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摩托车的振动是影响摩托车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的关键问题,如何解决摩托车振动,已成为各个摩托车厂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论文以振动理论、有限元分析理论和多体动力学理论为基础,以降低摩托车的振动为研究目标,分别从摩托车车架、发动机平衡轴、发动机安装角度、前后悬架、座垫参数出发,对某125摩托车进行系统的减振分析研究。本文采用仿真结合实验的方法对某125摩托车进行了全面的减振分析。首先,根据设计图纸在UG4.0的环境下,对车架、发动机、手把、前后悬架、后平叉进行三维实体建模;利用Hypermesh建立车架的有限元模型,结合有限元法和实验模态分析法对车架进行结构模态分析;针对车架挂发动机的结构动态特性分析,提出了简化、有效的建模方法—把发动机简化为具有质量和转动惯量的质量单元,通过RBE2单元与车架刚性连接;分析了发动机对车架动态特性的影响,并对车架挂发动机的模型进行了动态特性改进。将建立好的发动机三维模型,导入到ADAMS,根据各个部件的约束、运动关系建立了发动机的多体动力学模型。介绍了单缸发动机惯性力的来源以及相关的平衡理论,分析了平衡轴技术在单缸发动机减振中的作用。将装配好的整车三维模型导入到ADAMS中,考虑到实际工作中摩托车车架在受到外界激励时会产生变形,将刚性车架替换为通过Nastran生成的柔性车架;建立人体振动假人模型;建立了摩托车平顺性虚拟试验所需的路面谱文件;最后建立了某125摩托车“人体—座椅”系统刚柔耦合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对某125摩托车进行了平顺性仿真试验,并从发动机安装角度着手对手把处进行了振动优化分析;通过正交试验法从悬架、座垫参数方面对摩托车的振动舒适性进行了改进优化分析。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英文摘要1 绪论1.1 引言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 研究方法1.3.1 有限元方法1.3.2 实验模态分析技术1.3.3 虚拟样机技术1.3.4 车辆的乘坐舒适性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工作2 摩托车车体的动态特性分析和改进2.1 引言2.2 模态分析理论2.2.1 传递函数的表示2.2.2 模态分析的两种实现途径2.3 计算模态分析2.3.1 模态分析的软件介绍2.3.2 摩托车车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2.3.3 车架自由模态分析2.3.4 车架挂发动机自由模态分析2.4 车体实验模态分析2.4.1 测试系统2.4.2 模态参数的识别2.4.3 车架实验模态分析2.4.4 车架挂发动机实验模态分析2.5 车体结构模态分析对比2.6 摩托车车体动态特性分析与改进2.6.1 路面激励对车体动态特性的影响2.6.2 发动机激励对车体动特性的影响2.6.3 车架的改进2.6.4 改进前后车体的模态对比2.7 小结3 基于发动机平衡轴的摩托车减振分析3.1 引言3.2 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 的介绍3.2.1 模块划分和建模步骤3.2.2 支持ADAMS 的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3.3 单缸内燃机的曲柄连杆机构运动和惯性力分析3.3.1 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学分析3.3.2 曲柄连杆机构惯性力分析3.4 单缸内燃机惯性力平衡分析3.5 曲柄连杆机构的多体动力学模型的建立3.5.1 曲柄连杆机构几何模型的建立3.5.2 动力学仿真分析3.6 平衡轴的减振分析3.6.1 带平衡轴的发动机动力学模型的建立3.6.2 平衡轴减振分析3.7 小结4 刚柔耦合的摩托车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的建立4.1 引言4.2 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4.3 摩托车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的建立4.3.1 摩托车多体动力学模型的假设和简化4.3.2 摩托车柔性车架的生成4.3.3 “人体—座椅”二自由度假人模型的建立4.3.4 轮胎模型的建立4.3.5 悬架,座垫,轮胎参数4.3.6 发动机激励的确定4.3.7 路面激励的建立4.4 摩托车整车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的建立4.5 小结5 摩托车振动舒适性分析与优化5.1 引言5.2 摩托车振动舒适性的评价方法5.3 摩托车的振动舒适性分析5.3.1 试验条件的确定5.3.2 振动舒适性分析5.4 基于优化发动机安装角度的摩托车振动舒适性改进5.4.1 发动机安装角度优化分析5.4.2 优化前后对比5.5 基于悬架和座垫参数的摩托车振动舒适性优化分析5.5.1 正交试验技术5.5.2 试验方案的确定5.5.3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5.6 小结6 结论与展望6.1 结论6.2 后续工作展望及建议致谢参考文献附录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摩托车论文; 模态分析论文; 振动论文; 平顺性论文; 优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