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润滑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石墨烯,乳化液,摩擦磨损,轧制
润滑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李中洋[1](2019)在《固—液两相轧制乳化液的制备及其润滑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轧机寿命以及轧件表面质量,满足环境保护的需求,纳米添加剂的使用成为了改善轧制液润滑性能的一种重要手段。乳化液具有优异的润滑及冷却性能,而纳米颗粒具有比表面积大、高扩散性、硬度高等方面的特点,在减摩方面体现了较好的特性。本学位论文以石墨烯纳米颗粒作为润滑添加剂,实现了纳米颗粒在乳化液中的稳定分散,并在此基础之上,考察了不同石墨烯添加量的乳化液在不同载荷下的摩擦学性能以及水含量对其润滑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及其能谱仪、3D激光扫描仪、拉曼等手段对磨损表面进行表征,从而探讨了石墨烯乳化液的润滑机理。同时建立了轧制过程混合润滑模型,为轧制工艺的优化提供了理论参考。首先,本学位论文开展了对新型石墨烯乳化液的研制工作,并通过静置实验对该乳化液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石墨烯乳化液制备好后,叁个月后依然稳定无分层。通过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发现,较低的石墨烯添加量(0 wt%-0.08wt%),未能改变该乳化液的最大无卡咬负荷(P_B值)。通过对该石墨烯乳化液的润湿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石墨烯添加量的增加,润湿角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且在石墨烯含量为0.06wt%时,润湿角达到最小值。其次,本学位论文通过CFT-1多功能材料表面性能综合测试仪,研究了石墨烯乳化液的摩擦学性能,考察了石墨烯添加量、摩擦学实验外在载荷以及乳化液中的水含量对其摩擦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载荷下,随着石墨烯添加量的增加,平均摩擦系数和下盘的磨损面积先下降后增大。低载荷下,平均摩擦系数变化不大,而下盘的磨损面积随着石墨烯添加量的增加表现出先降低后增大的变化规律。对于不同的油水比,平均摩擦系数随着水含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下盘磨损面积随着水含量的增加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最后,通过建立轧制过程混合润滑模型,本学位论文计算分析了不同轧制条件对变形区流体压力、接触面积比和膜厚比的影响,探讨了新型石墨烯乳化液的润滑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无量纲速度和压下率的增大,流体压力及接触面积比增大,膜厚比减小。而随着凸峰角和乳化液粘度的增大,流体压力及接触面积比减小,膜厚比增大。随着出口速度比的增大,变形区流体压力、接触面积比和膜厚比基本不变。(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9-04-01)
王超,孔俊超,王伟[2](2018)在《考虑软叁体接触的粗糙界面混合润滑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软叁体颗粒润滑是利用大量松散的固体软颗粒在界面中的承载和剪切行为实现特殊环境下界面的减摩,因此研究软颗粒介质摩擦界面在剪切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对软叁体颗粒润滑机理的分析以及润滑装置的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中将第叁体颗粒类比为流体,基于雷诺方程、黏度方程、Greenwood和Williamson接触模型(G-W模型)等建立了含大颗粒粗糙界面的混合润滑模型。该模型中摩擦副的总载荷及总摩擦力由流体、微凸体和大颗粒叁部分共同构成。通过采用有限差分法对上述物理模型进行求解分析,探究膜厚比、第叁体大颗粒的质量浓度、粒径以及试件的表面形貌、弹性模量对叁体接触界面的承载和摩擦力的影响情况,进而分析大颗粒粒径和接触表面粗糙度耦合时软叁体接触界面的力学性能。基于对所构建的软叁体接触界面混合润滑模型的研究可知:合理选择大颗粒质量浓度、粒径以及试件的表面形貌、弹性模量有助于提高承载、减小摩擦力,使得软叁体颗粒流具有更好的减摩润滑性能。(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21期)
蔡政刚,潘君华,倪明玖[3](2018)在《磁流体动力学效应下绝缘小球颗粒与水平壁面碰撞润滑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摄动理论给出了磁流体动力学效应下绝缘小球颗粒与水平壁面的碰撞润滑模型。而该磁流体动力学下的小球与壁面碰撞润滑模型的提出对于磁场环境下的球壁碰撞数值模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其极大地节省了数值模拟计算资源和保证计算准确性。由于金属流体在磁场环境下会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使得原来的无磁场润滑模型失效。因此我们利用摄动理论解出了磁场环境下球壁间隙很小时小球近壁面点附近处的速度和压力,从而推导出小球在磁场环境下小间隙时所受的流体阻力即得出磁流体动力学效应下的球壁润滑模型。同时我们将用直接数值模拟的结果与理论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0-25)
刘俊明,王文中,赵自强[4](2018)在《基于弹流润滑模型的润滑油黏度确定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为基础,通过建立润滑分析模型计算润滑油黏度,提出一套科学合理又便于实际应用的润滑油黏度选油的确定方法。首先基于不同温度下的高/低剪切率流变实验,提出综合考虑温度、剪切速率影响的润滑油黏度计算公式;然后建立粗糙表面热弹流润滑分析模型,并通过光弹流膜厚测量实验和摩擦因数实验验证模型的合理性;最后以膜厚比为判据,以润滑分析计算为基础,确定了摩擦副形成有效润滑油膜所需的润滑油黏度。该方法以润滑理论计算为依据,综合考虑温度、压力、剪切速率的影响,对典型零部件的润滑设计中的润滑油选取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润滑与密封》期刊2018年07期)
王志坚,陈晓阳,沈雪瑾[5](2018)在《考虑粗糙峰弹塑性变形和润滑油性质的有限长线接触副混合润滑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载荷分享机制和考虑粗糙表面接触变形的统计学模型,建立了耦合粗糙峰接触弹塑性变形与边界膜摩擦化学效应的有限长线接触热弹流混合润滑模型,通过与无限长线接触混合润滑模型的分析结果、有限长线接触光弹流润滑实验以及双圆盘实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可靠性,并探讨了表面粗糙度和润滑油性质对接触副润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表面粗糙度可以改善润滑状态,从而提高有限长线接触副的极限承载力.(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王冰清,彭旭东,孟祥铠[6](2018)在《基于软弹流润滑模型的液压格莱圈密封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软弹流理论建立了液压往复格莱圈密封的数值分析模型,该耦合模型包括流体力学、接触力学、变形和热分析.数值求解获得了密封区域的膜厚、流体压力和接触压力分布,以及单个行程的流量和活塞杆表面的摩擦力,揭示了液压往复格莱圈密封的密封机理.通过参数化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密封表面均方根粗糙度、密封压力和往复速度对密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研究中,密封区域表现为混合润滑状态,且以微凸体接触摩擦为主;较小的密封表面均方根粗糙度值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增大密封压力会导致泄漏量和摩擦力均增加,而增大往复速度有利于减小泄漏量.(本文来源于《摩擦学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赵杰[7](2017)在《考虑结构动变形的缸套润滑模型的改进与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活塞环-缸套作为内燃机中关键的摩擦副之一,其摩擦润滑性能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到内燃机的整机性能。因此,活塞环-缸套的润滑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深入研究活塞环-缸套的摩擦润滑,改善该摩擦副间的润滑状态,已成为如今内燃机摩擦润滑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目前建立的大多数活塞环-缸套润滑模型均将缸套表面假设为理想圆柱面,没有考虑缸套表面动态变形对润滑油膜形成过程与润滑性能的影响。同时,现有研究没有综合考虑时变的油液应力因子与空穴效应对摩擦润滑的影响。因此建立一个考虑缸套变形、应力因子和空穴效应的润滑模型十分必要。本文首先基于有限元建模预测了燃烧冲击与活塞敲击两个主要激励源作用下缸套的动态响应,分析了缸套局部动态响应和激励源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了两种激励源所引起的缸套变形情况。通过仿真分析可知,缸套变形的幅值与活塞环-缸套摩擦副表面粗糙度的量级相近。由于替代燃料与柴油理化特性之间存在差异,缸内燃烧过程及活塞运动规律的改变可能导致缸套动态响应的变化。为了分析燃用替代燃料对缸套振动特性的影响,分别基于有限元仿真和台架试验研究了燃用不同燃料时缸套振动响应的差异。使用连续小波变换对缸套动态响应进行了时频分析,证实燃烧不同燃料时缸套振动响应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且燃烧上止点后局部动态响应的幅值随发动机转速的升高而减小。然后为了进一步研究结构变形对缸套组件的摩擦学行为的潜在影响,依据平均雷诺方程,使用改进的应力因子和考虑空穴效应开发了考虑缸套动态变形的活塞环-缸套润滑模型,以获得更接近真实的润滑油膜厚度分布和摩擦学特性。基于所建润滑模型,对活塞环与缸套间的油膜厚度、摩擦力及油膜压力分布进行了计算,对比分析了缸套表面变形对缸套组件摩擦润滑特性的影响。最后在单缸柴油机上使用叁种燃料开展了一系列的台架试验,分析了燃用不同燃料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缸套动态响应特性。通过对比不同燃料对应的缸套振动均方根值可知,燃料差异引起的缸套动态变形与数值预测结果基本吻合。通过采集分析缸套表面声发射信号,发现小波包络处理后声发射信号轮廓与仿真获得摩擦力曲线相似,初步验证了所建润滑模型的合理性。通过拆缸检查进一步证实发动机缸套在上止点附近出现了严重的磨损,再次支持了所建模型关于动态摩擦过程估算的合理性。本文所建改进润滑模型为以后活塞环-缸套摩擦副间动态摩擦润滑行为的研究与结构设计改进提供了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7-06-01)
刘娜娜,孙建林,朱作鑫,夏垒,熊桑[8](2015)在《冷轧铜合金乳化液润滑模型及表面质量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平均流量模型和微凸体模型建立了冷轧铜合金混合润滑状态的理论模型。计算了使用不同运动粘度的乳化油,不同初始油相浓度的乳化液和在不同压下率条件下,轧制变形区的油相浓度,流动压力和接触面积。由计算结果可知,在冷轧过程中为使乳化液起到好的润滑作用和冷却效果,乳化油的运动粘度选在40~50 mm2/s之间,乳化液的初始油相浓度选在在0.02~0.05之间,道次压下率选择在30%。为进一步验证模型,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检测了乳化液的最大无卡咬负荷,确定乳化油的运动粘度和乳化液的初始油相浓度;通过观察轧后铜合金表面形貌确定轧制道次压下率,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实验结果和计算结果一致,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乳化液润滑模型为轧制过程中乳化油运动粘度、乳化液初始油相浓度和道次压下率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5年08期)
周波,侯力,魏永峭,李波[9](2015)在《圆弧齿线圆柱齿轮等温弹流润滑模型建立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圆弧齿线圆柱齿轮具有承载能力高、接触强度大、传动平稳等优点,但也存在齿面磨损、点蚀、胶合等失效形式,这主要是由于润滑不良造成的,因此保证其良好的润滑性能十分关键。分析圆弧齿线圆柱齿轮的啮合接触过程,简化其接触模型,并基于弹流润滑理论建立了圆弧齿线圆柱齿轮等温弹流润滑的物理模型及数学模型。通过直接迭代法和Fortran语言编程进行数值求解,得到其油膜特性曲线,并分析比较了卷吸速度、载荷以及润滑油黏度对油膜压力和膜厚的影响。结果显示,卷吸速度是影响膜厚最重要的因素,润滑油黏度对油膜压力和膜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载荷的影响程度则相对较小。此外,用膜厚比判断齿轮润滑状态,在进行圆弧齿线圆柱齿轮设计时,使其尽量接近完全弹流润滑状态。(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5年03期)
华成玉,林晓辉[10](2015)在《考虑气泡体积分布的轴承油气紊流润滑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将高速工况下的油气润滑介质视为由连续液体和离散气泡构成的混合流,基于连续方程、Navier-Stokes方程、壁面定律紊流模型和气泡体积分布函数,导出了考虑界面效应的混合流体紊流广义Reynolds方程,建立了高速主轴径向轴承油气紊流动压润滑模型,模型同时考虑了气泡体积分布以及两相界面间动量传输效应。通过数值耦合求解广义Reynolds方程和流体速度方程,获得了油气润滑动压轴承的压力分布、紊流流速分布。结果表明,气泡尺寸分布和界面效应将使油膜发散区产生正压力。(本文来源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期刊2015年01期)
润滑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软叁体颗粒润滑是利用大量松散的固体软颗粒在界面中的承载和剪切行为实现特殊环境下界面的减摩,因此研究软颗粒介质摩擦界面在剪切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对软叁体颗粒润滑机理的分析以及润滑装置的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中将第叁体颗粒类比为流体,基于雷诺方程、黏度方程、Greenwood和Williamson接触模型(G-W模型)等建立了含大颗粒粗糙界面的混合润滑模型。该模型中摩擦副的总载荷及总摩擦力由流体、微凸体和大颗粒叁部分共同构成。通过采用有限差分法对上述物理模型进行求解分析,探究膜厚比、第叁体大颗粒的质量浓度、粒径以及试件的表面形貌、弹性模量对叁体接触界面的承载和摩擦力的影响情况,进而分析大颗粒粒径和接触表面粗糙度耦合时软叁体接触界面的力学性能。基于对所构建的软叁体接触界面混合润滑模型的研究可知:合理选择大颗粒质量浓度、粒径以及试件的表面形貌、弹性模量有助于提高承载、减小摩擦力,使得软叁体颗粒流具有更好的减摩润滑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润滑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李中洋.固—液两相轧制乳化液的制备及其润滑模型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
[2].王超,孔俊超,王伟.考虑软叁体接触的粗糙界面混合润滑模型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8
[3].蔡政刚,潘君华,倪明玖.磁流体动力学效应下绝缘小球颗粒与水平壁面碰撞润滑模型[C].第十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8
[4].刘俊明,王文中,赵自强.基于弹流润滑模型的润滑油黏度确定方法[J].润滑与密封.2018
[5].王志坚,陈晓阳,沈雪瑾.考虑粗糙峰弹塑性变形和润滑油性质的有限长线接触副混合润滑模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8
[6].王冰清,彭旭东,孟祥铠.基于软弹流润滑模型的液压格莱圈密封性能分析[J].摩擦学学报.2018
[7].赵杰.考虑结构动变形的缸套润滑模型的改进与验证[D].太原理工大学.2017
[8].刘娜娜,孙建林,朱作鑫,夏垒,熊桑.冷轧铜合金乳化液润滑模型及表面质量研究(英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5
[9].周波,侯力,魏永峭,李波.圆弧齿线圆柱齿轮等温弹流润滑模型建立及分析[J].机械传动.2015
[10].华成玉,林晓辉.考虑气泡体积分布的轴承油气紊流润滑模型[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