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二氮杂萘酮结构聚醚砚共混合金及复合材料的研究

含二氮杂萘酮结构聚醚砚共混合金及复合材料的研究

论文摘要

含二氮杂萘酮结构聚芳醚系列树脂(PPESK)是一种高性能特种工程塑料,具有耐高温、高强度、高绝缘、耐腐蚀等优点,价格相对低廉,应用前景看好。但此类树脂熔融粘度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使用范围。本文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PES/PPS共混合金,使其熔融流动性得到改善,并在此基础上用双酚A型聚砜(PSF)进行了增韧,成功得到综合性能优异的PPES/PPS/PSF三元共混合金,主要研究了共混体系的热性能、结晶性能、力学性能、相态形貌等。本文还在共混合金的基础上加入玻璃纤维和碳纤维,采用熔融共混法成功制备出短切纤维增强和自润滑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重点研究了短切纤维在复合材料中的长度及取向分布以及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力学性能、热性能、摩擦磨损性能等,玻璃纤维的加入使材料的性能特别是力学强度及耐热性能有了显著的提高,碳纤维的加入不仅使材料综合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而且使材料具有优异的减摩自润滑性能。

论文目录

  • 1文献部分
  • 1.1特种工程塑料的发展概况
  • 1.2特种工程塑料的共混改性
  • 1.2.1共混改性的目的与意义
  • 1.2.2聚合物共混相容化理论的发展
  • 1.2.3特种工程塑料共混合金的发展现状
  • 1.3高性能热塑性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 1.3.1高性能热塑性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发展概况
  • 1.3.2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2.1界面理论
  • 1.3.2.2热塑性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1.4含二氮杂萘酮结构聚芳醚酮和聚芳醚砜的共混改性
  • 1.4.1含二氮杂萘酮结构聚芳醚酮和聚芳醚砜的结构和性能
  • 1.4.2含二氮杂萘酮结构聚芳醚酮和聚芳醚砜的共混改性及应用
  • 1.5本论文目的及研究内容
  • 2含二氮杂萘酮结构聚醚砜与聚苯硫醚共混物的结构和性能研究
  • 2.1前言
  • 2.2实验部分
  • 2.2.1实验材料
  • 2.2.2共混物的制备
  • 2.2.3性能测试
  • 2.3结果与讨论
  • 2.3.1共混物的熔融流动性能
  • 2.3.1.1共混物的熔融指数
  • 2.3.1.2电流变化
  • 2.3.2共混物的相容性
  • 2.3.3共混物的结晶性能
  • 2.3.4共混物的热性能
  • 2.3.5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 2.4本章小结
  • 3聚砜(PSF)增韧PPES/PPS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
  • 3.1前言
  • 3.2实验部分
  • 3.2.1实验材料
  • 3.2.2共混物的制备
  • 3.2.3性能测试
  • 3.3结果与讨论
  • 3.3.1PSF增韧PPES/PPS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
  • 3.3.2PSF增韧PPES/PPS共混体系的热学性能
  • 3.4本章结论
  • 4短切玻纤增强PPES/PPS/PSF共混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
  • 4.1前言
  • 4.2实验部分
  • 4.2.1实验原料及设备
  • 4.2.2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3形貌观察及性能测试
  • 4.3结果与讨论
  • 4.3.1复合材料中纤维的长度分布
  • 4.3.1.1临界纤维长度
  • 4.3.1.2纤维的长度及分布
  • 4.3.1.3螺杆转速、纤维含量对纤维长度的影响
  • 4.3.2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影响因素
  • 4.3.2.1拉伸、弯曲性能
  • 4.3.2.2冲击强度
  • 4.3.3复合材料的界面研究
  • 4.3.4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
  • 4.4本章结论
  • 5碳纤维增强PPES/PPS/PSF自润滑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 5.1前言
  • 5.2实验部分
  • 5.2.1实验原料及设备
  • 5.2.2复合材料的制备
  • 5.2.3性能测试
  • 5.3结果与讨论
  • 5.3.1复合材料中纤维的取向分布
  • 5.3.1.1纤维取向分布的表征
  • 5.3.1.2注塑成型中纤维流动的模拟
  • 5.3.2力学性能及影响因素
  • 5.3.2.1力学性能
  • 5.3.2.2碳纤维取向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3复合材料的界面研究
  • 5.3.4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 5.3.4.1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机理
  • 5.3.4.2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 5.3.4.3复合材料摩擦形貌及摩擦磨损机理
  • 5.3.4.4纤维取向对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5.4本章结论
  • 6全文结论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共混合金的加工与力学性能[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4(09)
    • [2].聚苯醚/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共混合金的结构与性能[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8(09)
    • [3].r-PET/TPV/LDPE-g-AA共混合金材料的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 2012(02)
    • [4].pCBT/ABS共混合金的制备与表征[J]. 工程塑料应用 2011(05)
    • [5].r-PET/ABS共混合金材料的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 2011(02)
    • [6].PBT/ABS合金增容体系的研究[J]. 中国塑料 2010(01)
    • [7].POM/TPU共混合金的增韧与断裂行为研究[J]. 塑料工业 2014(09)
    • [8].PET/PTT共混合金等温冷结晶动力学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2(12)
    • [9].电子束辐照对PA6/ABS共混合金结构与性能的影响[J]. 塑料科技 2020(09)
    • [10].无卤阻燃PC/ABS共混合金的研制[J]. 塑料工业 2008(08)
    • [11].PC/PET共混合金相容性的研究[J]. 中国塑料 2010(01)
    • [12].PTW反应性增容PB-1/PET共混合金的结晶及力学性能研究[J]. 塑料科技 2015(11)
    • [13].PTW反应性增容PP/PET热致形状记忆共混合金的性能研究[J]. 塑料科技 2014(08)
    • [14].MAH接枝HDPE及HDPE-g-MAH/PA6共混合金的性能[J]. 塑料 2009(03)
    • [15].ABS共混合金研究进展[J]. 安徽化工 2008(06)
    • [16].PTW反应性增容PP/PET共混合金的热致形状记忆性能研究[J]. 塑料工业 2014(11)
    • [17].PTT/ABS-g-MAH共混合金的力学性能和流变行为[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0(10)
    • [18].POM/TPU共混合金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J].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2014(05)
    • [19].PTT/TPEE共混合金的热性能和结晶形态[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1(11)
    • [20].聚乳酸/聚乙醇酸共混合金界面改性研究[J]. 工程塑料应用 2020(01)
    • [21].ACR改性PC/PLA共混合金及性能研究[J]. 橡塑技术与装备 2018(18)
    • [22].PP/PET/POE-g-MAH共混合金的等温结晶动力学特性[J]. 橡塑资源利用 2012(01)
    • [23].POM/TPU共混合金的相容性与结晶性能研究[J]. 塑料科技 2013(12)
    • [24].HDPE-g-GMA反应性增容PA66/UHMWPE共混合金性能研究[J]. 塑料工业 2009(11)
    • [25].PTT/TPEE共混合金的流变学及成型温度对韧性的影响[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3(10)
    • [26].PVC/ACS/CPE三元共混体系性能研究[J]. 塑料工业 2010(04)
    • [27].PBT/SEBS共混合金的形态与性能[J]. 塑料工业 2014(07)
    • [28].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改性及功能化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 2010(08)
    • [29].PPO/PBT合金性能的研究[J]. 塑料助剂 2019(05)
    • [30].PET/LLDPE-g-MA反应共混体系的研究[J]. 塑料工业 2008(02)

    标签:;  ;  ;  

    含二氮杂萘酮结构聚醚砚共混合金及复合材料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