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文学是相通的,可以借鉴。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不同的文学作品,可以更好的继承和传播文学,同时也更有利于研究和更深层地理解作品。诺思洛普·弗莱认为文学的叙述是象征交流的一种重复进行的行为,也就是说,是一种仪式。在本文选择的两部作品中充满着各种原型,不仅有相似的原型,比如说魔幻型世界和水与火的意象,还有不同的仪式和圣经原型。原型积淀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和心理能量。纵向使现代人与我们的祖先原始人一脉相承,横向使一个种族与其他种族和民族相连。它是文学艺术的奥秘所在,也是原型批评的价值所在。本文的写作目的是运用诺思洛普·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来分析哈代的《还乡》和艾略特的《荒原》。这篇论文选择研究哈代和艾略特的作品,尽管他们没有生活在同样的年代里,但是他们的作品中有着相同的意象,比如说对人类的焦虑和悲观,人们心中复杂的感情和情感,希腊神话原型等等。第一部分是对两位作者、作品和原型批评理论的简介其中包括诺思洛普·弗莱的生平和他的著作《批评的解剖》。第二部分是对两部作品在国内外的研究情况的简单介绍。文章的第三部分认为两部作品都有精神荒原的意象,从二元论的角度比较了两部作品的既矛盾又和谐的关系。先分析了两部作品的矛盾性,文中的荒原意象在弗莱眼中都是魔幻型世界,两部作品中出现的死亡的意象虽然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具有重生的意象;然后对作品中都出现的水与火的意象进行了研究这为理解哈代和艾略特的作品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在《批评的解剖》中,弗莱认为水是洗涤人灵魂的方式,在《还乡》中游苔沙的灵魂就是在暴风雨中得到了净化,他还认为火分为地狱之火和净化之火。接着讨论了两部作品的和谐之处,对两部作品中出现的动物意象进行了原型分析;然后针对基督教对二位作者的影响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哈代对基督教是从虔诚信仰到怀疑失落到讽刺批判而艾略特对基督教却是从探索到相信到拯救。在文章的第四部分认为作者都想找到现实的还乡之处。首先比较了二位作者和作品的共性,其次分析了作品中人物神话原型,他们都是流浪者渴望找到灵魂的休息地,例如有着普罗米修斯反叛精神的游苔沙,俄狄浦斯王式的克林,有神秘色彩的骑士文恩,繁殖神渔王,永生的西比尔和泰瑞西斯,可怜的翡绿眉拉。原型批评在20世纪60年代达到高潮,对文学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原型批评的理论与方法随着结构主义批评的兴起而逐渐失去其影响。近年来国内外文学批评界有人试图从其他角度对原型批评进行重新解读、阐释和重构,研究它与文化研究及其他当代批评理论的关系,尤其是其整体性文化批评倾向及其对当前颇为盛行的文化批评的启蒙影响等问题。这种批评方法,在今天仍有着它的生命力,可以从另外的角度给予人们一些新的启示和思考。通过本文的研究,使各位读者能更加注重原型批评理论并且使用弗莱的理论来分析其他的作品,对哈代的《还乡》和艾略特的《荒原》能有更深的理解。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分析[J]. 海外英语 2017(04)
- [2].论托马斯·哈代作品的演变历程[J]. 青年文学家 2020(18)
- [3].托马斯·哈代[J]. 扬子江诗刊 2020(06)
- [4].《儿子的否决权》之语言特点分析[J]. 芒种 2013(16)
- [5].浅论托马斯·哈代的宿命论[J]. 作家 2009(16)
- [6].托马斯·哈代小说的悲剧性研究[J]. 新课程学习(下) 2011(04)
- [7].关于哈代的“全景式”研究——《托马斯·哈代全面评论导读》评介[J]. 外国文学研究 2010(02)
- [8].浅析《德伯家的苔丝》的矛盾与冲突[J]. 校园英语 2018(28)
- [9].浅谈托马斯·哈代小说中的宿命论[J]. 青年文学家 2017(32)
- [10].托马斯·哈代作品的悲剧性探析[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3(07)
- [11].托马斯·哈代语用技巧的认知心理分析[J]. 作家 2013(06)
- [12].世纪末的挽歌——托马斯·哈代创作中的“世纪末”主题艺术表现[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07)
- [13].托马斯·哈代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解读[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7(17)
- [14].“为书痴狂”:托马斯·哈代如何理解阅读的改造力量[J]. 英语文摘 2018(07)
- [15].横跨两个世纪的作家:托马斯·哈代[J]. 中学生 2013(03)
- [16].托马斯·哈代的夕阳爱情——读托马斯·哈代的悼亡诗“1912-1913年诗歌”有感[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1(03)
- [17].驶往西班牙的火车[J]. 中国国家旅游 2019(12)
- [18].《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的原因分析[J]. 北方文学 2020(12)
- [19].托马斯·哈代作品的生态视角刍议[J]. 牡丹 2018(32)
- [20].浅谈托马斯·哈代小说的创作意识[J]. 牡丹 2016(14)
- [21].亡灵的哀怨,和平的呼唤——浅析托马斯·哈代的一组反战诗[J]. 山东文学 2009(05)
- [22].托马斯·哈代的后期宗教思想探究——以《德伯家的苔丝》为例[J]. 青春岁月 2018(17)
- [23].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 海外英语 2015(01)
- [24].简析托马斯·哈代的诗歌艺术技巧[J]. 长城 2009(04)
- [25].试论“苔丝”悲剧的成因[J]. 考试周刊 2009(48)
- [26].对《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悲剧分析[J]. 考试周刊 2010(36)
- [27].两性对话的失败与现代人的个性分裂——试论D·H劳伦斯的创作理念[J]. 山东文学 2008(06)
- [28].论托马斯·哈代创作中的意象手法[J].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1(10)
- [29].边缘女性的悲歌——浅析托马斯·哈代小说中的女性形象[J]. 河池学院学报 2011(04)
- [30].论《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惨命运的根源(英文)[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