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暄(沈阳市铁西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辽宁沈阳110023)
【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7-0199-02
【摘要】目的探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社区康复的模式。方法观察对COPD患者进行戒烟、呼吸操运动训练、家庭氧疗、支气管扩张药物的使用等指导后的康复效果。结果COPD患者的急性发作次数、自觉气短症状、体质指数与康复前比较均改善。结论社区康复是COPD患者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环节,康复训练能增强体质,减轻症状,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社区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世界死亡原因的第四位,预计其患病率与致残率将进一步增加,已成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兴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辖区内的COPD患者在原来慢性病统一管理的基础上加强社区康复,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康复模式
1.1健康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COPD防治的认识,尽可能地改善通风,强调患COPD者应调离粉尘工作岗位。
1.2戒烟责任医生从管理患者开始即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戒烟的宣传教育,鼓励立即戒烟并长期坚持,防止复吸。
1.3呼吸操锻炼
1.3.1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相结合锻炼即吸气时尽量鼓腹,呼气时缩唇并尽力内收腹肌,可用一只手稍稍向内按内按压,提高腹内压,迫使横膈上抬,以能轻轻吹动面前20~30cm的白纸为适度[1]。
1.3.2全身性呼吸体操锻炼运用腹式呼吸与扩胸、弯腰、下蹲等运动结合,起到进一步改善肺功能和增强体力的作用。时间逐渐延长,不断调整呼吸频率、深浅、缩唇的程度,以不感到疲劳为宜。
1.4支气管扩张剂吸入对有气短症状的患者均采用溴化异丙托品气雾剂作为基础药物吸入,在呼吸操锻练之前和睡眠之前使用,根据病情联合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
1.5家庭氧疗采用压缩氧气瓶面罩给氧,除了运动和睡眠时给氧外,在日常生活活动时也给氧,每天至少15h,流量1~3L/min。
1.6营养指导对体质指数(BMI)超过24.0kg/m2且排除水肿的患者要求减轻体重,使其体质指数控制在21.0~23.9kg/m2。
1.7心理支持全科医生进入家庭,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尤其对呼吸肌体操中的患者加强心理支持、行为干预。
2相关指标测定的标准
2.1戒烟标准戒烟持续至少1年,戒烟不到1年复吸为不成功。
2.2自觉气短症状评分0级:如常人,活动不受限制,无症状;1级:一般劳动时气短;2级:平地步行无气短,较快行走或上下楼时气短;3级:慢步不及百步即有气短;4级:说话、穿衣、轻微活动时气短;5级:安静时气短,不能平卧。
2.3COPD急性发作次数的计算如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增加,出现脓痰,气促、呼吸困难加重,需要药物调整、氧疗或到医院就诊甚至住院治疗的为急性发作[2]。
3结果
COPD患者康复前后比较,戒烟率明显提高,自觉气短症状评分显著降低,急性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体质指数达标率升高。
4讨论
吸烟是COPD发生、发展中最重要的一个危险因素。目前认为,吸烟是一种原发性疾病而不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要让患者充分认识到吸烟的危害性,已吸烟者戒烟是唯一有效防治COPD的措施[3]。因此戒烟工作是社区康复干预管理的重要内容。
在COPD患者中,吸气肌最容易疲劳和功能衰竭,改善吸气肌疲劳,从而减少中枢冲动,保护呼吸肌,避免过度损伤。呼吸肌康复训练的目的是减轻症状,改善通气功能,增加体质,减少COPD的急性发作[4],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支气管扩张剂是减轻呼吸困难的主要药物,使用溴化异丙托品气雾剂后能提高锻炼运动的耐力,增加肺康复效果,从而使自觉气短症状减轻,睡眠和生活质量提高。
家庭氧疗应加强随访,至少1次/月,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使用氧气装置,及时了解吸氧的效果,调整氧流量,排除设备故障。
COPD患者日常营养摄入不够及呼吸受限导致的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引起营养不良,需要增加营养。但医务人员在急性期往往只重视抗感染、纠正呼吸衰竭等治疗,未能充分认识COPD患者在静息状态下也是高代谢的特征,忽略营养指导在康复中的作用;对体质指数超过24.0kg/m2者要求减轻体重,避免营养过剩导致肺泡低换气综合征和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呼吸困难[5]。
据报道,COPD和焦虑、抑郁状态有较高的共患性,约50%[6],这与疾病导致血气生化指标异常引起的脑部缺氧、高碳酸血症影响神经功能有关,但主要原因归结于患者的心理障碍,作为全科医生,在重视解决躯体问题的同时,更应重视心理问题的解决,促进疾病的康复,这也是医学模式转变的要求。
综上所述,综合治疗是目前治疗COPD的主要方法,其中康复治疗占有重要地位,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全科医生正处于疾病康复的重要地位。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新理念和新技术的日益成熟,使康复的可操作性和直观性更强,开展多种适宜家庭和社区的康复训练项目,会明显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施焕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09-315.
[2]张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社区干预[J].中国全科医学,2006,(9):411-412.
[3]叶熊,李永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418.
[4]黎毅敏,郑则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25):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