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沉积物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

深海沉积物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

论文题目: 深海沉积物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海洋生物

作者: 王鹏

导师: 徐洵,肖湘,李筠

关键词: 西太平洋暖池区,环境,微生物多样性,碳循环,硫循环

文献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西太平洋暖池区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引擎作用,是地球科学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首次采用多种分子标志结合的方法,对西太平洋暖池区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了该区微生物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为研究深海生物圈与其它地球圈层的相互作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本文研究的样品,分别于2001年5月到2002年5月期间,经由中国大洋协会深海生物资源开发项目的“DY105-11”、“DY105-13”2个航次,采自于热带太平洋西部(“暖池”区)、中部和东部(多金属结核区)水深1914m至5774m的洋区。对这些样品进行了极端微生物的筛选以及分子生态学调查。 对西太平洋暖池区和东太平洋金属结核区的极端微生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49株细菌,并对其生长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所分离的菌株多数都是广温性的耐冷菌,还筛选到了一些耐碱菌株,耐酸性的菌株没有筛选到。采用16S rDNA序列测序比较的方法对所分离到的微生物进行了分子分类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西太平洋暖池区可培养细菌多样性比东太平洋结核区高。西太平洋暖池区所分离的菌株中,盐单胞菌属(Halomonas),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占优势;东太平洋结核区所分离的菌株中,盐单胞菌(Halomonas)和假单胞菌(Pseudomonas)占优势。 在西太平洋暖池区分离到了两株潜在的兼性嗜压细菌WP2和WP3,两株细菌都属于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用希瓦氏菌属中嗜压细菌特有的压力调节操纵子的特异性引物对两株菌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两株细菌的操纵子与己知的希瓦氏菌属嗜压菌Shewanella benthica和Shewanella violacea的两个压力操纵子的同源性很高,分别是77%-90%和89%-94%,为这两株菌是潜在兼性嗜压菌提供了分子证据。WP2和WP3都含有较高含量的EPA,而且EPA的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大幅度升高,都在0℃达到最大量,一般希瓦氏菌属的冷适应嗜压菌都含有比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为WP2和WP3是潜在兼性嗜压菌提供了又一证据。对WP和WP3做了菌株鉴定,证明两株细菌是属于希瓦氏菌属的新菌种。 采用分子生态学方法,对西太平洋暖池区不同位点沉积物中微生物多样性和分布特点进行了调查。细菌调查结果表明在西太平洋暖池区,γ-紫细菌亚类是优

论文目录:

1. 前言

1.1 深海生物圈

1.2 深海微生物研究

1.2.1 海洋细菌

1.2.2 海洋古菌

1.3 海洋细菌在海洋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1.3.1 海洋微生物在碳循环中的作用

1.3.2 海洋微生物在硫循环中的作用

1.3.3 海洋微生物在氮循环中的作用

1.4 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5 本论文的思路、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设备

2.2 基本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西太平洋暖池区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3.1.1 西太平洋暖池区可培养微生物多样性

3.1.1.1 西太平洋暖池区可培养微生物分离和生长特性初步测定

3.1.1.2 西太平洋暖池区可培养微生物的鉴定

3.1.1.3 两株嗜压菌的鉴定

3.1.2 西太平洋暖池区微生物多样性与及其环境的相互关系

3.1.2.1 西太平洋暖池区沉积物化学性质测定

3.1.2.2 西太平洋暖池区细菌多样性和分布情况

3.1.2.3 西太平洋暖池区甲基氧化菌多样性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3.1.2.4 西太平洋暖池区硫酸盐还原菌多样性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3.1.2.5 西太平洋暖池区古菌多样性研究

3.1.2.6 西太平洋暖池区与碳循环相关的新型古菌的发现

3.2 东太平洋结核区细菌多样性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3.2.1 东太平洋结核区可培养细菌多样性

3.2.2 东太平洋结核区细菌多样性研究

4. 讨论

4.1 西太平洋暖池区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4.2 深海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的关系

4.3 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方法

5. 总结

参考文献

附表一 Biolog微生物鉴定板的碳源分布

附录二 载体pMD-18T图谱

附录三 主要采样设备

附表四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10-26

参考文献

  • [1].西北太平洋深海沉积物微生物多态性分析[D]. 穆春华.中国海洋大学2005
  • [2].太平洋暖池区深海沉积物中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D]. 曾润颖.厦门大学2003
  • [3].近海细菌多相分类和基因组研究以及深海沉积物宏基因组分析[D]. 霍颖异.浙江大学2012
  • [4].深海沉积物细菌Pseudoalteromonas sp.SM9913和Myroides profundi D25胞外蛋白酶对有机氮降解的作用机制研究[D]. 冉丽媛.山东大学2014
  • [5].深海沉积物细菌和丝状真菌的基因组学研究[D]. 秦启龙.山东大学2010
  • [6].深海沉积物细菌Pseudoaiteromonas sp.SM9913适应环境的生活方式及其生理与遗传机制[D]. 糜自豪.山东大学2015
  • [7].深海沉积物和共生关系中海洋微生物的多样性[D]. 廖丽.浙江大学2012

相关论文

  • [1].建立用于环境及土壤微生物群落分析的基因芯片技术[D]. 吴力游.湖南农业大学2001
  • [2].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土壤微生物的分子多样性研究[D]. 张于光.湖南农业大学2005
  • [3].蔬菜土壤生态系统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D]. 雷娟利.浙江大学2006
  • [4].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微生物多样性及其潜在应用的研究[D]. 章高森.兰州大学2007
  • [5].南极中山站沉积物中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及宏基因组文库研究[D]. 赵晶.厦门大学2007

标签:;  ;  ;  ;  ;  

深海沉积物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