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强度及电刺激对脑卒中恢复机制和功能影响的研究

运动训练强度及电刺激对脑卒中恢复机制和功能影响的研究

论文摘要

第一部分不同强度跑台训练对脑缺血大鼠NR2B受体表达的影响目的:采用脑缺血模型研究不同强度跑台训练对脑卒中大鼠NR2B受体表达量的影响,为临床脑卒中康复中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44只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至4个组,即假手术组、静止组、低强度训练组、中强度训练组,每组36只。108只大鼠接受永久性MCAO模型,造模24小时后,给予不同强度的跑台训练干预。在手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进行神经功能学评分、体重测定,之后断头取材,分别进行磷酸化NR2B受体表达量的检测、脑含水量和脑梗死体积测定。结果:与静止组相比,运动训练组脑缺血大鼠海马组织中磷酸化NR2B受体的表达量随着时间延长明显降低。在脑缺血后第3天和第7天,低强度训练组的大鼠海马中该受体的表达量明显低于中强度训练组(P<0.05),第14天时这两组该受体的表达量没有显著性差异。TTC染色结果显示,第7天、第14天运动训练组脑梗死体积与静止组相比明显减少(P<0.01),并且低强度训练组的脑梗死体积也明显小于中等强度训练组(P<0.05)。运动训练组与静止组相比可以明显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p<0.05),但直到第14天时才观察到明显的统计学差异,且低强度训练组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优于中等强度训练组。脑组织水肿程度的结果显示:低强度训练组可以明显减轻脑水肿的程度(p<0.05),但是中强度训练组并不能减轻脑水肿程度。从实验过程中动物死亡情况来看,低强度训练可以明显降低脑梗后的死亡率,而中强度训练则不能明显降低死亡率。大鼠的体重变化结果显示:与静止组相比,低强度训练可以明显促进体重的恢复,而中等强度训练则效果不明显。结论:脑缺血后进行运动训练是有效的而且必要的。同时低强度运动训练在降低磷酸化NR2B受体的表达量,减小脑梗死体积,促进脑水肿吸收,降低脑缺血后死亡率等方面,是更加有效的干预手段。这提示在临床实践中,早期给予脑缺血后患者给予低强度的运动训练可能更安全、更有效。第二部分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和情绪的影响目的:探讨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早期上肢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和情绪的影响。方法:4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治疗组(简称信号组)、传统低频电刺激治疗组(简称低频组)、肌电反馈电刺激治疗组(简称肌电组)以及无电刺激治疗组。入组后,所有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包括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相同的基础康复治疗。此外,各电刺激组患者予以相应的电刺激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0天时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上肢部分)、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简易精神量表(MMSE)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进行上肢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和情绪的评定并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各组各项量表评分在统计学上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0天时,各组上肢运动功能都有不同程度恢复,但肌电组、低频组、信号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电刺激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20天后,肌电组、信号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上肢部分)和功能综合评定量表评分与无电刺激组、低频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信号组与肌电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20天的治疗,各组的认知功能也有不同程度恢复。其中,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组、肌电反馈电刺激组的MMSE和FCA认知部分的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国产低频电刺激组和无电刺激治疗组的MMSE以及FCA认知部分的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20天后,信号功能电刺激组与肌电反馈电刺激组比较,认知部分的功能评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与无电刺激组和国产低频电刺激组比较则有统计学意义(P<0.05);国产低频电刺激组与无电刺激组比较,MMSE和FCA认知部分的评定量表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信号组和肌电组的患者,抑郁情绪得到很好的改善,国产低频组和无电刺激组患者的抑郁情绪改善不明显。结论: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可促进脑卒中患者受损的运动功能恢复,改善情绪障碍,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其恢复程度近似于肌电生物反馈组,但高于国产低频电刺激组和无电刺激组。

论文目录

  •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不同强度跑台训练对脑缺血大鼠NR2B受体表达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硕士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低氧中强度训练改善肥胖者的身体成分和血脂代谢的分子机制研究[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20(08)
    • [2].10周乳酸阈强度训练对男大学生身体成分和心肺机能的影响[J]. 天津科技 2017(04)
    • [3].浅谈青少年中跑的运动特性及专项强度训练[J]. 少年体育训练 2010(04)
    • [4].5种食物吃成大块头[J]. 科学健身(健尚) 2010(12)
    • [5].退让与生长[J]. 科学健身(健美先生) 2008(10)
    • [6].特种兵持续超负荷强度训练的医务监督干预效果分析[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9(11)
    • [7].浅析运动训练强度[J]. 安徽体育科技 2010(03)
    • [8].运动员跑步强度训练关节损伤优化预测仿真[J]. 计算机仿真 2017(11)
    • [9].江苏省体操运动员踝关节损伤康复护理中加入小强度训练的实践[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4)
    • [10].战斗机飞行员颈肌强度训练效果[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2(01)
    • [11].中等强度训练对大鼠摄食相关激素的影响[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9(12)
    • [12].给梦想一次开花的机会[J]. 优秀作文选评(高中版) 2011(06)
    • [13].不同强度训练对大鼠骨骼肌p53和细胞色素氧化酶I亚基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8(04)
    • [14].江苏省男子赛艇运动员全年训练负荷变化特征的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 2018(04)
    • [15].心率和血乳酸对拳击专项强度训练的监控[J].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2012(01)
    • [16].云南省青少年男子竞走运动员冬训负荷特征[J].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19(04)
    • [17].只要练不死,就往死里练——记武警广东省总队机动支队反劫机中队中队长彭星[J]. 雷锋 2019(08)
    • [18].8周指定强度训练对不经常锻炼女生强度-情绪反应的影响[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1(06)
    • [19].颈肌强度训练联合颈椎牵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部肌肉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J]. 颈腰痛杂志 2018(06)
    • [20].飞行员的特殊“成人礼”[J]. 解放军生活 2019(06)
    • [21].颈肌强度训练对抗特定从业人员颈部负荷的预测价值分析[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11)
    • [22].不同强度训练对男子柔道运动员血清睾酮和皮质醇的监控[J]. 内蒙古体育科技 2009(04)
    • [23].运动训练对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影响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9(09)
    • [24].在糖有氧供能条件下不同强度训练后骨骼肌形态及超量恢复规律的变化[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8(24)
    • [25].谈谈初中学生铁饼投掷训练教学[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13)
    • [26].强训后机体能量快速恢复方法及手段的探讨[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3(06)
    • [27].骨腱结合部损伤模型建立及伤后低强度循环载荷对愈合的影响[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1(05)
    • [28].中等强度训练结合身心放松疗法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癌性疲乏与睡眠质量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9(06)
    • [29].那些年,我们一起仰望过的星空[J]. 流行歌曲 2012(18)
    • [30].不同运动强度训练对大鼠骨骼肌细胞Bcl-2、FAS表达的影响[J]. 中外医疗 2008(33)

    标签:;  ;  ;  ;  ;  ;  ;  ;  ;  ;  

    运动训练强度及电刺激对脑卒中恢复机制和功能影响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