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本纳税服务均等化研究

中国基本纳税服务均等化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已步入追求基本纳税服务均等化时代,这给纳税服务理论和实践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和要求。只有实现基本纳税服务均等化,中国纳税服务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才具有客观基础和现实意义。系统研究中国基本纳税服务均等化的新内涵、现状和优化对策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并对中国相关理论具有完善作用。本文首先重点对中国基本纳税服务均等化的内涵进行了研究:阐述了纳税服务的属性判断标准;提出了基本纳税服务与非基本纳税服务的界定和供给区别;对基本纳税服务均等化进行了定位。此外,文章还阐述了中国纳税服务工作重点向基本纳税服务均等化转变的客观必然性。其次,本文对研究的实践基础进行了分析,主要对中国基本纳税服务均等化取得的成绩、存在问题和问题的成因三大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探析。之后在总结国外纳税服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外纳税服务对中国基本纳税服务均等化实现的制度化、信息化和志愿队伍建设的启示。最后,提出了适合现阶段国情的基本纳税服务均等化路径:明确基本纳税服务与非基本纳税服务边界、法制化建设、完善纳税服务组织体系、信息化与标准化建设、完善纳税服务人员队伍建设。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纳税服务内涵研究
  • 1.2.2 纳税人权利研究
  • 1.2.3 优化纳税服务原因研究
  • 1.2.4 优化纳税服务对策研究
  • 1.2.5 评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
  • 2 基本纳税服务均等化理论研究
  • 2.1 理论依据
  • 2.1.1 公共产品理论
  • 2.1.2 治理理论
  • 2.1.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 基本纳税服务均等化内涵研究
  • 2.2.1 纳税服务内涵与纳税服务属性研究
  • 2.2.2 基本纳税服务与非基本纳税服务的界定
  • 2.2.3 基本纳税服务与非基本纳税服务的供给
  • 2.2.4 基本纳税服务均等化的定位
  • 2.3 基本纳税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性分析
  • 2.3.1 从政府管理行为角度分析
  • 2.3.2 从政治经济支持角度分析
  • 2.4 中国纳税服务工作重点转向基本纳税服务均等化的客观必然性
  • 2.4.1 税收专业化管理提出基本纳税服务均等化诉求
  • 2.4.2 纳税人权利缺失是追求基本纳税服务均等化的客观现实
  • 2.4.3 细化为基本纳税服务均等化是阻止政府与纳税人对立的客观要求
  • 2.4.4 基本纳税服务均等化是优化中国纳税服务体系的必然选择
  • 3 中国基本纳税服务均等化现状与成因分析
  • 3.1 基本纳税服务均等化取得的成绩
  • 3.1.1 电话咨询服务均等化:初步实现全国普及
  • 3.1.2 办税服务厅建设均等化:通过标准化实现
  • 3.1.3 网络平台有所发展:减少面对面不均等现象
  • 3.1.4 国地税联合办税新模式:追求国地税纳税人无差别待遇
  • 3.1.5 个别省市开展税收志愿服务活动:一定程度满足特殊群体基本纳税服务均等化
  • 3.2 基本纳税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
  • 3.2.1 基本纳税服务与非基本纳税服务边界模糊
  • 3.2.2 基本纳税服务区域供给不均等
  • 3.2.3 纳税服务志愿者队伍没有得到重视与有效利用
  • 3.2.4 缺乏长效协调配合机制
  • 3.2.5 纳税服务专业队伍建设出现多方面问题
  • 3.3 问题的成因
  • 3.3.1 缺乏正确的基本认识与判断
  • 3.3.2 对理论、经验的研究和学习不足
  • 3.3.3 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
  • 3.3.4 涉税信息共享程度较低
  • 3.3.5 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建设滞后
  • 4 国外纳税服务研究
  • 4.1 国外纳税服务情况
  • 4.1.1 美国
  • 4.1.2 加拿大
  • 4.1.3 澳大利亚
  • 4.1.4 其他国家
  • 4.2 国外纳税服务对中国的启示
  • 4.2.1 从制度化构建入手
  • 4.2.2 以信息化建设进行强化
  • 4.2.3 通过志愿者援助体系发展壮大
  • 5 促进中国基本纳税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建议
  • 5.1 明确基本纳税服务与非基本纳税服务边界
  • 5.1.1 正确划分理论边界
  • 5.1.2 正确划分实际工作职能边界,明确供给方式
  • 5.1.3 明确供给收费标准
  • 5.2 法制化建设
  • 5.2.1 通过法律明确税务机关在基本纳税服务均等化中的责任和义务
  • 5.2.2 通过税收立法确保纳税人的平等地位
  • 5.2.3 完善税收法律救济
  • 5.2.4 加强体制外监管力量
  • 5.3 完善纳税服务组织体系
  • 5.3.1 第一层次:完善纳税服务机构
  • 5.3.2 第二层次:各组织良性互动建设
  • 5.4 信息化与标准化建设
  • 5.4.1 利用信息化转移不均等矛盾
  • 5.4.2 利用标准化实现均等化
  • 5.5 完善纳税服务人员队伍建设
  • 5.5.1 加强培训
  • 5.5.2 完善激励机制与惩罚机制
  • 5.5.3 纳税服务行为规范化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深化基层税务机构改革的重点[J]. 大陆桥视野 2020(09)
    • [2].“营改增”背景下税务机构管理与改革[J]. 中外企业家 2017(30)
    • [3].关于税务机构改革有关事项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32号[J]. 会计师 2018(12)
    • [4].“营改增”后地方税务机构改革趋向探讨[J]. 山西农经 2016(03)
    • [5].阔步行大道 改革再出发——写在省级新税务机构挂牌成立一周年之际[J]. 注册税务师 2019(07)
    • [6].挂牌一周年 海南新税务机构彰显合之力量[J]. 今日海南 2019(06)
    • [7].浅议新公共管理理论在税务机构改革中的应用[J]. 中国商贸 2013(30)
    • [8].现行税务机构改革势在必行[J]. 中国科技信息 2008(02)
    • [9].有效整合 提升效率:建设高效税务机构[J]. 审计观察 2018(02)
    • [10].阔步行大道 改革再出发——写在税务机构改革一周年之际[J]. 中国税务 2019(07)
    • [11].税务机构改革力促“最多跑一次”落实[J]. 税收征纳 2018(09)
    • [12].税务机构分合改革的逻辑起点与历史必然[J]. 财政监督 2018(16)
    • [13].加强纳税服务 促进经济发展[J]. 上海企业 2013(12)
    • [14].我省税务机构的征管范围[J]. 新一代 2009(09)
    • [15].“营改增”后地方税务机构改革的可能走向[J]. 改革 2013(06)
    • [16].对优化我国税务机构体制改革的思考[J]. 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 2013(09)
    • [17].对我国税务机构分设的分析与见解[J]. 消费导刊 2008(19)
    • [18].国家税务总局:新税务机构挂牌后启用新的行政印章[J].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8(06)
    • [19].新税务机构基层党建工作思考[J]. 党史纵横 2018(12)
    • [20].要闻[J]. 财务与会计 2018(13)
    • [21].基层税务机构执行力建设优化方向的探讨[J]. 学理论 2019(11)
    • [22].地下经济的博弈分析[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8(07)
    • [23].云南 初心不改勇担当 履职尽责促改革[J]. 中国税务 2018(08)
    • [24].只为心中那一抹“红”[J]. 先锋 2019(06)
    • [25].浅谈国外税收征管体制对我国的启示[J]. 纳税 2018(12)
    • [26].税务机构改革后在各方面带来巨大影响的思考[J]. 时代金融 2018(30)
    • [27].吉林 聚力奋楫竞百舸 众志成城扬劲帆[J]. 中国税务 2018(08)
    • [28].广东 踏长歌勇立潮头 展新颜走在前列[J]. 中国税务 2018(08)
    • [29].六十年光辉岁月 六十载壮丽篇章[J]. 中国税务 2009(10)
    • [30].以红色引擎激发释放税收工作新动能[J]. 国家治理 2019(11)

    标签:;  ;  ;  

    中国基本纳税服务均等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