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异国形象研究:清朝中晚期中美形象的彼此建构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作者: 姜源
导师: 曹顺庆
关键词: 异国形象,形象研究,形象建构,中国人的美国形象,美国人的中国形象,清朝中晚期
文献来源: 四川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在文学文化研究领域考察异国形象的建构,既是比较文学形象学探索的传统课题,又是跨学科和跨文化的综合研究内容。这项研究是从不同的文化视域所进行的文学文化研究,具有突出的比较文学研究特点。然而,该研究的跨学科性和边缘性,使得其国际普遍性意义仍旧处于形成过程之中。这对于形象研究的理论拓展和方法论探索都为不同研究者提供了深入研究的机会。 长期以来,中美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发生争论和冲突时,人们多在现实政治中寻找答案,而忽略了在传统和文化上更加深入地探索和思考,使得更多的人们对于中美两国问题的了解过于表面化。从形象研究入手,能够对人们表面观察到的东西发掘出更为有价值的深层内容,为深入认识两国不同的文化和社会心理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这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更是对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加以拓展的有益探索。 中美两国早已形成了彼此的形象研究,涉及到不同的领域。以我国为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所发表的有关美国的介绍、游记、研究评论文章和书籍越来越多。与美国的情况相似,我国在中美形象研究中的著书立说者不仅仅局限于文学领域。从八十年代中期出版的作为新闻学研究者的《美国万花筒》(王作民),到1991年国际政治学者的《美国反对美国》(王沪宁),到九十年代中期的历史学研究成果《中国人的美国观》(杨玉圣),再到1999年有文学文化研究者推出的《2000年中国看西方》和《2000年西方看中国》(周宁)。这些形象研究著述和论文都在不同的领域取得成功,使人们认识到该项研究在我国所呈现的多学科特点,也看到了这项研究实际操作中的逐渐深化。但是,不论在中国还是美国,着重在文化上对双方形象建构的互动性研究,却少有人论及。 本论文借鉴和应用比较文学形象研究和其它研究的理论方法,探索清朝中
论文目录:
引言 异国形象研究的主客互动
第一章 异国形象研究中的文化意义及该研究在欧美的发展
一、形象定义后面的文化主线
二、异国形象研究方法中的文化因素
三、异国形象研究目的差异下的文化意义
四、韦勒克的非议和美国形象研究的背景
五、迪塞林克的折衷主张
六、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的趋势
第二章 美国学界异国形象研究及中美互视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欧洲人眼中的美国
二、欧美人书写的亚洲文化
三、美国人眼中的中国与日本
四、中国人视野里的美国
五、十九世纪中美形象建构的主要著述
六、二十世纪中美彼此的形象研究
七、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中美形象研究理论框架的形成
第三章 国人早期接触的美国人和美国以及形象的初成
一、中美商人最初接触后的形象建构分析
二、两广总督蒋攸銛所看到的米利坚
三、我国海员口述的哶哩干国与西人报刊上的花旗国之间的差异分析
第四章 美国人早期的“中国观”----以来华商人和传教士为例
一、美国商人眼中的中国和美国人的国家定位
二、早期美国传教士眼中的中国和中国人
第五章 英人著述中的中国描写对美国早期中国观形成的影响
一、英国人著述在美国的引用、流传和影响
二、马戛尔尼使团成员的中国观:中国成为“半蛮夷”
第六章 “开眼看世界”者想象的“米利坚”与美国人的影响
一、林则徐、魏源有关美国的记述
二、梁廷枏《合省国说》中的美国及所受影响
三、徐继畬的《瀛寰志略》以及对美国的心态变化
第七章 十九世纪中期士大夫建构的华盛顿
一、我国士人对华盛顿的建构
二、偶像化华盛顿的原因探索
三、形象的延续及其影响
第八章 中国幼童留美学生的感受与李圭的《环游地球新录》
一、清廷派遣幼童留学生的过程及幼童学生对美国的印象
二、《环游地球新录》中的美国新事与当时我国人心态
第九章 美国“排华浪潮”下的华人形象
一、我国早期移美劳工简况及美国排华经过
二、十九世纪美国文艺作品中的中国人形象
第十章 从“走马观花”到“面对现实”----中国使团成员的美国观察
一、“走马观花”与愉快的旅行----至刚与张德彝在美的所见所闻
二、美丽国家的形象遭遇现实的挑战----首任驻美公使眼中的美国
三、帝国主义的崛起和求强的呼吁----崔国因使美所感
第十一章 《中国人的性格》----版本的追溯与文化帝国主义的心态
一、有关《中国人的性格》的最初版本和图片
二、《中国人的性格》写作目的分析
第十二章 清末作家作品中的反美华工禁约
一、改革者的悲哀----黄遵宪看到有悖于华盛顿的美利坚
二、“爱国保种”的呼吁----林纾的《黑奴吁天录》暨留日学生的响应
三、以“情”为核心的文人悲愤----吴趼人与反美华工禁约
结语
参考书目
在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声明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10-08
参考文献
- [1].危机下的文学图景[D]. 李海霞.上海大学2007
- [2].八十年代小说创作与“青年问题”[D]. 徐勇.北京大学2012
- [3].文学政治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激进主义[D]. 黄旭.复旦大学2008
- [4].《诗刊》与1980年代诗歌创作[D]. 钱继云.苏州大学2014
- [5].五四乡土小说与八十年代寻根文学比较研究[D]. 王晓恒.吉林大学2009
- [6].性别语境中的土族民间叙事研究[D]. 白晓霞.兰州大学2009
- [7].寻找民间:《今天》知识分子研究(1978-2012)[D]. 陈昶.武汉大学2013
- [8].“人民之子”与“荒芜英雄”—张承志论[D]. 李晨.上海大学2014
- [9].文学中的财富书写[D]. 林凌.华东师范大学2012
- [10].如何讲述“文学”的故事:民族的和现代的[D]. 练暑生.福建师范大学2009
相关论文
- [1].19世纪媒介形态下的美国来华传教士群体建构的中国形象与美国形象研究[D]. 王以芳.山东大学2013
- [2].13-18世纪西方中国形象演变[D]. 邹雅艳.南开大学2012
- [3].跨文化的中国叙事[D]. 高鸿.福建师范大学2004
- [4].英国哥特小说与中国六朝志怪小说比较研究[D]. 李伟昉.四川大学2004
- [5].作为他者的欧洲[D]. 梅启波.华中师范大学2006
标签:异国形象论文; 形象研究论文; 形象建构论文; 中国人的美国形象论文; 美国人的中国形象论文; 清朝中晚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