、Syk和Rac2质粒,分别转染和共同转染人胚肾-293T(human embryonic kidney-293T,HEK-293T)细胞。2、检测PLCG2基因的蛋白表达:在炎症因子的刺激下,通过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WB)实验,检测野生型及突变型PLCG2基因的蛋白表达。3、探索PLCG2基因突变与儿童IBD的相关性:通过免疫沉淀(immunoprecipitation,IP)实验,检测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的磷酸化水平,在细胞水平上进行功能验证。4、检测信号通路变化,探索致病机制:通过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实验,分别检测上游信号分子脾酪氨酸激酶(spleen tyrosine kinase,Syk)和Rac2与PLCG2的结合情况。同时在Rac2的参与下,通过IP实验检测ERK的磷酸化水平。结果:1、与野生型PLCG2相比,突变型PLCG2(P645L和N798S突变)诱导更多的ERK磷酸化。2、与野生型PLCG2相比,突变型PLCG2并不与Syk相结合,而是与Rac2相结合,且在Rac2的参与下诱导更多的ERK磷酸化。结论:1、PLCG2基因P645L和N798S突变均为儿童IBD的致病性突变。2、PLCG2基因P645L和N798S突变通过增强Rac GTPase介导的ERK磷酸化,使PLCγ2信号通路过度激活,从而促进肠道炎症反应。
赵红燕[2](2021)在《FLCκ在儿童炎症性肠病肠黏膜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儿童炎症性肠病(IBD)肠粘膜中免疫球蛋白游离轻链(FLCκ)表达情况,初步探索FLC与IBD的关系。研究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9月-2020年11月45例确诊IBD患儿肠道黏膜蜡块标本,分为2组,分别为活动期组和缓解期组,其中治疗后缓解配对成功患儿17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FLCκ在肠道组织黏膜中的表达,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HC)评分比较FLCκ在活动期与缓解期的表达差异。结果:1 FLCκ在肠道组织黏膜中的表达。FLCκ在42初发和3例复发活动期IBD患儿肠道组织黏膜中均呈阳性表达,IBD活动期组IHC评分高于缓解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7例活动期IBD初发患儿经诱导缓解治疗后获得缓解,其治疗前IHC评分高于治疗后评分,且治疗前后IHC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 IBD活动期组和缓解期组血CRP、血PMN、活动度评分及内镜评分比较。IBD活动期组CRP28.35(4.70,53.45)、PMN6.97(5.33,10.14)、活动度评分34.50(27.43,13.00)、内镜评分8.40(5.20,15.00)高于缓解期CRP0.69(0.50,5.30))、PMN2.86(2.63,4.82)、活动度评分5.00(0.00,5.00)、内镜评分0.00(0.00-1.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活动期IBD患儿FLCκ免疫组织化学评分与活动度评分、CRP、PMN、内镜评分的相关性。对活动期组FLCκ免疫组化评分(n=42)与其活动度评分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活动期IBD患儿FLCκ免疫组化评分与活动度成正相关(r=0.365,P<0.05);Spearman秩相关或直线相关分析示活动期IBD患儿FLCκ免疫组化评分与血CRP、血PMN、内镜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游离轻链(FLCκ)在儿童IBD肠道黏膜组织中呈阳性表达,活动期(初发或复发)FLCκ表达强度明显高于缓解期,且与IBD活动度呈正相关,可作为IBD患儿病情监测及疗效评估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李木生[3](2020)在《人肥大细胞来源外泌体中miR-223对肠道屏障功能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升高,IBD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加重了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为了寻找新的药物靶点以及更好的治疗方法,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IBD的发病机制。近年来,肥大细胞在IB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主要表现为肥大细胞可以促进肠道炎症反应及破坏屏障功能。然而,肥大细胞在IBD中的具体致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外泌体(Exosomes)作为细胞间物质传递及信号转导的重要载体,可由多种类型的细胞分泌,而不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外泌体被受体细胞摄取后,外泌体所携带的mi RNA(Micro RNA)、lnc RNA(Long non-coding RNA)等可调控受体细胞的基因或蛋白表达。研究表明,外泌体在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多项研究发现,IBD患者血清中的外泌体mi RNA表达水平异常。肠道黏膜屏障作为机体抵抗外来有害物质的重要防线,对于预防IBD的发生及恢复IBD病人的肠道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已有研究表明肥大细胞来源外泌体可促使树突状细胞成熟为抗原递呈细胞,协助炎症反应进行。但有关于肥大细胞影响肠道屏障功能的研究报道不多,而且肥大细胞是否能够通过分泌外泌体及其内部mi RNA参与调节肠道屏障功能也尚未清楚。研究目的本实验拟研究人肥大细胞来源外泌体是否作用于肠上皮细胞,并进一步探讨人肥大细胞来源外泌体携带的mi RNA对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1)利用超速离心法分离得到外泌体,通过透射电镜鉴定外泌体形态及大小。免疫印迹法检测分离得到的外泌体中是否含有标记蛋白CD63及TSG101;检测阴性对照蛋白GM130、Histone及Calnexin表达情况。(2)用荧光染料PKH67标记提取的外泌体,将所得外泌体与Ca CO2、NCM460及HT29细胞共培养24h,再用DAPI对细胞核进行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三种肠上皮细胞中PKH67所标记外泌体的荧光位置。(3)建立了Ca CO2及NCM460两种肠上皮细胞屏障模型,通过酶标仪测定有无外泌体处理下Transwell小室基底部液体OD值的大小来评估外泌体对肠上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4)将外泌体与Ca CO2细胞共培养72h后进行免疫荧光实验观察紧密连接相关蛋白CLDN8、OCLN和ZO-1表达量变化;将外泌体与Ca CO2及NCM460细胞共培养72h后利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紧密连接相关蛋白CLDN8、OCLN和ZO-1表达量变化。(5)将分离得到的人肥大细胞外泌体送公司进行mi RNA芯片检测,检测所得人肥大细胞来源外泌体中mi RNAs的表达情况。(6)将外泌体与HT29细胞共培养72h后用Trizol法提取RNA,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与外泌体共培养后的HT29细胞中mi RNA的表达水平。(7)用含mi R-223序列的慢病毒Lv-mi RNA-223及对照组慢病毒Lv-mi RNANC感染人肥大细胞,构建并筛选稳定过表达mi R-223的人肥大细胞系,再提取过表达mi R-223人肥大细胞的外泌体与HT29及NCM460细胞共培养72h,DAPI复染。观察绿色荧光(mi R-223)分布情况;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与外泌体共培养后含绿色荧光(mi R-223)的肠上皮细胞数量。(8)将外泌体与肠上皮细胞共培养72h后用mi R-223抑制剂转染肠上皮细胞,然后检测肠上皮细胞中CLDN8表达水平。(9)收集临床IBD患者肠黏膜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健康对照组及IBD组肠黏膜组织中肥大细胞免疫表型CD117(c-kit)表达水平。(10)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健康对照组、UC组及CD组病人肠黏膜组织中mi R-223表达水平。研究结果(1)透射电镜下观察分离所得外泌体具有典型外泌体形态特征,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形似“茶托”,大小约为50-250nm。免疫印迹法结果表明所提取的外泌体中含有CD63及TSG101,不含有GM130、Histone及Calnexin。(2)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在Ca CO2、NCM460及HT29三种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大量绿色荧光,成团聚集,表明人肥大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可被肠上皮细胞摄取。(3)与PBS组对比,加入外泌体处理后Transwell小室基底部液体OD值变大。而且Ca CO2及NCM460两种肠上皮细胞屏障模型的OD值变化趋势一致,由此表明人肥大细胞外泌体被肠上皮细胞摄取后使肠上皮细胞通透性增加。(4)免疫荧光及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外泌体处理后Ca CO2细胞的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8、Occludin和ZO-1表达量下降。(5)mi RNA芯片检测结果显示包括mi R-223、mi R-21、mi R-16等在内的一系列mi RNAs在人肥大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中高表达。(6)荧光定量PCR结果提示外泌体可能作为人肥大细胞与HT29细胞之间介导mi RNA转移的载体。(7)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带绿色荧光(mi R-223)的外泌体位于HT29及NCM460细胞的胞质中,提示人肥大细胞外泌体中含mi R-223且被肠上皮细胞摄取;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与PBS组相比,外泌体处理组中的肠上皮细胞摄取了带mi R-223的外泌体。(8)转染mi R-223抑制剂后可缓解外泌体对紧密连接蛋白CLDN8的抑制作用。(9)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BD患者肠黏膜组织中肥大细胞数量增多。(10)与健康对照组相比,UC组及CD组肠黏膜组织中mi R-223表达量增加。结论人肥大细胞来源外泌体中的mi R-223通过抑制肠上皮细胞中紧密连接蛋白CLDN8表达从而破坏肠道屏障功能。
刘斌[4](2020)在《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促进炎症性肠病诱导的肠道纤维化》文中认为背景肠道纤维化是慢性肠道炎症的最终病理结局。由于缺乏特定治疗药物,肠纤维化常导致肠梗阻,最终需要外科手术干预。肠纤维化的特征是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近些年来对肠纤维化的研究表明成纤维细胞的激活和分化、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是驱动肠纤维化的主要因素。肠成纤维被激活后分化为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orta,α-SMA)的肌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通过产生细胞外基质成分和物理收缩来介导组织修复,以促进伤口愈合和纤维化。肥大细胞(Mast cell,MC),作为前哨免疫细胞群一员,近些年来的研究发现MC通过分泌类胰蛋白酶、组胺等介质参与各种脏器的炎症和纤维化。然而,MC及类胰蛋白酶在肠道纤维化中的作用和调节机制仍然未有报道。方法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分析了人纤维化肠组织和对照肠组织中MC、类胰蛋白酶以及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变化。我们使用野生型和MC缺陷型小鼠以及MC重建小鼠构建了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诱导的肠道炎症纤维化模型,以探究MC及其类胰蛋白酶在肠道纤维化中的作用和机制。使用人MC(LAD-2和HMC-1),人成纤维细胞(CCD-18Co成纤维细胞)细胞、商品化的类胰蛋白酶蛋白、类胰蛋白酶抑制剂APC366和PAR-2受体拮抗剂评估了MC和类胰蛋白酶对成纤维细胞的作用和调节机制。结果无论是人结肠样本还是小鼠结肠样本,纤维化的肠组织中较未发生纤维化的对照组而言MC数目更多且细胞外基质成分蛋白或基因的表达更高。与野生型小鼠相比,MC缺陷型小鼠可以减轻DSS诱导的肠道纤维化。在缺乏MC的小鼠体内重建MC后,这种缓解作用消失了。类胰蛋白酶作为内容物存储在肥大细胞颗粒中,在纤维化肠组织中以脱颗粒形式释放到肠组织中,致使类胰蛋白酶的表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使用APC366选择性抑制胰蛋白酶从MC中释放可以减轻肠道纤维化。与MC共培养或用类胰蛋白酶处理时,成纤维细胞被激活表达更多的α-SMA蛋白并分泌更多的细胞外基质成分(如:胶原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PAR-2作为一种类胰蛋白酶的已知受体,与类胰蛋白酶结合时,可以激活肌成纤维细胞的AKT/mTOR途径并促进肠成纤维细胞的激活和分化。结论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促进炎症性肠病诱导的肠道纤维化。其潜在的机制为类胰蛋白酶通过激活成纤维细胞PAR-2/Akt/mTOR途径促使成纤维细胞分化为纤维化表型-肌成纤维细细胞。
吴昱青[5](2020)在《多巴胺在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DA(Dopamine,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其缺失与帕金森氏病发生密切相关,此外,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中DA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帕金森氏病人易发院内菌如金黄色葡葡球菌感染,严重的帕金森氏病人甚至会出现脓毒症症状,然而,目前DA在调控免疫炎症反应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索DA在控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为临床脓毒症、脑膜炎等感染性炎症疾病防治提供新的线索。方法:1)用模拟金黄色葡萄球菌病原分子的TLR2(Toll-like receptor 2,Toll样受体2)受体配体Pam3(Pam3CSK4,三酰脂肽)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刺激小鼠BMDMs(Bone marrow derived-macrophages,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细胞,检测DA处理后炎症因子的表达情况。2)用RNA测序分析Pam3和DA刺激后BMDMs细胞内与炎症相关通路的变化,并通过Western blot验证相关通路变化。3)运用多巴胺受体敲除小鼠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确定DA发挥作用的主要受体。4)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点突变实验、蛋白质体外结合实验等确定多巴胺受体发挥抑制炎症作用的结构域,对鉴别出的结构域在BMDMs细胞上进行突变体恢复实验来验证结构域功能。5)通过体内脓毒症和脑膜炎小鼠模型检测相关多巴胺信号通路分子在感染性炎症反应中的作用。结果:1)DA处理后Pam3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激活的炎症因子表达降低。2)RNA测序结果提示主要通过抑制NFk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kB,核转录因子kB)信号通路来抑制炎症反应。Western blot实验验证了这一结果。3)DRD5(Dopamine receptor 5,多巴胺受体5)敲除后,DA抑制炎症作用消失,表明DA通过其受体DRD5发挥抑制炎症作用。4)DRD5通过其结构基序EFD和IYX(X)I/L招募负调节蛋白ARRB2和PP2A进入TLR2信号中的TRAF6-IKK复合物中,负调节TRAF6介导的NFkB炎症反应。5)小鼠体内实验发现DA能够通过DRD5-ARRB2-PP2A轴减轻脓毒血症小鼠的炎症反应并提高其存活率,同时DRD5激动剂SKF38393也能通过该轴减弱脑膜炎引起的神经炎症。结论:DA激活DRD5后,通过DRD5受体EFD和IYX(X)I/L结构基序将负调节蛋白ARRB2/PP2A招募入TLR2信号中的TRAF6-IKK复合物中,进而控制NFkB炎症信号,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脓毒症和脑膜炎。因此,本研究结果提示DA-DRD5信号轴可作为今后相关炎症疾病的潜在干预靶标。
吴敏[6](2019)在《GM-CSF抗体与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检测GM-CSF抗体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探索GM-CSF抗体在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差异,以及GM-CSF抗体有无评估克罗恩病(CD)患者疾病活动度的意义。方法: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52例IBD患者(CD37例,UC15例)以及健康对照组(21例)的血清GM-CSF抗体水平。结果:CD组、UC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清GM-CSF抗体水平分别为(1.22±0.54)ug/ml,(0.41±0.51)ug/ml 和(0.47±0.34)ug/ml,CD 组血清 GM-CSF 抗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以及U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M-CSF抗体表达水平随着CD疾病活动度的增加而升高,各等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GM-CSF抗体的表达对于UC和CD患者有鉴别意义,对CD患者而言,有辅助诊断的意义,且其表达对于评估CD患者疾病活动度有一定意义。
尹悦[7](2019)在《抗IgE、抗FcεRI自身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文中认为研究目的:建立检测抗人Ig E、抗人FcεRⅠ自身抗体的间接ELISA法,分析以上两种自身抗体及其他肥大细胞活化相关分子在慢性荨麻疹(CU)及炎症性肠病(IBD)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研究方法:(1)以奥马珠单抗为标准品、人Ig E为捕获抗原、HRP-抗人Ig G为检测抗体,建立抗人Ig E定量间接ELISA法。以重组人FcεRⅠα为捕获抗原、HRP-抗人Ig G为检测抗体,建立抗人FcεRⅠ自身抗体的定性间接ELISA法。分别对所建方法进行条件优化、性能评估。(2)收集43例CU患者、111例克罗恩(CD)患者、62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及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HC)人群的血清样本及临床资料。(3)使用自建间接ELISA法检测CU患者血清抗Ig E、抗FcεRⅠ水平以验证方法的正确性,采用免疫比浊法、ELISA法分别检测CU患者血清Ig E、s FcεRⅠ水平,分析四种分子的相关性及对CU的诊断意义。(4)采用ELISA测定IBD患者血清Ig E、抗Ig E、抗FcεRⅠ水平,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抗核抗体(AN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抗小肠杯状细胞抗体(GAB)、抗胰腺腺泡抗体(PAB)及抗酿酒酵母菌抗体(ASCA)。评价各指标单独或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及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结果:(1)成功建立抗Ig E定量ELISA法,该方法特异性、抗干扰能力较好,定量限=2.0μg/m L,批内及批间重复性实验CV<10%,回收试验回收率80~110%;成功建立抗FcεRⅠ自身抗体半定量ELISA法,批内及批间重复性实验CV<10%,灵敏度>1:4800,满足临床应用的基本要求。(2)新建方法处理血清样本时体现出良好的工作性能,实验发现CU患者血清Ig E、抗Ig E、抗FcεRⅠ水平显着高于HC组(P<0.001),s FcεRⅠα亦有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Ig E、抗Ig E、抗FcεRⅠ对CU的诊断性能相近(AUC=0.72)。(3)IBD患者血清总Ig E呈上升趋势,但与H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2>0.05)。抗FcεRⅠ在CD、UC中显着升高(P<0.001),而CD、UC、HC组抗Ig E水平无显着性差异,P=0.170>0.05。抗FcεRI阳性克罗恩病患者具有更高的疾病活动度,OR:1.312(1.085,1.588),P=0.005。抗FcεRI、ANA、ANCA、ASCA的联合检测可高IBD诊断效能,AUC=0.908(0.870~0.947)。结论:成功建立了抗Ig E、抗FcεRⅠ的间接ELISA法,为肥大细胞相关分子的检测及研究供了可行的手段。CU患者血清Ig E、抗Ig E及抗FcεRⅠ水平较健康对照显着升高。抗Ig E、抗FcεRⅠ联合IBD相关自身抗体可更好地分析疾病自身免疫因素。肥大细胞活化相关分子具有成为CU、IBD诊断指标的潜能。
张梦雅[8](2019)在《皮蛋蛋白源性抗肠炎肽的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炎症性肠病是发生在肠道的慢性且反复发作的炎性疾病。传统的药物治疗虽能缓解临床症状但却存在一定的副作用。蛋源性活性组分是近期食品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禽蛋组分的抗菌、抗病毒、降血压、抗氧化、抗炎以及免疫调节等功能活性已被相继证实。蛋源性活性组分的开发应用有望为炎症性肠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我们的前期研究表明皮蛋蛋白仿生酶解产物(Simulated gastrointestinal digestion of preserved egg white,SGD-PEW)具有缓解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sulfatesodium,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炎症进程的作用,同时其可以抑制TNF-α诱导的Caco-2细胞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分泌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但是其抗炎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因此需探讨其抗炎物质基础和抗炎机制,以期为以皮蛋蛋白源性多肽为基础的新型抗肠道炎症膳食策略提供理论参考。首先使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诱导的Caco-2细胞的体外炎症模型评价皮蛋蛋白源性多肽的抗炎作用。结果显示,皮蛋蛋白源性多肽DEDTQAMPFR(DR-10)、DEDTQAMPF(DF-9)、MLGATSL(ML-7)和MSYSAGF(MF-7)在0.25 mg/mL的浓度下显着下调IL-8的分泌。此外,这四个多肽在TNF-α诱导的Caco-2细胞中能够显着抑制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8、IL-6、IL-1β和IL-12的基因表达,并促进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基因表达。同时DR-10、DF-9、ML-7和MF-7显着抑制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的磷酸化,而DR-10和DF-9显着降低Kappa B抑制剂(Kappa B inhibitor,IκB)和p38的磷酸化水平。这些结果表明ML-7和MF-7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途径发挥其抗炎活性。然而DR-10和DF-9抑制TNF-α诱导的Caco-2细胞中的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和MAPK信号传导途径。进一步通过DSS诱导的急性结肠炎小鼠模型测定DR-10、ML-7、SR-7和MF-7在体内的抗炎作用。结果显示,DR-10、ML-7、SR-7和MF-7显着改善了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临床症状、如体重减轻、疾病活动指数升高、结肠缩短、脾脏肥大和组织学评分增加。在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模型中灌胃DR-10、ML-7、SR-7和MF-7治疗也显着抑制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局部分泌,并显着下调促炎细胞因子如TNF-α、IL-6、IL-17、IL-1β、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的基因表达。总体而言,MF-7在四种肽中显示出最佳的减轻DSS诱导的结肠炎的效果。综上所述,皮蛋蛋白源性多肽MF-7、DR-10、ML-7和SR-7在体外和体内都具有良好的抑制炎症的作用。因此,皮蛋蛋白源性多肽MF-7、DR-10、ML-7和SR-7具有良好的抗炎生物活性,这些结果表明MF-7、DR-10、ML-7和SR-7可能是治疗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潜在有希望的候选者。
王丹丹,杨贝贝,王许平,高闯,杜晓博,耿丽,张目涵,冯百岁[9](2019)在《炎症性肠病患者P2X7嘌呤受体及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P2X7嘌呤受体及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患者肠组织及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8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80例活动期IBD患者的肠组织活检石蜡包埋标本、血清样本及粪钙卫蛋白(FC)结果,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58例,包括轻度活动性患者15例,中度活动性患者20例,重度活动性患者23例;克罗恩病(CD)患者22例,包括轻度活动性患者7例,中度活动性患者7例,重度活动性患者8例。另外收集40例结直肠癌患者行外科手术切除的正常断端肠组织作为对照,40名健康志愿者的血清样本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肠组织中P2X7嘌呤受体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类胰蛋白酶的含量。结果轻、中、重度UC组P2X7嘌呤受体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χ2=7.062,P=0.008;χ2=18.983,P<0.05;χ2=32.216,P<0.05),且重度UC组高于轻度UC组(χ2=7.242,P=0.007)。轻、中、重度CD组P2X7嘌呤受体的表达高于对照组(χ2=5.223,P=0.022;χ2=5.223,P=0.022;χ2=11.161,P=0.001),CD各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类胰蛋白酶在各组血清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BD组高于对照组,且重度IBD组高于轻、中度IBD组。另外,P2X7嘌呤受体与类胰蛋白酶呈显着正相关(UC:r=0.872,P<0.05;CD:r=0.866,P<0.05)。P2X7嘌呤受体与FC呈正相关(r=0.543,P<0.05)。结论 P2X7嘌呤受体可能通过激活肥大细胞增加类胰蛋白酶的表达参与IBD的发生和发展,检测其变化对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陈香[10](2019)在《白藜芦醇调控SUMO1修复小鼠炎症性肠病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构建白藜芦醇修复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小鼠模型,检测SUMO1(small ubiquitin-related modifier 1,SUMO1)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在阴性对照组小鼠、IBD模型组和白藜芦醇修复的IBD组小鼠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白藜芦醇调控SUMO1修复炎症性肠病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建立白藜芦醇修复小鼠IBD模型选择6周龄(20g左右)的雄性BALB/c小鼠,构建葡聚糖硫酸酯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小鼠IBD模型组(模型组)、白藜芦醇处理组(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模型组小鼠持续饮用含3%DSS的双蒸水,实验组小鼠持续饮用含3%DSS的双蒸水的同时每天灌胃白藜芦醇(50mg/kg),而阴性对照组小鼠则饮用双蒸水。每天在规定的时间点称量小鼠的体重并观察小鼠的粪便性状。当发现阳性组小鼠体重减轻和粪便带血(便血)等结直肠炎症状时,则表明炎症性肠病模型构建成功。采用二氧化碳过量吸入法处死三组小鼠,分别取三组小鼠的结直肠黏膜组织以及脾脏组织,留待进一步检测。2.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和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分别运用HE和IHC观察三组小鼠的结直肠黏膜以及脾脏组织的结构和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三组小鼠的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3.检测SUMO1、Wnt5a、β-catenin以及相关炎症因子在结直肠黏膜组织和脾脏组织中的表达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Western-blot以及IHC等方法检测三组小鼠结直肠黏膜组织和脾脏组织中SUMO1、Wnt5a、β-catenin以及其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4.检测炎症性肠病及结直肠癌患者肠道组织中SUMO1及β-catenin等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有炎症性肠病及结直肠癌的患者和正常人结直肠组织中SUMO1及β-catenin等的表达。结果1.构建白藜芦醇修复小鼠炎症性肠病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从建模的第7天开始,模型组小鼠的体重持续下降,阴性对照组小鼠的体重则稳步增加,而实验组小鼠的体重则稳定维持在一定的水平并略有上升。当观察到模型组小鼠有明显便血现象,实验组小鼠便血现象与模型组相比便血程度较轻且便血时间较晚,显示白藜芦醇修复小鼠炎症性肠病模型构建成功。模型组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指数从第7天开始持续大幅度上升,实验组小鼠的DAI从第7天开始小幅度上升后就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不变,而阴性对照组小鼠的DAI持续为0。二氧化碳过量吸入法处死三组小鼠,取各组小鼠的结直肠黏膜组织以及脾脏组织,观察发现实验组小鼠结直肠的长度明显长于模型组小鼠的结直肠;HE染色发现与模型组小鼠相比,实验组小鼠的结直肠黏膜以及脾脏组织结构明显整齐,浸润的炎症细胞明显减少;IHC结果表明PCNA在实验组小鼠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小鼠。2.检测SUMO1、Wnt5a、β-catenin以及相关炎症因子在结直肠黏膜组织和脾脏组织中的表达利用已构建好的白藜芦醇修复小鼠炎症性肠病模型,通过实时定量PCR、Western-blot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SUMO1、Wnt5a、β-catenin与相关炎症因子在阴性对照组、模型组以及实验组小鼠结直肠黏膜组织和脾脏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实时定量PCR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结直肠黏膜组织和脾脏组织中的SUMO1、IL-6、IL-8、TNF-a与IL-1β的表达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显着降低,实验组小鼠结直肠黏膜组织中IL-10与SENP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在实验组小鼠脾脏组织中IL-10与SENP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Western-blot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小鼠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SUMO1、Wnt5a、β-catenin和NF-κB等的表达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显着降低。3.检测炎症性肠病及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病变组织中SUMO1及β-catenin等的表达采用IHC检测炎症性肠病及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黏膜组织和健康对照组结直肠黏膜组织中SUMO1与β-catenin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炎症性肠病及结直肠癌患者患者结直肠黏膜组织中SUMO1与β-catenin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白藜芦醇修复小鼠炎症性肠病的模型,经检测,实验组小鼠的结直肠黏膜组织和脾脏组织中SUMO1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小鼠,并伴有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的降低和Wnt/β-catenin以及NF-κB信号通路活化程度的降低。炎症性肠病及结直肠癌患者的肠道病变组织中SUMO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SUMO1具有促进炎症性肠病以及结直肠癌的作用。上述研究结果显示SUMO1在白藜芦醇修复小鼠炎症性肠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可见,白藜芦醇可能是通过下调SUMO1的表达来修复炎症性肠病。本研究为临床应用白藜芦醇治疗炎症性肠病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二、肥大细胞与炎症性肠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肥大细胞与炎症性肠病(论文提纲范文)
(1)PLCG2基因P645L和N798S突变在儿童炎症性肠病中的致病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研究框架 |
引言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PLCG2基因及其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参与课题情况 |
硕士期间参与会议及获奖情况 |
(2)FLCκ在儿童炎症性肠病肠黏膜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资料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诊断标准 |
2.5 观测指标及实验分组 |
2.6 主要实验试剂 |
2.7 免疫组化材料准备 |
2.8 免疫组化实验步骤 |
2.9 结果判读及统计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FLCκ在肠道组织黏膜中的表达 |
3.2 活动期组和缓解期组血CRP、PMN、活动度评分及内镜评分比较 |
3.3 活动期IBD患儿FLCκ免疫组织化学评分与活动度评分、血CRP、血PMN、内镜评分的相关性 |
附图 |
附表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免疫球蛋白游离轻链与儿童炎症性肠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人肥大细胞来源外泌体中miR-223对肠道屏障功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4)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促进炎症性肠病诱导的肠道纤维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2.材料和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开题综述 肥大细胞通过激活成纤维细胞从而加重肠道纤维化的研究 |
References |
(5)多巴胺在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方法 |
1.实验动物 |
2.试剂与抗体 |
3.M-CSF的获取 |
4.小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BMDMs)的分离与培养 |
5.细胞刺激 |
6.分离mRNA,实时定量PCR分析 |
7.ELISA |
8.小干扰RNA沉默基因 |
9.慢病毒感染回补实验 |
10.免疫荧光 |
11.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 |
12.免疫共沉淀实验 |
13.蛋白纯化和pull down实验 |
14.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HPLC-ECD法) |
15.流式细胞分析实验 |
16.RNA-seq转录组基因表达分析 |
17.S.A诱导的小鼠脓毒血症模型 |
18.S.A诱导的小鼠脑膜炎模型 |
19.统计处理 |
结果 |
1.多巴胺抑制TLR2引起的炎症反应 |
2.多巴胺抑制TLR2通路NFkB激活 |
3.鉴别多巴胺抑制TLR2通路炎症反应的作用受体 |
4.多巴胺通过DRD5 受体抑制TLR2 通路炎症反应 |
5.多巴胺抑制TLR2 通路炎症反应不依赖于c AMP-PKA信号 |
6.多巴胺抑制TRAF6介导的炎症反应 |
7.DRD5与ARRB2和TRAF6 相互作用形成蛋白复合体 |
8.DRD5 分别通过IC3 上的IYX(X)I/L结构基序和CT上的EFD结构基序与ARRB2 和TRAF6蛋白作用 |
9.IYX(X)I/L和 EFD结构基序物种保守,DRD5 信号激活后招募ARRB2 和TRAF6形成蛋白复合物 |
10.DA-DRD5 信号依赖ARRB2/PP2A信号轴抑制TLR2 通路炎症反应 |
11.DA-DRD5 信号依赖DRD5的ARRB2和TRAF6 结合基序抑制TLR2通路炎症反应 |
12.DA通过DRD5-ARRB2-PP2A信号轴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脓毒血症 |
13.DA通过DRD5-ARRB2-PP2A信号轴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 |
讨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神经系统对免疫的调节作用 |
1.前言 |
2.神经系统 |
3.神经系统调节免疫发育 |
3.1 神经系统调节骨髓发育 |
3.2 神经系统调节胸腺发育 |
3.3 神经系统调节外周免疫器官发育 |
4.神经系统调节免疫应答 |
4.1 神经系统调节固有免疫应答 |
4.2 神经系统调节适应性免疫应答 |
5.神经系统调节免疫功能 |
5.1 神经调节免疫功能的方式 |
5.2 神经系统调节免疫防御功能 |
5.3 神经系统调节免疫监视功能 |
5.4 神经系统调节免疫自稳功能 |
6.神经系统调节区域免疫 |
6.1 神经调节肺脏区域免疫 |
6.2 神经调节肠道区域免疫 |
7.神经调节免疫系统疾病 |
7.1 神经调节过敏性哮喘 |
7.2 神经调节炎症性肠病 |
7.3 神经调节类风湿关节炎 |
7.4 神经调节感染免疫 |
7.5 神经调节肿瘤免疫 |
8.多巴胺的免疫调节 |
9.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6)GM-CSF抗体与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材料 |
1.1 标本与临床资料的采集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
2.实验方法 |
3.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临床资料 |
2.CD与UC患者血清GM-CSF抗体表达 |
3.CD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清GM-CSF抗体表达 |
4.UC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清GM-CSF抗体表达 |
5.CD患者各疾病活动度GM-CSF抗体表达 |
讨论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GM-CSF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IBD与焦虑抑郁情绪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汇表 |
致谢 |
(7)抗IgE、抗FcεRI自身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抗人IgE、抗人FcεRI自身抗体ELISA检测的方法学建立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IgE、IgE受体及其自身抗体与慢性荨麻疹的相关性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八种抗体与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4 讨论 |
参考文献 |
论文小结 |
附录一 IgE的新作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8)皮蛋蛋白源性抗肠炎肽的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皮蛋概述 |
1.2 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 |
1.3 炎症性肠病的传统治疗方法和膳食介导策略的比较 |
1.4 蛋源性活性组分对炎症性肠病的缓解作用 |
1.4.1 蛋白质 |
1.4.2 多肽 |
1.4.3 氨基酸 |
1.4.4 脂质 |
1.5 多肽抗肠炎的作用机制 |
1.5.1 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抗炎活性 |
1.5.2 MAPK信号通路介导的抗炎活性 |
1.6 立题背景和意义 |
1.7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皮蛋蛋白源性抗炎多肽的分离与鉴定及其体外抗炎活性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试验原料 |
2.2.2 主要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皮蛋蛋白仿生酶解产物的制备 |
2.3.2 皮蛋蛋白源性多肽的分离、纯化、鉴定 |
2.3.2.1 超滤 |
2.3.2.2 RP-HPLC分离皮蛋蛋白多肽 |
2.3.2.3 LS-MS/MS鉴定皮蛋蛋白多肽氨基酸序列 |
2.3.3 合成皮蛋蛋白源性多肽 |
2.3.4 细胞复苏 |
2.3.5 细胞培养 |
2.3.6 炎症诱导 |
2.3.7 细胞活力测定 |
2.3.8 IL-8 含量测定 |
2.3.9 RNA的提取和RT-PCR |
2.3.10 蛋白免疫印迹 |
2.3.11 统计分析 |
2.4 结果 |
2.4.1 皮蛋蛋白仿生酶解产物抑制TNF-α诱导的Caco-2 细胞IL-8 的分泌 |
2.4.2 皮蛋蛋白源性多肽的纯化及鉴定 |
2.4.3 皮蛋蛋白源性多肽抑制TNF-α诱导的Caco-2 细胞IL-8 的分泌 |
2.4.4 皮蛋蛋白源性多肽在TNF-α诱导的Caco-2 细胞调节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作用 |
2.4.5 皮蛋蛋白源性多肽对TNF-α诱导的Caco-2 细胞的NF-κB和 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皮蛋蛋白源性多肽体内抗炎活性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仪器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主要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实验动物 |
3.3.2 结肠炎诱导 |
3.3.3 DAI评分 |
3.3.4 结肠切片组织学和组织学评分 |
3.3.5 结肠组织TNF-α和IL-6 测定 |
3.3.6 抗氧化酶活测定 |
3.3.7 结肠组织中基因表达测定 |
3.4 统计分析 |
3.5 结果 |
3.5.1 皮蛋蛋白源性多肽缓解DSS诱导小鼠结肠炎进程 |
3.5.1.1 皮蛋蛋白源性多肽缓解DSS诱导结肠炎小鼠的体重减轻和DAI |
3.5.1.2 皮蛋蛋白源性多肽缓解DSS诱导结肠炎小鼠的结肠缩短和脾脏增大 |
3.5.1.2 皮蛋蛋白源性多肽减轻DSS诱导结肠炎小鼠的结肠组织学变化 |
3.5.2 皮蛋蛋白源性多肽抑制DSS诱导的小鼠结肠MPO活性 |
3.5.3 皮蛋蛋白源性多肽对小鼠结肠组织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 含量的影响 |
3.5.4 皮蛋蛋白源性多肽对小鼠结肠组织促炎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
3.6 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9)炎症性肠病患者P2X7嘌呤受体及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免疫组织化学法 |
1.3 ELISA检测血清中类胰蛋白酶的含量 |
1.4 粪钙卫蛋白 (FC) 检测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UC患者肠组织中P2X7嘌呤受体的表达 |
2.2 CD患者肠组织中P2X7嘌呤受体的表达 |
2.3 各组患者血清中类胰蛋白酶的表达 |
2.4 P2X7嘌呤受体与类胰蛋白酶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
2.5 P2X7嘌呤受体与FC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10)白藜芦醇调控SUMO1修复小鼠炎症性肠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白藜芦醇 |
1.1.1 白藜芦醇的来源以及其生物学特性 |
1.1.1.1 白藜芦醇的来源 |
1.1.1.2 白藜芦醇的一般特性 |
1.1.1.3 白藜芦醇的代谢 |
1.1.2 白藜芦醇的药理学作用 |
1.1.2.1 白藜芦醇的抗氧化及抗自由基作用 |
1.1.2.2 白藜芦醇的抗炎作用 |
1.1.2.3 白藜芦醇的抗肿瘤作用 |
1.1.2.4 白藜芦醇的抗菌作用 |
1.1.2.5 白藜芦醇的抗病毒作用 |
1.1.2.6 白藜芦醇保护心血管作用 |
1.1.2.7 白藜芦醇的调节免疫作用 |
1.1.2.8 白藜芦醇的保肝作用 |
1.2 炎症性肠病 |
1.2.1 炎症性肠病概述 |
1.2.2 炎症性肠病的病因 |
1.2.3 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 |
1.2.4 炎症性肠病的临床表现 |
1.2.5 炎症性肠病的疾病分型 |
1.2.6 炎症性肠病的诊断 |
1.2.7 炎症性肠病的鉴别诊断 |
1.2.8 炎症性肠病的治疗 |
1.3 SUMO1 |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实验方案、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实验方案 |
1.4.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白藜芦醇修复小鼠炎症性肠病模型的构建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材料 |
2.1.3 仪器设备 |
2.1.4 试剂的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构建白藜芦醇修复DSS诱导的小鼠炎症性肠病模型 |
2.2.2 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的结直肠黏膜和脾脏的组织结构 |
2.2.3 IHC法检测PCNA在小鼠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 |
2.2.4 统计学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小鼠体重变化 |
2.3.2 小鼠结直肠及脾脏外观 |
2.3.3 HE染色检测小鼠结直肠黏膜及脾脏组织 |
2.3.4 IHC检测小鼠结直肠黏膜和脾脏组织中PCNA表达 |
2.4 讨论 |
第三章 SUMO1及相关炎症因子在白藜芦醇修复炎症性肠病中的表达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设备 |
3.1.3 溶液的配制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所需引物的设计及合成 |
3.2.2 细胞分离 |
3.2.3 提取总RNA并合成c DNA |
3.2.4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 |
3.2.5 IHC检测SUMO1 等蛋白的表达 |
3.2.6 Western-blot |
3.2.7 统计学分析 |
3.3 结果 |
3.3.1 实时定量PCR检测小鼠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 |
3.3.2 检测小鼠结直肠黏膜组织中SUMO1及SENP1 基因的表达 |
3.3.2.1 实时定量PCR检测小鼠结直肠黏膜组织中SUMO1及SENP1 的表达 |
3.3.2.2 IHC检测小鼠结直肠黏膜组织中SUMO1和β-catenin的表达 |
3.3.2.3 Western-blot 检测小鼠结直肠黏膜组织中SUMO1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的表达 |
3.3.3 实时定量PCR检测小鼠脾脏组织中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 |
3.4 讨论 |
第四章 肠炎及结直肠癌患者肠道组织中SUMO1 的表达及意义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研究对象 |
4.1.2 实验材料 |
4.1.3 仪器设备 |
4.1.4 溶液的配制 |
4.2 实验方法 |
4.2.1 IHC检测人结直肠组织中SUMO1及β-cateni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4.2.2 统计学分析 |
4.3 结果 |
4.3.1 IHC检测人肠道组织中SUMO1及β-cateni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4.4 讨论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与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肥大细胞与炎症性肠病(论文参考文献)
- [1]PLCG2基因P645L和N798S突变在儿童炎症性肠病中的致病机制初探[D]. 杨惠芳. 汕头大学, 2021(02)
- [2]FLCκ在儿童炎症性肠病肠黏膜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 赵红燕.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3]人肥大细胞来源外泌体中miR-223对肠道屏障功能影响的研究[D]. 李木生. 广州医科大学, 2020(01)
- [4]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促进炎症性肠病诱导的肠道纤维化[D]. 刘斌.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5]多巴胺在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研究[D]. 吴昱青. 南京医科大学, 2020(06)
- [6]GM-CSF抗体与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分析[D]. 吴敏. 苏州大学, 2019(04)
- [7]抗IgE、抗FcεRI自身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D]. 尹悦. 上海交通大学, 2019
- [8]皮蛋蛋白源性抗肠炎肽的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张梦雅.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3)
- [9]炎症性肠病患者P2X7嘌呤受体及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表达研究[J]. 王丹丹,杨贝贝,王许平,高闯,杜晓博,耿丽,张目涵,冯百岁.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9(04)
- [10]白藜芦醇调控SUMO1修复小鼠炎症性肠病的作用机制研究[D]. 陈香. 江苏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