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前福兴地九年制学校123200
摘要:美术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对初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相当重要的。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美术方面的潜能,能让他们都有所发展。
关键词: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策略
校本课程的设置是根据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兴趣爱好,在课余时间进行的小组活动。美术校本课程是美术课外活动的重要形式,也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主要辅助形式,它对于培养学生在美术方面的特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校本课程的活动气氛活跃,学生动手创作的机会多,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更具有灵活性、可塑性,学生非常乐意参加。当然,要开展好美术校本课程,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使校本课程的活动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一、内容照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同时兼顾情境性与适应性
在我国学校各门学科都有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一线的美术教师,在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的同时,作为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在开发内容上也应紧扣美育促进人全面发展这一中心,使校本教材所开发的内容体现出美育与德育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关系。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同时也要看到今天的学生生活在信息与媒体爆炸、美感与艺术创作日趋多元化的社会情境中。其认知结构与身心发展受到不同往昔的冲击,从他们迈进学校大门的那一天起,在他们的感受与喜好中就已经沉淀了属于这个时代的全部内容。另外,我们也深刻地感受到不同的地理和人文环境所造就的或风格迥异、或大相径庭的不同地区文化差异。南北不同的风俗习惯,文化积淀也无时不在影响着身在其中的学习者,形成了时代文化同当地民风的汇融,相互作用思维方式,教育者同时也身在其中。因此,在开发校本课程时,更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走进生活,站在学习者的角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握好教材内容的情境性与适应性,寻求时代同文化的最佳切入点,在课题的开发与实施、评价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实践中唤起潜在的情感,陶冶高尚的情操,完成对学生全面教育的补充。
二、有计划、有目标,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指定不同教育目标的课程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同年级学习者对外在事物的兴趣与发展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开发校本课程内容时,应该针对不同年级制定难度不同的课程内容。我们在低年级开设了一系列喜闻乐见的趣味手工创作课程,《端午节里话香囊——香包的设计与制作》这一课,从端午节挂件香包入手,通过典故传说、风俗溯源(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使同学们在动手动脑的同时明白了劳动人民通过用这种风俗延续对于爱国行为的赞美和颂扬,这种正义感、爱国的民族精神正是通过这种雅俗共赏的民间美术形式得以表现。同时,植根于大众也正是这种美术形式得以繁衍生息的沃土。在设计过程中,倡导学生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大胆创新,可衍生至现代挂件装饰品的设计,从多角度、多方面启发学生思维,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现代设计意识。与此相对的是高年级的课程开发倾向于帮助学生通过理性的思考,探索美的诸多形式与要素。
三、开发方式体现民主参与性、灵活多样性
美术教师要做好各方面的交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有目的地选择,正确地评价,这也是一项挑战。参与、民主、开放、合作的氛围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十分重要,需要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方面的合作、理解、支持与交流,同时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环境看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对于开发美术校本课程来说,广开思路、言路是充分发挥美术教育作用的必要原则。此时,美术教师则起到了桥梁作用:作为课程开发者、课程决策者之一,不仅要吃透教材大纲的要求,而且要具备年轻的心态、广博的相关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要不断地参与专业发展的各项活动,培养课程意识,提高课程开发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才能对新建课程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价。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深刻地感受到,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面对许多新的挑战,我们在观念和方法上要及时不断更新和转变。师生之间也不再是单一的授受关系,更有可能是同伴关系、组织者与参与者的关系。教师的角色也相应地向多重性演变,结合教材的变化及时进行美术相关知识与技能的补充、提高,真正架起学生与时代、与文化、与社会的直接对话,达到探究型学习的最终目的,体现美术教育的人文性关怀,这也正是美术校本课程的作用所在。
总之,美术教师应该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积极主动地更新教学理念,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对身边的自然人文资源、艺术设施资源、信息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效突破教材的地域局限,切实增强美术教学的地方特色,让美术教育内容更加丰富亲切、方式更加灵活多样、成果更加显著有效。
参考文献
[1]赵俊优化农村环境资源,创建特色校本[J].教育观察,2016,(09)。
[2]吴文琴美术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路径研究[J].文理导航,2013,(10)。
[3]曾志俊浅谈农村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J].教育观察,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