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村社会救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郴州为例

湖南农村社会救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郴州为例

论文摘要

农村社会救助是农村贫困人口维持基本生活、摆脱贫困状态的重要措施,对农村社会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中国农村救助制度的不断发展,原来的农村救助制度面临着新形势,出现了新问题,需要进行改革。农村救助制度的建立是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权利,使人民在困难时能够感受到政府的温暖,得到社会的帮助,从而走出困境。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湖南是经济欠发达的内陆省份,农村贫困人口的社会救助任务繁重,本文从湖南农村社会救助工作的基本内涵和特征以及形成和发展出发,阐述了湖南农村社会救助工作的现状,湖南是全国农业大省,总人口6629万人,其中仅农业人口就有5202万人,占总人口的78%,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老少边穷地区多,有国家级省级贫困县38个,占县(市、区)总数的53%,农村贫困人口的分布点多面广,贫困程度较深。同时湖南又是灾害多发的省份,水灾、旱灾等自然灾害交替肆虐,农村贫困人口的社会救助任务十分繁重。湖南农村社会救助领域主要措施有:五保供养、特困户救助、灾害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政策等。基于历史的原因,经济的原因,社会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包括救助理念落后,救助对象的界定程序不科学,社会救助方式、项目的单一,社会救助的实际覆盖范围有限、社会救助水平低,农村社会救助资金筹措难,资金不能按时全部到位,社会救助管理分散等。针对湖南农村社会救助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湖南农村社会救助工作的对策,完善湖南农村社会救助工作,应从更新社会救助理念:进行社会救助组织管理体制的创新;改革平均施助的方式,实行分类施助和差异施助;建立政府负责和社会互助相结合社会救助制度;发展农村经济,多渠道筹措社会救助资金;建立“政府主导、行政主管、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社会救助管理体制等几个方面,以能力扶助为主,提升农村社会救助受助者的自我发展能力,让受助者有尊严地获得社会救助。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 1.1 农村社会救助的完善,有利于保护弱势群体,体现社会公平
  • 1.2 农村社会救助的完善,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2.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2.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3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3.1 基本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4 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重点和难点
  • 4.3 创新点
  • 第二章 湖南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1 社会救助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 1.1 社会救助的基本内涵
  • 1.2 农村社会救助的基本内涵
  • 1.3 农村社会救助的特征
  • 1.3.1 救助对象的广泛性和特定性
  • 1.3.2 农村社会救助的长期性
  • 1.3.3 农村社会救助的无条件性
  • 1.3.4 农村社会救助形式的多样性
  • 2 现行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历史沿革
  • 2.1 形成阶段(1949-1956年)
  • 2.2 发展阶段(1957-1966年)
  • 2.3 曲折发展阶段(1966-1976年)
  • 2.4 改革发展阶段(1978年以后)
  • 3 湖南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
  • 第三章 湖南农村社会救助工作的现状
  • 1 湖南农村社会救助工作的基本概况
  • 2 湖南农村社会救助工作主要措施
  • 2.1 “五保”供养制度
  • 2.2 农村特困户救助
  • 2.3 农村困难户临时救助措施
  • 2.4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救助
  • 2.5 灾害救助制度
  • 2.6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2.7 扶贫政策
  • 3 湖南农村社会救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 3.1 救助理念落后
  • 3.2 救助对象的界定程序不科学
  • 3.2.1 湖南农村救助对象年龄情况分析
  • 3.2.2 湖南农村救助对象家庭人口情况分析
  • 3.3 社会救助方式、项目单一
  • 3.4 社会救助的实际覆盖范围有限、社会救助水平低
  • 3.5 农村社会救助资金筹措难,资金不能按时全部到位
  • 3.6 社会救助管理分散
  • 4 湖南农村救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形成的原因
  • 4.1 历史的原因
  • 4.2 经济的原因
  • 4.3 社会的原因
  • 第四章 完善湖南农村社会救助工作的对策
  • 1 更新社会救助理念
  • 2 社会救助组织管理体制的创新
  • 2.1 加强社会救助资金的管理
  • 2.2 构建“两个系列,三级管理,四层服务”组织体系
  • 3 改革平均施助的方式,实行分类施助和差异施助
  • 4 建立政府负责和社会互助相结合社会救助制度
  • 5 发展农村经济,多渠道筹措社会救助资金
  • 6 建立“政府主导、行政主管、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社会救助管理体制
  • 7 其他措施
  • 7.1 加大资源整合力度
  • 7.2 加强基层社会救助工作网络建设,加大人才引进与培训力度
  • 7.3 接受其他部门和社会的监督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精准扶贫视域下农村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的完善[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0(01)
    • [2].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农村社会救助政策回顾、反思与展望[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0(01)
    • [3].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社会救助的有效性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6(30)
    • [4].我国农村社会救助资金不足问题探究[J]. 财经界(学术版) 2017(14)
    • [5].农村社会救助的现状及问题[J]. 世纪桥 2017(06)
    • [6].安康市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安康学院学报 2017(03)
    • [7].中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17(04)
    • [8].构建新型农村社会救助体系问题研究——基于三门峡市运行实践[J]. 地方财政研究 2016(03)
    • [9].论人口较少民族对农村社会救助的现实需求——基于对8个人口较少民族245户家庭的入户调查[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 [10].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建设研究[J]. 现代交际 2016(06)
    • [11].公共财政视角下我国农村社会救助的完善[J]. 财会月刊 2015(11)
    • [12].偏远地区社会救助现状探析——以遵义市务川县镇南镇为研究对象[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7(05)
    • [13].可持续生计框架下关于农村社会救助的思考[J]. 前沿 2013(16)
    • [14].吕梁市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建设问题研究[J]. 西部皮革 2017(10)
    • [15].河南三门峡:农村社会救助工作的十年跨越[J]. 中国财政 2015(22)
    • [16].完善农村社会救助 促进农村社会和谐[J]. 南方农业 2014(08)
    • [17].怀化市农村社会救助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 中国民政 2013(12)
    • [18].基于政府责任的农村社会救助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4(07)
    • [19].中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J]. 学术月刊 2013(04)
    • [20].我国农村社会救助改革与发展研究[J]. 团结 2013(04)
    • [21].重庆农村社会救助现状透视与制度构建[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 [22].我国新型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立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2(08)
    • [23].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2012(05)
    • [24].农村社会救助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山西省芮城县M村为例[J]. 法制与社会 2011(30)
    • [25].关于完善广西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思考[J]. 广西社会科学 2011(10)
    • [26].新时期中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J].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1(06)
    • [27].对推进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探讨——以永州市为例[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0(01)
    • [28].我国农村社会救助资金不足问题分析[J]. 农村经济 2010(02)
    • [29].我国农村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J]. 行政管理改革 2010(07)
    • [30].科学规划 以人为本 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救助体系[J]. 财会研究 2009(04)

    标签:;  ;  

    湖南农村社会救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郴州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