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一代网络的业务互通体系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电子学会有线电视综合信息技术分会[1](2018)在《中国广电有线网络技术年度发展报告(2017)》文中研究表明高速发展的现代信息化技术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正加速推动互联网、通信网、有线电视网的竞争与融合。2017年,全国广电有线网络按照"融合广电、宽带广电、智慧广电、安全广电"的发展思路,抓住有限时间窗口,在平台、网络、终端、业务等方面展开多种技术实践,网络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宽带业务支撑多措并举,融合媒体服务和综合信息服务有所突破,智慧广电运营格局新貌初现,在媒体融合化、网络宽带化、业态智慧化和安全体系化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庞爱丽[2](2014)在《黑龙江电信NGN试验网设计方案研究》文中认为当今通信业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技术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电信业务和市场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语音业务向数据业务的战略性转变和固定业务向移动业务的战略性转变。面对这两个根本性转变,电信运营商不仅需要依靠用户量的增长来提供收入增长,而且要在新的业务应用和消费模式中找到新的发展向。这就要求运营商一方面采用新的网络技术和产品有效的降低网络建设的成本,另一方面采用新的网络技术使目前和将来即将出现的多网运营的建设得以兼顾。产业界已达成共识:目前分离的语音、数据,多媒体和移动网络必将逐步融合演进至集多种业务于一体的、开放的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 NGN)。本文的主要内容有:1、分析了下一代网络产生的背景,对下一代网络与软交换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2、叙述了下一代网络的概念、体系结构,介绍了 NGN的主要技术特点和关键技术,研究了现有网络向下一代网络的演进策略。分别针对PSTN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国际互联网、接入网、传输网向下一代网络演进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和分析。3、研究了下一代网络的技术核心—软交换技术,包括软交换的概念、整体结构和关键协议,分析了软交换的接入能力、业务能力、网络管理机制以及技术优势。重点研究了软交换的业务和应用的开发情况,并且对软交换和现有网络的互联互通提出了融合演进策略。根据NGN和软交换技术自身的特点,对现有网络与软交换网络的互联互通以及向下一代网络的演进进行了研究。4、论述了黑龙江电信NGN试验网工程的设计方案,利用黑龙江电信现有的城域网资源和可利用的本地接入网资源,按照NGN网络分层的要求,从网络容量和可扩展性,运营成本和能力以及投资等几方面,对黑龙江电信的NGN试验网工程设计了方案,研究制定了路由组织、私网穿越、QoS实现、网络带宽等方案;通过对网络的安全分析提出了防护方案,并且提出了计费、网管、同步的方案。同时,对用户编号、IP地址分配、信令点编码等网络资源进行了规划。从而优化了网络结构,降低了通信网络的复杂性和成本。
唐睿[3](2013)在《基于区域性垄断下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的规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于具有自然垄断特征的网络型产业而言,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区域性垄断实行规制已经成为了全国通讯产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固有的技术和经济特点,通讯网络有效竞争的前提条件是平等接入、实现互联互通。而通讯网络产业全程全网、连通作业、服务全社会的基本特性,又决定了运营商只有互联互通才能实现网络效率、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但实践中,由于行业的自然垄断特性,往往某个主导运营商凭借技术优势、历史机遇、政策许可等因素控制着瓶颈资源,阻碍着产业有效竞争的发挥。因此,从资源配置效率、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角度,如何建立-套兼顾通讯网络型产业互联互通接入运营商之间的利益的接入定价规制机制、方法与措施,已成为了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价值的问题。目前对通讯网络型产业互联互通接入定价以及规制的研究,国内外的研究对象集中在电信网络、广播网络等,鲜有文献对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的区域性垄断的规制进行研究,缺乏对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定价方法、规制工具选择的系统研究。尽管和电信网络、广播网络产业同具自然垄断等特征,但互联网产业又具有自身固有的经济、技术特点。特别对于我国而言,互联网产业的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实践与改革正迫在眉睫,这亟待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指导。结合我国互联网接入市场发展的历史演变,本文在对发达国家互联网或电信产业互联互通接入定价规制的成功经验进行归纳与梳理的基础上,对我国的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的区域性垄断规制进行了研究。具体来讲,本文基本框架如下:本文首先对区域性垄断、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价格规制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经济规制的基础理论和模型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本文在第三章对现阶段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定价的主要方式(互不结算方式、基于资费结算方式以及基于成本结算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互联互通的成本与收益、接入定价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本文的第四章是一个动态博弈模型,考察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价格规制工具选择,研究了放松管制、基于成本的价格管制以及零售减成(retail-minus)规制三种政策工具的区别。接下来,本文对规制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的区域性垄断依据进行了探析,从现实依据和理论依据这两个方面进行了展开,并探讨发达国家例如美国、英国和德国的进行互联网互联互通垄断定价规制的经验,以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结合中国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市场的现实情况,本文在第六章分析了规制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的区域性垄断的途径与障碍,分析了管制机构在互联网双向接入定价区域性垄断中的作用。最后是本文的政策与措施部分,将从建立识别管制需求的有效方式、善定期回顾制度和管制制度评价机制、重构网间结算标准、加快互联网互联互通立法、建立第三方技术监督平台等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与措施。从研究方法来看,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理论联系实践的研究方法、归纳演绎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法、理论模型研究法,对我国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区域性垄断的规制进行了研究。本文的研究属于一个探索性研究,目前此方面的相关资料、文献等都较少,因此这既是本文研究的难点也是可能的创新点之一。此外,本文建立了一个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定价的动态博弈模型,考察提供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的运营商、接入的运营商之间的博弈行为,并比较分析了三种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价格规制工具的差异,将为规制机构选择最有效的价格规制工具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本文建立了一个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定价的动态博弈模型,考察提供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的运营商、接入的运营商之间的博弈行为,并比较分析了不同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价格规制工具(基于成本的价格规制、零售减成价格规制、放松规制)的差异,为规制机构选择最有效的价格规制工具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其次,在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互联管制经验的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建立识别管制需求的有效方式、构建定期回顾制度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我国互联网互联互通规制政策的完善提供了一定的方法论;最后,本文对区域性垄断规制理论与模型、我国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区域性垄断历史演变与现状、发达国家互联网互联互通区域性垄断成功经验等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梳理。特别的,对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的区域性垄断的规制研究,目前在国内仍然属于空白,本文的试探性研究将为此后的相关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可以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受制于研究时间、调查数据、本文作者研究水平,本文存在较多不足:缺乏足够的数据来测算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以及价格规制,包括互联网接入运营商的成本、收入、利润等信息;缺乏足够的数据对模型结论进行实证检验,这些都有待后续深入研究。当然,对具有区域性自然垄断的基础性行业的双向接入定价理论进行一定的拓展,并对中国现阶段互联网行业互联互通双向接入的价格制定提供某些借鉴意义,这将正是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李晓飞[4](2012)在《德州联通固网NGN组网方案》文中研究指明NGN (Next Generation Network)是一个业务驱动型的网络,它是传统的PSTN和基于IP的分组网络融合的产物。它采用综合、开放、融合的网络架构,实现业务与呼叫控制完全分离、呼叫控制与承载完全分离,使业务独立于网络。它是一种基于分组的网络,该网络能够提供电信业务并能够利用多种带宽、具有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 QoS)保障的传输技术,在该网络中与业务相关的功能独立于下层与传输相关的技术。使用NGN,用户可以随意接入网络并可以根据其选择,连接到相互竞争的业务提供者。它支持普遍移动性,这种移动性允许向用户提供一致的普遍存在的业务。现在,NGN的组网应用在全国己经有很多试点。从2011年起,NGN的商用网络将进行大规模部署,到2013年以后,NGN的研究重点将转移到新业务的开发和应用上。关于NGN的理论研究非常多,但在现有的网络环境下,NGN实际组网应用还不成熟,尤其是在新业务的开发和应用上,有可能出现各种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新业务的开发和实际应用。本论文通过对NGN试验网络的研究,分析NGN网络设计机制,研究NGN及其关键技术原理,探索NGN在商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寻求适合现有网络环境的方案。通过业务项目测试和具体应用实例的构建,结合现有通信网络的演进,目的在于设计出一个符合德州联通实际环境应用的NGN组网方案,并通过德州联通固网NGN组网方案的实际构建,全面诠释下一代网络演进的技术细节与可行性,并通过对NGN网络结构等诸多方面的修正优化,实现了节约投资,保护投资,提高网络可靠性的目的。论文探讨内容是当前通信行业研究的热点,前景应用广泛。
董琳琳[5](2011)在《基于NGN的运营商间业务互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下一代网络采用IP技术来承载语音、数据、多媒体等多种类的业务,以实现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三种网络的融合。在下一代网络中,各运营商不仅要改进网络性能提高网络传输质量,提供种类丰富的业务,同时也要使业务在运营商间有效互通,以让用户通过网络可以便捷地享受到其他运营商提供的特色服务。目前,运营商间的互联互通存在通信协议不一致导致的业务难以互通、网间结算不合理导致人为不通、监管体系不完善使投机者有机可乘,“联而不通”、“通而不畅”的事件未见消亡。如果不能及时、科学地解决运营商间业务互通问题,用户将只能在某个运营商的网络范围内使用各自提供的业务。运营商间的互联互通不但是下一代网络能否健康、持续和稳定发展的基础,更是下一代网络能否引领世界各国走向信息化社会、消除数字鸿沟的重大问题。本文研究以下一代网络的融合特性为中心进行展开,论文先对互联互通的概念进行了解析,对互联的关键技术互联点和互联关口局分别做了详细分析,并结合国外的实现方式给出我国下一代网络中选择设置互联点和互联关口局的方案。本文借鉴中国银联实现各银行联网通用的模式,分析下一代网络的业务特点,提出在我国建立专门负责运营商间业务互通的第三方机构即中国网联,中国网联制定网间通信协议、建设统一网间结算系统,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并担负监管责任。中国网联核心任务是建立网联业务交换网络,负责运营商间业务的转发、流量统计和费用结算,有效实现运营商间业务互通。本文给出以网联中心为核心的网联业务交换网络的结构,分别介绍了同一业务不同运营商间互通和不同业务不同运营商间互通的网络结构和业务流程及统一结算系统的业务操作流程。论文最后通过仿真对所提出的网联业务交换网络进行了性能分析,验证了网联业务交换网络的技术可行性和互通业务的有效性。
黄秀清[6](2010)在《通信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电信产业中竞争性市场的出现是网间互联问题成为行业内焦点话题的起点,吸引了各国产业经济学家以及管制机构等的热切关注。人们发现无论是主导电信运营商、具有市场势力的运营商还是管制者,谁能最大限度地、有效地控制网间互联,谁就能最大程度地影响市场结构和竞争强度,进而影响通信市场业务定价、消费者福利和整个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然而,实践中,电信产业技术、经济的复杂性,市场结构、管制体制的差异性和管制目标的多重性,导致电信网间互联问题始终是电信市场维持有效竞争、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约束下的一个难以彻底解决的问题。电信网间互联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涉及到通信技术和网络结构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涉及到经济、政治等多角度、多层次的复杂问题。从面向连接的电话网、非面向连接的互联网到当前正在演进的基于IP的下一代网(NGN),电信通信技术的发展引发了通信市场结构的变迁,也带来了不同技术领域及不同模式的网间互联问题,相应的互联安排和管制制度框架也呈现出演进的特点。从对网间互联问题的研究来看,国际组织、管制机构、咨询机构,特别是欧、美的产业经济学家一直对通信网间互联问题倍加关注。从互联经济理论模型到管制实践经验的总结,针对传统电话网、基于IP的互联网的网间互联问题的研究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目前,网络融合趋势、NGN概念的提出和实践又激发了对该问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鉴于目前对NGN网间互联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互联结算制度等方面。从制度基础薄弱的我国来看,具体的互联制度安排固然十分重要,但构建一个有效的互联管制制度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这也是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本篇论文的研究选择了网间互联管制制度角度,希望通过对有效的互联制度的深入研究为我国的互联管制实践提供参考。论文的主要研究思路是:采取SSP制度分析框架,从对影响互联管制制度的技术和市场结构等因素的分析出发,分析不同技术条件约束下网间互联市场的特点及对互联管制的需求,进而研究网间互联制度构成的一般框架。结合经济理论及欧美一些国家NGN管制实践经验,提出有效的互联管制制度概念并构建相关的制度评价框架。在运用该评价框架对我国网间互联管制制度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有效的网间互联管制制度应关注的主要问题及其相关机制和方法。本文内容共包括九章。第一章综述部分,主要说明论文选题的相关背景、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等。第二章对管制制度研究的相关理论和分析工具进行了介绍和梳理。阐明了本文选择制度研究视角的原因。介绍了研究制度问题的相关理论和SSP分析框架。梳理了管制的理论依据、管制理论的不同观点,提出要重新认识管制边界的观点。第三章研究了通信网间互联相关技术的约束问题。介绍了NGN的概念、技术特点和可能的演进路径,比较了基于电路交换的传统电信网间互联和基于分组交换的IP网络互联的差异,分析了NGN发展对网间互联管制带来的挑战。第四章系统研究了传统电话网和基于IP的互联网的互联模式。结合经济理论,分析了不同市场条件下的管制需求及成因。第五章在介绍国际层面和国内层面NGN互联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NGN演进对网间互联制度带来的挑战。第六章结合国际组织和欧美国家互联管制制度实践,研究了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的一般框架,分析了NGN演进进程中互联管制制度演进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第七章重点介绍了美国以及欧洲国家(如英国和德国)针对NGN发展在互联管制方面的实践经验。重点对美国和英国的互联管制实践进行了对比分析。第八章对在NGN时代建立有效的互联管制制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有效互联管制制度评价的一般框架和如何构建有效的互联管制制度的相关机制和方法。第九章结论和展望。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借助于SSP分析范式,提出通信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的建立是受到当期技术、市场结构和相关制度环境制约的。构造出互联管制制度状态因素、制度结构、制度评价以及与制度改善和变迁之间的关系。提出可以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评判以促进管制制度的变革或改善。2、在阐述PSTN、Internet、NGN技术差异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融合,向基于IP的NGN演进可能对网间互联制度带来的挑战。3、在阐述制度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评价有效的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的一般框架,定义了制度改善程度如何衡量。具体地,该一般框架包括三个维度,分别是制度完整性维度、制度合理性维度和制度有效性维度。在这三个维度下共提出10项指标来评价互联管制制度的有效程度。运用该框架结合我国互联管制制度实际进行了初步测评。4、在借鉴欧洲通信业管制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简化互联管制目的、建立有效识别管制需求机制、建立管制制度定期回顾制度以及建立互联管制制度评价方法的建议。这些建议不仅能为我国互联管制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提供一定的方法论,也会对其他国家或者其他行业的管制制度建设提供参考。
范永玲[7](2010)在《基于软交换的NGN网络关键技术与组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下一代网络将是以软交换为核心、光联网为基础的融合网络。一方面随着电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信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另一方面,随着以软交换为核心的NGN技术的不断完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NGN在网络融合、业务融合、灵活计费以及快速生成业务方面的优势将逐步得以体现。从长远发展的策略考虑,建设NGN网络,可以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快速开发新业务、增加业务收入、降低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可以为电信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下一代网络(NGN)的特点和优势,然后讨论了NGN的关键技术——软交换网络的分层体系结构及主要协议。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了基于软交换的固网NGN组网过程中存在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NGN网络与现有网络的互通,承载网的的QoS保证以及传送层组网选择等,并探讨了相关的解决方案。为下文的组网设计方案奠定基础。结合前文的研究情况,详细分析了中国电信集团基于软交换的NGN实验网络的组网方案。对NGN实验网的组网方案、设备配置进行说明;对组网设备的处理能力和带宽进行了计算分析;通过分析NGN网络中IP语音时延的构成,并提出解决办法;结合前文的分析,提出了采用DiffServ技术对实验网的城域网进行优化方案;并通过列举了在现网进行的实际测试情况,验证了软交换采用专用承载网组网的优势。最后提出了实验网中承载网的安全方案。本文最后对中国电信软交换网络部署和组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进一步的工作和研究进行了展望。
孙松杰[8](2010)在《基于软交换的天津联通下一代网络的解决方案》文中认为以软交换和分组交换技术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的发展和部署已经成为电信业关注的热点,PSTN、有线电视网与IP网三网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下一代网络与软交换技术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电信界和学术界争相研究的热点问题。下一代网络(NGN),实质上是一个不同于当代或前一代的网络通常是以数据为中心的融合网体系结构。NGN的出现和发展是在目前现有的网络体系结构上的演进。下一代网络应是一个能够提供包括话音、数据、视频和多媒体业务的网络,是一个基于统一协议的分组网络,采用开放的网络架构体系。软交换是一种功能实体,为下一代网络(NGN)提供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的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是下一代网络呼叫与控制的核心。本文通过对天津联通现有网络的分析和通信市场的竞争的分析提出了天津联通基于软交换的下一代的解决方案。本文详尽地分析了NGN网络相关技术协议及其特点,提出了建设天津联通下一代网络建设的指导思路,重点介绍了天津联通的网络组织方案。然后提到了NGN网络的两个重要问题:网络安全和QOS保证。最后对本文基于NGN的下一代网络做了总结和展望。
吴善培[9](2010)在《NGN与软交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简要介绍NGN的基本概念及其核心技术——软交换。
任立鹏[10](2010)在《IMS与R4移动软交换控制面协议互通的研究》文中认为IMS是IP多媒体子系统的英文简称,最早是由3GPP通信标准化组织在R5版本第三代移动通信核心网中首次引入,并在R6、R7版本中对IMS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展。IMS起初仅仅是针对移动网络提出的,由于其良好的可扩展性及业务支持性,IMS技术已在通信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通信网络发展的一个热点。3GPP是专门负责制定WCDMA等3G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的国际通信标准化组织。3GPP R4是以软交换为基础,完整继承原有交换机的语音业务,并经过大规模的测试和很多运营商的商用,己经完全成熟。从目前来看,R4移动软交换网络已经进行了大规模部署,其语音业务仍然是各大电信运营商不可缺少的收入来源。可见,IMS同移动软交换网络会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发展中各自占有一席之地。而两种网络拥有不同的结构、不同的核心网域控制面应用协议,这将使运营商的成本急剧增加,并会成为网络融合发展的阻碍。因此,移动软交换网络与IMS的互通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课题对这两种系统控制面协议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IMS网络与R4移动软交换网络会话互通中存在的问题。IP网络上承载的IMS系统控制层协议为SIP协议,其协议传输格式为文本格式。而R4移动软交换网络上的BICC协议是以八位位组的形式传输信息。因此,当IMS网络同当前R4版本移动软交换网络进行互通时,会出现双方控制协议不匹配的问题,需要将协议转换为可以在对端网络正确传输信令消息的协议格式。本文重点研究了3GPP SIP协议的结构以及各层的功能,通过分析SIP消息同BICC消息的区别,找出互通中的关键问题,给出了SIP消息同BICC消息的相互映射方法。分别设计了SIP代理客户端模块、SIP服务器模块、IWU互通模块和BICC消息触发模块,对各模块的结构及功能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在以上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构建了IMS与R4版本移动软交换网络控制面互通仿真系统,利用oSIP协议栈及其扩展eXoSIP协议栈仿真实现了SIP UA客户端和SIP服务器要求的相关功能,实现了IWU互通单元、BICC消息触发模块的基本功能。对整体系统运行情况和结果以及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只针对能够实现测试功能的最小需求。主要测试了SIP代理客户端注册功能,IWU互通单元协议转换功能以及SIP客户端与BICC端互通的信令交互功能。
二、下一代网络的业务互通体系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下一代网络的业务互通体系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广电有线网络技术年度发展报告(2017)(论文提纲范文)
1发展环境与竞争态势 |
1.1政策环境 |
1.1.1强化文化宣传阵地 |
1.1.2促进社会信息化发展 |
1.2广电有线网络发展概况 |
1.3相关行业发展概况 |
1.3.1互联网相关服务业 |
1.3.2通讯行业 |
1.3.3电子信息制造业 |
1.3.4电视媒体行业 |
1.4竞争态势分析 |
1.4.1不利态势 |
1.4.2广电有线网络的机遇 |
2行业进展与技术应用 |
2.1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 |
2.1.1全国广电有线网络互联互通开始规模化建设 |
2.1.2接入网改技术出现新突破 |
2.1.3省级骨干传输网络全面升级扩容 |
2.1.4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试点范围扩大 |
2.1.5 IPv6试点应用起步 |
2.2宽带支撑多措并举 |
2.2.1整合多方资源, 提升内网化率 |
2.2.2以互联互通促进流量综合运营 |
2.2.3精细化管控支撑多策略市场运营 |
2.2.4围绕宽带主业全面打造宽带运营服务体系 |
2.3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
2.3.1构建开放能力融合业务云平台 |
2.3.2基础设施IT化和业务承载IP化成为发展趋势 |
2.3.3智能化终端快速规模应用 |
2.3.4技术融合推动多业态创新 |
2.3.5 4K、VR/AR、3D技术深化应用 |
2.4信息化服务能力拓展 |
2.4.1打造支撑社会信息化服务的专业体系 |
2.4.2发挥文化企业优势, 助力公共文化服务 |
2.4.3发挥网络传输覆盖优势, 广泛参与社会信息化建设 |
2.4.4发挥党网平台优势, 努力拓展智慧社会创新项目 |
2.5安全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 |
2.5.1圆满完成“十九大”重要保障期的安全保障工作 |
2.5.2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 |
2.5.3新形势新环境下的安全防范体系正在建立 |
3技术演进与发展趋势 |
3.1云计算持续快速发展 |
3.2大数据技术叠加人工智能迅速发展 |
3.3物联网技术持续演进 |
3.4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技术出现轻量化趋势 |
3.5 IPv6规模化部署行动加速 |
3.6 4K技术应用、内容生产提速 |
4后续举措与发展建议 |
4.1制定新时代下智慧广电有线网络的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 |
4.2协同推进广电有线网络技术创新和能力建设 |
4.2.1通过技术创新带动广电有线网络“云、管、端”技术升级 |
4.2.2加强智慧广电有线网络在不同领域的技术集成 |
4.2.3重点突破智慧广电关键技术 |
4.3加快智慧广电标准化建设, 建立全国资源共享体系 |
4.3.1加快智慧广电标准化体系建设 |
4.3.2用规划性标准破解标准化困局 |
4.3.3加强行业资源聚合, 建立资源共享体系 |
4.4促进产业协同, 打造智慧广电产业链 |
4.4.1通过顶层设计形成台、网紧密联系的新格局 |
4.4.2打造具有强大外部资源整合能力的广电有线网络产业链 |
4.5对接各项政策, 重塑广电有线网络发展新局面 |
(2)黑龙江电信NGN试验网设计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任务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下一代网络概述 |
2.1 下一代网络的概念 |
2.2 NGN的体系结构 |
2.3 NGN的主要技术特点 |
2.4 NGN的关键技术 |
2.4.1 软交换技术 |
2.4.2 高速路由/交换技术 |
2.4.3 大容量光传送技术 |
2.4.4 宽带接入技术 |
2.5 向下一代网络演进的研究 |
2.5.1 PSTN网络的演进 |
2.5.2 移动通信网络的演进 |
2.5.3 国际互联网的演进 |
2.5.4 接入网的演进 |
2.5.5 传输网的演进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软交换技术及发展 |
3.1 软交换的概念 |
3.2 软交换的整体架构 |
3.3 软交换的关键协议 |
3.4 软交换的主要特点 |
3.4.1 特点综述 |
3.4.2 软交换综合接入能力 |
3.4.3 强大的业务能力 |
3.4.4 策略化的网络管理机制 |
3.5 软交换的技术优势 |
3.5.1 成本优势 |
3.5.2 业务优势 |
3.6 软交换的业务和应用的开发情况 |
3.6.1 主要应用方式 |
3.6.2 在IP城域网上提供本地电信业务 |
3.6.3 在骨干数据网上提供长途电信业务 |
3.6.4 与IN进行网络和业务互通 |
3.6.5 与现有H.323 VOIP互通的方案 |
3.7 软交换与现有网络的关系 |
3.7.1 软交换对PSTN向下一代网络融合演进解决方案 |
3.7.2 软交换和H.323 VoIP网络互通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电信NGN试验网方案 |
4.1 网络实施方案 |
4.1.1 工程概况 |
4.1.2 互通方案 |
4.1.3 路由组织 |
4.1.4 信令网关(SG)设置方案 |
4.1.5 私网穿越设备 |
4.2 承载网建设方案 |
4.2.1 网络传送层建设 |
4.2.2 QoS实现方案 |
4.2.3 网络带宽需求 |
4.3 网络资源规划 |
4.3.1 用户编号方案 |
4.3.2 IP地址分配方案 |
4.3.3 信令点编码 |
4.4 网络安全 |
4.4.1 安全分析 |
4.4.2 防护方案 |
4.5 运营支撑系统方案 |
4.5.1 计费 |
4.5.2 网管 |
4.6 同步 |
4.6.1 时间同步 |
4.6.2 时钟同步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基于区域性垄断下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的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学者政府规制的观点总结 |
1.2.2 国内外学者对网络定价的研究现状与评价 |
1.3 本文研究方法、结构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结构安排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创新点 |
2. 概念辨析与基础理论 |
2.1 概念辨析 |
2.1.1 垄断、区域性垄断与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的区域性垄断行为 |
2.1.2 互联互通及互联网互联互通的界定 |
2.1.3 规制与定价规制 |
2.2 规制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定价区域性垄断行为的基础理论 |
2.2.1 公共利益理论 |
2.2.2 规制俘虏理论 |
2.2.3 斯蒂格勒模型 |
2.2.4 佩尔兹曼最优规制政策模型 |
2.2.5 贝克尔政治均衡模型 |
2.2.6 规制博弈理论 |
2.2.7 激励性规制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定价形成原理 |
3.1 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定价方式 |
3.1.1 互不结算方式 |
3.1.2 基于资费结算方式 |
3.1.3 基于成本结算方式 |
3.2 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定价影响因素 |
3.2.1 互联互通接入定价的成本 |
3.2.2 互联网终端价格规制 |
3.2.3 市场需求 |
3.2.4 接入定价的制定者 |
3.3 互联网互联互通成本与收益分析 |
3.3.1 互联互通的成本分析 |
3.3.2 互联互通的收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规制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的区域性垄断的依据 |
4.1 规制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的区域性垄断的现实依据 |
4.1.1 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的区域性垄断的本质发生变化 |
4.1.2 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的区域性垄断具有危害性 |
4.2 规制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的区域性垄断的理论依据 |
4.2.1 经济学依据 |
4.2.2 国内法律依据 |
4.2.3 国际法依据 |
4.3 发达国家规制互联网互联互通垄断定价的经验:他山之石 |
4.3.1 美国经验 |
4.3.2 英国经验 |
4.3.3 德国经验 |
4.3.4 经验对比——来自英美两国的比较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价格规制工具选择的博弈模型 |
5.1 基本模型 |
5.1.1 基本假设 |
5.1.2 斯塔克伯格下的零售价格和企业产量 |
5.1.3 情形A——放松管制(Deregulation) |
5.1.4 情形B——基于成本的价格管制 |
5.1.5 情形C——零售减成规制(Retail-minus regulation) |
5.2 规制工具的结果比较 |
5.2.1 破坏性(Foreclosure) |
5.2.2 投资水平 |
5.2.3 消费者剩余 |
5.3 本章小结 |
6. 规制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的区域性垄断的障碍与途径 |
6.1 发挥规制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的区域性垄断的障碍 |
6.1.1 利益协调 |
6.1.2 企业运行机制 |
6.1.3 利益集团 |
6.2 规制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区域性垄断中的途径 |
6.2.1 制定互联互通具体指导细则 |
6.2.2 设置网间互联互通默认安排 |
6.2.3 协调运营商互联互通谈判 |
6.2.4 激励运营商实施网间互联互通 |
6.3 本章小结 |
7. 规制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的区域性垄断的措施 |
7.1 建立识别管制需求的有效方式 |
7.2 完善定期回顾制度与管制制度评价机制 |
7.3 重构网间结算标准 |
7.4 加快互联网互联互通立法 |
7.5 建立第三方技术监督平台 |
7.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4)德州联通固网NGN组网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背景 |
1.2 本人工作 |
1.3 论文组织 |
第二章 NGN技术介绍 |
2.1 NGN概论 |
2.2 NGN网络的特征 |
2.3 NGN网络的体系结构 |
2.4 NGN相关协议 |
2.5 基本部件 |
2.5.1 NGN的核心控制设备 |
2.5.2 NGN的接入设备 |
2.5.3 NGN的信令设备 |
2.5.4 NGN的应用层服务器 |
2.6 NGN网络的目标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德州联通NGN网络设计 |
3.1 设计需求 |
3.2 设计目标 |
3.3 设计模型 |
3.4 设计方案 |
3.4.1 网络改造原则 |
3.4.2 方案规划 |
3.4.3 设备部署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德州联通NGN网络的建设 |
4.1 网络实施方案 |
4.1.1 总体方案 |
4.1.2 城域网接入方案 |
4.1.3 业务方案 |
4.1.4 用户编号及信令点编码分配方案 |
4.1.5 网络互通方案 |
4.2 网络安全 |
4.3 用户接入方式及接入技术 |
4.3.1 采用五类线接入方式(一根五类线入户) |
4.3.2 采用双绞线接入方式 |
4.4 NGN承载网的要求及解决方案 |
4.4.1 软交换商用实验网对承载网的要求 |
4.4.2 目前IP网可行的QoS保障技术 |
4.4.3 用户接入层QoS设计方案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德州联通NGN网络测试与分析 |
5.1 概述 |
5.1.1 网络测试必要性 |
5.1.2 测试的内容 |
5.1.3 方法简介 |
5.2 NGN语音质量测试 |
5.2.1 测试方法 |
5.2.2 测试过程 |
5.2.3 测试结果 |
5.3 VOIP网络性能测试 |
5.3.1 测试方法 |
5.3.2 测试过程 |
5.3.3 测试结果 |
5.4 NGN话务量仿真测试 |
5.4.1 测试方法 |
5.4.2 测试过程 |
5.4.3 测试结果 |
5.5 测试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基于NGN的运营商间业务互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课题研究内容 |
1.3 课题组织结构 |
第二章 下一代网络及运营商间互联互通 |
2.1 下一代网络概述 |
2.1.1 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 |
2.1.2 下一代网络特点与关键技术 |
2.2 运营商间互联互通 |
2.2.1 互联互通定义 |
2.2.2 运营商间互联互通的关键技术 |
2.2.3 目前我国运营商间互联互通的现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银联系统 |
3.1 银联系统简介 |
3.2 银行卡信息交换网络结构 |
3.3 银行卡信息交换网络的业务流程 |
3.3.1 ATM及柜面交易工作流程 |
3.3.2 POS终端交易工作流程 |
3.3 中国银联跨行交易清算系统(CUPS)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NGN的运营商间业务互通 |
4.1 NGN业务的主要特点 |
4.2 NGN业务优点 |
4.3 NGN业务互通模式 |
4.3.1 中国网联 |
4.3.2 网联业务交换网络结构 |
4.4 NGN运营商间的互联互通 |
4.4.1 同一业务不同运营商间的互联互通 |
4.4.2 多种业务在不同运营商间的业务互通 |
4.5 中国网联结算系统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仿真分析 |
5.1 构建网联业务交换网络拓扑结构 |
5.2 网联业务交换网络性能分析 |
5.3 商用优势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硕士期间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6)通信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网间互联问题研究综述 |
1.2.1 电话网间互联研究综述 |
1.2.2 互联网网间互联研究综述 |
1.2.3 网间互联管制研究综述 |
1.3 论文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榧架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管制制度研究相关理论及分析工具 |
2.1 选择制度研究视角 |
2.1.1 制度和制度安排 |
2.1.2 制度的功能 |
2.2 相关理论及分析框架 |
2.3 SSP范式 |
2.4 管制的理论依据 |
2.4.1 管制及其目的 |
2.4.2 管制的边界 |
2.5 与管制绩效相关的两类管制理论观点 |
2.5.1 正面观点 |
2.5.2 负面观点 |
2.5.3 管制经济理论的两个扩展模型 |
2.6 对管制边界和管制的重新认识 |
第三章 网间互联制度的技术约束 |
3.1 基于IP的下一代网络—NGN |
3.1.1 关于NGN |
3.1.2 NGN的网络结构和演进路径 |
3.1.3 NGN的关键技术 |
3.1.4 NGN的演进路径 |
3.2 技术约束与网间互联 |
3.2.1 技术比较 |
3.2.2 传统PSTN的网间互联 |
3.2.3 INTERNET网间互联 |
3.2.4 NGN的网间互联 |
3.3 NGN对互联制度带来到的挑战 |
3.3.1 市场结构和管制制度框架 |
3.3.2 分组交换对收费模式的影响 |
3.3.3 网业分离、分层互联 |
3.3.4 业务质量保证(QoS) |
3.3.5 成本结构和成本原则 |
第四章 通信网间互联市场有效性及管制需求 |
4.1 网间互联(Interconnection)与接入(Access) |
4.1.1 网间互连(Interconnection)和互通(Inter-working) |
4.1.2 接入(Access) |
4.2 传统电话网的网间互联模式 |
4.2.1 根据地理范围划分的三种互联模式 |
4.2.2 根据接入需求划分的互联模式 |
4.2.3 根据互联双方关系和结算模式划分的互联模式 |
4.3 传统电话网间互联管制需求分析 |
4.3.1 终接垄断 |
4.3.2 非合作定价和合谋定价 |
4.3.3 政策含义 |
4.4 互联网IP互联模式 |
4.4.1 互联网互联模式发展简要回顾 |
4.4.2 互联网网间互联模型 |
4.4.3 Internet-电信网的互联:本地环路的接入 |
4.4.4 互联网互联市场的有效性和管制需求 |
第五章 NGN网间互联及管制实践压力 |
5.1 国际全IP网络互联的新模式 |
5.1.1 GSMA的IPX互联模式 |
5.1.2 i3论坛的互联模式 |
5.2 国内层面的NGN互联 |
5.2.1 NGN互联的关键问题 |
5.2.2 当前的互联模式及发展趋势 |
5.3 管制实践面临的压力 |
第六章 网间互联管制制度框架 |
6.1 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的一般框架 |
6.1.1 区域层面的互联管制框架 |
6.1.2 国家层面的互联管制框架 |
6.2 通信网间互联管制制度模式选择 |
6.2.1 事前管制模式 |
6.2.2 事后管制模式 |
6.2.3 混合管制模式 |
6.3 管制机构在互联互通中的作用 |
6.3.1 制定指导规则,作为互联双方谈判的基础 |
6.3.2 制定默认网间互联安排 |
6.3.3 对未能达成一致的谈判进行协调 |
6.3.4 提供完成网间互联的激励 |
6.4 电信网间互联的基本框架 |
6.5 NGN时代互联管制制度演进需要关注的问题 |
6.5.1 过早管制介入可能带来风险 |
6.5.2 增加套利的风险 |
6.5.3 是否需要继续保障任意(any-to-any)互联 |
6.5.4 管制的确定性 |
6.5.5 NGN互联管制制度调整政策建议 |
第七章 NGN互联管制经验分析 |
7.1 美国的经验 |
7.1.1 美国NGN的发展 |
7.1.2 美国IP网间互联管制 |
7.1.3 美国互联支付方式的改革 |
7.1.4 美国互联管制经验的总结 |
7.2 欧洲经验 |
7.3 英国的经验 |
7.3.1 英国的21世纪网络(21CN) |
7.3.2 英国下一代网络的互联管制措施 |
7.3.3 英国的互联支付方式 |
7.3.4 英国NGN互联管制的经验总结 |
7.4 德国关注的NGN互联问题 |
7.5 英美两国互联管制经验对比分析 |
第八章 NGN时代的网间互联管制 |
8.1 轻手管制还是严格管制 |
8.1.1 一个轻手管制模型 |
8.1.2 离网成本定价(Off-net-pricing)原则 |
8.2 有效的互群管制制度 |
8.2.1 有效的互联管制制度 |
8.2.2 对我国互联管制制度评价 |
8.3 构建一个建立有效管制制度的机制 |
8.3.1 简化并明确互联管制目的 |
8.3.2 建立有效识别管制需求的方法 |
8.3.3 建立互联管制制度定期回顾制度 |
8.3.4 建立互联管制制度评价机制 |
第九章 结论和展望 |
9.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9.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基于软交换的NGN网络关键技术与组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下一代网络(NGN)简介 |
1.2.1 下一代网络(NGN)概念和特点 |
1.2.2 下一代网络(NGN)的优势 |
1.3 下一代网络(NGN)的现状 |
1.4 本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NGN关键技术——软交换技术 |
2.1 软交换技术概述 |
2.2 软交换标准研究情况 |
2.3 软交换网络的体系结构 |
2.4 软交换网络的主要协议 |
2.5 小结 |
第三章 NGN组网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 |
3.1 与现有网络实现互通 |
3.1.1 与PSTN的互通 |
3.1.2 与智能网的互通 |
3.1.3 与Internet的互通 |
3.2 NGN承载网的QoS保证 |
3.2.1 NGN承载网的QoS |
3.2.2 QoS策略在承载网中的实施 |
3.2.2.1 承载网的叠加网络结构 |
3.2.2.2 骨干网QoS的实施 |
3.2.2.3 城域网QoS的实施 |
3.2.2.4 边缘接入层的QoS实施 |
3.2.2.5 NGN业务优先级 |
3.3 NGN传送层组网方案 |
3.3.1 基于IP公网的承载网解决方案 |
3.3.2 基于IP专网的承载网解决方案 |
3.3.3 基于IP逻辑专网的承载网解决方案 |
3.3.4 中国电信软交换网络的承载网选择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软交换的NGN组网方案及承载方案验证 |
4.1 实验网的组网方案 |
4.2 实验网的设备配置 |
4.2.1 控制层设备配置 |
4.2.2 业务层设备配置 |
4.2.3 接入层设备配置 |
4.2.4 终端设备配置 |
4.3 与PSTN互通的组网 |
4.4 实验网组网设备处理能力及带宽计算 |
4.4.1 实验局计算参数选择 |
4.4.2 设备处理能力及带宽计算 |
4.5 NGN网络IP语音时延分析 |
4.5.1 实验网中IP语音时延的构成分析 |
4.5.2 解决时延的办法 |
4.6 承载网络组网方案的测试验证 |
4.6.1 IP承载网对业务影响分析 |
4.6.2 实验网城域网优化 |
4.6.3 IP承载网服务质量测试 |
4.7 NGN承载网的安全实施 |
4.7.1 NGN承载网安全方案概述 |
4.7.2 构建与其它网络隔离的NGN业务网 |
4.7.3 NGN用户接入安全控制 |
4.7.4 NGN网络内部的安全措施 |
4.8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华南理工大学非全日制学位论文定密审批表 |
(8)基于软交换的天津联通下一代网络的解决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下一代网络与软交换的技术特点 |
1.2.1 下一代网络的技术特点 |
1.2.2 软交换的技术特点 |
1.2.3 下一代网络的体系结构 |
1.3 下一代网络的新业务 |
1.4 论文的结构及主要工作 |
1.4.1 论文的结构 |
1.4.2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下一代网络相关技术协议及其特点分析 |
2.1 概述 |
2.2 协议体系 |
2.2.1 协议分类 |
2.2.2 协议应用和发展 |
2.3 主要协议简介 |
2.3.1 H.248/Megaco |
2.3.2 SIP协议 |
2.3.3 BICC协议 |
2.3.4 SIGTRAN协议 |
2.3.5 H.323协议 |
第三章 天津联通下一代网络建设的指导思路 |
3.1 天津联通网络现状 |
3.1.1 交换网络现状 |
3.1.2 天津联通IP城域网现状 |
3.1.3 本地传输网现状 |
3.2 目前天津PSTN网存在的问题 |
3.3 下一代网络建设的必要性 |
3.4 下一代网络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
3.4.1 建设的目标 |
3.4.2 建设的原则 |
3.5 下一代网络的建设思路 |
3.5.1 核心网建设思路 |
3.5.2 承载网建设思路 |
第四章 天津联通下一代网络解决方案 |
4.1 解决方案概述 |
4.2 网络调整方案 |
4.3 网络话务组织 |
4.4 网络建设规模 |
4.5 IP承载方案 |
4.6 传输调整方案 |
4.7 计费系统调整 |
4.8 97 系统调整 |
4.9 网管系统 |
4.10 其他配套工程 |
4.10.1 电源配套工程 |
4.10.2 信令监测系统 |
4.11 经济评价 |
4.11.1 资金筹措 |
4.11.2 收入测算 |
4.11.3 方案的经济评价 |
4.11.4 维护人员编制和培训 |
4.11.5 计算中评价参数取定 |
4.11.6 成本费用测算参数 |
4.11.7 财务评价指标 |
4.11.8 敏感性指标分析 |
4.11.9 间接效益 |
4.11.10 结论 |
第五章 NGN网络安全和QOS保证 |
5.1 NGN网络的安全性概述 |
5.2 NGN设备的安全认证机制 |
5.3 汇接层面安全 |
5.4 业务层面保护 |
5.5 信令网保护 |
5.6 IP承载网QOS问题 |
5.7 IP承载网的安全性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网络互联互通 |
6.2 如何实现私网穿透问题 |
6.3 同步方案 |
6.4 网络管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NGN与软交换(论文提纲范文)
1 下一代网络的概念与特征 |
2 NGN的分层结构 |
3 NGN的核心技术——软交换 |
3.1 软交换的概念 |
3.2 软交换的特点 |
3.3 软交换的主要功能 |
3.4 网关技术 |
3.4.1 媒体网关 |
3.4.2 信令网关 |
3.5 软交换系统的构成 |
4 NGN的关键构件 |
5 结语 |
(10)IMS与R4移动软交换控制面协议互通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网络融合发展概况 |
1.2.1 软交换与下一代网络概述 |
1.2.2 移动核心网向IMS 的演进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结构 |
第2章 IMS 网络与R4 移动软交换网络互通体系研究 |
2.1 IMS 标准概述及功能结构 |
2.1.1 CSCF 功能实体 |
2.1.2 媒体资源功能实体 |
2.2 R4 移动软交换网络解决方案 |
2.3 互通体系结构 |
2.3.1 互通系统组网方式 |
2.3.2 互通参考模型 |
2.3.3 与控制面互通相关的实体 |
2.3.4 控制面互通相关接口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3GPP SIP 与BICC 协议研究 |
3.1 3GPP SIP 协议 |
3.1.1 SIP 网络逻辑实体及协议层次结构 |
3.1.2 SIP 协议消息构成及编码方式 |
3.2 BICC 协议 |
3.2.1 BICC 协议消息格式 |
3.2.2 BICC 同ISUP 的联系与差异 |
3.2.3 三种隧道承载建立方式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控制面协议互通研究及系统设计 |
4.1 控制面协议互通相关问题分析 |
4.2 SIP 到BICC 的消息映射 |
4.3 BICC 到SIP 消息的映射 |
4.4 控制面互通系统设计方案 |
4.4.1 BICC 模块设计 |
4.4.2 SIP 客户端模块设计 |
4.4.3 IWU 模块设计 |
4.4.4 SIP 服务器模块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控制面互通系统仿真实现 |
5.1 控制面互通仿真系统模型 |
5.2 SIP 客户端的仿真实现 |
5.3 SIP 服务器模块的仿真实现 |
5.4 IWU 互通模块的仿真实现 |
5.5 BICC 模块的仿真实现 |
5.6 互通系统各功能模块协作举例 |
5.7 控制面互通系统测试 |
5.7.1 系统测试环境 |
5.7.2 SIP 客户端的注册 |
5.7.3 互通功能仿真测试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下一代网络的业务互通体系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广电有线网络技术年度发展报告(2017)[A]. 中国电子学会有线电视综合信息技术分会. 第17届全国互联网与音视频广播发展研讨会暨第26届中国数字广播电视与网络发展年会论文集, 2018
- [2]黑龙江电信NGN试验网设计方案研究[D]. 庞爱丽.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4(04)
- [3]基于区域性垄断下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的规制研究[D]. 唐睿.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1)
- [4]德州联通固网NGN组网方案[D]. 李晓飞. 南京邮电大学, 2012(07)
- [5]基于NGN的运营商间业务互通研究[D]. 董琳琳.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4)
- [6]通信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研究[D]. 黄秀清.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1)
- [7]基于软交换的NGN网络关键技术与组网研究[D]. 范永玲.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4)
- [8]基于软交换的天津联通下一代网络的解决方案[D]. 孙松杰.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3)
- [9]NGN与软交换[J]. 吴善培. 有线电视技术, 2010(05)
- [10]IMS与R4移动软交换控制面协议互通的研究[D]. 任立鹏. 河北科技大学,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