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民事执行异议制度的完善

试论我国民事执行异议制度的完善

论文摘要

本文以我国民事执行异议制度的现状为研究对象,对目前我国民事执行制度中程序构建不完善及实体救济途径不足的现状进行反思,并通过纵向考察我国执行异议制度的历史及横向对比域外执行异议制度的相关规定,试图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分为五个部分,约三万字:第一部分在界定执行异议制度概念及执行异议性质的基础上对设立执行异议制度的意义进行了介绍。第二部分首先分别阐述1991年《民事诉讼法》和2007年《民事诉讼法》以及《解释》对执行异议的规定;其次总结归纳出现行民事诉诉法相对于旧的民事诉诉法对执行异议制度完善之处。第三部分对域外法治国家(地区)民事执行异议制度的现状进行了考察,按照法系的不同,分为大陆法系国家(地区)((德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和英美法系国家(英国和美国),并对上述国家(地区)的执行异议制度进行了评述,通过横向对比的方式总结各国之规定对完善我国执行异议制度的借鉴意义。第四部分阐述对我国民事执行异议制度的反思,首先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现行执行异议的程序缺陷:即执行异议提起事由及主体设定的不足、执行异议的审查制度很不完善、不服异议结果的救济不明确;其二也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现行执行异议之诉的缺陷:即忽略了被执行人提起异议之诉的原告资格、关于第三人的缺失、债务人异议之诉未有体现;最后总结了这些缺陷形成的原因。第五部分是对我国执行异议制度的完善,是本文的重点。针对我国执行异议制度的现状与缺陷,提出了完善我国执行异议制度的构想。首先是对执行异议制度的程序构造,包括重新设定执行异议提起条件及主体、完善审查和处理程序、进一步明确不服异议结果的救济三个方面。其次是完善执行异议之诉,包括将被执行人纳入执行异议的主体之中、立法明确第三人诉讼地位、设立债务人异议之诉第三个方面。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方法和思路
  • 三、研究文献综述
  • 四、文章创新点
  • 第一章 我国民事执行异议制度的理论分析
  • 1.1 民事执行异议的概念界定
  • 1.2 民事执行异议的性质分析
  • 1.3 民事执行异议制度设立的意义
  • 第二章 我国民事执行异议制度的现状
  • 2.1 新旧民事诉讼法对执行异议的法律规定
  • 2.1.1 1991年《民事诉讼法》对执行异议的规定
  • 2.1.2 2007年《民事诉讼法》对执行异议的规定
  • 2.2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对执行异议制度完善
  • 2.2.1 将程序问题的救济和实体问题的救济分别规定
  • 2.2.2 对实体争议的处理程序步骤化
  • 2.2.3 完善了有关操作程序
  • 2.2.4 对异议结果不服的救济途径增加
  • 第三章 各国民事执行异议制度的比较借鉴
  • 3.1 大陆国家地区的民事执行异议制度
  • 3.1.1 德国
  • 3.1.2 日本
  • 3.1.3 我国台湾地区
  • 3.2 英美法系国家的民事执行异议制度
  • 3.2.1 英国
  • 3.2.2 美国
  • 3.3 各国执行异议制度之规定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3.3.1 对执行异议制度予以集中规定,配以对执行权的制约机制
  • 3.3.2 将程序性事项和实体性事项之救济并重
  • 3.3.3 将保证执行救济程序的公正性作为第一价值目标
  • 第四章 对我国民事执行异议的制度的反思
  • 4.1 现行执行异议的程序缺陷
  • 4.1.1 执行异议提起事由及主体设定的不足
  • 4.1.2 执行异议的审查制度很不完善
  • 4.1.3 不服异议结果的救济不明确
  • 4.2 现行执行异议之诉的缺陷
  • 4.2.1 忽略了被执行人提起异议之诉的原告资格
  • 4.2.2 关于第三人的缺失
  • 4.2.3 债务人异议之诉未有体现
  • 4.3 缺陷形成的原因
  • 4.3.1 民事执行立法相对薄弱和滞后
  • 4.3.2 执行救济制度并未真正建立
  • 4.3.3 执行程序的目的和价值定位存在偏差
  • 4.3.4 执行程序的职权主义色彩浓厚
  • 第五章 完善现行执行异议制度的构想
  • 5.1 执行异议制度的程序构造
  • 5.1.1 重新设定执行异议提起条件及主体
  • 5.1.2 完善审查和处理程序
  • 5.1.3 进一步明确不服异议结果的救济
  • 5.2 完善执行异议之诉
  • 5.2.1 将被执行人纳入执行异议的主体之中
  • 5.2.2 通过立法明确第三人的诉讼地位
  • 5.2.3 设立债务人异议之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著作类
  • 二、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
  • 三、期刊论文类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有一种无奈叫执行——浅谈民事执行遭遇个人规避的困境[J]. 财经政法资讯 2010(06)
    • [2].论民事执行异议制度的若干问题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20(09)
    • [3].基于推进“互联网+”在解决民事执行难中的应用分析[J]. 法制博览 2020(12)
    • [4].对民事执行工作中以物抵债问题的思考[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20(05)
    • [5].基层检察院民事执行监督的困境与出路[J]. 法制博览 2020(21)
    • [6].民事执行中构建财产调查令制度的必要性分析[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01)
    • [7].浅析我国民事执行难问题[J]. 法制博览 2019(17)
    • [8].新时期我国民事执行制度的完善探究[J]. 法制与社会 2019(15)
    • [9].我国民事执行机制的完善[J]. 人民法治 2017(12)
    • [10].论我国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完善[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03)
    • [11].论我国民事执行制度立法模式[J]. 法制博览 2018(11)
    • [12].我国民事执行机制的完善研究[J]. 法制博览 2018(17)
    • [13].关于民事执行难问题的分析与探讨[J]. 林区教学 2012(09)
    • [14].民事执行中的以物抵债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 2016(32)
    • [15].民事执行综合体系构建引论[J].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02)
    • [16].民事执行法律监督的实务问题研究[J]. 法制博览 2017(24)
    • [17].论我国民事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J]. 法制与社会 2017(20)
    • [18].浅谈民事执行拍卖法律问题[J]. 法制博览 2017(27)
    • [19].浅谈基层人民法院民事执行难问题的原因及对策[J]. 法制博览 2016(23)
    • [20].基层检察机关强化民事执行监督的探索思考[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2)
    • [21].当代我国民事执行监督的困境与出路[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10)
    • [22].信用建设是解决民事执行难问题的重要途径[J]. 人民法治 2016(09)
    • [23].民事执行难成因及其对策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6(31)
    • [24].民事执行笔录的法律属性及其构成——对民诉法第228条第2款适用的建议[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5(01)
    • [25].从“混同”到“分离”:改革语境下民事执行模式的剖析与重构[J].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2019(01)
    • [26].域外民事执行制度及启示[J]. 法律与生活 2019(21)
    • [27].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加强民事执行工作决定情况的报告——2015年12月30日在中山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J]. 中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016(01)
    • [28].关于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加强民事执行工作决定情况的调研报告[J]. 中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016(01)
    • [29].中山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对市中级人民法院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加强民事执行工作决定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J]. 中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016(01)
    • [30].关于市人大常委会对市中级人民法院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加强民事执行工作决定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研究处理情况报告[J]. 中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016(05)

    标签:;  ;  ;  ;  

    试论我国民事执行异议制度的完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