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西青区300000)
摘要:提起《三国演义》,最先想起的是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古人在前年之前就拥有的令人赞叹的智慧。三国时期既是我国历史上的战乱分裂时期,也是文明和智慧集中爆发的时期,尤其是小说《三国演义》的出现,让那个灿烂的时期一直在人们的生活中流传。从内容上来说,《三国演义》是以历史为架构,讲述三国时期的战争和人类智慧,但是当时间的流逝并没有角逐出一个可以一统天下的角色时,角逐的力量就不仅仅由政治政策,军事力量,人才储备以及经济和民力所构成了,此时将涉及到一个历代中国人,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会面临的问题----继承人的问题。继承人的选择在此时似乎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在《三国演义》中,对继承人描述的过程并不十分丰富,然而笔者认为:中国古代的继承制度以及军事集团首领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所显示出来的重要性,甚至是改变或者是决定了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的。
关键词:继承制度;政治格局;领袖力量;权利斗争
在中国古代,莫说一国之权利的更迭,便是一家之继承都被古人重视,一家之主在对于继承人的选择和培养上的用心程度,显示着中国传统观念中的明主选择和一家之主的治家有方,然而“龙生九子”尚且“各有不同”,更何况父母对待孩子总是不同的,不可能一碗水端平,所以在继承人的选择上领袖或一家之主也会依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当然这是不可以明着来说的。
要了解三国时代的继承制度,必须要先了解东汉时期的继承制度,要了解东汉时期的继承制度(也可称为储君制度,由于各路诸侯的终极目标是逐鹿天下,那么继承人则需要按照储君的标准来选择和培养)那么就要先了解“嫡长子继承制度”。
一、嫡长子继承制度
西周最早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是中国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婚姻制度下,实行的一种王位和财产继承制度。所谓嫡长子即正妻所生长子,按照嫡长子继承制规定,嫡长子在王位、财产等各个方面都享有继承权。而在《三国演义》中,打开三国时期军阀混战“潘多拉魔盒”的时间可以说便是嫡庶之争了,汉灵帝有二子:何皇后所出皇子辨和王美人所出董太后所养的皇子协。灵帝更偏爱庶子刘协,临死前密诏“十常侍”“诛杀何进,以绝后患”,使得何进武力拥护亲外甥刘辨即位,后“十常侍”作乱,引来董卓,拉开了三国军阀割据的序幕。虽然说东汉末年中央政权已经风雨飘摇,但是汉灵帝的继位危机却是三国大幕的起因。可见嫡长子继承的重要作用。
然而纵观《三国演义》,三国中作为军阀的家长们似乎更为明智,他们在继承人的问题上基本可以确定是选择嫡出,主要是由于三国时期的家长或军阀领袖依然信奉者汉朝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庶出子女不在继承范围之内;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三国时期在继承人选择上面没有问题。但单就嫡子之间就存在着不小的矛盾,其类型有二种:其一嫡母所出的嫡子之间的争斗,典型例子即为曹丕、曹植之争;袁谭、袁尚之争。其二是先夫人所出嫡子与继室夫人所出嫡子之争,以刘表之子刘琦、刘琮之争为代表。
在《三国演义》里,曹操很具有戏剧性的一个行为便是,曹操亲眼所见袁绍因为喜爱小儿子袁尚而冷淡长子源潭,造成袁绍死后兄弟不和而被曹操逐个击破,后兄弟二人被公孙康所杀,也是曹操也是听从了郭嘉的建议。而此时正值郭嘉病逝,而郭嘉正是曹操选择的继承人辅佐人选,可见曹操此时是考虑过世子人选的,但是袁绍的后院起火导致失去其最终的覆灭却没有给曹操很大的震撼,曹操是三国的最大军阀,可谓知人善任,足智多谋。在《三国演义》中,尽管被塑造成狡诈多疑的形象,所以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在继承人人选问题上也是思虑再三,慎重为主。还给曹操上过一课的就是荆州刘表,刘表先前很喜欢长子刘琦,然而在娶了继室蔡夫人之后,变偏向小儿子刘琮,继室蔡夫人几次加害都不成,刘表依然没有明确表示。甚至可以说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后刘琮在舅舅蔡瑁的计谋下继承父位,并且投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曹操暗杀在前往青州的路上。可以说曹操在刘表家兄弟相争的情况下捡了一个大便宜。但是曹操并没有吸取教训,在自家的立储问题上摇摆不定,导致曹丕曹植兄弟二人一直相争。好在曹操在去世前几年确定了曹丕的世子地位。然而由于长时间的世子之争,就已经彻底寒了曹丕的心,曹丕继位后继续防范兄弟和宗族导致曹魏政权缺乏网络支撑,最终被司马氏所控制。而其中比较著名的便是“七步诗”了。
由此可见,嫡庶之争与长幼之争可以说是三国时期的软实力之争了。这种继承之争在《三国演义》中是一种软实力的体现,也是一种隐藏的智慧。继承之争没有硝烟,却有流血,还是兄弟相残之血,为读者呈现出一种阴冷的智慧。
二、过继制度
魏晋时期存在一个极为突出的客观情况,即在二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共有20位皇帝登位统御,包括3位亡国之君在内,有11位皇帝在位无嗣。这意味着,过半的皇帝面临着国统不继的威胁,皇权因而遭遇无法正常继承的尴尬局面。因此,本应以血缘亲疏认定嫡庶之别的嫡长子继承制却需要人为择嗣加以认定,这就必然提到我国古代的另外一种继承方法----过继制度,它同嫡长子继承制度并行,虽然她很少被提及,但依然是继承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三国演义》中比较提到的过继有两次,一次是汉灵帝的继位,一个是厉公曹芳的继位
在三国演义第二回中提到:“中平六年夏四月,灵帝病笃,召大将军何进入宫,商议后事。那何进起身屠家;因妹入宫为贵人,生皇子辩,遂立为皇后。进由是得权重任。帝又宠幸王美人,生皇子协。何后嫉妒,鸩杀王美人。皇子协养于董太后宫中。董太后乃灵帝之母,解渎亭侯刘苌之妻也。初因桓帝无子,迎立解渎亭侯之子,是为灵帝。灵帝入继大统,遂迎养母氏于宫中,尊为太后。”交代了灵帝的继位来历,据史书记载,汉灵帝刘宏,章帝玄孙,曾祖父也是河间孝王刘开,祖父名淑,父亲刘袭。汉桓帝无子驾崩,桓帝窦皇后与其父窦武效仿梁氏迎立刘宏即位,年十二,称汉灵帝。汉代称为“外藩入继”
此事出现在三国混战之前,不予细说。
《三国演义》中比较重要的一次过继就是魏明帝曹叡的继承人曹芳的来历,三国演义第一百零六回中写道:“睿执司马懿之手曰:‘昔刘玄德在白帝城病危,以幼子刘禅托孤于诸葛孔明,孔明因此竭尽忠诚,至死方休:偏邦尚然如此,何况大国乎?朕幼子曹芳,年才八岁,不堪掌理社稷。幸太尉及宗兄元勋旧臣,竭力相辅,无负朕心!’。“当下司马懿、曹爽,扶太子曹芳即皇帝位。芳字兰卿,乃睿乞养之子,秘在宫中,人莫知其所由来。于是曹芳谥睿为明帝,葬于高平陵”。“乞养之子”即过继之子,以“旁支入嗣,继承大统。”史料记载,曹叡在在次子曹穆夭折一个月后发出诏书“礼,王后无嗣,择建支子以继大宗,则当篡正统而奉公义。……后嗣万一有由诸侯入奉大统,则当明为人後之义;敢为佞邪导谀时君,妄建非正之号以干正统,谓考为皇,称妣为后,则股肱大臣,诛之无赦。其书之金策,藏之宗庙,著于令典。”很明显,明帝在预感到自己皇位无继诗下诏书规定了过继之子在自己死后的行为,以绝同宗觊觎之心。青龙三年(235)八月,明帝养曹芳、曹询为己子,并分别立为齐王、秦王。然而主少国疑,曹魏政权由此由曹爽和司马家族把持,进而渐渐对出了三国的舞台。
三、储君制度
小说《三国演义》中,作者的主要思想是拥刘贬曹的,东吴在小说中的存在感一直不够强烈,历史上东吴的存在一直是很重要的,从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开始,到《三国演义》中最后一位国主孙皓投降,东吴一直贯穿三国活动始终,生命力如此强劲的东吴,在继承上除了孙坚死后孙策的继位属于正常外,东吴政权几乎把不正常的继位模式都经历了一遍,到这里就必须了解我国古代的立储继承制度。纵观中国历史,自秦汉以降,皇位继承的模式繁多,让人眼花缭乱,有父死子继的,有兄终弟及的,有叔侄相代的,有养子继位的,有母夺子位的。《三国演义》中对吴国的政权更迭描写的极为简单:“却说吴主孙权,先有太子孙登,乃徐夫人所生,于吴赤乌四年身亡,遂立次子孙和为太子,乃琅琊王夫人所生。和因与全公主不睦,被公主所谮,权废之,和忧恨而死,又立三子孙亮为太子,乃潘夫人所生。此时陆逊、诸葛瑾皆亡,一应大小事务,皆归于诸葛恪。太元元年秋八月初一日,忽起大风,江海涌涛,平地水深八尺。吴主先陵所种松柏,尽皆拔起,直飞到建业城南门外,倒卓于道上。权因此受惊成病。至次年四月内,病势沉重,乃召太傅诸葛恪、大司马吕岱至榻前,嘱以后事。嘱讫而薨。”寥寥几语,将背后的储君之争叙述出来。但是如果从本质出发仍是在立储问题上出了问题。
东吴政权的更迭要更为复杂,从孙坚到孙策是父死子继,孙策到孙权是兄终弟及,但是相较于孙权,孙策无疑是明智的。孙策生平育有一子三女,一子孙绍,孙策死时孙绍年幼而选择了弟弟孙权,在《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中描写“随召张昭等诸人,及弟孙权,至卧榻前,嘱付曰:“天下方乱,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大可有为。子布等幸善相吾弟。”乃取印绶与孙权曰:“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卿宜念父兄创业之艰难,善自图之!……策曰:“弟才胜儿十倍,足当大任。倘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恨周瑜不在此,不得面嘱之也”。小说中虽未提及孙绍,但是孙策去世时年仅二十六岁,但是深知主少国疑,并且深深的了解几个弟弟的秉性,将自己的位子给了弟弟,才有了后面的三国鼎立。而真正削弱东吴国力的可以说是孙权在立储上的昏招。黄龙元年(公元229年),孙权称帝,立孙登为太子,却在赤乌四年(公元241年)去世。后孙权改立次子孙和为太子,而后小说中只提到他因与公主不睦而孙权所废,而这其中故事在中尤为惨烈,孙权不喜欢次子孙和,而宠爱鲁王孙霸,致使鲁王生出不轨之心,朝中更是分为太子派和鲁王派,而两派相争最为致命的就是内部互相斗争,削弱了国力。而东吴的中流砥柱陆逊也因为拥护太子引起孙权猜忌而忧愤而死。最后将王位传给了孙亮,继位的孙亮不满十岁,之后吴国陷入了一系列的政变中,而仅过七年孙亮便被暗杀了(也有记载为自杀)。自此吴国国力内忧外患,疲敝不堪。
卢弼曾评论道:“亮在位七年,即位时年仅十岁。孙权立此幼子当国,可谓老耋昏聩矣。亮为会稽王三年,废为侯官侯,自杀,死时年十八。如不立为帝,或不至速死,可哀也”。可见立储问题对东吴政权的影响之深。
四、外力控制因素
吴国的立储可谓波折,孙策死,孙权兄终弟及。孙权立储废长立幼。但是以上这些情况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是军阀家长们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主动的选择,然而一个集团的内部,矛盾不是单一的,在三国时期,王权与世家,领袖与首领都存在着矛盾,如上面谈到的“主少国疑,主弱臣强”都是王位更迭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而主弱臣强几乎是从东汉末年其就围绕在皇帝和军阀们在继承问题上的魔咒,这也是皇权更迭的重要形式之一,从东汉末年,董卓行废立之事开始,以及司马师废曹芳,以及孙休死后孙皓的继位都暴露的问题。
《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九回中“师遂同多官入永宁宫,奏闻太后。太后曰:“大将军欲立何人为君?”师曰:“臣观彭城王曹据,聪明仁孝,可以为天下之主。”太后曰:“彭城王乃老身之叔,今立为君,我何以当之?今有高贵乡公曹髦,乃文皇帝之孙;此人温恭克让,可以立之。卿等大臣,从长计议。”一人奏曰:“太后之言是也。便可立之。”众视之,乃司马师宗叔司马孚也。师遂遣使往元城召高贵乡公;请太后升太极殿,召芳责之曰:“汝荒淫无度,亵近娼优,不可承天下;当纳下玺绶,复齐王之爵,目下起程,非宣召不许入朝。”芳泣拜太后,纳了国宝,乘王车大哭而去。只有数员忠义之臣,含泪而送。”这种不可抗的外力,是曹叡所防范的,却依然没能挽回这种结局。
同样出现在《三国演义》中第一百二十回交代到,吴国政权的更迭现象:却说吴主孙休,闻司马炎已篡魏,知其必将伐吴,忧虑成疾,卧床不起,乃召丞相濮阳兴入宫中,令太子孙湾出拜。吴主把兴臂、手指湾而卒。兴出,与群臣商议,欲立太子孙湾为君。左典军万彧曰:“湾幼不能专政,不若取乌程侯孙皓立之。”左将军张布亦曰:“皓才识明断,堪为帝王。”丞相濮阳兴不能决,入奏朱太后。太后曰:“吾寡妇人耳,安知社稷之事?卿等斟酌立之可也。”兴遂迎皓为君。皓字元宗,大帝孙权太子孙和之子也。当年七月,即皇帝位,改元为元兴元年,封太子孙湾为豫章王,追谥父和为文皇帝,尊母何氏为太后,加丁奉为右大司马。次年改为甘露元年。皓凶暴日甚,酷溺酒色,宠幸中常侍岑昏。濮阳兴、张布谏之,皓怒,斩二人,灭其三族。由是廷臣缄口,不敢再谏。”史书载孙休去世时孙湾尚且不足十岁,大臣们敢违背孙休的遗愿,也是因为孙休能如未孙策一般选择正确的接班人。
这只是军阀家长们选择的错误,当然不只是选择继承人的错误,还有辅政大臣的选择错误,托孤不当的因素。
而这种情况的出现也正表明者战乱时期更容易出现王权与相权的矛盾,王权与世家大族的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势力的矛盾,这种情况不仅仅是体现子三国时期,更是体现在中国封建王朝的任意时期。但是这些情况如果是在选择了正确的继承人的前提下那么出现此种概率的情况会小很多。
五、继承身份模糊
在《三国演义》中有很多人的继承身份是模糊的,其中可以说幸运的也可以说不幸的就是在立储问题上唯一没有出现纰漏的蜀汉政权,刘备共有三个儿子:刘禅,刘理,刘让。从身份上来讲,刘禅的出身并非嫡出,刘禅的母亲甘夫人在小说中并未给她定性是妻是妾,在《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中写道:“建安十二年春,甘夫人生刘禅。是夜有白鹤一只,飞来县衙屋上,高鸣四十余声,望西飞去。临分娩时,异香满室。甘夫人尝夜梦仰吞北斗,因而怀孕,故乳名阿斗……”。书中并未交代甘夫人的身份仅用“夫人”一词,《三国志》甘夫人传记载:先主甘皇后,沛人也。先主临豫州,住小沛,纳以为妾。先主数丧嫡室,常摄内事。随先主於荆州,产后主。值曹公军至,追及先主於当阳长阪,于时困逼,弃后及后主,赖赵云保护,得免於难。后卒,葬于南郡。章武二年,追谥皇思夫人,迁葬於蜀,未至而先主殂陨。
刘备也并不是像很多民间故事一样,从起兵直到赤壁之战,半辈子都是跟甘糜二夫人一起。事实上,史书记载,刘备曾经“数丧嫡室”。这个“丧”,可能是死了老婆,也可能是战乱中分散了。而且,这“数丧”的嫡室里面,并没有甘夫人。甘夫人并不是嫡室。按照《三国演义》的描写,甘夫人和糜夫人都是刘备的正妻,地位相当,而且甘夫人排序靠前,似乎隐隐地位还略高一点。在第四十一回中写道:“夫人曰:‘妾得见将军,阿斗有命矣。望将军可怜他父亲飘荡半世,只有这点骨血。将军可护持此子,教他得见父面,妾死无恨!’云曰:‘夫人受难,云之罪也。不必多言,请夫人上马。云自步行死战,保夫人透出重围……’。可见甘、糜二位夫人感情也不错。尽管刘禅的身份很模糊,但是由于早早的确立了继承人地位,但是继承人的实力不够格,尽管最后累死了诸葛亮却依然没能完成刘备的遗愿。
《三国演义》中,除却皇室权位更迭和世家大族出身的军阀有直接的继承人培养意识之外,许多诸侯都是后起之秀,其夫人的身份往往并不明确,按当时习俗称为“夫人”,由于其在《三国演义》中所占比例不大所以不予多说。
结语:
《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是文学作品,由于它流传的过于广泛致使读者将这部小说当作历史来读,尽管它以演义的形式,七分史实,三分虚假,但是它毕竟不是历史,可以去欣赏它,但对于其中出入于历史的地方,要做到常识性的知晓,不可以互相混淆。
参考文献
[1](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M]中华书局,2005.
[2](明)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
[3]许盘清,周文业整理.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对照本「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4]秦永洲.三国时期正统观念简论[f].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6).
[5]陈艳玲.皇权继承危机和魏晋政治格局的形成[f].文史哲,2015(4)
[6]秦丽.东汉皇位继承问题研究[f].华中师范大学,2017(6
作者简介:王雯(1990.11—),女,蒙古族,内蒙古呼伦贝尔人,天津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硕士在读,中国古代文学。