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安徽滁州23900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两种翼状胬肉手术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2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翼状胬肉转位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球结膜瓣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愈后复发情况。结果:术后,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愈后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翼状胬肉患者时,球结膜瓣移植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翼状胬肉;手术治疗;临床疗效
翼状胬肉为临床常见病,轻则影响患者眼球的美观度,重则影响患者的视力,临床治疗翼状胬肉患者时,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常规的翼状胬肉转位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患者愈后复发率比较高,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表明,球结膜瓣移植术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愈后复发率,本院以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翼状胬肉转位术和球结膜瓣移植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医院2012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102例,男56例,女46例;年龄32~67岁,平均(48.9±3.6)岁;单眼97例,双眼5例;病程1~13年,平均(3.4±1.6)年;胬肉头部侵入角膜缘1~6mm,平均(3.5±0.4)mm。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为原发性翼状胬肉;(2)排除有眼部手术史、其他眼部疾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先进行翼状胬肉切除术,给予患者常规皮肤消毒,开睑器开睑,于翼状胬肉颈部处进针,达到体部后,给予患者2%利多卡因0.3ml。利用尖刀划开翼状胬肉头部前约0.5mm处浅界,将翼状胬肉头部前缘利用显微有齿镊提取,钝性分离,在角巩缘处停止。沿着角巩缘,将球结膜利用剪刀剪开,分离巩膜面翼状胬肉,分离时应注意对直肌和肌鞘的保护。利用有齿镊将翼状胬肉和球结膜分离,在半月皱襞处停止。翼状胬肉组织充分暴露,剪除翼状胬肉。
对照组患者采用翼状胬肉转位术治疗,采用5-0丝线褥式缝合球结膜,在下穹窿球结膜内部转位包埋。转位包埋时,角膜缘巩膜组织需要暴露3~4mm。术后,给予患者妥布霉素2万U、地塞米松2.5mg,球结膜下注射;给予患者四环素可的松眼膏,涂抹于眼部;加压包扎,7d后拆线。
实验组患者采用球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剪除后,于患者眼下方取带有约1~1.5mm宽角膜缘干细胞上皮的结膜瓣,结膜瓣大尺寸应比翼状胬肉剪除处的尺寸大,注意选取的结膜瓣需要无筋膜组织,移植时,结膜上皮需要背对翼状胬肉剪除处,移植后,利用8-0无创伤缝合线缝合。术后,给予患者四环素可的松眼膏,加压包扎,14d后拆线。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愈后复发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含术眼结膜反应重、植片不长、植片溶解。
1.4疗效判定
显效:术后,患者角膜光滑透明,无新生血管或结膜样组织增生症状;有效:术后,患者角膜光滑度和透明度明显改善,无新生血管或结膜样组织增生症状;无效:术后,患者角膜无变化,出现新生血管或结膜样组织增生症状。
1.5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采用的软件为SPSS18.0,计数资料表示方式为数(n)和率(%),组间比较利用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论
2.1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经过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愈后复发率比较
术后,实验组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为术眼结膜反应重,发生率1.9%;随访1年,2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3.9%。对照组患者8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术眼结膜反应重4例,植片不长、植片溶解各2例,发生率为15.7%;随访1年,10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9.6%。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愈后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翼状胬肉是局部球结膜纤维血管增生并侵犯角膜的眼表疾病,临床上比较多见,主要发病原因为空气干燥、风沙粉尘、紫外线照射等刺激,复发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手术为临床治疗翼状胬肉患者的主要方法,翼状胬肉转位术为常用方法,但此种手术方法复发率比较高[21]。为了降低术后复发率,在手术过程中联合使用抗代谢药物,但抑制复发的效果仍不理想,而且会提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近年来,临床上越来越广泛的采用球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患者,通过角膜缘干细胞的移植,有效的改善患者术后角膜的透明度,促进患者视力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在本研究中,分别采用翼状胬肉转位术和球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患者,经过治疗之后,球结膜瓣移植术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而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都比较低。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翼状胬肉患者时,常采用手术治疗,球结膜瓣移植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提高患者眼球的美观度,促进患者视力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廖晓燕,颜建华.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翼状胬肉术后复发及角膜干凹斑的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03):84-86.
[2]冯曙光.两种翼状胬肉手术治疗方法的回顾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24):5275-5276.
[3]崔文会,孟兆平,侯玮等.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2012,2(02):27-29.
[4]谢宗泽,谢杰光,陈显全等.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4,12(04):57-58.
作者简介:黄松松(1984-),男,本科,医师,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