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峰陕西省岐山县第二初级中学722400
【摘要】初中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初中学生的运动技巧和运动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帮助他们养成积极向上、积极乐观、勇往直前的品德意志,让学生树立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而初中生的课业多,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却不多,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运动欲望,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让学生爱上体育运动,进而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体育素养;学生发展;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03-011-01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各个方面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教育领域,如何培养新时代的中学生,落实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已经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众所周知,初中体育教学有助于提高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体质,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有效的体育教学,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意志,陶冶他们的高尚情操,让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精神,促进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鉴于此,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现就如何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学高为师,体育教师突出自身体育素养的提升
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导向作用。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的前提就是教师要具备较高的体育素养,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给学生以耳濡目染的影响。具体来说,体育教师应该具备三方面的素养。首先,体育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把教书育人作为工作的宗旨,全面树立为学生负责、为教学负责的价值观念。与此同时,热爱学生,热爱体育教育事业,这是教师改善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也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和素质教育的直观体现。其次,体育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精湛的体育运动技能、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够灵活融合学生其他学科所学的知识。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再次,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注重结合社会实际和体育运动,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人才当作自己的教学目标。总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其前提就是教师要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努力提升自身体育素养,给学生树立楷模,发挥榜样的作用。
二、在教学中落实思想品德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能够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地向学生传授一些思想品德教育观念,引导他们养成拼搏进取、勇敢团结、遵守秩序的体育精神。具体来说,可以从这几方面进行落实: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组织,让学生养成听从指挥、遵守纪律的良好体育习惯,使他们能够在教师的严密组织下迅速做出动作反应;其次,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体育项目的训练,如体操、球类、田径等,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意识,增强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及合作学习能力,使学生逐渐形成机制、勇敢、果断、顽强的品德意志;再次,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体育游戏,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友爱、机智果断、热爱集体、遵守规则等良好的道德品质。总之,在体育教学中适时开展一些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但在具体贯彻思想教育时,教师要注意不能脱离教材生搬硬套,而应该根据教学实际将思想品德教育同体育教学内容相结合,避免空洞说教。只有这样,思想品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让学生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不断受到熏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三、注重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所在。在兴趣的推动下,学生才会自主、自愿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认真了解和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如身体素质、个性差异、接受能力、隐形适度等采取具体的适应学生心理和生理的教学措施,为不同学生安排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从而不断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特别是那些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枯燥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法上要注意力求新颖,促使学生不断产生情绪的变化,使学生对枯燥内容的学习产生兴趣。如耐久跑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比较枯燥、困难的内容,也是学生最不感兴趣的部分。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前几次课上均采用了与球类活动相结合的教法,让学生一边跑一边运篮球,或者让学生带足球跑,逐渐培养学生的耐力。另外,教师也可以采用目标教学法让学生自己制订努力目标,教师根据学生的目标,把学生分成几个实力相当的小组,让各个小组展开竞争,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就被激起了,进而为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打下了基础。
四、注重在体育运动中发挥学生特长
素质教育最重要的特点就在于强调学生自主性、独立性及创造性的发展,对体育教学而言,就是要引导学生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要求,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展各种体育锻炼,教师适时进行指导和示范。这与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学生没有自由表达的权利的教学理念有很大的差别。传统教学中,教师总是会限制学生的活动,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和发展。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体育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比如在开展体育活动时,教师可以放权让学生自由分组,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开展练习。另外,学校方面也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把发挥学生特长放在首位,打破原来的班级分组,实施年级分组,同时增加一些学生兴趣较强的体育活动项目,并由专业教师进行专业指导,以帮助学生解决在体育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这样,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发自主进行体育活动的习惯,使学生充分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从而建立良好的体育生活态度,促进学生体育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邵广胜.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9(23).
[2]江燕萍.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及训练学生心理素质的方法[J].中学课程资源,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