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贫困经济学分析与劳动力转移研究

新疆贫困经济学分析与劳动力转移研究

论文摘要

贫困是全球性社会问题。中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第一人口大国,其减贫的成果对世界减贫的进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疆是中国贫困问题最为突出的区域之一,研究贫困问题,将体现社会公正原则,对于实现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疆的经济发展落后于我国中、东部地区,在不断努力缩小与中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争取与全国同步进入实现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奋斗过程中,30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经济与其它区域经济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并且制约着新疆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解决新疆农村的贫困问题,是解决新疆经济发展问题的关键。本文运用发展经济学理论对贫困状况进行分析界定,得出重点县经济具有多层次性。建立农民人均纯收入评价数理模型,对收入来源进行分析,找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用恩格尔系数法、赤字法和比例法推算出的贫困线标准为1087.87元,反映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新疆扶贫重点县的贫困状况,使扶贫开发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扶贫重点县经济发展,更应重视劳动力资源的作用,在把握现状的基础上做到合理、全面、有效、符合区情地开发贫困区域劳动力资源,是目前新疆贫困区域经济发展一个极其迫切解决的重要命题。本文从劳动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及社会意识形态几方面对扶贫重点县劳动力资源的供给状况进行了相关的数据计算及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相应的对策及模式。本文提出的重点县农村脱贫的对策及模式的构建是以决定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因素为基础,在外部发展环境的压力,内部发展环境的动力双重作用之下做出的选择,它应与重点县经济结构现状相吻合,形成合力。即:对于生态环境严重破坏,恢复困难,生存条件十分恶劣的贫困地区则采取迁徙脱贫;要变自然资源优势为经济发展所利用,则在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则采取科教脱贫;运用经济手段鼓励计划生育、控制人口高速增长,从而有效地延缓贫困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均资源占有量和人均物质资料产出量则采取人口政策扶贫;内发性脱贫模式,即在没有等、靠、要,而是自力更生,劳动力积极主动向上流动,融入市场经济循环中,依靠内部力量,实现经济增长的能力,最终达到缓解和消除贫困的目的。同时,重点县经济发展潜力得到有效释放,有可能加快发展步伐,成为区域新的增长点,最终实现新疆经济整体、快速的发展。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研究综述
  • 新疆贫困经济学分析与劳动力转移研究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本文研究的重点
  • 1.3 分析方法
  • 2 新疆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民生产和生活状态描述
  • 3 贫困经济学分析
  • 3.1 重点县经济现状分析
  • 3.2 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结构的分析
  • 3.3 重点县重点县贫困线研究
  • 3.4 重点县贫困线的确定
  • 3.5 重点县贫困成因分析
  • 4 劳动力转移研究
  • 4.1 重点县劳动力资源数量分析
  • 4.2 重点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质量分析
  • 4.3 重点县劳动力资源的现状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 5 扶贫开发重点县贫困问题的实质
  • 6 扶贫开发重点县脱贫的对策及脱贫的模式
  • 6.1 扶贫开发重点县脱贫的对策
  • 6.2 扶贫开发重点县脱贫的模式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新疆贫困经济学分析与劳动力转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