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特征论文-余小高,余骥超

均衡特征论文-余小高,余骥超

导读:本文包含了均衡特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指数分布,非均衡数据,过采样,特征选择

均衡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余小高,余骥超[1](2019)在《基于指数分布的非均衡数据特征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指数分布的数据特征存在广泛,在风险预警中,正负样本是非均衡的,传统的算法不能满足该类数据特征选择的效率和准确率。为了提高指数分布的非均衡数据特征选择的效率和准确率,文章首先改进了SMOTE,消除过拟合问题,其次采用皮尔逊相关性,计算特征的相关度,选出最优特征子集,最后给出了具体算法。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提高指数分布的非均衡数据特征选择的效率和准确率,增强了预警模型的性能。(本文来源于《统计与决策》期刊2019年20期)

禹士朋,陈玲[2](2019)在《基于业务特征的电力通信业务风险均衡路由优化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经济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当前电力通信网络规模在逐渐扩大,未来电力通信会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不断扩大发展规模的同时,电力通信业务的功能越来越丰富,网络之间的信息传递也日益频繁。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网络风险,因此应该科学合理地解决当前具体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来源于《现代信息科技》期刊2019年19期)

郦建强,王平,郭旭宁,何君[3](2019)在《水资源空间均衡要义及基本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系统梳理总结了国内外有关"空间均衡"的研究与实践,提出"水资源空间均衡"的基本概念及内涵,并对其四大基本特征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资源空间均衡度的概念及其评价方向,可为今后以高水平供需分析为核心的高质量水资源配置、完善水资源配置体系提供理论指导,为真正实现以水定需、构建国家现代水网提供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水利规划与设计》期刊2019年10期)

桑葛楠,韩筱璞[4](2019)在《科学家科研合作关系的均衡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正叁角形映射的方法对科学家之间的合作关系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这一方法基于科研合作网络数据,把每个科学家同其近邻的3个满足给定条件的高影响力科学家,根据合作关系疏密,映射到一个标准正叁角形上。根据他们在映射叁角形中的映射位置分布,来测定其合作关系模式。研究发现,科学家在映射叁角形上的分布呈现出中心集聚趋势,说明科学家的合作关系常常较为均匀地散布在多个高影响力合作对象之间,其关系模式呈现出较强的均衡性特征。本文所分析的4个研究领域均在全参数空间内呈现这一特征,而科学家的学术年龄、被引次数差异等因素均不影响该特征的表达。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种均衡性特征对科学家的科研影响力的影响以负面为主。这一研究为分析科学家之间的合作关系模式以及各类复杂网络的节点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何成伟,茅健[5](2019)在《基于直方图均衡化的PCA-SIFT图像特征提取与匹配改进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克服SIFT算法运算量大、运算耗时长和实时性不强的缺点,课题组提出了基于直方图均衡化PCA-SIFT算法,以增强灰度图像的明暗对比度,增加匹配成功率,改进描述子生成方式,沿用主成分分析法(PCA)降低特征检测维度,减少耗时。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有效地减少了运算时间,并且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不必要的特征点的匹配数量。新算法能有效减少运算量。(本文来源于《轻工机械》期刊2019年03期)

李霜[6](2019)在《基于非均衡数据处理和特征选择的信贷风险评估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许多银行机构和借贷平台暴露出越来越多的信用风险问题。信贷风险评估模型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可以利用客户信息和客户活动数据识别潜在的风险,在金融机构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信贷客户数据海量、高维且类别分布不均衡的特点,对原始的信贷客户数据进行了均衡化处理和特征选择,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集成学习的信贷风险评估模型,实现了信贷客户的风险评估。具体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选择性混合采样的非均衡信贷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对信贷客户数据中不同类别的样本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分别对少数类和多数类的信贷客户样本进行选择性采样处理,解决了因信贷数据类别分布不均衡所导致的风险评估不合理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SD_ISMOTE方法,该方法处理后的信贷客户数据将C4.5风险评估模型的F-measure值和G-mean值分别提高了6%和7%。(2)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过滤器结合NSD(New Separable Degree)指标的信贷特征选择方法。通过从多个角度对信贷客户特征的重要程度进行度量和评估,避免了单一过滤器选择特征时,信贷客户特征的多方面信息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过滤器的方法(SFS-LW),该方法选出的最优特征子集将信贷客户风险评估的分类精确率提高了11.8%;相较于多过滤器结合包装器的方法,该方法选择特征的时间效率提升了30%~80%。(3)结合静态集成和动态选择集成,提出了两种基于集成学习的风险评估模型:基于静态集成学习的FS-Bagging模型和基于动态选择集成的FBK模型,实现了信贷客户的风险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动态选择集成的FBK模型在信贷客户的风险评估中表现最优。相较于Un-Ext-GDBT模型,该模型的AUC值提高了2%,ACC+值提高了2.5%。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集成非均衡数据处理和特征选择的信贷风险评估模型,能够更加精准地实现信贷客户的风险评估。这不仅能帮助金融机构合理地规避风险,减少损失的发生,还能为实际的信贷风险管理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01)

刘冬建[7](2019)在《“区域公顷”生态足迹模型中均衡因子与产量因子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提出"一般性生态生产性土地"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公顷"进行了定义;然后分析了"区域公顷"生态足迹模型中所使用的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发现它们都具有地域性特征和变动性特征,而且产量因子还独有大小区域对应性特征。(本文来源于《知识经济》期刊2019年15期)

易明,张莲,杨丽莎,付丽娜[8](2019)在《中国科技金融效率时空分异特征及区域均衡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结合DEA-BCC模型与基尼系数分析方法,对中国内地29个省市2006-201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中国科技金融效率时间演变规律、空间差异及区域均衡性。结果表明:①总体而言,中国科技金融结合的综合效率均值、纯技术效率均值及规模效率均值分别为0.827、0.950、0.866,科技金融效率为非DEA有效,科技金融体系建设有待加强;②从时间变化趋势上看,2006-2016年,科技金融结合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V"型变动趋势,科技金融效率尚未形成持续稳定增长态势;③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对科技金融效率的影响有所不同,比较而言规模效率的影响更为显着;④从空间差异与区域均衡性上看,不同省市科技金融效率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科技金融效率基尼系数不断上升,区域差异不断扩大,各省市科技金融发展失衡程度差异显着。(本文来源于《科技进步与对策》期刊2019年10期)

刘宇,罗森林,曲乐炜,潘丽敏,张笈[9](2019)在《全特征信息均衡建模的内部威胁人物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内部威胁人物检测准确率低及高维数据特征信息利用不全的问题,提出全特征信息均衡建模的内部威胁人物检测方法.该方法对组织内部产生的多源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和构建,通过对所有特征进行交叉分组,利用交叉分组后的特征进行孤立森林模型构建,提高模型构建过程中对数据特征信息利用的均衡性,利用生成的孤立森林模型进行内部威胁人物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CERT-IT(v4.2)内部威胁人物数据集上具有较高F_1,且算法效率高,能够有效地用于内部威胁人物检测.(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陈培阳[10](2019)在《大城市基础教育设施空间不均衡特征及成因——以南京都市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大城市教育设施不均衡对于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采用GIS中Kernel工具对南京都市区小学学校空间分布格局以及重点实验小学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简要论述教育设施不均衡的形成原因。研究认为,南京都市区小学空间分布呈"圈层式"内密外疏的分布格局,其中城区分布变化主要表现为新建与撤并两种类型;小学分布不均衡主要由于人口集聚差异、城市空间重构、重点学校政策以及单位制演化惯性等因素共同作用形成。(本文来源于《中国名城》期刊2019年01期)

均衡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经济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当前电力通信网络规模在逐渐扩大,未来电力通信会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不断扩大发展规模的同时,电力通信业务的功能越来越丰富,网络之间的信息传递也日益频繁。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网络风险,因此应该科学合理地解决当前具体存在的一些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均衡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1].余小高,余骥超.基于指数分布的非均衡数据特征选择[J].统计与决策.2019

[2].禹士朋,陈玲.基于业务特征的电力通信业务风险均衡路由优化机制[J].现代信息科技.2019

[3].郦建强,王平,郭旭宁,何君.水资源空间均衡要义及基本特征研究[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9

[4].桑葛楠,韩筱璞.科学家科研合作关系的均衡性特征[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9

[5].何成伟,茅健.基于直方图均衡化的PCA-SIFT图像特征提取与匹配改进算法[J].轻工机械.2019

[6].李霜.基于非均衡数据处理和特征选择的信贷风险评估算法研究[D].西北大学.2019

[7].刘冬建.“区域公顷”生态足迹模型中均衡因子与产量因子特征分析[J].知识经济.2019

[8].易明,张莲,杨丽莎,付丽娜.中国科技金融效率时空分异特征及区域均衡性[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

[9].刘宇,罗森林,曲乐炜,潘丽敏,张笈.全特征信息均衡建模的内部威胁人物检测[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9

[10].陈培阳.大城市基础教育设施空间不均衡特征及成因——以南京都市区为例[J].中国名城.2019

标签:;  ;  ;  ;  

均衡特征论文-余小高,余骥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